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成本核算论文 » 正文

成本核算问题研究10篇

2021-4-10 | 成本核算论文

第一篇

一、作业成本法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可行性

高校是一个具有多个职能部门的结构繁杂的单位。我国的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重复性,每年的固定时间进行新生招生和毕业生毕业。而且在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其基本的流程也是相似的。同时,高校具有不同的培养对象,不同对象培养的项目也不尽相同。这些特性与作业成本法的特性是相吻合的,作业成本法可以高效地进行教育成本的核算。另外,国家近期的关于高校会计制度的政策也要求高校在核算教育成本方面做出必要的改革。最后,我国高校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硬件条件,完全可以满足作业成本法对客观因素的需要。

二、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必要性

(一)解决高效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我国高校在建设、教学、管理等运营活动中存在资源耗费严重的现象,不能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导致办学效益低下。作业成本法可以根据高校的运营活动作业做出分析,对教育成本做出合理配置,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促进高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二)细化高校教育成本。在完成其社会效益的同时,我国高校越来越注重其经济效益。而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只是笼统地概括了教育支出、科研支出、校园建设支出等账目。作业成本法可以明确与各项作业相关的账目细则,为教育会计核算提供极大帮助。

(三)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国家对高校收费具有一定的要求。按照国家现行规定,高校收费不能超过生均培养成本的四分之一。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各高校按照各自理解规定收费项目,出现了超过国家规定收费的问题,给部分学生带来额外压力。作业成本法可以有效地规范高校收费行为,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作业成本法的优势降低教育成本,收获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作业成本法的程序步骤

(一)建立资源库。按照最新《高校会计制度》规定,可以确定高校资源项目包括工资、科研费用、办公费用、图书资料费、校园修缮费等。由于各高校的所处环境和具体发展状况的不同,高校需按自身情况对资源库的建立进行调整,以适用自身发展。

(二)分析资源库,确定高校作业中心。高校的生产过程是与职能相关的平行结构,因此确定高校作业时,需从各个组织部门入手,分析每个作业部门的职责,得出相关作业项目。高校作业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主要作业和辅助作业。主要作业包含教研部门发生的教学、科学研究、学术建设等作业;辅助作业则是服务于高校教学的部门作业,包含设施折旧、资源维护、校园管理等。在确立高校作业时,划分职能标准不宜太细,太细会造成作业系统的紊乱,产生很多不必要的作业成本;也不应太笼统,太笼统则会造成某些职责的缺失,给后期整体筹划造成影响。各高校可根据自身需求确定作业。

(三)分析作业的动因,优化作业确立。对作业动因进行分析,可以确定作业是否具有增值性。高校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动因的分析可以判断生产方面的合理与否。作业作为作业生产法的核心和联结桥梁,其动因的分析又可以对资源成本的利用做出指导。作业东西分析主要探究哪些作业时必要的,哪些作业是多余的,尽量减少无用的作业,从整体上降低高校教育成本。

(四)将核算成本分配到高校教育对象中。对高校资金进行核算,确定高校教育成本。然后,分析资源动因,划定高校教育培养对象,将资源分配到各作业中心中,高校进行生产,最终达成高校的目标效益。如果资源分配对应是专属作业,直接计入相对应的作业中心;如果是有多个作业中心共同承担资源的非专属作业,则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配。

作者:赵文敏 单位: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应该遵循的几点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就是划清本期成本与非本期成本的界限,旨在解决成本跨期的问题,这对于跨期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有着很好的作用。应该在本期摊销的成本费用,无论是否已实际支出,均要在本期成本中归集。而非本期的成本费用,即使已经实际支出,也不能在本期成本中归集,这是我们财务的根本要求,需要我们严格遵守。

2.相关性原则。划清企业各部门之间成本费用的界限,要遵循相关性原则。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企业的成本费用,涉及到企业的各个生产车间,这是我们生产部门对于产品成本控制的要求。各个部门对于生产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及使用都要有一个详细的记录信息,便于对成本的核算。

3.客观性原则。划清各产品之间共同负担的费用,凡是一种产品所产生的费用,能够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的,应该归入到该产品的生产成本中。企业不能将多种产品的成本混在一起,一起进行核算。在进行耗资处理中,应该遵循适当的分配原则,企业不宜随意地改变分配标准,切实保证产品的生产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4.会计期间原则。划清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的成本界限,工业企业的生产是连续不断的,所以会出现在产品和产成品,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要区分开在产品和产成品,对于生产费用,要在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合理分配,要采取适合本企业的界限计算方法。

二、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核算的方法不科学。虽然成本核算固有一套计算模式,但是每个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制度都不相同,因此,成本核算也应当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操作情况,来制定出一套针对本企业的合理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但是即使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顺应潮流改变成本核算方法的进度却进展缓慢。成本核算的方法不够科学有效,生产经营中的费用分配自然不合理,将严重制约着工业企业的效益和发展。
2.成本核算的内容更新不及时。随着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产业的更新速度也随之加快。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知识资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也应顺势将知识资源纳入到成本管理之中。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都还没有认识到知识资源更新的重要性,还在延续着传统的产业设备和生产技术,欠缺对节能型新型技术设备的认识,必然无法做到真正的降低成本,甚至造成资源的浪费与污染。
3.成本核算中轻视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也是企业成本中的一部分,是企业的财富,但是由于其特殊性很容易被忽视,并且到现在也有企业未将其列入到生产成本当中来。对于无形资产的忽视,成本核算便不算完整,在产权交易中很容易造成资产低估的情况。

