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酒店管理论文 » 正文

酒店管理实践教学及改革论文(共5篇)

2021-4-10 | 酒店管理论文

第一篇: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一、现阶段中职专在酒店管理专业方面进行实践教学的现状

第一,实践教学已经成为中职专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国内绝大部分开办有酒店管理专业的中职专院校管理者,对实践教学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能够主动积极的与本地区酒店之间进行联系与沟通,实现了院校教学与酒店实习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实践机会;第二,中职专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最主要的形式是到酒店进行基础工作的实习,且与之进行教学合作的酒店是相对固定的,基本上都是院校所在本地区的中小型连锁酒店。单从酒店实习的内容来看,虽然与学生学习的酒店管理相差甚远,但是却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了解酒店管理工作的底层工作内容,丰富学生的酒店管理经验,并同时可以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实习工作薪资,减轻学生的学费压力。

二、现阶段中职专在酒店管理专业方面进行实践教学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提及现阶段中职专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方面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情况,笔者认为其出现的问题主要突出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形式化,缺乏相应的教学资金、教学政策支持;二是院校与酒店的教学合作不深入,没有对学生的实习进行全面指导;三是学生在面对实践教学的时候出现了消极对待的心态。因此,中职专院院校、中小型连锁酒店、学生这三方,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1.解决实践教学形式化、教学资金与教学政策缺乏支持的问题

部分中职专酒店管理专业在落实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着教学形式化的问题,对于实践教学工作的具体落实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总是停留在工作表面,以口头鼓励的方式来支援实践教学,没有真正的展开实践教学工作,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职专院校的在酒店管理专业方面的实践教学缺乏实际的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一直再提要面向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入的实践教学,但是实际上却依然将大部分的教学资金用到了校园规模扩大等方面。

2.解决院校与酒店教学合作不深入、无实习指导的问题

中职专院校在与本地区的酒店进行实践教学合作的时候,在合作内容与合作形式上不深入,通常就是简单的由院校与合作酒店之间进行协议签署,然后由带队老师将学生带到相应酒店去进行工作实习,在实习的这一段时间内,带队老师只负责学生的安全问题,以及校方与酒店的联系工作,院校并没有派遣专业教师对学生在酒店实习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内容指导;另外,有些中职专院校常常打着为学生就业的幌子,每年花大量的时间去带学生到酒店实习,而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都还没有掌握完全就跑去实习,这就不得不怀疑这一类院校到底是不是在为学生考虑,还是为了谋取校方与酒店合作的经济利益。

3.解决学生面对实践教学所出现的消极对待心态的问题

中职专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的消极心态影响了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比如某些学生好吃懒做,服务意识差,在进行酒店实习的时候不遵守酒店的规章制度,犯错后也不能虚心听取酒店管理者的批评。这些不良习惯都是学生在未接触社会前,或未参加工作前,常见的工作心态问题,必须要通过实践教学心理辅导等,纠正这一类学生的实践心态。

4.中职专实践教学与中小型连锁酒店紧密结合的对策

开设有酒店管理专业的中职专院校,应当与本地区中小型连锁酒店之间加强联系,深入开展实践教学合作:一是院校要与中小型连锁酒店之间建立学生就业实习直通车,方便学生到酒店进行实习;二是院校要对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心理教育,使学生能够在酒店实习中积极主动的进行工作;三是院校要派本专业的教学导师入驻酒店,对本专业的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与管理指导;四是中小型连锁酒店要重视对参与实习的学生进行实习鼓励,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工作任务分配,以打造酒店未来管理人才来配合中职专院校的实践教学工作;五是中职专院校、中小型连锁酒店、学生这三方要共同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明确学生的职业道路,为学生带来高质量的专业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总结

中职专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还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实践教学工作中,务必要妥善解决实践教学形式化、教学资金与教学政策缺乏支持的问题,加深院校与酒店的实践教学合作深度,加强对学生实习的专业指导,改善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心态,从而全面提升实践教学工作的效率。

