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社会管理论文 » 正文

社会管理创新论文(共5篇)

2021-4-10 | 社会管理论文

第一篇

1、大庆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的主要特点

1.1减少管理层级。以地域面积和服务半径为依据,按照居住人口2-4万人的规模,将市区的29个街道和200个社区整合为70个新社区,使城市社会管理层级由市、区、街、社四级变为市、区、社三级。

1.2建立新型架构。新社区实行“一委一站一会”模式,即社区党工委、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居民议事会。构建起以党工委为领导核心,工作站为服务平台,议事会为协商机构,居委会为自治主体,社会组织为有效补充的运行架构。

1.3实行“一社多居”模式。改革现行“一社一居”模式,实行“一社多居”,在一个社区管理服务范围内设置多个居委会,居委会不再冠以“社区”称谓,不再承担行政管理性事务。

1.4明确工作职能。新社区明确了社区党工委办公室28项工作职责,修订完善了社区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等10项制度;明确了社区公共服务中心15项工作职责,将原街道经济工作规划和实施、对外经济合作、协税护税工作归口到区政府部门;明确综合管理中心职能定位和下沉的城市管理、劳动监察等工作的执法权限。1.5整合各类资源。改革后将原街道819人、社区1703人、协管员2551人全部整合到新社区;将原街道3.1万平方米办公场所和原社区34万平方米办公和活动场所统一由新社区安排使用;实行“统一核算,集中管理”。

1.6推进规范建设。提出了打造2000平方米社区服务综合体的硬性指标,办公设施设有综合管理厅、公共服务厅、居民议事厅、联络室、警务室;活动设施设置图书室、文体室、健身室、日间照料室和慈善超市等。

1.7拓展服务功能。在承接原街道职能基础上,新社区与企业合作,在公共服务中心设置了缴费“一站通”等便民业务。

2、大庆市在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庆市在市区整体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做法,尽管取得可喜成果,但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2.1职能部门配套改革相对滞后。一些区直部门仍然延续过去“街居制”的工作模式,按照原来的区-街-社的组织架构去安排工作。

2.2社会组织发育不充分。社会组织的发展还不平衡,服务类、公益类、慈善类、互助类的社会组织不足10%;另外,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机制尚不健全。

2.3居委会自治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但从调研情况看,居委会“去行政化”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2.4系统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尚未搭建。由于“分路建设、封闭运行、各自为战”,造成了社区低保、社保、医保、计生信息相互割裂,资源不能共享。

3、进一步完善大庆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的对策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有关要求,结合大庆市在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如下:

3.1进一步理清职责明确关系:一是各级职能部门合力推进“一站两中心”建设;二是进一步界定区直部门和新社区的执法权限,赋予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心具体的服务管理权限,实现“一站式”办结、受理;三是加强业务指导,实现“一人多证”。

3.2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建议制定出台关于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和薪酬待遇的实施意见;二是支持鼓励市、区直机关干部到社区任职、挂职,为社区输送人才;三是强化社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

3.3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一是市级建立社会组织支持发展中心,发挥社会组织的孵化器功能;二是制定全市社工服务类项目目录,编制项目资金预算;三是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在社区服务、社会福利与救助、青少年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方面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3.4切实提高居委会自治水平:一是业务部门要加强对居委会的指导,依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细化职责,健全机制;二是提高居委会选举自愿登记选民比例,推进流动人口在居住地参加选举;三是制定居委会文体活动管理办法,落实基本功能配置和专项运行经费。

3.5加强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统筹社区信息平台建设,整合需求,开发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养老医疗、社区电商、社区金融五大模块,打造功能齐备的信息平台。

作者:秦明明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第二篇

一、区域化党建应党建科学化和党建社会化要求而生

(一)实现了党领导社会体制机制的创新

传统的单位制党建相对封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员流动日益频繁,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社会逐渐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党组织必须要在传统单位制党建的基础上,创新党建体制机制,实现党组织领导社会体制机制的创新。区域化党建打破了传统单位制党建的单位界限,以区域为界限,将原本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各自为政的相对松散的基层党组织整合为一个党建共同体,构筑起覆盖城乡的机制开放的组织架构。

