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一、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市场经济和网络化的影响
当今时代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环境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极大冲击了大学生的心理与情绪,使得大学生的自尊心极强,更加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甚至在出现心理压力、心理问题以及心理疾病时,不相信老师、同学或者家长,担心老师和同学的歧视,从而不愿意与别人交流,也不愿意寻求帮助,进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从而使得大学生产生了心理压力,尤其面对高材生和优等生,一些心理素质差的大学生就产生了紧张情绪、心理压力、学习压力以及就业压力等心理不健康的心理,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迫在眉睫的。
2.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合理
一些高等院校过于重视大学生的专业课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而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不平衡。另外,没有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归入学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从而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的提高。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不高
一些高等院校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之后而不能很好的利用,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片面的追求追求形式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了实际上的、内容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健全,只是依赖于心理咨询师,没有积极调动学校领导、辅导员、以及专业课教师和公共课教师的共同参与,从而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另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高,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点,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较为单一,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
二、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1.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无论是普通高等院校还是高职院校,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不能认为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也不能认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学生的个人问题,同时要做好心理问题的提前预防工作,不能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才提出解决措施,而应该做好预防工作,综合应用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以及思想政治学知识,以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拥有自我心理调整意识,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与性格缺点,从而及时进行心理教育和辅导,从而帮助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恢复到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状态。
2.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理念,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心理活动,来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与承受能力,另外,可以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和娱乐活动,来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正确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的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对大学生宣传和讲授全面的、最新的、科学的自我心理调整方法与技巧,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归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从而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到课堂中,从而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和理念,进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的提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3.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才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尊重和考虑到大学生的自尊心与心理活动,同时要结合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外,学校要加大专业水平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要全面调动学校领导、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以及公共课教师共同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
三、总结
总之,在竞争激烈和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始终保持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的与社会同步发展。
作者:吴斌 单位:云南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第二篇:辅导员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辅导员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职能优势
新生从跨进大学校门到大学里的学习成长直至毕业离开学校,陪伴在他们身边的一直是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大学生的作息制度管理、学生档案材料、评优评先等日常管理,辅导员与学生方方面面密切接触.在团学工作中,辅导员对学生的班级建设,第二课堂上学生素质的拓展和能力的锻炼以及学生干部的培养都起到了直接、关键的作用.辅导员熟悉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大致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他们的变化最为敏感,所以辅导员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很好的职能优势.并且,从大一新生的适应环境,大二大三的个人成长,恋爱等问题到大四的就业等等,每一阶段学生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辅导员和他们一路走来,一起面对,这种过程使得辅导员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更好的阶段性、针对性和连续性.
当前各大高校基本使用“三级心理防护网”,即校级心理健康机构、院系级心理健康组织,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小组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辅导员起到一个关键的枢纽作用.辅导员作为院系级心理健康组织的主要成员,组织实施院系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同时指导班级心理组织开展工作,对班级心理组织反馈上来的问题进行初步处理,对于处理有困难或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上报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校级心理健康机构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但和学生直接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校级心理健康机构所制定的工作计划、工作内容等信息要通过辅导员再传递给学生,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也通过辅导员转达上报给校级心理健康机构.在这样一条信息渠道中,辅导员就发挥着上传下达、组织协调的重要作用.
相对于专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询训练中心来说,辅导员由于其工作的基层性和直接性使得他的工作更具有广泛性和针对性的特点.一方面辅导员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指导学生组织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针对问题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单独指导.通过对贫困生以及学习困难,沉迷网络等的问题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改正缺点、融入集体获得更好的个人发展.
2.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教育优势
辅导员思政教师的身份决定了辅导员从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教育优势.辅导员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保姆”,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实现国家对于大学生教育要求的主要途径.首先,辅导员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从学习、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等方面,教导学生.帮助学生建设良好学风,使学生能够具备较好的专业素质;通过与学生真诚的谈话交往,指导学生应对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困扰,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通过时刻关心学生心理健康、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各种压力、困惑产生心理问题.其次,辅导员工作的教育功能还体现在辅导员自身的表率和示范上,不仅要“言教”而且要“身传”,只有辅导员这个人取得了学生的认可,学生才能接收他的教导,他的教导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动机.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直接示范的作用,榜样的力量能够激励、启发、引导学生去效仿.以心育心,以德育德,辅导员自己高尚的品格、丰富的学识、严谨的作风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学生将产生极大的正面的教育影响作用.
二、促进辅导员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完善辅导员选拔制度,着重考察辅导员的个性品格和心理素质
从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必须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优秀的心理素质.辅导员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勇于奉献的品质对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十分有利的.一个性格开朗的辅导员能够更好地和学生交往,成为学生的朋友,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辅导员勇于奉献的精神更是让学生认同辅导员的关键,学生感觉到你真心为他,他就会更大程度接受你所说的.而优秀的心理素质对于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极为关键的,主要体现在:自信、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思维、真挚的感情、情绪稳定、自我调控能力强、很好的突发事件处理的应变能力.自信,则思维清晰,有条不紊,让学生产生信任感;敏锐的观察力则能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通过他们的语言、表情、行为洞察他们的内心,及时判断学生心理问题;创造性的思维使工作思路方法多样能及时有效解决各类学生事件和学生心理困惑;真挚的感情能引起学生的回应;情绪稳定和自我调控能力强则使辅导员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始终能保持饱满的精神和热情;突发事件处理的应变能力对于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起到关键的作用.当前各高校对辅导员选拔存在很大的主观性,没有系统地对辅导员胜任特征进行考察,注重选聘人员的学校、学历等外部条件,而没有重视他们的内在个性品格和心理素质的考察,而这种内在的人格特征和素质不是通过后期的培训和学习可以获得的.公安部门等一些特殊的机关单位在选拔人员时,会进行心理测试,人格特征分析,以最终判断选聘人员是否胜任职位.辅导员选拔也应制定一套系统适用的考察指标,对辅导员的心理素质,个性品格,动机等进行考察,以此来甄选人员,使得辅导员将来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基于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现状和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能之一.因此在辅导员选拔时一定要着重考察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格.