作者:柳琳 单位:集美轻工业学校

第二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

一、学生顶岗实习出现的问题

1.实习初期,普遍存在“水土不服”现象

一般来说,中职学生年龄偏小,在17岁左右,很多是刚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还没有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多以自己为中心,缺乏互帮互助,沟通协作团体意识。初次离家,属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变的陌生和狭小,一举一动都会展现在陌生人的面前,这些种种的变化都会使他们感觉到不适应,不自信,甚至会产生烦躁情绪,继而将其体现在对周围的人和事情的态度上。这样,很容易与自己同学,或者老员工,产生矛盾,使得自己不能将精力集中到工作中去。对于他们来说,只有少数人有过酒店实习的经历,初入酒店工作感觉最强烈的应该还是“落差”两个字。首先是工作环境的落差,在酒店他们需要随时提供微笑服务,不仅是向需要帮助的老人,吵闹的小朋友,还要在应对餐桌上的残羹冷炙,房间里的杂乱无章,突发状况时也微笑应对。其次是工作能力的落差。酒店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设立相关的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这些与学校的理论学习都会有一定的差距。面对老员工的娴熟,学生们在顶岗时都会感到一定的压力,即使有二次培训,但是掌握情况还是会有出入,会使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丧失自信心。再者,顶岗实习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工作时间观念,这使在学校时拖沓懒散生活的他们感到很不舒服,很疲惫。

2.实习过程中,调岗心理频频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学生们都已经适应自己岗位的工作,甚至有的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但是,这时调岗申请也会随之而来,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一是有的学生业务水平进步的比较快,熟练掌握自己的工作之后,主动要求熟悉其他部门的工作,希望积累更多实习经验,之后工作可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二是有的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认为自己不能很好的胜任相关工作,工作量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消极工作,经常找理由请假,最后希望通过调岗逃避相关工作。调岗心理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学生的积极主动,也可能是因为学生的消极逃避。但是,这两种原因都反映出了学生的不稳定和急躁的心理。中职学生还没有完全踏入社会,而且年龄偏小,即使在实习磨合期中见识到很多东西,但这远远达不到他们能胜任岗位的要求。所以,他们应该有脚踏实地,戒骄戒躁的思想,一步一个脚印的干好每一份工作。酒店工作是具有重复性的特点,即使每天面对的是不同的客人,不同的情景,服务技能还是离不开基本操作。这就使得他们容易产生浮躁心理,萌发调换岗位的想法。

3.实习结束后,人员流失现象严重

经过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中职学生不仅锻炼了职业技能,而且提高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得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增强了自身的社会竞争力。但是仍有学生在实习结束后选择改行,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由于酒店的人员环境比较复杂,家长对酒店行业的具有传统的偏见,认为酒店服务工作地位卑微,缺乏技术含量,没有发展前途,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继续该行业。二是学生对自己没有长期的职业规划,认为眼前的薪资水平不能满足自己现在和以后的日常开销,转而选择其他行业。

二、对于出现问题的思考

通过以上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出现问题的分析,我认为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学生自身所造成的,也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才能使这些情况得到改善。作为一名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本文从转变态度,加强实习期管理、实施职业规划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

1.转变学生态度,树立服务理念

斯塔特勒曾提出“客人永远是正确的”、“饭店从根本上来说,只销售一样东西,这就是服务。”良好服务意识的建立是学生为客人提供超值服务的基础,也能激发学生对客服务的自主性,将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贯穿于服务之中。所以学校应将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在实习阶段可以尽快进入角色。首先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不仅要在工作教学上使学生满意,践行服务理念,而且积极掌握酒店行业的现状和服务规范,提高服务认识水平。其次,学校应将服务理念贯穿到教学中去,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技能培训、聘请酒店员工进行讲座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同时,学校还应加大宣传实习期间爱岗敬业的典型事迹,形成良好的学校氛围。