(二)实现了党领导社会内容的进一步拓展

通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而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是党不断夯实执政根基的源头活水,而广泛遍布于人民群众中的基层党组织因其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引领社会管理创新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区域化党建立足于在辖区内整合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寻求辖区内各类型基层党组织的互助合作,通过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和共驻共建,实现了辖区内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更为重要的是,区域化党建通过辖区党组织的共驻共建着眼于从全局高度把握辖区内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整个辖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决策提供依据,使得基层党组织服务人民群众更加有的放矢。

二、区域化党建与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管理创新之间不相适应的问题

相对于传统单位制党建,区域化党建模式更加有利于基层党组织融入社会,但是在实践中,受到传统观念、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区域化党建与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管理创新依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受传统思路的影响,意识陈旧,制约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内生动力区域化党建模式拓宽了党建工作的覆盖面,通过区域内党组织的联动增强了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党建工作被弱化,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方面受到传统党建工作思路的影响,辖区内党组织的共驻、共建、共享意识依然缺乏,工作的推进主要依靠领导重视和行政命令。另一方面,当前的区域化党建工作在致力于区域联动的同时,缺少辖区内共建各方利益结合点,没有激发出社会管理创新的内生动力。

(二)资源利用不充分,群众工作方法陈旧,社会管理创新缺乏支撑点利用区域资源,突出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区域高度协调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不断以群众利益诉求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更新群众工作方式,以卓有成效的服务突出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获得群众对党组织源源不断的认可、拥护和依赖,是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支撑点。但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面对易触发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的领域,习惯于以传统单位制党建的思路解决问题,区域内党建的组织资源和人力资源得不到很好发挥,不善于利用区域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开拓更多的人民群众利益表达途径。

(三)社会参与平台缺乏必要整合,制约了社会管理合力的充分发挥根据党建社会化和科学化的要求,基层党建的工作任务较传统党建的工作任务更加复杂,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基层党组织必须进一步调动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为社会管理创新服务。而区域化党建相对于传统的单位制党建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通过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利益协调和文化引领等功能构建与辖区内其他党建主体的良性互动格局,整合辖区内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区域内的共建各方搭建互助合作的平台,形成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的合力。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党组织由于缺乏组织推进、理论梳理、典型引导和经验总结,不管是对于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还是共建单位之间互助合作平台的搭建都具有较明显的临时性和应急特征,不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由此导致共建各方难以形成社会管理创新的合力,造成服务群众的机制缺少长效性和有效性。

三、以引领社会管理创新为导向,完善区域化党建模式

以引领社会管理创新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区域化党建模式,必须要在突出地方党委领导核心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内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共享,以长效机制和创新的载体,保障服务人民群众方式的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利益诉求。

(一)强化价值引领,突出地方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区域化党建要在突出地方党委领导核心的基础上,发挥辖区内党建单位的共驻共建优势,强化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引领力度。

1.优化组织体系,强化党对基层社会的领导按照区域化党建的要求,吸收辖区内各类型基层党组织加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宽领域和全覆盖,打破行政隶属关系,优化组织体系。

2.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联系紧密的党建联合体通过党建联席会议等制度,将辖区内全部党组织联合起来,建立党建工作联合体,成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目标一致,共同参与社会管理的联合体。

(二)健全长效机制,突出社会管理创新的合力效应

发挥区域化党建的资源整合、共享功能,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集约提升的态势,为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实现资源交换和服务共享,突出共建单位引领社会管理创新的合力效应。

1.突出组织资源的整合、共享稳定街道党工委—共建单位党建联席会—共建单位党建联络员的组织体系,探索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纵横贯通的组织领导体系,以组织优势统筹协调辖区内各类型党组织有效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2.突出社会资源的整合、共享着力以沟通协商、利益协调等形式使得党组织融入社会,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凝聚力,明确共建单位服务群众的目标和任务,主动接受来自群众的监督,实现党员服务群众社会化。

3.突出文化资源的整合、共享统筹利用辖区内共建单位的文化资源,建设党员群众活动交流的平台,建设服务党员群众的平台,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对于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

(三)创新活动载体,完善服务党员群众的工作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多元化给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带来了挑战,而区域化党建正是党应对挑战做出的积极调整。牢牢把握区域内党员群众的利益诉求,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构建反映群众诉求、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问题的联系服务群众体系,是区域化党建的核心内容。