2.加强对辅导员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
辅导员从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必须具有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掌握心理学知识,深入了解研究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才能够在工作中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够区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把握问题的本质.如果辅导员不具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很容易在判断学生问题是把心理问题当成思想问题进行教育,这样不但达不到教育效果还适得其反.辅导员能区分心理障碍、精神病、神经症和其它的心理问题就能够及时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辅导员掌握了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会进行诊断、咨询,把会谈、倾听、指导的心理辅导技术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利用结构式或半结构式访谈在最短时间里了解学生情况,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内心症结,科学地心理暗示等等专业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因此,高校应加强对辅导员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高校可以组织讲座、长短期的培训班,通过分散学习、进修、组织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当前一些高校要求所有的辅导员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这是高校促进辅导员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实现辅导员的育人职能的一个有效地举措.
3.制定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工作职责制度,加大考核力度
制定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履行职责,可以使辅导员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责任性,从而发自内心的产生主动工作的动力,进一步推动辅导员设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并努力激励自己达成这个教育工作目标.同时具体的工作制度,可以使工作可以有规可循.通过把一些先进有效的做法、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前人丰富的经验制度化下来,可以使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科学和规范性.
三、总结
要加大对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考核.辅导员考核成绩往往作为辅导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和获取荣誉的凭据,因此要利用辅导员考核的导向作用,激发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热情.要在考核评估体系中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的比重,对于具体工作流程,工作成绩等都要进行细致全方位的考评,包括学生谈话记录、学生案例分析、工作日志等等都要进入年度考核中.通过考核使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了自身成长的动力因素,从而更好地激发其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作者:陈彦馨 单位:闽江学院
第三篇: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引起心理问题的成因
大学新生刚从紧张压抑的高中生活进入自由开放的大学校园,从高中沉重的学习环境突然转向大学宽松的学习氛围,大部分学生在精神上会呈现出松散的状态,正因为松散的精神状态,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失去方向,在生活中自由散漫,甚至影响学生人生三观的树立,从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此外,因为恋爱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数不胜数。比如,有些学生缺少恋爱经验,心灵比较脆弱,在面临分手时,学生会因为想不开而一蹶不振,失去对生活的热爱,甚至因此产生自杀的念头。再者,由于学生自控能力弱,以及尚未形成完善时间观念的原因,容易沉迷在一件事物上身不由己,比如因为熬夜打游戏而影响学习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比如,经常打架斗殴,多次逃课迟到等现象都是不健全的心理。此外,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在遇到难题是容易走极端、钻牛角尖、失去对他人的信任,有时候甚至因为想不开而作茧自缚。大学生涉世不深,资历尚浅,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容易产生恐惧,不敢面对,更容易受伤之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复原。
2应对方案
因为就业形势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适当开设职场礼仪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避免学生对职场的畏惧,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确定生活方向。此外,对于独生子女,辅导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交友观,提醒学生真心待人,广结良友,同时,避免学生因狐朋狗友的诱惑而走上不归路。而面对离异家庭的学生,辅导员应及早帮助学生走出家庭问题,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舞,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指导。因为学校因素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员应通过其他方式弥补学校教育上的不足。比如,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组织学生参与户外实践课程等。与此同时,辅导员也要及时了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思想动态,使其独立自主地参与学生,发挥直观能动性,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个人因素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员应与学生在私下里多沟通、多交流、多互动,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观、恋爱观、交友观。另外,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员要积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友善的师生关系,正确指引学生,帮助学生合理利用大学资源,科学安排时间,使学生能在大学校园中游刃有余。
3辅导员的作用
在学生的眼中,辅导员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老师,也是朋友。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辅导员是教师队伍中的特殊成员,主要任务是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工作性质机动灵活,与学生的联系日益密切,同时,辅导员也是学校与学生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作为一名大学生辅导员,应把学生的思想工作放在首位,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此外,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引导学生,鼓励学生。
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员应结合自身经历,将学生带入职场礼仪的课程学习中,及时帮助学生获取工作经验,使学生提早经历职场生活。此外,年轻的辅导员可以发挥自己的年龄优势,寻找与学生的共同语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另外,辅导员也要及早提醒学生建立自己的人脉,为以后的职场生活打下基础。
由学校因素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员要发挥桥梁的作用。身为辅导员,应将学校相关信息有效告知学生,同时,及时地把学生学习状况、心理动态收集整理,向上级传达。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心理教程的教育形式,使学生能够尽快掌握生活学习中必备的技能,也可以向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分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强调的是,辅导员只有在沟通过程中,才能有效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由个人因素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员可以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沟通交流;也可以扮演一个过来人的角色,为学生指点迷津。此外,辅导员在辅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不单这样,辅导员还可以通过组织丰富的课余活动,帮助学生放松压力。高校辅导员是联系、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上传下达,下情上达的过程中,辅导员应以学生为主体。另外,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推动学生全方面发展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了解学生的近况,帮助学生良好处理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开展户外训练活动,弥补学生在基本教育过程中的缺失,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4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迫在眉睫,除了高校辅导员之外,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要积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解决建言献策。另外,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的完善,有关部门也需要进一步落实。
作者:陆斯琦 单位: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一、建立健全关工委工作机制,调动关工委工作积极性
(一)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和重视
关工委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的表现,中央8号文件提出:“要重视关工委的工作,支持他们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高校党委必须重视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热情。从机制建制上,把关工委纳入学校组织序列,为其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的保障,为关工委在校内各部门各学院工作开展提供组织制度保障;从组织管理上,把关工委工作放进党委议事日程,确定分管领导,并定期听取关工委的工作情况汇报,加强工作指导;从组织发展上,积极拓宽关工委的工作指导范围,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促进关工委工作与时俱进,保持其创新性。
