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德育论文 » 正文

学校德育环境优化策略

2021-4-10 | 德育论文

一、学校德育处于德育中一个相对特殊的阶段,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但又与外部环境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决定了学校德育环境具有系统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在不同时空中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对德育效果也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1.以“平等对话、有机交融”为要素的交互性

学校的德育环境需要被“活化”,即通过德育环境的建设,要能充分反映在校学生的心灵期望、生活困惑、人生追求、价值取向,更要能反映这些丰富多元的内心活动的现实来源。这些现实来源只能从社会生活中来,从社会的动迁、人际的交流、物质的交换、事物形态的转换中来。完整和科学的德育环境,必然是能够反映学生与社会两大实际状况的真实环境,是既不回避、又不掩饰现实问题的环境,是可以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改变认识、更新观念的环境。要实现这些转变,学校德育环境离不开“平等对话和有机交融”这两大武器。平等对话,拟同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即必须以一种正常的心态去审视和接纳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德育环境,通过对话寻找其同质性部分。有机交融,指不同德育环境间遵从于发展的指令,在环境构成要素的多方面进行交换、交移和融合。不同时期德育内容的互相转化,德育表述方式的不断更新,德育对话的不断深入,都充分印证了德育环境间复杂的交互性。

2.以“理解包容、和而不同”为要义的开放性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通过多种方式与渠道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因此,学校德育一旦采取封闭式教育,只关注德育本身的需求,割裂社会与学校间的紧密联系,将使学校德育走向“死胡同”。事实证明,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会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碰撞,社会中纷繁复杂的因素会对学校蔓延侵袭,但是各种思潮引发的碰撞式交流,并不是互相替代或者消灭,而是可以受到德育环境自动优化的包容。这种包容性,不仅能提高德育本身的适应能力,还能大大增强其效应力与影响力,拓展德育工作的内涵。理解包容,是学校德育环境和其他德育环境发展须共同遵守的法则,即对一些存在一定争议的观念即使不认同,但也能以一种清醒达观的态度理性对待,因理解而提升学校德育的深度,因包容而提升学校德育的高度。

二、学校德育环境的系统性、开放性等特点,以及环境的易接受性、可变性等,决定了德育环境的可改变性、可优化性。德育的社会环境是德育呼吸的空间,家庭环境是德育的发源地,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只有三者的统一与优化,才能使德育的内容更加科学、德育的方法更加合理、德育的形式更加和谐。

1.去除泥沙钩沉经典,优化德育社会环境

学校德育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个性化、心因化过程,使一个人基本形成区别于另一个人的社会特质。德育对社会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学校德育结束后,社会要承担起继续教育的责任,要延续和巩固学校德育已经取得的成效,对德育的产品进行追踪、改善,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和优秀“产品”。因此,社会环境的净化,需要净化生成德育内容的部分。德育接受对象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缺乏对消极环境的认知,因此首先社会需要砌好第一道防火墙,使德育接受对象对社会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要通过制度建设、社会公平正义的倡导践行、人民友善互助,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常态,使社会环境在特定阶段,为德育接受对象所理解和接受;最后要建立起社会的补偿和参与机制,即当学校德育环节结束后,德育接受对象从可能的不完满中能够受到社会的关照和呵护,使自身迅速建立起德育缺失的补偿机制。

2.去戾存爱固化温情,优化德育家庭环境

家庭是德育的发源地,也是德育的第一个阵地。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子女的思想、品质、作风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环境作为介于学校与社会间的一个环境,具有非常特殊的联接作用。一方面,家庭具有社会性,有些家长甚至想超越学校环节,直接教给子女适应社会的技巧和能力,这是家庭环境社会化和功利化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家庭能够给予德育接受对象社会和学校不能替代的爱和温暖,这种爱具有原始的力量和单纯的感动。家庭环境的优化,主要是家长要更多选择民主式的教育方式,通过交流、开放式对话等形式,教给子女初始的是非观和良好的习惯;通过以身作则,在个性上给予子女强大的榜样式教育;在子女心理素质建设方面,给予其有所准备的比较专业的引导,夯实德育的基础。