1.建立相关制度,加强对辖区内群众工作的保障和支撑建立民意反馈、绩效评议、责任追究等制度,强化为民服务的力度,丰富为民服务的方法,拓宽民意表达渠道。

2.充分发挥党员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倡导和支持在职党员以及离退休党员力所能及参加各种公共事务和志愿服务,增强党员活动的吸引力,组建各种功能型党支部,为党员搭建服务人民群众的平台。

3.工作方式上倡导共建各方的多元协作,增强党组织社会管理的辐射效应立足解决辖区内群众的多元化利益诉求,利用区域党建条块互动、资源共享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带动共建各方及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形成多元共治的格局。

作者:刘丹单位: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第三篇

1、城市型社会分析

1.1城市型社会具有“移民”特征

上海等大城市过去由移民型,未来也由移民型,移民型社会需要文化的塑造和社会的认同,要求城市型社会管理要融合移民的社会管理和服务需求,以更好的社会管理凝聚更多的移民。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大移民,上海自20世纪90年代起又开始了第二次大移民。这次大移民更有深度和广度,既有中国大陆各地移民又有国外、港澳台移民,既有来沪创业就业的移民也有来沪定居、休闲、养老的移民。移民在为城市带来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带来社会管理、文化碰撞、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等问题,使社会管理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因此,要求提供适应不同移民群体的社会管理和服务需求。

1.2城市型社会具有“国际”特征

上海20世纪是远东大都市,现在正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国际人才、科技、组织、文化、金融、航运等资源集聚,国际型社会要求上海适应国际人群的社会需求,国际交往的增多需要与国际社会“磨合”。上海是开放性社会,对外开放历史久,开放程度高,开埠以来一直受海外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是东西方文化的结合点。目前上海国际化程度和深度都在发生变化,外籍人员也呈多元化趋势。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居住在上海并接受普查登记的境外人员共有20.83万人,共涵盖了214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其中,外籍人员14.32万人;港澳台居民6.51万人。上海境外人员总量仅次于广东省,占全国20.4%。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数居全国第一,港澳台居民人数居全国第二。外籍人员的增多要求上海国际化管理,逐步适应国际人群差异化的需求。

1.3城市型社会具有“多元”特征

各民族、各种族、各收入人群齐聚上海等大城市,多元型社会要求社会管理“照顾”到各种人群,多元型社会要求建立多元人群的交流机制。上海多人种共聚、多民族共聚、多文化共聚,金领、白领、蓝领共同生活在大上海,社会多元化特征明显,对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要求更高、更趋多样化,要求上海社会管理更有针对性、社会管理方式更加灵活、社会管理理念更有层次。

1.4城市型社会具有“品质”特征

上海等大城市具有国内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环境、一流的品味,整个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品质型社会要求城市适应高层次社会需求,品质提高要求社会管理水平相应提高,也需要更多更高层次的社会管理人才。上海是国际国内金融、航运和商务商贸中心城市,白领文化根深蒂固,而随着上海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金领阶层将不断壮大,可以说,上海是精英社会,注重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注重生活情调、小资生活、文化内涵,要求对社会进行品质化、精细化管理。

2、现阶段社会管理面临的矛盾

2.1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

经济波动、物价波动、房价上涨会导致社会矛盾,使社会稳定感有所减弱,抗风险能力有待增强。在上海等大城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产业调整、新城建设、旧区改造、人口流动是必然的,由此导致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有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管理问题也会涉及到社会管理的问题,有时会更多地考虑经济利益,忽视了社会管理问题带来的负面效应。

2.2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

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界限不清晰。社会管理中行政管理意识多一些,服务意识少一些。有的本来属于社会服务的领域却带有行政管理的色彩。经济增长和发展了,旧的社会矛盾减少不多,新的社会矛盾出现了,社会面临新的发展格局。上海等大城市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对社会服务的要求更高,更应该处理好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关系。2.3传统管理与信息管理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有的传统社会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需要,而信息发展还会导致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因此,上海等大城市需要研究信息化带来的新的社会管理的挑战和机遇,找准社会管理的矛盾和潜力点。

2.4事前管理与事后管理

事前主动预防少一些,事后被动处理多一些。事前能够落实、效果明显的制度少一些,事后的就事论事、利益“摆平”的处理多一些。尽管上海在事前的社会管理机制设计上走在全国前列,但还需加大机制研究、创新、设计的力度。