2.积极沟通,加强实习期管理

中职学生由于社会阅历较少,心理年龄还不成熟,在与酒店零距离接触的实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厌倦逃避等问题,所以学校应做好跟踪协调工作,加强实习期的管理。在顶岗实习前,学校需要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酒店管理员必须从基层服务员做起,娴熟的服务技能和丰富的服务经验都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同时要教育学生在实习中要将自己所学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做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平时要与学生多沟通,了解他们所需所想;工作中耐心指导,允许犯错,并鼓励他们积极改正。除此之外,指导教师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在实习期间严格实习纪律,做好学生的考勤工作,遇到旷工、逃工的情况及时了解并进行处理;坚持与岗位领班、部门经理进行交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3.实施职业规划,加快学生自身定位

中职教育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的职业熏陶。对中职学生施行职业规划,不仅方便他们了解就业形势,而且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强化他们求学的目的性和掌握技术的选择性。职业规划的实施首先需要培养学校的职业意识,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将学校的培训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就业紧密相连,使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不发生脱节的现象。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理念,让他们掌握最新的行业资讯和熟练的服务技能,通过职业测评等手段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优势、技能和不足,鼓励学生考取酒店管理相关专业的职业在资格证,以增加他们就业择业的自信心。

三、总结

鉴于以上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要进行深入的思考,从多方面考虑,切实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提升服务理念。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踏踏实实,不怕吃苦,技能卓越,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

作者:代琛 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中等专业学校

第三篇: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一、当前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酒店方面

许多酒店并没有摆脱把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的传统观念。甚至有些酒店的基层运作大部分靠实习生来完成,有经验的老员工屈指可数。每到毕业季或学生的实习季,就会出现大换血的情况,影响酒店服务质量,同时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无法积累足够的行业经验,不利于学生发展。通过访谈和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情况可以看出,多数学生会选择与酒店的培训体系和实习生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容,学生对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能提出很多问题。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专业教师并没有足够的精力对在外实习的学生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现实情况是专业教师往往承担着校内教学任务,学生散布在多个不同的酒店。实习阶段大部分的指导和管理工作依靠酒店来完成。但酒店毕竟是企业,企业经营的首要目的是盈利而不是培养学生。学生在岗位上的师傅同样是员工,每天也承担着繁重的任务,很难兼顾对学生的指导。很多学生在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就独立上岗,技能不熟练,对客经验不足,往往在学生心理上形成不良的行业印象。

(二)学生方面

心态不端正,实习目标不明确是实习学生很容易出现的问题,许多学生并没有对实习形成正确的认识。怀着“为了拿到毕业证书,必须实习”这样的心态去投入工作。实习前眼高手低,实习中不能吃苦,总是在不断的抱怨,想的往往不是学习,而是如何退出。怀着消极的心理去做事情是没有办法达到积极的效果的。学生工作中缺乏主动学习、主动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的积极性,只是满足于完成手头工作,安于现状。这种心态也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专业、酒店、学生共赢是深度融合体系的基础

任何合作都必须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上,只有实现共赢,合作体系才能良性循环。如果专业只培养学生,酒店只补充劳动力,学生只是完成一个学习阶段,合作体系中的三方都是相对独立的,就无法实现深度融合。只有三方都从合作的过程中找到利益切入点,合作才能良性循环下去。深度融合的基础应该建立在合作成果的三方共享上,专业寻求发展,酒店寻求盈利,学生寻求平台和职业发展。从专业学生培养和酒店人才储备的角度出发,专业建设、酒店运营和学生职业发展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专业、学生和酒店可以在很多方面实现共赢,比如专业教学课程建设与酒店培训课程建设;校内实训场地共建共享;学生职业发展与酒店人才队伍储备等等。当三方都从单一的合作模式中摆脱出来,从合作中获取发展时,这一体系才能良性循环下去。

三、构建深度融合体系的关键因素

(一)目标融合

目标一致是合作的动力所在,三方要做到深度融合,目标上的融合是第一步。经过多年校企合作实践和调研发现,专业、学生、酒店三方的需求目标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现有的2+1模式并没有体现出合作三方的综合需求情况。综合分析三方需求,专业目标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学生发展与就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等关键因素上。酒店目标主要集中在酒店发展与盈利,服务质量提升,员工数量与质量,培训体系,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等关键因素上。学生目标主要集中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专业技能学习,综合素质提升等关键因素上。

