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思想品德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021-4-10 |

一、深挖教育素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1.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触动学生心灵

《思想品德》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得天独厚的育人优势,教师应善于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育人素材。纵向看,人教版教材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依照初中生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和生活逻辑,按年级先后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注”———“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即自我意识(七年级)———人际交往(八年级)———社会适应(九年级),由近及远、由微观到宏观逐步展开,并且在这条线索的周围贯穿着学习心理品质、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横向看,人教版教材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兼顾心理学知识、心理调节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三个方面,实现三者的横向互动。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例如:七年级思想品德中的“珍爱生命”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生命的精彩,从而更加深刻的体会自己存在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自强不息”一课,同学们能领略到自信者的风采和自卑给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从而在生活中超越自负、告别自卑,走向自信……这些丰富的教育素材,正是本学科所包容的特有教育资源,显然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方面起了极大的作用。

2.走进生活,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思想品德》作为开放的课程,“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现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社会生活。”因此教学时要联系生活实际,融入生活素材,充实拓展教育内涵,提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七年级(上)第九课的“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时,可引用“新闻1+1”“新浪网”“小强热线”等所报道的周围发生的儿童受到车祸、中毒、他杀、自杀等意外伤害,拉近课本与生活距离,使学生较易感受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也是复杂的,我们的周围也可能出现各种侵害我们权利甚至生命的情况。当我们面对一些不法的事故和侵害,应该积极争取各方面的保护,特别是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设计教学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愿意努力和有所成就的倾向。教学时要创设学生成功的机会,如小品表演、角色扮演,让其体验成就感,从而促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以七年级下册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中的“我能行”为例:阐述超越自负,告别自卑,一方面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信、自负、自卑三者的角色;另一方面也为了让他们有一个上台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将参与机会尽量向平时不善表现自我、性格内向型的学生倾斜。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超级秀场”。具体内容包括分工:自信者、自负者、自卑者。情景:放学前,教数学的班主任带着数学测试的成绩来到了班级里,介绍了一下考试的情况,并且表扬了考得好的同学。放学后,自信的小林、自负的小明、自卑的小刚都得了90分,三人站在一起聊天……有的学生还真富有创造性,如自卑者:神情胆怯,边走边摇头地走上讲台说,完了,完了,才考了90分,我是学不好数学了;自信者:抬头挺胸,快步向前,说,虽然考了90分,但是我相信我能考得更好,因为我发现都是马虎惹得祸(同学笑了)。希望同学帮忙监督我这个小马虎,相信我一定能行!自负者:昂首挺胸,甩了甩手中的试卷说,别人都不如我,随便考考就90分,数学太简单了。尽管学生的表演不是完美的,但由于学生的表演自行设计创作,使其更多地体会成功,享受喜悦,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果教学中,教师多给学生施展其能力的平台,将有效改变其内向性格,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激发内部动力机制,主动内化教育要求,促使他们心理更加健康。

三、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去操作,去思考,获得最直接的个人经验,从而使知识的学习通过直接体验扩展到心理的范畴,使学生的身心发展日趋成熟,并通过交流、合作、互相启发、互相交流,达到共同发展。基于此,我在新课标视野下进行初二思想品德关于“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时,利用周末安排学生作“走出校园,感受网络”的社会调查,并在课堂上分小组交流探讨,同学们来自不同地方,所获取的直接经验和调查结果各有不同,交流讨论时非常激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交往能力、合作探究精神。

四、结语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学校的一个突出问题。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勇于探索,努力寻求思想品德教学中最佳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作者:李玲玉 单位:浙江省临海市杜桥实验中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