2.5社会控管与社会放管

政府希望社会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又担心社会组织出问题,很难把握“放”与“收”的“度”,因此,社会组织发展与经济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上海在公益社会组织发展上出现了几个亮点并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还需要在社会组织发展上进一步创新。

3、上海社会管理的方向

总体而言,可以逐步推动社会管理的4个转变,即由控制化管理、管理化管理向服务化管理转变,由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转变,由一般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由“小管理”向“大管理”转变。

3.1以服务化管理为前提

依托服务理念的管理才更能深入人心、更有效率。逐步树立社会管理中服务的理念,提升硬件设施与软件服务,优化服务型政府、社会组织、社区服务中心等实体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构建社会服务政府、服务网络、服务载体、服务人才、服务技术等社会服务体系,并与社会管理有机“融合”。提供更多的“沟通”渠道,提供更多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信息,提供更为便捷、更为及时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产品”。

3.2以价值化管理为根本

价值是个人、单位、企业的发展目标的体现,实现自身价值是个人、单位、企业等的高标准追求,这些也是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由微观到宏观主要包括人生价值(生活价值、工作价值);单位价值、企业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全面塑造包括海派国际文化、儒家家庭文化、和谐社区文化、邻里互助文化、移民包容文化、海派白领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价值体系,以文化发展提高社会的认同感,使个人人生理想和目标追求价值、实体的经济品牌和社会价值、区域形象价值等得以体现,逐步形成核心价值体系。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在崛起之初也面临很多社会问题,如商业垄断、政治腐败、民族纠纷等,但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尤其是在文化价值领域,逐步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缓解了社会矛盾,增强了向心力。

3.3以生态化管理为依托

社会本身也有“生态”,社会“生态”有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尊重社会本身的“生态”规律是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基本要求。目前社会生态存在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尤其是包括外来人群和本地人群在内的底层社会生态堪忧,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社会管理要尊重社会“生态”规律,建立社会“生态”网络。

3.4以规范化管理为保证

相对于其他地区,上海有“规范”传统和“规范”发展的优势。因此,在社会管理方面上海要进一步发挥“规范”的优势,进一步推动上海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不断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推动法律规范、制度规范、行为规范。社会管理很多时候是事后的“补救”,为此,要逐步推动社会管理由事后的“就事论事”式被动管理向事前的制度化主动管理,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和长效机制。

3.5以包容化管理为灵魂

城市包容程度的大小部分决定了移民的数量和质量、城市发展的空间、城市社会的和谐程度。结合上海等移民城市特点,进行“海纳百川”式的社会管理和服务,逐步推动思想包容、政策包容、心理包容、文化包容,逐步形成宽容、融合、互信的社会管理文化和氛围。

4、上海社会管理的对策

4.1政策配套支持体系

增强社会管理政策的导向功能。政策上支持或奖励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有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支持或奖励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个人。对于社会组织在管理和服务中产生的税收,建议参照最低标准。创新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4.2社会信息管理体系

打造社会信息平台,构筑信息管理体系。发展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综治管理信息系统、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社区信息化系统。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发展综合性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建立综合性的社会服务热线,或建立健全专门的社会服务热线。

4.3社会协调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的综合协调机制、综合服务机制,建立健全政社、社社、社企合作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综合性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心。在大型社区、大型工程建设中设立综合性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心。进一步搭建政社合作平台,进一步扩大政社合作的试点。建立综合性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基金,或者引导公益性基金投资社会服务领域。

4.4文化价值管理体系

以文化价值为核心,构筑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用文化的凝聚力来间接推动上海社会管理。努力塑造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上海文化特色、社会管理和服务特点的文化价值体系。如利用具有上海特色的“老娘舅”式的社会管理;对上海的文化核心价值、文化特色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等进行大讨论。

4.5社会法制管理体系

法制化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保证。目前关于社会管理方面的国家和地方法规还不完善,需要给以充分的重视。结合上海的实际和地方法制权限,制定或完善有关社会管理的法规,逐步建立综合性的法制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机制和体系。

4.6社会组织管理体系

发挥社会组织的“缓冲器”作用,支持民间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产品、改善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参与政策制定和反映公民诉求、保护弱势群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协调组织,培育社会组织的协调、组织、中介、咨询、信息等功能。上海打造社会创新孵化园、建立生态公益园以主动培育社会组织。北京建立枢纽型组织以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深圳推动社会工作的民间化专业化建设提升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