(二)加强和完善关工委自身组织建设
关工委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建立健全关工委领导班子,发挥其核心作用是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继续深化学校党委责任制和关工委常务工作制,由校党委书记担任关工委主任,党委副书记和离退休老同志担任常务副主任,保证关工委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继续推进两级关工委制度,将工作重心下移,狠抓二级关工委组织建设和工作开展,进一步完善专门工作组。通过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完善,建立关工委工作长效机制,使关工委工作逐步科学化、系统化、常态化。
二、建立科学的关工委工作运行模式
(一)继续推进新生入学教育
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跃跃欲试。但他们并没能立即从中学生的心智调整适应大学的社会生活节奏,对求学目的、大学学习生活规划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继续推进新生入学教育,从理想信念、适应性教育着手,解决学生适应期的迷茫和困惑,建立起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和沟通,为关工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推动心理团体辅导持续开展
心理团体辅导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心理团辅不仅仅在大一入学的适应期需要,在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由于学习压力、情感人际压力或就业压力等,也会出现各种心理困惑甚至心理问题。因此在二三四年级学习期,根据学生普遍的心理困惑,进行针对性团体辅导,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调整和改善学生的状况,教授学生自我心理治愈的技能,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进一步巩固教育载体建设
“融入主渠道,帮在点子上,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老同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关工委一贯坚持的工作方针,工作载体的巩固和完善是关工委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党建、教学督导、忘年交、教师岗位培训、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大学生社团指导、关工委进公寓、老少共建党(团)支部、大学生科技活动和就业指导,是目前主要采用的工作形式。继续总结工作经验,发现新渠道,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巩固现有教育载体,充分利用这些形式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
(四)建立关工委网络教育平台
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和服务功能,建立关工委网络教育平台,及时在网站发布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信息。通过网上老党员信箱、老同志倾听在线等形式,充分实现对传统教育载体的有效补充,加强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和梳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升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五)建立“关工委—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三位一体工作体系
关工委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调动老干部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工作热情,围绕学校教育工作中心,配合补充,立足基层开展工作,发挥实效。建立“关工委—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工作体系,将关工委老同志的工作经验和热情、心理咨询中心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辅导方法与辅导员的一线工作条件相结合,立足学生工作实际,以理论为导向,经验为助力,三位一体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工作体系运行模式为:以心理咨询中心为主导,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辅导,依托辅导员学生事务管理,大力推动学生心理知识普及,对重点学生加强关注了解,实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治疗;依托关工委工作渠道和老同志的威望、经历等,对学生的普遍性心理困惑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进行指导,及时调节学生心理亚健康情绪,帮助学生认识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并最终通过学习提升心理调适技能;辅导员和关工委之间随时就学生的辅导、转变情况进行沟通,在心理咨询中心指导下,双管齐下促进学生成长。
(六)推进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改革
在过去较长时间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往往认为学生教育管理重点就是思政教育,并且将心理健康教育归入思政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各种社会问题对学生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日益明显地影响到学生的发展。这种变化被心理学工作人员和一些学生管理工作者意识到,关工委在配合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和调研报告上也反映出这一趋势。
三、总结
大力发挥老同志重实践、善调研的优势,立足基层,配合学校教改方向,成立课题组开展专项调研,是关工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创新性工作。推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改革,将心理健康教育剥离出思政教育,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寻求心理健康教育、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平衡契合点,形成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作者:邱林洁 勾永尧 李燕琼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互动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一)二者的内容、目标不同
1、德育旨在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一个完善的人格就是要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本质、独特的心理,能够顺利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德育着重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行,包括职业道德、伦理道德、社会公德的引导与教育。
2、德育的侧重点是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每个生命个体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所处的地位、生活环境、文化素养等的差异等因素,便决定了每个人拥有各自的人生观。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每个个体在每一个年龄阶段的成长问题。研究的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和环境的变化而表现出的相应的心理趋向。不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不懂得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就会出现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种种摩擦,从而导致学生学业受挫,甚至中断学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发展。
(二)二者的实施方法不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般采取统一授课或、团体训练或是个体辅导等心理咨询及测试方式。老师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特别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者对来询者的所有内容保密,倾听、疏导为主。而德育教育则是教育者主动向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工作上主要通过“三生”、“三观”教育或是“两课”的集中教育等。
(三)二者的联系体现在四个方面
1、根本目标的一致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心理素质、挖掘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培养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全面发展。而德育教育则是一项对学生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在政治意识形态、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全方面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二者的性质上都具有主观性、精神性。二者的工作对象都是针对的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的人,都是做人的思想上的工作,都是以改造个体思想中存在的种种缺陷而开展工作。
3、内容上有交叉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调适方法、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解析心理异常的种种原因。即主要对大学生适应、发展等方面的开导。而德育则既要着眼于意识形态的教导灌输、又要着眼于完整人格的塑造,使大学生在政治方向、理想追求、生活方式、交际方式等收到良好的指引。
二、二者的互动机制
1、分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各有所长,因此高校要特别重视两项的工作具体开展,加大经费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培养及环境适应指导等方面。而德育除了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心理教育外,更应侧重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政治理想等。
2、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心理问题已成为困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问题,也是阻碍德育教育的瓶颈。要在德育工作中有效地借鉴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务必要对德育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其次,要灵活运用心理咨询去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其应变能力。当然在二者融合借鉴的过程中也要有一些变通和创新,比如要把德育的灌输式逐步转变为启发式,以开放的姿态向学生渗透和影响,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这样学生也会认识到德育工作的真正意义所在,而德育工作不仅能吸纳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也真正起到了为学生、为学校、为社会服务的作用。