三、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科学建立

1.制定合理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随着现代经济化建设脚步的加快,传统的成本核算已经无法满足工业企业的正确评估。企业成本核算是将企业材料、人工、制造三者的费用纳入到成本核算中,将成本以单一分配的方式分配给各种产品,从而得到企业的成本信息。在新时期工业企业应当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之上进行合理科学的创新改革,采取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将成本核算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才能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的精确度,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帮助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和更快更好地发展。

2.实现成本核算的电算化,加强监督作用。企业成本核算的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而且还存在技术的问题,所以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核算,会造成很大的误差。如果实现成本核算的电算化,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的系统,对于成本的信息可以做到及时了解、核算。现在,很多的大型企业已经脱离了企业成本核算依靠手工计算的方法,一律采取电算化,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成本核算中,处理大的数据量,提高了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减少了成本核算的时间。3.制定和完善基础工作。(1)完善计量工作,企业要做好对于材料、人工、费用的计量工作,这些计量资料的成本也会纳入到成本的核算中,所以对于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决定作用,这将会影响到企业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2)制定内部结算价格,内部结算价格是各部门在转移产品时的计价标准。企业要落实各部门核算成本的责任制,各部门要明确核算各自的成本,对于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价格进行调整,以标准成本确定内部结算价格。

4.推行成本核算责任制度。成本的核算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涉及面很广,所以财务部门要通过企业其他的部门对成本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企业成本是各个部门产生的,所以要推动成本责任制,要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对于成本要负起相应的责任,这样对于成本的管理与核算有很大的帮助,有效发挥各个责任中心的成本潜力。

5.提高成本核算人员的素质。成本核算队伍的综合素质对成本核算工作质量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工业企业除了加强自身管理水平之外,还应当加强对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在提高成本核算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树立较高的职业道德,加强成本核算队伍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知。只有企业重视起在技术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训,树立起成本核算人员对待工作的责任心,对于工作质量势必会得到提高。四、结语在市场经济转变和竞争激烈的当下环境中,传统的成本核算已经无法满足工业企业发展的需求。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并改善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优化企业自身的核算体系,让其得到有效的实施与发挥,才是正确核算企业成本、协助企业管理层制定合理的营销计划的正确途径。

作者:潘志鲲 单位: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第三篇

一、科级成本核算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1.要确定成本核算方法,合理归集科室收入和成本

科室收入按照开单、执行科室和工作量的大小,在一个100%比例内按照一个合理的分摊比例分配到各科室,不能重复分配。医疗机构的全成本核算管理是本着“谁受益谁承担成本”的原理,由科室直接消耗的直接计入科室成本,对确实无法明确到具体科室的间接成本,必须充分结合实际,灵活采用多种估算方法,制定各项成本的分摊比例,分摊到所对应的成本对象上。

2.要科学制定内部服务价格,算全、算实、算准成本

内部服务价格必须具备合理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要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学习研究,反复论证,积极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对保洁、维修、被服洗涤等医疗和后勤技术保障部门提供的医院内部服务制定内部价格,使各项成本数据计算做到标准公开,口径一致。通过定价,可防止医院内部成本转移,使每个单元的成本核算更准确合理,将内部服务的实物或技术保障科室的成本直接分摊到接受服务的科室中。主要有市场价格法,即按同类服务的市场价格确定内部服务定价;协商价格,即有关单位进行协商后确定价格;全部成本转移价格法,即以全部成本或全部成本加一定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3.要积极完善成本核算信息平台

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统计现代化建设必要的保障和手段。成本核算管理涉及的点多、线长、面广,收入成本数据采集点遍布医院各个角落,以往主要依靠手工核算的工作模式已经失效,需建立集“核算、分析、考评”为一体的科级成本核算平台。各项收支数据都以信息化为依托,能通过网络自动采集、分摊和核算。设置好核算项目和科室收入分配比例,各科收入自动生成。科室成本的采集一部分由系统自动生成,例如药品,一部分由职能科室和职能部门采集审核后直接录入,实现了科级成本核算的公开化、透明化,使管理层和科室随时能掌握和评价经济运营情况。因此,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各类系统基础数据库的维护,从源头保证网络数据的全面、真实与准确。

4.要配套健全成本核算规章制度

科级成本核算的组织实施必须有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着眼专人专职,责任到人。制定完善成本录入员、成本核算员、成本管控员等一系列的岗位职责。还有考评制度,包括对成本管理各个作业环节、每项具体程序制定考评的内容、指标体系、奖惩办法等,确保各项业务开展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二、科级成本控制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

(一)把握好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

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成本核算的目的是让医院各级领导准确知道医院实际所耗费的资源,从而为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来源。可以说,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基础,成本控制是依据科级核算的结果。通过成本核算,运用经济管理的杠杆作用强化成本意识、经营意识,充分调动大家参与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的自觉性,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科级成本核算。同时,成本控制的结果是检验成本核算方法的依据,透过成本控制的效果可以检验成本核算方法是否合理完善,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采取措施。只有两者紧密配合,才能起到真正控制成本的作用。通常医院在核算方面研究的比较深入,在成本管控上的方法措施不够多,或者监控落实不到位,实际的管理还是比较粗放,质量效益提升还不够明显。