4.7社会应急管理体系

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甚至生态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出现一些事先无法预见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盲点”,为此,社会管理要重视和及时发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盲点”。如构筑社会防灾体系、社会救助体系;针对新的城市布局,在新的重点区域、社区、城镇进行社会综合管理的试点和推广。

4.8人才管理服务体系

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公益性比较强,但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地位和待遇不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大,缺乏高素质人才。为此,要引进和培养社会管理和服务人才,如引进和培养社会公益组织服务人才、社会管理教育培训人才、社会管理研究咨询人才、社会应急管理和服务人才、社会宣传人才、社会信息人才、社会协调人才、社会投融资人才、跨专业的社会管理人才。

作者:杨绍波 卫金兰 单位:辽宁东北财经大学上海海事大学

第四篇

一、民生的重要性

(一)改善民生是践行党的宗旨、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改善民生与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密切相关,与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紧密相连,更与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密切相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把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要求,深入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只有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重要环节。我国目前正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当前,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必须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社会稳定有序充满公平正义。“从而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尽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民生问题对社会管理的挑战

社会管理是指国家为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对社会四大系统组织、服务、监督和调控的过程。创新社会管理,是指运用先进和有效的社会管理理念、手段等,改革陈旧、落后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机制,创建社会管理新格局,实现社会管理新任务、新目标的行为及过程。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创新社会管理要以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根本。当前的社会改革期深入,复杂的民生问题对社会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民生问题对管理主体提出的挑战“强政府、弱社会”的问题仍然存在。我国政府长期扮演着全能政府角色,在这种强力管控之下许多社会单元丧失了自身应有的创造力活力。这种状况也导致了政府部门的权力高度集中,出现机构重叠冗繁的现象。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党和政府深刻认识到,社会管理主体多方参与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政府部门应该把更多的职能采用多种形式逐?i下放,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提高社会基层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公民的参与力度。

(二)民生问题对社会管理格局提出的挑战当前的社会管理格局下,政府部门的触角还有很多接触不到的地方,最为典型的就是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尚需完善,现阶段并没有完全覆盖到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和社会管理的缺失,使处于管理边缘人群的各项权益到不到充分的保障,这类人往往沦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也往往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全稳定,如农民工的管理问题。目前我国对农民工的管理成为了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成为了影响城市安全和谐的不稳定因素。

(三)民生问题对社会管理机制提出的挑战我国政府长期处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指导下,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却忽视了对社会管理的完善,社会管理的问题被长期积压与忽视,致使出现经济建设与社会管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的持续稳?i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安定有序。各级政府部门一般以GDP数据的增长作为衡量执政能力的唯一标准,却没有重视对日渐凸显的社会矛盾冲突和日益繁重的社会事务的处理能力。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相对落后,方式较为单一,没有突出社会管理的人性化和服务性。

(四)民生问题对社会管理方式提出的挑战当前我国社会管理的手段单一,社会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还有待提高。政府部门主要依靠管、控、压、罚等行政手段来进行管理。社会政策的不完善,道德教育的不同步,党的政治优势体现不充分,特别是服务职能发挥不充分,使得社会管理的效果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例如,在我国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上,存在着城市的道路规划水平较低、公共交通设施不健全、交通参与者的整体素质较低等问题,只是通过罚款收费这种以罚代管的方式无异于与民争利,不能真正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落后单一的管理手段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遏制了社会的创造力和积极性,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三、社会管理创新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制度保障

我国处于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建设的艰巨与复杂,必须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即通过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为改善民生保驾护航。

(一)创新社会管理为教育公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它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优化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招生制度、评估制度等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欠发达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上述种种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实施都对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创新社会管理为促进就业提供了制度保障

就业是民生之本,积极实施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是对国家社会管理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发展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群,推动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群体的就业;实施就业与再就业政策援助,创建公平、平等、统一的就业法律环境,对不同人群实施不同的就业政策,帮助下岗人员自谋职业和创业;鼓励城乡居民自主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积极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扫除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体制障碍。在政府、企业和工会组织的共同作用下,建立和谐的就业环境,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三)创新社会管理为调节收入分配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政府调节职能和市场的作用下,要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完善税收制度,通过企业纳税和个人收入所得税调整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深化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级别并行制度,建立工资水平决定和正常调整的长效机制,取缔各类非法收入;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提高居民收入的根本,让更多的城乡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高度重视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民工等城乡低收入阶层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收入。