三、总结
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及其最佳结合点的问题,是当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加以理解,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从而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最优结合。
作者:李小红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
第六篇:工学结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心理状况
(一)对个人能力的不自信心理增强
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基础专业技能,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在学历和能力方面都是佼佼者。但进入企业以后,大学生们会发现自己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企业员工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岗位能力的要求适应起来还有一定困难,造成了对自我能力的否定和不自信。
(二)对企业的不适应感增强
一方面是对企业管理的不适应。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是学校的基础性管理,相对单纯,生活节奏比较松散,进入企业以后,工作纪律、工作标准都比较严格,工作节奏很快,自主性控制的时间减少,造成了大学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另一方面是对企业文化的不适应。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融入了工作的方方面面,但这种文化和学校文化有一定的差异性,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一些不适应。
(三)对就业的焦虑感增强
虽然处于顶岗实习阶段,但高职大学生像企业正式员工一样,要真刀真枪地进行实际生产。随着对企业了解的不断深入,一方面担心个人能力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要求,在未来企业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另一方面随着对企业工作的认识不断加深,感到和自己的心理预期有一定差距,对现状不满意,对未来担忧、失望,焦虑感增强。
(四)自我管理和规划的压力感增强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辅导员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管理,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后,由于分散到了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顶岗实习的专兼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关注不再像学校那样具体明确,学生需要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尤其是在工作期间,指导不再像基础教学那样细致,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压力感增强。
二、造成工学结合背景下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分析
(一)对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足
工学结合是近些年来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生的一个新的课题,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尚末得到重视。首先,从大环境上来说,高职院校大都重专业技能轻心理素质,重思想政治教育轻健全人格培养,重障碍咨询轻发展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并未真正得到重视。一些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保稳定、不出事。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人员、硬件设施等投入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并未真正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从管理体系上来说,工学结合是实践教学形式,管理上归属教务部门。教务部门在安排指导教师等问题时侧重于教学管理,没有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统筹考虑进去。再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不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没有整体的规划和安排,没有深入的研究就很难真正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不完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渐进的、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有一支专业能力很强的师资队伍。由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师资队伍总体上还比较薄弱,数量和质量都还不能完全满足师生的实际需要。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又分散在不同企业,心理教师根本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应当是由专业教师、辅导员、心理委员等共同参与的一个完整的队伍体系,队伍体系的不完整给工学结合背景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不完整
课堂教学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当前,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来开设,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且教学内容体系包括了自我认识、情绪管理、意志培养、环境适应、人格塑造、人际关系、恋爱与性心理、危机识别干预等常规内容,但真正体现高职大学生特点,尤其是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还有欠缺,比如:高职大学生职业规划引导、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人际交往等,这些针对性很强的内容没有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突显出来。
(四)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还不健全
现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和机制是不完善的,总体上是零碎的、趋易性的。不完善、不系统的教育机制使当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状态,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三、建立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几点建议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日常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相应进行调整和延伸,做到覆盖大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建立科学的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1.建立组织保障。商职院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范围,进行统一规划和考虑。同时,明确职责,确定专人在学生实习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障顶岗实习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的落实,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辅导员、指导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可参照教学标准计算工作量或给予合理报酬,并在评优评先等工作中优先考虑,充分调动和激发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四位一体的工作网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细致具体的工作,粗线条大格局的工作框架显然不能适应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建立由学校、企业、班级、宿舍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四个层面相互协作,及时沟通,具体开展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
3.建立考核机制。要加强对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考核,把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的范围,进行考核。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和标准,建立健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心理监控体系、信息沟通渠道、工作过程体系等,实行合理监控,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完善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把职业规划内容纳入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中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新形势下需要具备的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开展了职业规划,通过组织举办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这些措施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真正来到企业,以准员工的身份和企业员工一起进行实际生产时,就产生了和当初在学校时进行的职业规划不相符合的想法和心理。如果再遇上一些困难和挫折,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要用心理学的理论和视角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结合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
2.把现代企业文化内容纳入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中去。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髓,是不同于别人的文化理念。高职大学生在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经常会发生对企业文化不相适应的现象,因此,要把现代企业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融入到高职大学生日常教学中去。如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针对高职大学生对企业文化不了解,导致对企业不适应这种现状,开发了《现代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课程,并且作为必修课开设,使高职大学生对企业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要在顶岗实习前有针对性地分别对到不同企业去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培训,让学生熟悉企业的文化和理念。这样学生到企业以后,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接受起来会比较容易。