(二)把握好医疗服务质量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

搞好医院成本控制必须要以保证医疗质量为前提,要从实际出发合理控制成本,不能只为控制成本而影响到医院正常的医疗活动。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成本越小,科室效益越高。因而会出现在在医院建设中,舍不得投入,在医疗活动中偷工减料,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的现象。因此,必须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着眼前沿技术,围绕特色整合技术,强化科研开发技术,加大监控力度,完善考评机制,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合理控制成本,防止一味过度控制成本的现象。

三、做好医院科级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意义

(一)实行科级成本核算,为医院核算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医院经济核算管理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数据的质量。科级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核算的组成部分,通过核算能够计量出科室的医疗收入、成本费用和收益情况,为医院的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科级成本核算,对每一个核算单元所发生的各项收入支出进行分类核算、汇总和比较,以便为医院内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供具体的资料。通过提供经济核算的基础数据,有利于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展开。

(二)实行科级成本核算,能够有效提高经济管理效率医院实行科级成本核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经济管理效率。通过科级成本核算,对科室各项成本进行计量,综合反映科室医疗服务过程中的管理水平,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影响管理水平的因素,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控制成本的重点和方法,科室根据这些改进措施,对管理方式进行调节,有效地提高科室的经济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整个医院的经济管理效率。

(三)实行科级成本核算,有利于明确科室权、责、利,便于医院宏观调控权、责、利的有机结合是经济管理的最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成本控制是医院经济管理的中心环节。科室的收入、支出必须要让科室看得见,摸得着,管得住。每月列表通报科室,科室对收支一目了然,增加了管理的透明透。科室对成本的发生可在事先预测制定目标,在事中实施管控落实责任,在事后可进行考核按绩效奖惩,便于医院时时宏观调控,以保证医院经济管理目标责任制的落实。

作者:刘剑波 余洁鸥 单位: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上海解放军第455医院经管科

第四篇

1、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医护人员对成本核算的主观认识不足在医院内部,成本核算部门或财会部门与各医疗部门、科室联系较少,医院成本可算所涉及的医疗管理范围较大、工作内容较多、技术性要求较高,以最小的核算费用分摊、收入分割、单位划分与管理系统进行衔接,若仅靠某一核算科室或财会部门是难以单独完成的。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和降低医院的医疗成本,并以此提高医疗事业的服务质量和收益情况,这需要得到广大医疗人员的积极支持与配合。

1.2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医院成本核算过程中,因成本核算制度不够完善,使核算结果出现错误或遗漏的状况,增大了成本核算难度,致使核算管理工作较难有效实施。同时,在实际工作当中,医院各项基础事业是由国家财政提供资金建设的。由于医院投入不计成本,并且不计产出效益,使医院的运转效率较低,产生资源消耗过度及利用率较低的情况。

1.3奖金分配与成本核算的关系处理不当医院奖金分配的依据是建立在成本核算的核算结果上,以上两者的有效综合利用可以达到提高核算人员工作意识与积极性的目的,同样也会使核算人员认为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奖金的分配,从而使核算人员对成本核算工作与医院奖金分配两者的关系形成错误的认知。但如果简单利用医院的奖金分配为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会造成以上的恶劣影响结果,将成本核算带入管理的误区。在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的勤俭节约意识不够强,且办事时不讲效益,造成乱花钱与浪费的现象。医院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岗位编制不合理,或是设施不完善等就会出现人力成本、水电支出、行政开支、物资消耗偏高的现象。医护人员监督检查的力度不够或是管理责任缺失,就会导致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特别是医护人员不合理的调配卫生资源,造成医院的床位周转率较低,难以充分挖掘医疗工作发挥潜力。

2、医院成本核算的优化管理方式

2.1建立轻松的成本核算工作氛围

医院的成本核算优化管理需要广大医院员工的积极参与,通过营造轻松的成本核算工作氛围以及工作宣传方式的优化让每位核算人员了解到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注意重点宣传成本核算管理的相关内容,范围包括医院领导、财会人员、各医疗部门领导人员和医疗服务人员,使每位医疗工作人员了解自身工作的内容和责任以及其与成本核算工作的联系。另外还要注意管理工作的宣传和营造工作气氛的方式,利用生动形象的管理宣传、活动形式教育医疗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使成本管理工作普及至每位医疗工作人员。医院实行成本核算管理,是为了追求医疗效益最优化,并兼顾质量、服务、安全、管理、绩效。通过加强医院内部的控制,提高医院的竞争力、生存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员工还要学习相应的医疗知识和技术,不断的超越竞争对手,为医院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医院战略的管理措施与成本的承受能力和成本的支撑力度相关,需要投入设备购置成本、文化建设成本、基本建设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将降低成本作为发展的前提,确保成本核算顺利进行。