(二)资源融合

目标一致是合作的基础,在目标融合的基础上,合作三方应该深入分析各自资源的优点和不足,达到资源互补,实现合作效果的最大化。专业方面,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倡了很多年,在项目化教学实施,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专业教师知识系统性强,善于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教学环境方面,国家近十年来对高职教育投入很大,许多专业实训环境,实训设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都是专业在合作体系中的资源优势。酒店方面的资源优势在于实战,酒店员工每天都在实践中磨练,各层次管理人员都是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专家。从教学目标而言,酒店是用人方,最清楚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优秀员工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员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什么问题。酒店方面在实践经验、操作技能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弥补专业教师在这方面的不足,同时可以积累大量生动活泼的一线案例用于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在专业、酒店两方实现资源融合的环境下,能够获取更好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培训环境,实现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专业发展,更有利于酒店人才队伍建设和服务管理质量提升。

(三)过程融合

过程融合是指具体合作方式的构建,传统2+1模式,不论实习时间安排在哪个阶段,专业学习和学生实践都是割裂开的。在目标融合、资源融合的基础上,酒店应该介入到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专业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介入到酒店员工培训和酒店运营过程中。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时;酒店设定培训体系时应该互相介入。在制订方案时,双方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合作优势,互取长处建立更为优化的教育培训方案。在培养过程中,专业教师与酒店培训师是一个教师整体;专业学生与酒店员工是一个学员整体。酒店培训师介入到专业课程,专业教师介入到酒店培训,或者双方共同负责课程或教学模块,这样才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完全融合。更灵活的教学计划,课程方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体验到行业的真实情况,以短期体验,服务项目等多种方式,在实习期到来之前进入实战状态,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四、总结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酒店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校内实训基地可以成为酒店优秀员工的生产线。在共建共享的前提下,专业实现了在提升实践性教学质量的同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行业的多重目标。酒店也拥有了更丰富的培训资源深度融合的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实现的内容还有很多,不仅是学生的培养,还有老师的培养。如果真正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也就不存在校内、校外之分。专业、酒店和学生三方都在合作过程中获得了进步,随着合作的良性循环,更多的合作项目会被开发,最终实现三方共赢。

作者:林枫 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一、酒店人才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首先,酒店项目运行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实践性,这是酒店行业区别于其他的行业的典型特征。项目运行涉及面广,服务受众多。从项目策划到服务与管理,从酒店规划设计到开门开业,涉及餐厅、客房、后厨、营销、安保等方面,要求从业者具有出众的管理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服务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渐磨练出来的,从更大的程度上来讲,已经超越了能力本身,而是一种职业素养。其次,酒店运营中工作强度高、压力大、任务重。根据酒店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要通盘考虑并照顾细节;餐饮要承受巨大的销售压力;酒店服务要反馈迅速、细致周到,工作事项千头万绪、庞杂而琐屑,要从容应对,对从业者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最后,酒店行业从本质上讲,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直接表现为行业所涉及的服务、营销、接待、烹调、安保类人才需求量大。相关人员在管理者的统筹安排下,根据分工和工作职责,承担其各自范围内的琐屑而又庞杂的具体服务性工作,才能保证酒店的成功运转。这在实践中,无疑要求酒店业的基层从业人员,能够吃苦耐劳,具有团队合作意识、服务意识,善于沟通和协作,有良好的职业技能。

二、技师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定位

目前,以培养素质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目标的技工教育已跻身于酒店教育的行列,并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为酒店行业发展输送熟练的基层从业人员的使命。从酒店人才结构的角度,以及各结构层次酒店人才的造就对实践的依存度分析来看,酒店技工教育就是要着力培养辅助性和支持性酒店人才,着力点分别是展示设计创意的技术课程和酒店流程服务知识性课程,但贯穿这两类人才培养的灵魂就在于酒店职业素养塑造。离开了酒店职业素养的塑造,极易造成这两类人才向其他行业转行,或者使他们在就业后较长的时期内失去向高端人才转化的机会。任何一种结果的出现都背离了酒店技工教育培养的初衷,加深酒店技工教育和酒店市场的“供需矛盾”。而且,酒店职业素养的成功塑造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实现向核心酒店人才的转化,实现自己人生职业生涯的飞跃。因此,酒店技工教育应定位于培养酒店技能人才和酒店基层管理人才。这两类酒店基层从业人员的培养中,应将酒店职业素养的塑造贯穿始终,为技工教育酒店专业毕业生向酒店核心高端酒店人才转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技师学院加强酒店人才职业素养塑造的方法