(四)创新社会管理为老有所养提供了制度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事关社会建设全局,当前我国要完成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完善现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养老保险费用的征收体制,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改革探索;重视家庭、社区的保障功能,鼓励商业保险的大力发展,发扬社会互助和慈善公益事业;推进新型农村养老模式,确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完善各类弱势群体的服务体系,培育和壮大老龄服务产业,健全残疾人法律服务体系,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五)创新社会管理为病有所医提供了制度保障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深化医疗改革,加快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建立和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医疗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完善“新农合”;完善并发展覆盖全民的医疗救助制度;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法律制度建设,深入开展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新闻媒体也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职能。

(六)创新社会管理为居住条件的改善提供了制度保障

住房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关系到经济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首先,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入与建设。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棚户区进行改造,发展公租房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在建造经济适用房时要保证质量。保障性住房因其特殊性,必须让真正有困难的群众入住,依照标准审核申请对象,对符合申请条件通过批准的家庭要及时合理的安排入住,并建立档案管理,动态监测其经济收入和住房变动情况。其次,商品住房建设要符合城市建设规划,合理用地,工程质量要过关,同时完善住房公积金与贷款政策。再次,有效调控房价。政府要健全政策法规规范住房建设,通过限购等方式调控房价。争取建立总量可以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结构合理的,房价与消费能力相适应的,可以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总之,改善民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归依。以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和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的社会管理创新,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董翔薇 丁立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第五篇

一、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发展的必然要求

1.服务于社会管理是基层统战工作社会化趋势的时代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新时期统一战线也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时代特点,最突出的就是在我国社会一致性不断增强的同时,多样性也有了很大发展。这种多样性使得基层统战工作的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阶层、职业、身份、地域等方面的流动变化逐渐加大,统一战线成员更加社会化和复杂化。比如,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商会、行会和慈善组织等民间团体的大量涌现;二是统一战线成员的社会化趋势必然要求统一战线的工作内容由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向服务经济、维护和谐延伸。统一战线工作方法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三是基层统战工作的社会化趋势必然要求基层统战工作由政治向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拓展,由机关单位延伸到各类社会团体、非公企业等多个领域。由此可见,统一战线工作已经处于社会化时代,既要统筹运用社会资源做好基层统一战线工作,又要善于运用基层统一战线工作的成果服务于社会发展。这种逻辑契合是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时代前提。

2.基层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是实现“善治”的现实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我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即以党政组织为基础的国家系统(或称政治社会),以企业组织为基础的市场系统(或称经济社会),以民间组织或社会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系统(或称公民社会)。这种转型内生了社会治理结构变革的新要求,社会治理的主体发展成为政府、市场(企业)、社会三足并立的新格局。在社会治理主体三分的情况下,必须有超越政府、市场、社会的力量和途径进行社会整合与社会治理,特别是政治价值观来促进社会治理结构的变革与良性运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正是在政治价值观角度进行社会整合的一种有效途径,统战工作求同存异、增进共识、达成团结的目标与社会治理的利益协调、关系调整目标相一致。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统一战线自身的巩固与发展壮大,就是党在政治上增进共识、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能力的提升。因此,统战工作将政府、社会、市场三者互联互动起来,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使基层社会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这种现实契合是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实践需要。

二、基层统战服务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问题。目前,对于基层统战存在以下几种错误的认识。一是“小统战”意识。简单认为统战工作只是政治工作,就是做民主党派、侨胞和台胞家属工作,是为促进祖国统一服务,与经济和社会管理没有关系。二是“统战务虚论”。由于统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没有指标和任务,导致部分基层干部认为统战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调查表明,50%的基层干部群众对统战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不了解。三是“统战高层论”。认为统战工作成员集中在大中城市,统战工作重点也主要在大中城市和上层人士中间。加上基层任务重,压力大,继而认为基层统战工作可管可不管等。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再加上基层统战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是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因此,对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2.工作载体欠缺问题。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带来的新的社会内部结构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使得我们原有的统战工作方式和方法显得过于笼统和软弱,缺乏具体、系统的依托和载体。比如,过去党的统战工作的触角往往与党的组织建设共同延伸,仅仅限于“体制内的循环”,而对体制外的组织和人员(新社会组织)必要的工作机制和联系渠道就不够完善。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多元化的进一步发展,原有体制内范围内的统战成员在逐步剥离和转移,而社区这一能够服务社会管理的唯一渠道又没有及时链接起来,使得基层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缺乏有效的工作和组织载体。比如,大多数社区一级缺少专门的统战组织,也未配备统战干部(专员);社区也没有建立开展统战工作的通报制度、联谊机制、例会制度等工作制度。