2.2建立规范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体系

成本核算管理涉及的人员多、部门广,为确保工作的规范化,需要医院的成本管理制度体系向更全面规范的方向发展。完整的制度体系由以下三点组成:①规定医疗物资的采购和分配,对医疗仪器、药品和设备等医疗物资的采购。分配等环节予以相应的规范;②规范成本核算管理的实施细则,对成本核算办法、成本范围确定、成本单元划分、报告体系等进行明确规范;③完善考核制度,对成本核算管理的各环节、程序进行明确的规定,采用合理的奖励分配办法、考评指标体系、考核方法,逐步完善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体系。另外,可以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并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避免出现盲目投资的情况。通过培训和考核维修人员,使维修人员做好基本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医院应严格按照物资供应的管理制度,采购、入库及出库各种物资。对于人事制度方面,应合理进行改革,严格控制科室人员的增长,实行转岗分流、竞争上岗,以降低经费支出。严格控制人员出差的范围,建立相应的审批制度,降低成本费用的消耗,如职工培训费、燃料工具消耗费、印刷费、水电费、科研费等,以保证工作计划与任务顺利完成。同时也要采用确定的消耗比例和消耗额,节约消耗,合理的使用资金,如制定定耗指标、安装水电表等,实行严格领取、验收、核对等方式。

2.3建立现代化的核算管理系统

医院成本的基础信息质量是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的基础,但成本信息来源于复杂化、多样化和专业化的医院医疗工作业务,使得成本核算需要利用现代化和科学化的现代核算管理系统,保证大批量的成本核算工作有效完成。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系统全面覆盖到各个医技、临床科室,包括各个收费点、实物管理库等,与成本相关的地点,实现自动收集、分析、贮存、共享核算的基础数据。各个独立的核算环节应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处理数据,以便财务部门和医院领导查询、处理全院数据。另外,也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建立成本核算监督系统,严格规范监督的内容和制度,运用多样化和层次化的监督方式建立综合性更高的监督管理体系。根据成本核算的具体环节从成本的预算和结果评定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监督,使成本核算具有公正、公平性。运用有效便捷的监督方法控制监督成本,建立现代化的核算管理系统,明确监督人员自身职责,以形成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3、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是医院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方向,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系统性需要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即全院、全过程管理医院,不仅要重视诊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片面性,还要从各科室、班组进行全面地调整。通过计划、控制、核算、决策、分析及考核等办法,计算各个环节的劳动消耗,尽量做到人人参与,医院的经营活动和诊疗护理工作都进行全面的成本目标管理,以促进医疗体制的改革进步,使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周冰 单位: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规划财务部

第五篇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相关概念

1.医院成本核算的含义

成本的含义包括多个方面,一般来讲就是指某一物品所产生的商品价值属性,在医院成本中它就是指医院在运行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花费,这需要信息系统的综合管理。医院成本的核算要进行具体的分类与规划,首先,对于不同医院要进行不同的分类,不同医院的分类与规划可以有效的按照不同医院的类别进行管理与核算。再对医院进行了分类之后,就是对于医院成本的轨迹与分摊,这一步骤是要根据医院中各部门的科技含量和操作时间等等进行相关的考察与估量。病种成本的核算方法也是医院成本核算的一种,根据其病种的不同应用值对每年的不同病种进行调节。

2.成本核算的方法与原则

在信息环境中的成本核算中,其一般的核算层次分为三个层级:首先是院级成本,这就包括医疗成本与药品成本,这在成本核算中是必须要求的;第二个层级就是部门成本,上述提到过的对于不同的部门成本核算都需要精确,其中包括临床医科、医护科室、药品、后勤保障、科室等部门的成本;服务单元成本,这一层级的成本包括项目成本、诊次成本、床日成本以及病种成本等等。在其成本核算中,还是按照着会计分期核算原则保持一致的。成本核算,按照成本核算的原则是不能发生在科室的成本包括公用成本,管理成本,医技成本,医辅成本要分摊到临床科室,即所有的成本分摊到直接创收的临床科室,体现收支配比。

(1)2010年医院成本核算的原则:按劳分配,医疗收入等各方面均衡支出。

(2)医院内各部门以上一年的工作指标为基准,算出今年的各科室的预算和支出目标。

(3)每个科室中的人员都按照严格的要求进行计算,包括其收入和每月的分红奖励等等。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实施正确的绩效考核方法,违规者按扣分减少其绩效工资。
(4)留有一部分可调整的范围,有奖有惩,对一些未规定的事情医院则开会商讨。

二、信息环境中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

为了适应医疗卫生改革的发展要求,强化个科学研究的核算成本估量,各地医院在响应其号召的时候都积极的通过信息环境中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来体现自身医院的价值和按劳分配的原则,促进医院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下面介绍在信息环境中医院成本核算中的方法。

1.科级成本的核算方法

科级成本的核算方法一般为各项医疗收入进行一次性的缴入,其包括门诊收入、住院收入、挂号收入、治疗收入、卫生材料收入、检查收入、药品收入等等。核算按照每月分配计算,实行预支的部分可以按照月季综合兑现,这是对于科室的收入与成本,科室成本包括直接成本与科室的间接成本,当然这在合算的过程中还应该视具体情况而讨论。接着就是收入与成本项目的归集与分割,这包括两个方面,合理分割收入与准确归集成本。后者比较简单,根据公式:药品成本=药品零售价×实际销售量×90%计算,而前者则是视医院各个科室的具体情况而定。

2.其他成本核算的方法

除了科技成本核算方法之外,还有病种核算与项目核算方法等,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成本核算方法也将不断改进。目前医院大致的奖金分配都是在科室的收支结余乘以提取比例得到科室总奖金,然后按照科室内部人员的岗位系数,各项质量考核分数乘以每分值的价格,还有其他奖项比如百元消耗奖,挂号奖,手术例数奖等,最终核算到个人的奖金总额。