1.校企合作

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广泛开展酒店校企合作,比如与各种类型的酒店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校学习期间,为学生争取尽可能多的真正直接参与酒店实践的机会;其次,从酒店企业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对酒店人才的实际需求,并针对自身学生的特点,开展订单式的培养。订单培养的过程,就是贯彻酒店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指导的过程。

2.仿真模拟

加强校内酒店实训室的建设,针对实践性强的酒店专业学科,充分利用实训室条件,设计并实施酒店专业教育的一体化课程。在技工教育实训课程中,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任务分解并落实等多种手段,设计酒店技工教育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使学生置身于仿真的工作环境中,扮演酒店运行中各类人才,接受不同的工作任务,通过协同作战,最终完成整个工作。经由一体化课程的设计实施,提高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沟通配合能力,增强工作责任感。

3.名师引领

酒店工作永远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只有身处酒店中,才能够吸取最精粹的创新思维。在职业素养培养阶段,为了始终能够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植入新的酒店管理理念,就要争取引进酒店行业内的职业经理人。从酒店邀请客座专家,依托他们将酒店管理经验、处理问题时的应变思维、行业内前沿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培养锻造学生对于酒店行业的工作热情和激情、应变能力等。

作者:时春霞 单位: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

第五篇: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各院校结合当地旅游业特色和学校特长,自行开发开发5门专业选修课程

理实结合,课程形式灵活多样。VCC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含20门学分课程和500小时行业实践。每个学期只开设5门课程,每门课程60课时。平均每天仅半天学习时间,其课堂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没有理论教条,更多的是来自于行业的真实案例,通过学生讨论,共同得出解决办法。其课程形式又包含了课堂教学、实训室操作、网络课程和仿真模拟。内容实用,形式新颖,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此外,学院提供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学生主动参与市场活动,丰富社会实践。在2年内,累计完成500小时的行业工作,提供有效的工作证明、工资证明或税单,才可以获得文凭。许多学生完成课程后,便在附近的超市、饭店、酒店打工,获取实践经验值,进一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学生在酒店前台工作,不仅能通过客房管理、对客服务中训练自己的实践技能,也能通过观察了解所在酒店的管理层应具备的领导能力的执行情况。同过实践,发现问题,收集问题,回到课堂再与老师一起讨论并解决。使得实践不再是被动的完成任务,学习更有目的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学生毕业时,获得的不仅是文凭,同时具备了相关行业工作经验,在就业市场就更具竞争力。采用CBE和OBE课程开发模式,课程内容侧重管理能力培养。温哥华社区学院大多实行CBE模式(Competence-basedEducation)与OBE模式(Outcomes-basedEducation)相结合的方式,在课程咨询委员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设计与课程开发。OBE模式和CBE模式与传统的强调学科体系的理念不同,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科学合理的开设专业,以职业和能力为导向,关注于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下应具备的能力和技能,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

据加拿大劳工部门统计,在未来十年内,酒店行业人才缺口将达60万,特别是各岗位中层管理人才缺口比例较大。而温哥华的主要产业是旅游业,这些岗位即将出现的人才断层给社区学院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定位提供了参考依据。温哥华社区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已具备相关行业从业经验,为使学生能够在岗位工作中尽快脱颖而出,VCC在专业课程设置选择上特别注重对学生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通过每年院校对行业的研究以及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也发现,除了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外,对职业的态度和那些在数学方面更有才能的学生在职业上的成功更容易,酒店经理级以上的职位对财务数据、报表的解读与分析也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相关的知识。因此温哥华社区学院在专业课程中增加了与财务相关课程的学分,20门课程中6门为涉及经济、财务管理的课程,培养财务分析,成本控制能力。在第一学年的10门课程中,商务沟通交流、管理原理与组织行为学、商务写作、商务数理、统计、财务会计7门管理类课程,在前期基础上,第二学年将具体的细分为对人、对物、对钱、对组织的管理能力而展开课程。每门课程中都有领导力的相关训练,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设计了简明可操作的评估表进行过程的质量控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高演讲能力,掌握管理原理方法,了解组织管理行为,培养领导能力。例如,在JJ餐厅的实训环节,就由学生全面负责一天的营运工作,学生担任经理,负责人员安排、市场推广、物资协调等所有工作,最大限度的让学生的领导力得到锻炼。效果评价由市场、学生、老师共同得出。课程评价相关性高且符合实际需要。

