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学语文论文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转变
一、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堂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而成的信息传递场所,现代教育,尤其是高效课堂,不止重视教师讲了多少、也不关注是否讲的精彩,而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要做到:问题让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在解决问题中学生是否发挥了积极探究、小组合作的功效;是否发展了学生并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交流中,教师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启发、相互帮助、达到共同提高。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有了共同的目标,有了情感交流,形成了共识,构建了平等的、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这就是新课改下教育教学的根本所在。
二、改变教法,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激活语文学习细胞
罗杰斯曾指出:心理的安全与自由,是创造的两个基本条件,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常常偏离常规的思想而受到压抑。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采取民主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也就建立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才会有安全感与自由感,才能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去观察去思考。学生群体才会有群情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创造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活。
实践证明,语文学科在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语文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尝试性学习机会,使他们的个性在尝试中得到张扬,为创建自主探究、交流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发展铺设成功之路。此外,教师还要讲究教学活动的策略。借助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和问题,巧设问题情境,把情境创设策略、多向互动策略与问题解决策略结合运用,发挥整体效应,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质疑问难、探索求解心理的形成,使学生主体创造性在学校过程中得到展现与发展。
三、创新的学习方式,达到高效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展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抓住这一强烈的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良好的思维情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能发现问题、敢提出问题、并大胆提出不用的看法,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是他们成为学习得主人。在整个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践,做到课文让学生自读,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意思让学生概况,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考,难点让学生突破,道理让学生探讨总结。
四、总结
除此之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实验活动都可以使语文教学由枯燥变为有趣,因此,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神奇的功效,以图为并茂,动静结合的情景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具体情境之中去遨游,让学生自由欣赏,想像,感知画面与内容有机结合,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另外,多指导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到生活实践中观察、思考、去学习语文,把抽象、枯燥的语文学习真正变成有趣的文学故事去欣赏,以达到语文教学能力的提高。
作者:岳惠燕 单位:会宁县草滩乡草滩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建议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1.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进行课堂教学,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同时要应付学校的其他工作,因此很多语文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不能全面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缺乏足够关心和了解,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进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
2.教学设施落后
在农村的小学,由于地方经济条件差、财力不足,很多学校不能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配备教学设施,致使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善。有的教师想创新教学方法却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辅助,导致他们只能选择传统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失去很多认识和接受新鲜事物的机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学习效率。
3.部分教师教学水平不高
有些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方法落后,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不能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教学活动,这样就不会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也不会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4.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困扰着每一位教师,也是教师们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通过多种手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但是仍然有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比较枯燥,不能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缺乏学习热情。
二、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建议
1.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式教学,教师一味地讲解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师生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而学生对教学的感受和对教师的感受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成为教学的关键。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关爱和关注,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多鼓励和帮助基础较差、成绩不好的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要优化和创新教育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丰富教学内容
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如果教师单纯地讲解课本内容,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照搬课本内容,应在课下搜集更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创设丰富多彩的情景,使学生在情境中展开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课外知识的搜集,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这样,不仅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生动,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一定要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师德修养,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制定适合小学生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技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使他们在相互交流和自我展示的过程中轻松掌握知识。
4.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教学思路和方法。小学生好奇心重、想象力非常丰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接受能力,研究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如针对小学生对色彩和声音感兴趣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多彩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很快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开展教学,如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回答问题、讲故事、读课文、做文字游戏等,这样就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进而达到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因为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解答问题,小组合作有助于他们打开思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能力。这也符合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理念。
作者:李建荣 单位:河北省柏乡县王家庄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