3.工作环境优化问题。随着基层统战工作的广泛开展,统战各领域基层工作得到了有效加强,但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必要的组织形式、人员配备、经费保障有的还无法真正落实到位。一是有些基层统战部门力量薄弱,存在单独推动统战工作的“独木难支”现象,与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协同参与的服务社会管理的工作机制还没有有效形成;二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结构还有待完善,组织制度尚需规范,资源和空间有限,参与社会管理活力有待增强;三是社团统战力量薄弱,工商联和各商业行会、协会“经济性”色彩浓厚,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一时还难以调动起来。此外,激励引导基层统战服务社会管理的措施和动力缺失。比如,一些地方基层统战成员政治安排、实职安排不力,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制度保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推进基层统战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统战工作服从服务于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是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基层统战工作者应该从更新思路、营造氛围、构建平台、创新机制等方面着手,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1.创新基层统战服务社会管理的工作思路。基层统战工作的社会化趋势,意味着基层统战工作者要有一种“大范围、大视野、大格局、大统战”的意识和思维。一是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作用。要发挥不同阶层、不同群体蕴涵的积极性,把统一战线各方面力量凝聚到社会管理创新上来;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感,为社会管理创新凝聚广泛的政治共识。二是坚持发挥统一战线的群众工作理念。引领团结、求同存异、民主协商的理念,协商、沟通、引导、服务等“柔”性工作方式是统一战线所特有的。基层统战工作应始终坚持这种和风细雨的工作理念,推动社会管理方式柔性化。三要坚持发挥统一战线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基层统战部门要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社会管理源头治理的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党作用,为改善民生出主意办实事;大力发挥民营经济的生力军作用,为改善民生做出突出贡献。要积极利用港澳台侨的重要资源,大力推进服务民生工作。

2.营造基层统战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社会环境。一是增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紧迫感。特别要加强县、乡、村和相关部门的领导班子对新时期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此外,要加大教育引导力度,丰富统战干部的社会管理知识,抓好统战干部服务社会管理能力建设。二是围绕服务社会管理,注重整合统战资源。对统战部门可进行适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倾斜,加大投入社会管理的力度。比如,可以重点物色和培养一批具备社会管理知识的专家学者和统战成员,组建服务社会管理的智囊团。三是利用现代媒体做好宣传。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统一战线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努力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浓厚氛围。

3.搭建基层统战服务社会管理的新平台。从当前基层社会结构和统一战线内部的实际出发,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分层建立政治参与平台,拓宽统战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领域范围。一是支持民主党派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比如,搭建民主党派“知情问政”平台,深化参政议政委员会专题调研制度;完善民主党派向基层党委和政府报送社情民意的制度和渠道。二是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扎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组织、群团组织,要把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与改善员工工作生活环境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回报社会感恩行动相结合。三要发挥新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外代表人士的管理和服务,建立新社会组织党外代表人士与党委政府沟通联系的渠道,为其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创造条件。

4.完善基层统战服务社会管理的工作机制。要完善工作机制,为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制度保障。从纵向来说,要建立健全覆盖社区、乡镇、企业的统一战线工作网络机制,形成服务社会管理的网络。从横向来说,在努力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关心参与的统战工作新机制,实现由统战部门独自开展工作向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转变。要达到以上目标,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工作机制。一要通过政策整合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资源,全面建立执行力强的“党政重视、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行政推动机制。比如,在联系协商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完善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联席会、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等会议议题、参加人员、会议程序的制度化建设。二要在制度层面加强配套,全面完善操作性强的目标考核机制。特别要通过考核机制调动基层统战干部做好统战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党的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深入细致的贯彻落实,确保统战工作服务创新社会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三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性强的基层统战经费财政预算机制。

作者:王金豹 单位:中共东莞市委党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