三、结语

信息化环境中医疗成本核算是使得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前提,相信在此种激励制度之下,我国的卫生成本核算与卫生研究、信息管理系统会更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宋晓娜 单位:四川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第六篇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全成本核算的变化

(一)全成本核算适用范围的变化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全成本核算主要应用于各级公立医院,如门诊部、疗养院等,其中基层医疗机构,例如乡镇中的卫生室等医疗诊所不包括在新医院会计制度全成本核算的范围之中,针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其在实际的操作中采用基层医疗机构会计制度进行成本核算。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全成本核算范围的变化,能够将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分级核算,能够强化主管部门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管理与监管,促使医院的管理更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性。

(二)全成本核算下收支项目的变化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首次将科教项目支出从专项基金项目中予以扣除,调整到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支出范围中。因此,在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中,全成本核算下收支项目包括:医疗支出、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支出等收支项目。同时,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全成本核算增加“累计折旧”科目,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避免出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核算不真实等影响会计质量信息的经济行为发生。再者,在新医院会计制度全成本核算中新增“应付福利费”科目,以此来强化对医院工作人员的管理,调动医院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三)全成本核算体系的变化

随着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也发生了变化。在全成本体系中,医院要将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所消耗的各项费用等支出均纳入到全成本核算体系中。同时,医院在开展全成本核算时,应将各项目的成本支出等详细科目归集到成本对象之中,然后按照责任成本的核算方式以及核算形式进行摊销,从而保证医院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能够准确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管理成果、现金流量情况,实现对新会计制度下全成本核算过程以及结果的监督与控制。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全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以及缺陷

1、医院对全成本核算存在认识问题

在医院的发展中,部分医院缺乏对全成本核算的充分认识,尤其是公立医院,忽视对全成本核算的关注度以及执行力度,单纯地认为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只要实现服务好、质量好的经营管理目标,就能够真正实现医院综合实力以及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但是医院管理层这种片面追求宏观方面的发展规划,而忽视微观角度的全成本核算,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医疗成本的不断增长,甚至在医院管理中会出现重复消费、过度医疗等不符合相关规定等行为,无形之中造成医院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以及障碍,不利于强化医院的财务管理能力、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以及行业竞争能力,甚至是与现代医院的科学管理模式相背离。

2、全成本核算的项目分类不够严谨

医院最为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体系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医院成本主要由药品、医疗器械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费用等构成。但是,在医院的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全成本核算项目分类不够明确的现象、界限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成本核算的效果,造成核算信息不能够真实反映医院的实际情况与能力,增加评估医院管理能力的难度以及障碍,不利于强化医院的职能、提升医院的地位与价值。3、财务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医院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医务工作者,其具有良好的医疗技术和专业技能。医院的管理者大都是本行业的医学专家,相比而言,财务工作是否受到足够的重视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在人员配置上,对全成本核算等财务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财务软件运用不熟悉、成本核算信息不详尽等问题,造成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全成本核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操作性问题。同时,由于医院所处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医院工作人员全成本核算意识薄弱,无法将全成本核算思想落实到各部门、各工作人员,增加全成本核算在基层推进的难度与问题。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全成本核算的应对措施

1、强化医院贯彻全成本核算的意识

全成本核算作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与关键,应日益引起医院领导层的关注与重视。医院在日常管理中,要树立起成本效益意识,严格管理与控制医院的成本支出,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医院的成本支出、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医院要强化全成本核算的宣传与推广,积极培养全体工作人员的全成本核算意识,充分调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热情以及积极性,从而才能够保证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全成本核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其次,要强化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业务流程以及会计核算的角度出发,将全成本核算工作贯彻到每一个部门、科室之间,要让各级人员认识到费用的支出、耗材的使用、各种损耗都是成本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全成本核算的实施与推进,保证全成本核算能够落到实处。

2、建立完善的全成本核算体系

健全的全成本核算体系能够促进医院全成本核算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保证全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建立全成本核算体系时,要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下,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发展特点以及特殊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本医院未来发展规划的全成本核算体系,从而能够保证全成本核算体系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价值与积极作用。同时,应该进一步明确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分类对象、核算方式、划分依据等相关规定,充分利用财务软件,实现对医院全部经济业务等全方位成本控制,保证在现有的资源配置下,最大限度的实现医院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推动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再者,医院要做好医疗器械、药品等产品的分类管理以及成本核算,强化对医院材料采购、出库以及使用等以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监管,降低医院不必要的损耗与支出。

3、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医院的财务管理关乎医院的发展和规划,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医院应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断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学习,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学习新知识、接纳新事物,加强财务人员的全成本核算方面的知识储备以及综合素质,改变医院全成本核算方面专业人员欠缺的现状。同时,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等管理评价指标,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工资将结合,增强员工的紧迫感以及压力感,从而能够激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效率,提高财务人员学习新的财务知识的动力,为全成本核算的贯彻实施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随着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对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实现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科学性提供了完善的理论保障。通过对医院医疗消耗以及管理费用等成本支出的详细归集与监督管理,能够不断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完善新医疗保险与新农合的核算方式,进一步缓解医患关系,保证医院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不断创造社会效益,更好的为社会提供便捷、优质、廉价的社会医疗服务。