3.把积极心理学的内容纳入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中去。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兴起于美国的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是致力于研究人的洞察力、乐观、智慧、幸福感、创造力等人类力量和美好心灵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自身具有了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就能够很好的预防问题的产生。因此,在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用积极心理学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注重对高职大学生积极自我观念、积极心态、抗挫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培养使大学生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观念去面对生活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使其达到身体和心灵和谐健康发展,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丰富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1.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平台。新一代大学生交流的主要平台是网络,微博、微信、QQ、飞信等都是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手段,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当前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平台和方式。顶岗实习阶段,学生们远离学校,有的甚至和同学、朋友都不在一起,所以,很多同学比平时更加依赖网络。因此,要抓住这一特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利用网络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网络一方面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为顶岗实习期间的心理教育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网络交流避免了面对面交流时的尴尬,可以更加敞开心扉,使教育引导更加具体明确。
2.充分利用校企结合平台。学生来到企业以后,周围环境以及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对企业环境、周围人和事都会感到陌生。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会有强烈的不适应,缺乏归属感。因此,要校企联动,并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增进企业员工和学生之间的融合,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增进企业的凝聚力。另外,企业和学校联合,开展文艺活动、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企业组织顶岗实习的学生参加企业的文化活动、参观企业等,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使学生的归属感不断增强。
3.充分利用科学研究平台。总体上来说,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还不深入、不具体、不系统。就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研究、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研究、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等几个方面,但对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非常少。做好理论研究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因此,要重视这一问题并进行研究、探讨,对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全面掌握校外顶岗实习期间大学生的心理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等。
(四)建立合理的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1.组建专兼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一是积极引进专职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心理学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要积极引进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具备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的人员担任专职心理教师。二是培养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专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都肩负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高职院校的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要积极为兼职教师创造条件,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
2.组建校企共同参与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分散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个人所处的环境、岗位都不同,随之会因为和企业文化的不相适应、人际关系的不相适应、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等等问题感到困扰。对于学生在这一期间所产生的种种心理问题,如果仅凭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或辅导员来解决的话,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学校应该在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同时,同企业结合,在企业选配一些适合担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员工担任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辅导的同时协助辅导员进行心理引导。兼职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辅导,同时还可以掌握第一手信息并及时反馈。专职辅导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心理疏导,校企合用、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做好这一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3.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据调查,高职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困扰时,37%的同学会通过参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来缓解或解决,有52%的同学表示愿意和同学进行交流,以此来舒缓情绪。可以看出,有一大不部分同学愿意和同学交流。所以,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建立由心理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以班级和宿舍为单位,培养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灵护航员。组建由心理辅导教师、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灵护航员的队伍,从各个层面了解大学生心理情况,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疏导和心理干预。
四、总结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积极探索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协调发展。
作者:李滟 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一、新媒体时代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高职院校大学生正处于知识习得阶段,较其他年龄层次的人群来说,更乐于接受新媒体和善于使用网络技术,他们的诸多需求在新媒体传播状态下被激活和满足。新媒体提供的平等、自由、交互的对话模式让大学生们实现了无时间、地域限制的自由交流,赋予了他们比现实生活更多的自由空间和话语权。学生愿意成为信息发布的中心,甚至成为“新意见阶层”的核心人物和“意见领袖”,并以此挑战权威,表达自己的见解,展现个性风采。同时,新媒体所提供的没有固定顺序、能在不同页面间任意切换的超文本阅读方式,取代了传统思维的逻辑调理,使得学生的学习与思维方式悄然向“跳跃式”转变。相对于从课堂获取新知识,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寻求大量的信息并发布个人观点,网络语言和思维被他们成为文化时尚,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被摒弃。
二、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和核心,着眼于从学生心理健全与心智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积极心理,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清楚地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特征,并能够对自身的心理进行调节,克服不良心理,化解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高职院校学生和本科院校学生一样有着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情绪发展多变、外露和内隐性,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性意识的萌发,以及心理出现闭锁性和孤独感等特点。但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加上学业发展不顺等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上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和自卑心理,主观上容易放弃努力。他们的自我意识表现为在自我认识方面自我贬低、在自我体验方面缺乏成就意识、在自我控制方面容易自我放任。常以学习无用为借口,消极对待学习,逃避学习活动等。智能手机的出现及功能的日益强大,不仅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娱乐方式,更是开创了媒体新时代。杨春兰指出,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当下集电脑、数码相机、电视为一体的手机,有便捷、不受地域和环境限制等特点,为广大受众,特别是15~25岁的青年学生所青睐。各种性能优良的智能手机就成了高职院校学生上课时打发时间的工具,逃避现实和未来的挫败感。