3.去伪存真坚守底线,优化德育学校环境

德育不是也不能在封闭和“净化”的学校环境中进行,它必然要受到所处时代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会以学校的德育计划和内容规划为转移。因此,学校德育环境的优化,首先应是德育理念的优化,要正确认识学校德育的局限性,既不走全盘社会化的路线,也不走向家庭环境的狭隘,它必须结合内外环境的优点,赋予德育理念独特的内涵。学校德育培养的对象因该是“站立着”看社会的人,而不是一旦进入社会就被社会完全淹没的人。其次要优化德育的课堂环境,建设和谐课堂。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有师生关系的对话、互相的模仿、观念的碰撞和价值的交锋以及需求与付出的比照。因此,学校的德育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不能弱化甚至忽略德育内容,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此外,还要优化学校德育的隐性环境,从图书馆、资料室到展览室,从党团组织到社团协会,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等,须同步建设和优化。

三、无论哪种德育形态,无论如何划分德育的类型,都无法改变德育源自生活的初衷和根本。什么是德?德就是在不断发展递进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约定形成的一种规范和共同遵守的一种社会风尚。什么是育?育就是一种社会化的习得、一种技能的掌握或者理念的接受和认同。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德育界的一些乱象和有悖常识的怪诞,须让德育回归常识和生活。

1.让高调回复低调,让德育回归常识

社会现象是社会状态最直观的“试纸”,很多学校为了尽快扭转德育的疲软,搞高压德育,被迫想出了很多“高招”。比如,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规定学生不得观看某某娱乐卫视;有的学校针对学生中的情感淡漠、感恩意识缺乏现象,强制要求学生必须给多少老人洗脚洗衣服,等等。这些看似颇有名堂的“奇拳怪招”,被新闻媒体报道后引发了社会的热烈讨论。讨论的焦点,都集中在这些莫名其妙的规定上,这些规定和要求都有一副金光闪闪的道德外衣,却背离了常识。缺乏常识和理性的德育能起到怎样的效果?让德育回归常识,是遵循德育基本规律的必然要求。德育虽然有明确的规范和内容,但其本质还是约定俗成的,其效果往往由润物细无声的行动示范和模仿学习决定。没有标杆、没有示范,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就不会有德育的传承和托举。让德育回归常识,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然路径。道德教育,其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教会学生尊重常识、尊重规则、富有理性、充满情感,如果德育违背了这些目标,只能是南辕北辙。

2.让偏离回复正轨,让德育回归生活

德育当下处境的尴尬,有很多原因值得反思和警醒。要让德育回到正常的状态,需要让德育中的偏离回复正轨,让德育回归生活。在学校德育环境里,很多教师看谁的家长送礼丰厚就对谁格外关照,这是对德育最大的伤害;在社会德育环境里,以人际裙带关系凌驾于规法道德之上,是对德育最大的讽刺;在家庭德育环境里,各种娇独、溺纵,是对德育最大的腐蚀。这些不良现象硬生生把德育拉离了正轨,也让德育背离了生活。让德育回归生活,应倡导生活化的德育,少些抽象理论,多些真实体验和感召;少些无谓伤害,多些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让德育回归生活,应该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德育环境进行系统整合,摒弃那些不合理、不合规、不合时宜、与生活格格不入的内容,更加重视正面典型、正能量的树立和弘扬,进一步净化德育教育环境。让德育回归生活,我们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通过理想信念的坚定、思想认识的清明、道德修养的提升、文明文化的尊崇,让全社会形成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文化心理场,让德育受到重视和尊重,让德育真正与人的情感、人的价值和人的存在紧紧联系起来,在常识和生活中走向理想的状态。

作者:王辉 魏巍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