作者:姚洁 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

第七篇

1.当前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医院成本核算的具体管理工作当中也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首先,在核算科目方面存在着许多不科学不严谨的地方,在核算科目的内容方面不够严谨,在政策性减免方面以及医疗事故的赔偿方面都未能进行准确的科目设置,从而无法进行更为详细的科目成本核算,甚至还出现许多内容混淆,以药当医的情况出现。其次,在费用分摊上面也存在着较多的不合理不科学问题,比如在间接成本管理费用的核算方面未能进行分摊错里,从而造成医院各项管理费用的总数不断攀升、难以遏制。在药品费用分摊上面许多医院都是按照实际人员进行分摊,这样也容易造成收支结余核算无法达到准确的结果。再次,上述无论是科目内容方面的问题还是具体分摊方面的问题都不仅让成本核算工作难以有序开展,同时也无法让成本核算工作为医院的全面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绝大多数医院在成本核算的结果应用方面十分欠缺,许多时候都是为核算而核算,将其作为孤立的工作内容来看待,无法将其容易全面的财务管理体系运作当中,再加上本身核算方面的失真问题严重,因此完全无法为医院的管理水平提升和发展水平促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2.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工作质量的思考

2.1加强成本控制意识树立

成本核算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质量提升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医院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决策者缺乏成本控制方面的主动意识。因此将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当做普通工作甚至是应付了事。加强成本控制意识的重要性树立不仅需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同时更需要在具体知识方面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提升,真正了解成本核算工作的具体内容,这样才能够帮助管理者与决策者在全局管理工作当中有目的性的有方向性的进行运筹帷幄。此外加强成本控制意识树立还需要推广到整个医院内部的所有医务人员及工作人员当中,为成本控制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为成本核算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立良好的执行基础。

2.2加强人员培养

医院成本核算比一般生产经营型企业来说更具复杂性与艰巨性,所以医院必须在切实清查不合格人员的基础之上加强兼具成本核算丰富经验与医院财务管理丰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引进力度,同时医院作为成本核算的特殊环境,如果想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的工作力度与质量还可以加强与高校的联系与合作,确立订单式人才培养与输送模式,这样不仅能够让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具准确性与精确性,同时也能够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参考空间与学生实践空间。

2.3加强信息化手段升级

医院应该加强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在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方面的技能提升,同时根据医院自身在成本核算工作方面的特殊要求进行契合自身需求的财务管理自动化软件开发与应用,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医院内部网络的建设与使用,加强财务管理部门与各科室之间的信息交互效率与质量,帮助成本核算管理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或许最新数据,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2.4具体工作应对措施

首先,要切实推行问责制度,将所有责任都落实到具体科室,对每个科室的成本控制都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与事后分析。并将每一个环节的预期和结果都与科室责任和人员绩效进行直接挂钩以激发她们的工作责任心、自律性与主动性。其次,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必须建立完整的管理流程,从购置审批、运输、入库管理、使用审批、使用状况跟踪到最后的报废回收都要进行建档跟踪管理,并落实具体责任人和经办人,同时建立三账一卡会计制度,最大限度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在任何时候都能实现账实相符。再次,加强成本分析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刻采用对比法、趋势法等,选择何种方法应该根据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具体情况酌情选择,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成本分析指标体系的有效确立。最后,在医疗项目成本核算方面也要进一步实现精细化。要进行普通病种及医疗手段的类型划分和成本定额确定,如人工成本、药品成本、器械成本。对于重大疾病要进行单独的成本核算,并根据市场变化条件以及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所带来的相应成本变化来不断调整具体成本数额,从而实现成本核算的有效与及时。

作者:陈琼芝 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计财科

第八篇

一、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核算改进措施

(一)医院的成本核算应当从谨慎原则出发,而医院在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计提以及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之余,还需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计提,以此方式确定是否存在着负债的情况。

(二)药品加成进行核算这一旧体制已被取缔,要求对药品的实际成本进行真实客观的反映,并以其实际成本作为主要内容予以会计核算,以此方式确保医院的会计信息能够更加真实可靠。

(三)不断健全成本核算的相关会计科目。由于以往医院的成本核算的相关内容与会计科目都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且计量也存在着不明确的问题,新财务会计制度明确解决了该难题。

(四)以补偿机制作为主要方式,对医院内部长期资产进行合理摊销。取消了固定基金这一会计科目,取而代之为累计折旧科目。于新财务会计制度当中有明确的要求,在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计提,以及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时,都应该把成本补偿作为主要的形式。这样的方式不仅与企业与单位处理固定资产主要形式相接轨,而且还突出了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存在的价值,以及其价值的具体流失程度,使其实际价值得以彰显。

(五)新财务会计制度明确要求对医院内部财务报表进行不断完善,使之同企业与各单位财务报告的相关体系接轨。财务报表主要包括了现金流量表、收入费用表、基建投资表、资产负债表以及预算收支表等。其中,现金流量表为新增项目,用以反映医院内部的现金流动变化情况,通过实时记录现金流入以及现金流出的具体情况,对医院利用资金的合理性以及管理的正确性进行有效判断,并作出相应的反映。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核算的具体流程