课程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课程体系的好坏决定了学生培养的有效性和质量。温哥华社区学院对于课程评价非常细致。每一门课程,每个章节、甚至每个知识点的考评方法和比例都在课程标准种一一列明。课程学习的评价方式包含11种,具体为期中、末的考试,论文,口头表达,个人项目或团队合作,案例分析,模拟操作,问答比赛,课后作业解决,沙盘模拟和社区服务。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的评价。这种评价的原则是开放式和多元化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在: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与个体评价的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建立各门课程所特有的评价框架。通过这种评价,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兴趣,体验成功,培养其热爱专业,勇于创新,乐于实践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为了确保精品课程的水平,VCC根据关键绩效指数(KPI)搜集的数据以完成对课程开发是否成功的有效评价,如学习该知识对工作有效性满意度、对分析能力帮助的满意度、学生对软件满意度、毕业生满意度、毕业生就业状况、用人单位满意度和毕业率。这些指标是政府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BC省的所有院校进行的,以此来评估学校以确定拨款的方法。通过分析KPI,VCC也可以正确认识自我,进行课程改革,更好的为市场所用。

二、对我国高职专业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借鉴

明确课程体系的目标定位。我国目前的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定位与中职的人才定位,有所模糊,因此,培养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加拿大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首先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并注重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结合我国酒店行业的就业形势和高职教育现状,将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在酒店前厅、餐饮、客房、康乐、市场等部门提供一线接待服务的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具备基层管理能力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不仅培养技能,更要提高学生在职业岗位群里的择业和转岗能力。也就是说,除了培养一般的职业能力外,更要注重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为他们奠定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础,从而赋予他们自我生存的能力以及后续发展的潜力。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重组专业课程体系。借鉴CBE和OBE模式,开发课程。

在新生阶段,侧重CBE,在毕业生阶段,侧重OBE。采用DUCUM工具,完善课程体系。借鉴课程开发领导力经验,实施“课证一体化”研究与实践VCC注重服务终身教育,整合社区资源,开发领导力课程体系。因此,应重点借鉴实施了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衔接,学历教育与回炉教育衔接中的领导力经验,与行业企业共同构建专业领域的终身教育体系。首先,组成“课证一体化”项目委员会,其次,调研行业企业岗位和社区再培训需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进而,在学历教育中强化领导力课程以适应岗位的能力要求,整理力量,制订规划,积极吸引社区人士参加专业技能型回炉教育,并与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接轨,与企业用工紧密衔接,为社区服务。全省统一规范专业核心课程,统一课程学分,课程标准。酒店行业基本岗位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模块是基本不变的,随着时代、经济及新技术的发展,课程教学内容变更的模块也是有限的。加拿大卑诗省学院联合会共同推广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我们可以在各省旅游职教集团或院校间成立BCC同等模式的高校联盟,充分利用行业优势资源,共同审定课程标准并在同类院校中推广应用,各院校根据自身所利用大学空间城,共同建立课程标准,共同开发精品课程,实现资源共享。

三、总结

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核心改革教学方法。加拿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相对应的是采用聚焦谈话法。这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介绍一下这种方法。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而我们现行的任务驱动法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专业技能,锻炼学生分析和综合,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交往与合作,批评和自我批评,反省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诚实,敬业,团结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但此教学方法中,可融合温哥华的反思环节。引导学生反思,并借鉴促进,做出决定。

作者:朱玮 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商贸旅游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