一直以来,很多高校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经将该课程建构成一个内容完整、结构合理,既有理论水平又符合学生实际,既体现学科性又突出应用性,既有理论讲授又有课堂活动,既有普适性又有特色性的课程内容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的需求。但在课程教学上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强调引导大学生树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意识,把心理教育过程作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全面适应能力的过程,重视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适应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未来职业发展趋势与需求、适应社会现实生活挑战。虽并不排斥对人性的关注,但目标主要着眼于维护高校的稳定与和谐,着眼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在教学上还是普遍注重知识传授,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反省,却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在自我意识发展上缺乏自省能力,乐于关注外界,对未来职业和课程学习兴趣低。在此条件下,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突破与探索
面对具有碎片化时间植入、随时随地可见性、冲击力更强的数字新媒体时代对大学课堂教育所形成的冲击和挑战,我们必须根据研究对象——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经验世界来设计和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注重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全面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对人性的关注、对生命的理解的教学内容来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以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活的展望,形成关注身心健康、热爱生活、相信未来的积极心理品质的教学目标影响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第一,课程设计方面,基于大学生自我健康成长和潜能开发设计展开,课程目标并非预设的,而是不断生成、自主构建的,课程内容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需要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商定、建构和运作。经过调研发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大学的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如刚刚进校的新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大二则是学习、人际交往、恋爱、人格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大三面对的主要是择业就业等问题。此外,不同群体的大学生所关注的成长课题也有差异,如文科学生教育的重点应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理科教育的重点则应是情绪管理。因此,我们在构建和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方面,主要从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不一致的角度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面向全体高职院校的学生,开设以发展为主线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生涯发展的职业心理辅导课程;三是以特殊需要群体为对象,开展团体辅导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不同阶段根据自己不同的发展课题和特殊需求选择学习相应的模块内容。
第二,教学内容方面,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素质需求进行广泛调研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等方面的不同需要。以让不同心理健康需求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发展的能力为宗旨,设计出从总体和局部综合建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应围绕适应与发展两个基本目标为主线进行综合安排,还必须重视对人性的关注,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个体心理素质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除了新生适应、学业发展、自我潜能开发、人际交往技巧、求职技能、婚恋关系发展等以外,还将如何预防疾病、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身体状态、如何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知识纳入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体质和精神上更加健康;二是以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水平、特点及具体的教育培养目标要求为出发点,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交往和成长中普遍存在或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各有侧重的培养和训练,安排各年级的教育要求和内容。具体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方法是采用“1+2+3”的课程编排结构:“1”是指以发展性目标为主线的心理健康教育。该部分教学内容涉及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友谊及人格发展等各个方面。“2”为行业方向选修。在高职院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还应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潜在就业的行业或岗位的特点,围绕毕业生适应行业岗位需要的心理素质进行研究。通过授课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这些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心理,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未来行业或岗位,在“察己知人”的情况下更好地处理工作,使自身获得生存与发展。“3”是指以特殊需要群体为对象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1”作为学生必修课,安排在全体学生的教学计划中“;2”和“3”这两部分课程教学的组织方式为跨自然班选修,以模块形式出现,作为公共选修课和团体辅导的实践课程开设。
第三,在教学手段方面,应突破既有的课堂教学传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引导学生领悟所学的策略方法并自觉将其转化为个体的心理能力,以备能迁移到今后生活和职业发展的全面素质之中。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自我认识—晓理导行—行为强化—反思内化—习以成性(品质)”等学生心理素质形成过程的五个环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述、学生讨论、实践体验、情景模拟、辩论对话、小品戏剧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使用,长期保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其次,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成长小组等拓展性实践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最后,充分运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具有覆盖面广、大学生易接受等优点,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网站,开辟网上课堂,在介绍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调节方法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开辟网上心理测评、作业提交通道;同时开通微信和微博,以互动方式定时、定期开展网上案例分享和讨论,以及团体辅导活动。这种学生注册系统、登录学习的方式,既突破了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开展全方位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服务。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从自己的需要、兴趣、动机出发,自主选择“适需”“适用”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实到学生主体需要上,既契合了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又能够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作者:周虹 单位: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第八篇: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社会性别理论及案例分析
(一)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是相对于生理性别而言的。“性”是基于生理原因所形成的生理差异,而“性别”则是由社会所建构的,即“一种由社会所强加的两性区分,是性别的社会关系的产物”。社会性别是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其背后交织着时代、文化、女权运动等相互渗透而又复杂多变的因素,所以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长力的概念,也是一个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学术概念。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最早提出“社会塑造女性”的观点,开启了社会性别的萌芽。随后,波伏娃那句著名的“女性气质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出来的”成为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来源。20世纪70年代的罗伯特•斯特勒、安•奥克利都在研究中引入社会性别这一概念,强调社会和文化对性别以及两性对立的建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改变和学术研究的丰富,社会性别的概念也更加多样化起来,它在盖尔•卢宾的理论中是一种“制度”,是“制造和规范着性、性别甚至于个性的一整套社会组织”,在琼•W•斯科特那里是一种“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社会权力关系,在有的学者那里又成为一种“分层”机制。可见,社会性别理论是对传统固有性别观念的挑战,它并不仅仅是为了说明性别由后天的文化所建构,更重要的是探讨性别意识背后各种不平等因素,目的是为了解构不平等、不合理的社会性别制度,实现性别公平、公正,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性别文化。