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核算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由院内各科室归集自身直接成本,再把技术科室、辅助科室与行政科室的内部直接成本进行分摊,最后再把成本成功的转移至各临床类科室中去。在具体分摊时应根据以下程序实现。第一步是一级分摊。分摊对象为行政科室,将其管理费用分摊至技术科室、辅助科室与临床类科室中。对于可以计入到科室中的部分费用,则将其直接计入到核算中心内,而不可以计入到科室中的剩余费用则需根据服务数量、人员数量以及工作量进行计算,再将其分至技术科室、辅助科室与临床类科室中。第二步是二级分摊。把辅助科室内部成本分摊至技术科室与临床类科室中。比如,可以根据对照参数,把相关机构中的内部价格进行有效分摊,而对于辅助科室,由于其在此环节没有工作任务,因此可以根据临床类科室与技术科室中的实际人数进行向下分摊。第三步是三级分摊,即把技术科室内部成本分摊至临床类科室中。必须强调的是,检查类科室在进行分摊时主要根据收入和支出的具体配比原则,而药剂科室的成本在进行分摊时则需结合其收入和支出配比的平衡原则。

三、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核算的相关实践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与体系

成本核算的基础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机构组成。第一,成本核算的领导小组,承担着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的工作任务。在领导小组中,应该由直接领导人担任组长,副组长由财务部领导承担,而小组成员则由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组成。第二,成本核算的工作小组,负责进行经济核算、成本分析以及制作各项报表等工作。工作小组的组长为财务部领导,副组长为财务科以及经管办的负责人,再加上各项工作的会计人员而组成。第三,技术小组。主要由信息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工作任务主要是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撑,确保成本核算的整个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第四,考核小组。考核小组的成员主要是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其工作任务除了考核业务成本之外,还需要对各项考勤报表以及工作统计报表进行审核。

(二)提前做好各项相关的准备工作

首先,对成本核算工作划分为每一个单元,并对每一个部门及其员工进行统一的编码。其次,还需对相关的核算人员进行培训。财务会计不能够同时兼任会计职能的管理工作,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流程进行改造。再次,由于信息技术以及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都在不断的更新中,因此还必须定时对医院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与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在成本核算的期间,针对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进行准确的统计和整理,并通过对相关人员的基础信息进行研究和梳理,建立完善的人员数据库,使其成为人力资源的成本进行分摊时的重要依据。最后,还必须进行清产核资操作。针对所有的资产,都应该由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采取条码管理的方式进行清查,再根据相关的分类原则,将所有的资产都下划至各个成本的核算单元。

(三)确定成本核算的各个要素与原则

新财务会计制度明确规定,成本核算的各个要素与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本项目。成本项目主要有材料费用、风险基金、人员经费、无形资产摊销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第二,费用要素。费用要素主要包括正常工资与津贴、社会保障费、在岗绩效工资、办公费用、折旧费用、业务费用、易消耗品费用以及日常修缮费用等。第三,成本核算工作的相关原则。成本核算还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包括相关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分期核算原则、合法性原则、配比原则以及一致性原则等。

四、结束语

作为医院内部成本管理工作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成本核算不仅对医院的正常经营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是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鉴于此,医院必须要引进成本管理的相关机制,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从而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伍美英 单位:广西岑溪市人民医院

第九篇

一、中小企业成本核算中的问题分析

(一)中小企业未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成本管理手段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有部分成本较低的中小企业应用的成本管理手段与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不符合,他们缺乏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战略管理手段。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还处在探索时期,还未形成满足自身发展的成本核算机制,他们多数引用其他企业的成本核算模式,这对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必然产生严重的制约。

(二)成本核算数据准确性

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正常情况下是要科学、有效的控制企业实际产生的损耗。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没有明确成本预算标准,因此企业实际运营中产生的不正常损耗也很不容易被发现,进而影响企业高层对于财务真实情况的了解。此外,这种不正常损耗也无法得到有效的纠正和规范,久而久之,会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很大的损失。成本核算无法在企业的经营中发挥其应用的作用。此外,很多中小企业中还存在从编写、篡改成本核算手册等现象,这样会导致信息的严重失真,进而间接影响到企业以成本为根基的各种管理活动。

二、完善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分析

(一)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加强内控

中小企业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手段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度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这样可以有效跟踪成本管理资金的各项支出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有效控制。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确保财务相关资料的准确性,确保财务管理中的成本信息可以为企业高层进行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二)规范成本核算流程

不同的企业的生产产品不同,其生产管理也就必然存在区别。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不仅要符合企业生产的特点,还要符合企业加强成本核算管理的要求。针对同一产线上的不同产品,应当将每一种产品确定为成本计算的对象,使用“品种法”进行产品成本核算,然后采用“系数法”进行同一类型不同规格产品成本的核算。只有选择了正确的成本核算对象才可以确保成本核算信息的准确性,进而为企业的战略性决策等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三)加强成本核算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强制性的成本核算机制的成效一般都不是长期的,因此加强成本核算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全体员工自发进行成本控制的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此外,由于中小企业内部有可能出现成本核算不真实的情况,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完善成本监督机制。首先,企业应当成立专门的成本核算监督队伍,确保他们都了解成本核算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方法,这样有利于他们对于成本核算中出现的虚假行为可以有效的辨别。其次,企业内部可以采用经验判断法、耗材核对法、摊提标准法、费用验算法对于成本核算的真实性进行核查。(四)向企业所有员工普及成本管理理念中小企业的员工中不是所有的人都对成本管理有准确的认识,他们的行为对成本管理可能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向企业的所有员工普及成本管理意识,强化他们成本管理理念,将成本管理变成多数人员参与的管理活动。此外,企业应当加强成本管理培训,注重培养专业的成本管理人员,确保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结论

我国的中小企业应当发挥自身的长处,规避自身的短处以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掌握和应用科学化、合理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和长远发展都将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还应当学习其他企业好的成本核算理念并将其发展成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核算创新理念。