(二)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典型的社会性别角色建构下的自我性别认知偏差的案例,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从直接原因分析,S之所以出现上述症状,激发因素是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对她造成了主观的心理压力。就业难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的重要问题,而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从社会性别视角来审视女大学生就业难,我们会发现,工作中的性别歧视、职业中的性别隔离和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亏损”观念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不仅从客观上对女性就业造成了阻碍,更使女性在就业时产生了自我认知模糊、畏难情绪、成就动机低等主观被动。本案例中S对自我认知模糊,对职业期望值低,缺少成就动机。她没有想过依靠职业取得经济上的独立和实现人生价值,而只是想摆脱现状,没有设想过如果环境再次对她形成障碍时,自己应该怎么办。S对职场中的性别歧视有着感性的认识,但她只是看到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却无法从女性的主体性地位对这一现象进行认知,更没有想到采取一些措施去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S对工作的看法是社会中性别刻板印象的再现,人们通常认为女性不如男性能干,在职场没有更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这种认知属于传统的职业发展理论,是落后社会性别文化在职场中的反映,这种发展理论的弱点在于“视工作为男人的领域,忽视了女性的职业经验,以至于无法解释两性职业发展上的差异。”
从深层原因看,S家庭的性别格局对她的影响是其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S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性别角色塑造下的家庭,而她的一系列情绪反应和其所处的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家庭奉行的性别模式是劳动性别分工模式,即依据生理性别将家庭角色分配到不同的场所、领域和生活经验等社会位置上的一种机制。在这种家庭中,父母会根据自己的性别气质标准来要求和培养孩子,使他们在模仿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同。具体到本案例中,S家庭实行的是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父亲活动的领域以公共领域为主,扮演在外养家糊口的角色,是家里的经济来源;母亲被定位于家庭等私人领域,承担着家务劳动,扮演着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在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中,S的父亲从公共领域中获得权力、金钱和社会关系等资源,在经济上独立,拥有决定权,在性别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在家庭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S的母亲经济上处于依赖者的地位,是家人生活和情感的照顾者,在性别关系中处于被动和劣势地位,扮演着“绝对他者”的角色。从S口中得知,母亲性格急躁,容易发火,经常和父亲吵架,这或许是母亲对“不平等”有所意识,对“不公平”有所察觉,希望能够协调或者改变夫妻之间不平等的权利关系,却又不知道如何改变,只能借助于过激的言辞甚至肢体冲突等形式来反抗这种不平等。
案例中S的父亲属于支配性的男性气质类型,在家庭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他和性格急躁的妻子经常吵架,因为他希望他的妻子是顺从的、善解人意的,这样的话他在家中的权威地位就不会受到威胁和动摇。再加上受中国长期“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等思想的熏陶,所以他对子女的性别会产生特定的期待。就像S一样,她从小就感受到父亲更加关爱儿子,觉得父母不怎么喜欢自己,尤其缺少和父亲的沟通和交流。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S,一方面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在家长的教化中使自己的性别逐渐社会化,越来越符合父母的性别角色期待。S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胆子小,从不主动和同伴交往,在生活和社会中都处于被动的地位。她不仅认识不到自己的性别优势,更重要的是还出现了自我的性别认知偏差,她不止一次地对咨询师说:“身为女孩,特没意思,我就是父母的累赘。”从本质原因看,正是现行的社会性别文化造成了S的心理疾病。虽然说“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十八大更是把“男女平等”写入报告之中,然而,现今的社会性别文化并不是平等、公正和公平的,而是落后与先进、传统与现代、糟粕与精华共存,其背后交织着时代、文化、经济、制度等等错综复杂而又相互渗透的种种因素。这种多元的性别文化是中国建立先进社会性别文化的必经之途。
基于个体在家庭环境、性格特征和成长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多元的性别文化在不同个体身上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有人具备社会性别意识,有人具有消极性别意识,有人出现性别认知障碍等。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逊提出了8个社会心理阶段,认为在每个发展阶段,个体都会遇到不同的发展危机。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婴儿和儿童期的社会性别化阶段中,S主要受到家庭影响,遭遇到发展障碍,陷入了“女不如男”的认知偏差,表现为自我怀疑、胆小退缩、没有自我价值感等。在进入青春期以后,除了家庭的影响之外,学校也对S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青春期,使一个人的第二性征逐渐明显,性别分化产生,“他们认识到性别之间的差异,由生理的差异而接受文化上的性别差异”。在传统性别文化影响下,很多女孩开始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S此时也更加觉得容貌对于女性的重要性和对异性的吸引力。在“女为悦己者容”的落后性别观念影响下,S因为自己皮肤黑,感觉更加自卑,甚至不敢和同龄异性说话,这是一种迎合他人而忽略自身之美的错误认识。在和同龄人的交往过程中,S遭到很多人的议论和排斥,使她对自己的性别认同充满了自卑感。教育是赋予人社会化的重要手段。S很少谈及她的教育环境,从她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推测,S的学校既不是先进性别文化的场所,也非性别中立的空间,它通过教师、教材、课程等重复甚至增强着男尊女卑的性别文化。青春期的S承受着社会对女性的双重标准,她既要接受社会的普遍规则,又要迎合社会对“女人味”的强调,而“男性文化的价值观通过社会化成为女性自觉的行动”,在双重标准的压力下,S的情绪受到压抑,渐渐由早期的哭泣发展为后期的抑郁。
二、对策建议
(一)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心理教育
具体到本案例中的S,为了更好地对她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我们引入了社会性别视角。很多心理问题背后隐藏着社会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性别歧视所带来的扭曲和变形,而更为根本的是造成性别歧视的社会文化。在心理咨询中,女性主义疗法一直强调将性别和权力作为治疗过程的中心。在本案例中,我们首先应从性别视角出发,让S性别觉醒,认识到女性不是次于男性的第二性,而是和男性一样是人类性别的整体构成因素,不存在第一、第二的主从关系,也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彼此平等、互生互补。其次,要引导S认识到性别是被社会所建构的,人并不是天生就为女人或者男人的。“男尊女卑”“女不如男”“男性主动、女性被动”等观点都是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是一种文化建构,是形成性别不平等的重要基础。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都应该能主动选择自己需要和喜欢的性别气质。这种性别气质可以是单纯的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也可以是“双性化”的气质。处于生理和社会坐标轴上的个人,他所拥有的性别气质是不断冲突、变化和多元的,所以,个人应该转变观念,不要做简单的“被建构者”,而是应该积极参与到对自身性别气质的建构过程中。最后,要增加S的性别认同度,认识到女性不是处于被男性“所看”的地位,女性之美是一种体现出个性、道德、外表的整体美,而不是男性视觉中的“貌”。她可以通过外在的修饰、内在素养的提升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展现自己的女性之美,挖掘女性优势,摆脱男权性别文化对她的束缚。
(二)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发展
作为女性,不应该仅仅等待社会赋权,靠社会赋予女性和男性同样的发展权利,而应该增强自己的自主性,并采取具体措施来克服社会化过程中由刻板的性别文化对自身带来的消极影响,克服自身的障碍与弱点,实现自己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对于S而言,她应该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参加社会实践、职业培训等形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不仅能够消除自身的负面情绪,而且能够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同时,S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摆脱传统女性“以家庭为主”的价值观,把个人发展和家庭发展、社会发展相结合,形成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循环发展模式。此外,S要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学习社会性别、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克服各种负面因素的干扰,积极调整心态,正确面对挫折和逆境,保持健康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
作者:郑朝琳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第九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1抑郁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的群体。但他们也有着和其他同学一样的求知欲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迫于经济方面的压力,以及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些不公平现象和物质主义的刺激,使这些贫困大学生难免对未来生活产生迷茫,甚至对大学生活充满厌倦。在长期的自卑和低落情绪笼罩下,抑郁心理也就逐渐产生。
1.2内向、自卑
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在经济方面有着一定的差距,在生活阅历方面也有较明显的反差。很多贫困大学生都过早的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心理总感觉低人一等,尤其在进入大学校园后,与其它生活优越的同学长期生活在一起,这种感觉会越来越强烈,进而产生自卑和内向的心理。
2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2.1进行正确的贫困观教育与引导