作者:邢伟 黄莺 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篇

一、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教育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一)教育成本核算是高等职业院校体制改革的需要

实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要求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耗费,予以正确的反映和有效的控制,既要最大限度发挥投入的最佳效应,又要为国家相关部门科学制定高等职业院校预算拨款以及经费开支提供有效信息,从而确定社会、院校和学生应分担的各项教育成本。所以,教育成本核算尤为重要。

(二)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是确定收费标准的重要依据

高等教育支出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和家庭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作为教育服务的购买者,迫切需要了解所交学费在受教育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其成本分担是否合理。在政府拨款不能完全满足高职院校教学活动运转的情况下,学费收入作为对政府经费投入不足的必要补充,高职院校可以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政策的前提下,根据其自身的办学规模和专业特色,通过市场调研,参考同类院校,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怎么制定、如何制定收费标准就有赖于教育成本核算的经济指标。由此可见,教育成本核算是否科学合理是确定收费标准的重要依据。(三)教育成本核算是提高办学效益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运用教育成本核算指标,不但有利于高职院校与同类院校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也有利于与本校各年度之间进行纵向比较。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深度挖掘节支潜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推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培养的应用性人才是教育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他们为社会创造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财富,只有正确核算教育成本,才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从而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投资效益,从这个角度来讲,对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是当务之急。

二、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普遍提高,核算难度较大

为了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水平,很多高职院校从软硬件入手,注重人才引进的同时扩大校区现有规模,新增先进教学设备,加大实训基地建设,都导致了教育成本的不断攀升。另外,学生欠费情况的存在,无形中造成了教育成本的增加,尤其在汶川地震后,贫困生数量增加,这种情况更加凸显。这些因素加大了教育成本核算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二)教育成本概念比较模糊,成本核算意识相对淡薄

在教育过程中所涉及的成本有很多,比如教育成本、教学成本、财务成本、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等等,不同的成本其内涵也不尽相同,但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对成本概念的界定尚不明确,致使教育成本核算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严重的影响了教育成本测算的准确性。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是一个薄弱环节,一方面国家未对成本核算进行考核和硬性规定,政府只关心其拨款的使用情况和支出方向;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本身也缺少成本核算的基础,招生规模、收费标准等也都由国家来定。可以说,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外无压力、内无动力。

(三)高职院校教育成本包含的内容没有明确范围

在高职教育整个过程中,受教育者势必要为自己接受教育负担一定的成本,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到底哪些成本才应该是由学生来分担的。目前,几乎所有的高等职业院校都以实际总支出估算教育成本,而实际上庞大的后勤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科研支出却不属于教育成本,这就造成教育成本估算存在偏差,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收费标准就极有可能会侵犯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既然制定学费收费标准的基础是成本指标,那么教育成本核算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收费标准的合理性。(四)现行高等院校会计核算制度不利于核算成本高职院校的性质决定了其实验设备、实训基地建设等投入势必较大,根据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除经营性收支业务外,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即当年购置的固定资产,将其支出一次性列入当年教育成本,并不提取折旧,这就势必造成会计资料或会计报表无法直接提供有效的教育成本信息。此外,高职院校目前普遍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已完工并交付使用的基建工程,或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不入账,不完全入账或未及时入账,这无疑更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致使高职院校容易对人才培养成本做出错误判断,也不符合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内在要求。

三、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成本核算机制及配套的核算体系

建立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及核算会计科目体系。首先,根据科目设置基本原理,可以设置“教育成本”、“累计折旧”、“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等会计科目;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法,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为满足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需要,高职院校采用收付实现制的原则核算经济业务;另一方面,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核算教育成本,进一步满足高等教育的微观管理需要。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对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合理分配收入与支出的对应关系,既可有效的规避高职院校潜在的财务风险,也可确定为培养学生所发生的教育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二)强化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意识

针对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意识淡漠这一现象,应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分别建立教育成本预算中心、教育成本核算中心和教育成本监管中心。教育成本预算中心的主要职责是编制成本预算,确定成本目标;教育成本核算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成本核算,正确计算教育成本,剔除不属于教育成本的费用支出;教育成本监管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对核算进行监督和控制,定期公布教育成本核算情况,及时收集部门反馈意见,为加强财务管理提供准确信息。通过成本管理,树立成本意识,形成全院全员式的成本意识格局,将降低成本从战略上加以定位,以增强办学成本意识为主导思想,使高职院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席之地。

(三)建立并完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教育成本核算在执行过程中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有赖于成本控制的程度以及控制力的强弱,而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就是考核和评价,因此在完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成本控制管理体系的建设,为确保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正常运转提供有力保障。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加大考核的奖惩力度,杜绝重大超支的发生,消除财务安全隐患,在增强成本意识的同时,也可以使财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四)改进高职院校教育成本计量方法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计量教育成本的方法大体可以归纳为统计分析法、会计调整法和会计核算法。在这三种方法中,会计核算法通过对高等院校现行会计制度的重新设计,能够将不属于教育成本范畴的成本因素剔除,更为直接的产生教育成本信息,以达到适应教育成本核算的需要。随着高等院校会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成本核算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会计核算法的实施运用将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必须承认,鉴于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体制和非营利组织的性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育成本核算研究的深入,想要从根本上修改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作者:张健美 单位: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