贫困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对贫困观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贫困大学生将目前的贫困状况归咎于父母,甚至埋怨命运的不公平。然而,目前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学生都是依靠自己打工或创业来解决学费问题,根本不会给家庭增加负担。这种大学生自筹学习的现象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要趋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和学分制度的全面实施,大学生依靠自身能力进行勤工助学的方式不仅可行,也非常必要。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不断强化针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和素质培养。帮助这些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让贫困学生能够摆脱不正确贫困观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2.2不断优化校园及社会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高校校园应该倡导勤俭节约的文化氛围,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依靠自己的双手来收获劳动成果,帮助学生克服虚荣心理的困扰。高校还要对学习环境进行逐步的优化,使整个校园都充满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氛围,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愉悦感,使贫困大学生能够忽视自身的经济状况,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学校还可以多开展一些能够增进学生之间交流与沟通文化活动,开展一些能够发展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活动,使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此外,全社会也要关心和爱护贫困大学生,减少对贫困大学生的轻视,以同等眼光对待贫困大学生,并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各级教育部门及领导,应该重视并支持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能够将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3开展有效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
高校必须重视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目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全面掌握。从新生入学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建立起贫困大学生的综合档案,对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经济状况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纠正和引导;高校还应该开设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选修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讨论、讲座。使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在大学校园得到普及。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制定专门的心理辅导计划和心理辅导方法,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利用高校各项心理咨询服务,开展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活动,积极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焦虑、缓解心理压力、克服自卑心理。通过心理素质训练来不断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结论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学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接班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关系到学生本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来构建出健康、阳光,高素质的大学生队伍。
作者:王星星 单位:四川理工院艺术学院
第十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箱庭疗法
1、箱庭疗法的概念以及主要特征
1.1趣味性。箱庭疗法又称沙盘游戏,源于儿童游戏的灵感,以一种极具趣味性的游戏方式让人们放松自我、表达自我、宣泄情绪。以最自然的方式唤起童年时期的情绪体验。
1.2非言语性。由于箱庭具有非言语性的特点,以游戏、构图的方式搭建无意识和意识的桥梁,规避了在咨询中言语交流不畅、咨访关系建立困难等问题,该种疗法在儿童心理治疗、成人自我概念提升、人际关系调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3咨询师以陪伴者的身份出现。与认知疗法不同,箱庭治疗中咨询师主要以陪伴者的身份呈现最自然的状态,让来访者能够更流畅、自主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在适当的指导语下培养来访者自我觉察、自我探索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自我治愈能力。
1.“4天人合一”自然的表达。箱庭疗法源于东方文化,一些神秘、“生态直觉”的思想深刻的融入到了箱庭中,来访者通过海洋、山脉、植物、建筑物、人物、动物、交通工具等情景的塑造,将自己的精神、物质层面,无意识、意识层面淋漓尽致地表达在相应的区域里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2、箱庭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箱庭疗法按来访者数量分可分为个体箱庭疗法和团体箱庭疗法。使用该疗法的首要前提是需要一个适合观察的小空间,依照玩具数量的多少进行空间大小安排。该空间不宜过于拥挤也不宜过于空旷。准备两个放沙子的箱子,一个较大的箱子可以做团体箱庭,一个较小的箱子可以做个体箱庭。进行该疗法需要经历两个重要阶段:其一就是制作作品阶段;其二就是观察理解阶段。在个体箱庭中分三个步骤:第一阶段,咨询师静静的陪伴学生,让学生自由挑选沙具放下他认为最舒服的位置,强调放入后不能撤回并给予适当的引导,适时记录学生挑选沙具的过程和摆放的先后顺序。在第二个阶段,学生向老师全面展示其作品,在作品描述中如遇表达困难的同学,老师给予适当的言语提示、引导,促进学生自然表达、自我探索;第三阶段,拆除和场面清理,抚平沙盘。在团体箱庭中分五个步骤:第一阶段,团体箱庭目标确定,是以增进团体凝聚力为目的还是带着不同的问题形成思想碰撞改变自己的心理现状为目的;第二阶段,团体契约的设定,澄清团体成员之间的共同诉求,订立团体规则,如:以何种顺序进行团体箱庭,每轮只能进行一个动作,制作过程中团体成员间应无交流,不能随意拆除自己或他人的沙具等;第三阶段,沙盘的制作和记录,一般团体沙盘进行3-7轮结束;第四阶段,头脑风暴、分享作品;第五阶段,拆除和场面清理,抚平沙盘。
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将个体箱庭与团体箱庭的运用相结合,在个体箱庭中充分的利用其非言语性的优势,帮助学生在成人初显期进行良好的情感表达,为在学习倦怠、社交焦虑、适应不良、职业决策等方面有问题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促使他们不断的提高自我探索的能力,不断挖掘未知的自我,促进自我治愈能力的提升和健康心理的成长。团体箱庭为增强班级凝聚力、改善寝室成员关系、学生干部战斗力提供了一个科学、新颖的途径。团体箱庭促进了团体成员间的相互交流,逐渐形成团体“心理场”,洞察了彼此在团体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更好的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以个体箱庭为点,团体箱庭为面。以个体的成长促进团体的成长,以团体的成长带动个体的不断提升。点面结合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共建和谐美好校园。
3、箱庭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箱庭疗法,主要是为了以一种更有效而新颖的沟通方式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有两点:其一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团体的和谐健康发展;其二就是对部分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该种心理治疗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3.1个体箱庭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3.1.1强化大学生自我探索意识、提升自我治愈能力。由于箱庭疗法是集情绪发泄行为、情感表达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方式。在高校中进行心理教育,使用箱庭疗法学生可以在心理空间、箱庭室的物理空间、沙箱空间这三重空间的保护下进行情感抒发。学生在沙箱中可以自由地使用其中的任意一个玩具,通过他们的作品老师引导他们发掘未知的自己,回归真实的自我。通过游戏的方式自然的实现无意识和意识的链接,在四个分区发掘探究自我,提升自我的控制能力,为自我治愈能力提供有利条件。
3.1.2有利于咨访关系成功建立。由于箱庭疗法是以非言语的行为塑造形象,在咨询开始阶段给与了咨访双方一个自然、和谐的交流方式,咨询师在咨询中更多起到的是陪伴、引导的作用。成功的规避了咨询初期来访者局促不安,咨询中表达不畅等状况。
3.1.3有利于咨询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诊断并做好提前预防工作。通过箱庭疗法为学生的心理以及精神表达提供了一系列可以记录的空间,正是如此该种疗法具备了心理诊断的内在潜能便于咨询师或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良好的监控、关注。
3.2团体箱庭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3.2.1增强团体凝聚力促进班级、寝室关系。团体箱庭帮助成员迅速了解彼此并融入团体,分享自己与他人的欢乐和痛楚并通过团体动力获得成员支持共同克服困难,成员们通过多次的团体箱庭治疗后会达到彼此之间相互的认同,逐渐感觉自己归属于这个整体。这种力量和信心能使学生们很好地应对箱庭世界以外的包括班级、寝室关系在内的现实生活,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同时提升寝室成员的幸福感。
3.2.2增强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提升成员的责任感。团体箱庭实施初期就会设立相应的规则,对于规则的遵守增加了成员自身和对团队的责任感,箱庭逐渐会从开始的“各自为政”向团体“场力”发展,最终让同学们在不断修正自己思路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实现个人和干部群体的成长,增强干部队伍的战斗力。
3.2.3“头脑风暴”式的资源共享。团体成员对于某一心象的共同解释会使个体感觉得一知音,而不同的解释也可启发个体对该心象不同层面的理解。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
3.2.4促进学生“同一体验”的理解和接纳。也许在团体箱庭中成员会介于很多复杂原因为维护自我形象,不能畅所欲言,但是如果以非言语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既保持了隐秘且当有成员选择自己相同的玩具时便会因为这种默契而感到被理解、接纳,最终达到自我接纳。
4、总结
总之,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箱庭疗法因其独特的游戏成分,非言语的沟通优势自然的流露着同学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它让同学们以生动有趣的形式窥探到了我们神秘的无意识领域并在无意识和意识之间搭建了一条通畅的渠道,帮助同学们在咨询师或辅导员老师的陪伴下进行自我探索,提升自我治愈能力,帮助咨询师与来访者轻松建立咨访关系并对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诊断。让班级、寝室关系和干部队伍建设在团体箱庭的治疗下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箱庭游戏的体验让同学将自己的团体位置、社会责任、理解和接纳良好的迁移到箱庭世界之外的现实生活。在个体箱庭和团体箱庭的共同作用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良性发展和创新性体验。
作者:唐艺嘉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