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经济学论文
第一篇
1、高等学校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现状和基本要求
①要创新教学理念,以问题为导向,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②要重视区域经济学教材建设,妥善处理拿来与创新的关系,根据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不同要求,编写特色鲜明并经得起教学实践检验的教材。
2、本科阶段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课程建设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一些学校在教材选择、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各方面,不能密切结合培养目标要求。尤其体现在教材建设上,出现教材专著化现象,难以适应本科教学要求。同时,也没有建立反映课程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导致课程建设全面铺开,不分主次,既浪费资源,又不能解决课程教学的关键问题。
2.2课程建设重教学,轻创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它的功能是为解决区域经济问题和指导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客观上要求根据国内外区域经济研究和实践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进行重构。但目前对课程建设考核更注重教学本身,忽视理论与实践领域创新,从长期看,将会制约本科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2.3课程建设重形式,轻内容目前的课程建设从评价指标体系来看,涉及教学的各个方面,但是课程建设有规定期限,课程建设师资精力有限,于是就出现了注重形式建设,忽略内容质量的现象。比如在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方面,花费大量资金建设课程网站,却很少在教学中使用;课程建设中刻意追求信息化,制作全程课程录像,导致一些学生不重视课堂学习,反而影响教学质量。在课程考核方面,盲目照搬一些基础理论课建设试题库的做法,既花费大量精力,又不能起到全面考核学习效果的作用。
2.4课程建设重课内,轻课外区域经济学本科教学和课程建设重点仍在课内教学环节,对于课外的研究与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在课程建设中,重视课堂学习条件和手段建设,忽视实践环节设计以及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另外,在课程建设中,只强调本课程的发展和建设,忽视课程之间的关系,造成了本专业学生对于区域经济学课程背景知识的逻辑关联认识不清,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清,课程建设的价值也不能充分体现。
3、本科阶段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价值工程分析
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产品、作业或服务等)的功能与寿命周期成本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建设什么(重点内容)以及怎样建设(方法),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价值工程的功能分析来回答。
3.1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功能分析
价值工程中产品(服务)功能按其重要程度可以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结合高等教育本科阶段的要求,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综合实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这也是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②进行教学环境条件建设:包括教材建设、案例编写、网站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③改善教学方法手段:制作和开发教学课件,充分应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④促进教学模式创新。将更符合教学实际的创新型教学理念和模式引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化,进一步增强本科教学的人才培养功能。⑤教学科研团队培养。通过课程建设,形成稳定的教学科研团队,促进教学与科研结合,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⑥辐射带动相关课程建设和发展。区域经济学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综合性强,与本专业诸多专业课有密切联系。通过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及时推广建设成果和经验,提高本专业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和教学效果。在以上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功能中,前4项可以视为基本功能,后两项可以理解为辅助功能。基本功能的实现是课程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是通过对当前学生教育目标的完成来实现的。而辅助功能的不断提升将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长远影响。因此课程建设不能只注重短期效果,不考虑课程建设与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
3.2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成本分析
价值工程中的成本就是花多少代价提供产品(服务)的功能,在课程建设中体现为所花费的建设资金、时间成本(建设过程中花费的时间、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时间)以及课程建设成果的使用成本等,每一项成本都与一定的功能相对应。课程建设中要保障用以实现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条件以及开展教学研究等各项基本功能的投资,并重视投入的资金成本的管理,更要重视教师投入的时间成本以及后期教师与学生的使用成本。通过课程建设应当为更多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出时间进行实践和综合素质培养。
3.3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价值分析
价值工程中的价值表示为:V=F/C。其中,F是所要求的功能,C是产品(服务)的寿命周期成本。提高产品(服务)价值的途径包括:①F↑,C↓;②F→,C↓;③F↑,C→;④F↑↑,C↑;⑤F↓,C↓↓。从区域经济学课程现状来说,课程建设的各项功能都远没有达到要求,而相应的投入仍然不足,所以应当是通过途径④来提升课程建设的价值。即在充分运用原有教学设施和教学力量的基础上,通过重点环节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大大提升课程建设的功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课程建设价值和高等教育社会效益的增加。价值工程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改进和创新,而创新是一个持续、累积的过程,因此在设计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目标时,也应该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凡是有助于课程建设价值提升的创新活动,都应当得到相应的支持。
4、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根据区域经济学本科课程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价值工程方法对提高区域经济学课程功能、降低课程建设成本的具体分析,结合青海大学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实践,提出以下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4.1开展课程调查,明确课程定位
课程调查既是明确课程建设价值的最基本手段,也是课程建设本身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时,首先应进行课程调查,理清本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通过开展课程调查,明确区域经济学的课程定位以及课程作用,有助于课程建设重点的选择和课程建设特色的凝练,并最终为经济学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
4.2教材建设
区域经济学综合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意味着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进展和区域经济实践将为区域经济学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而不同专业背景下的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的侧重点也必将有所不同,所以在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必须重视教材建设。这既包括翻译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经典著作,也包括编写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学教材。在教材编写方面,既要注重理论体系方面有所创新,也要体现不同区域经济实践的成果;既要编写反映区域经济一般理论的教材,也应当编写适应不同专业背景的不同层次的教材,以更好满足不同专业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从而大大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4.3教学科研团队建设
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课程建设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培养稳定发展的教学科研团队。通过团队建设,凝练教师队伍,不但能促进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升,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凝练团队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得到学校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在课程建设的投入方面,应当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既要重视课程主持人的学历、职称、教学和学术水平的提升,更要重视中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建立。只有通过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才能形成该学科领域稳定的教学科研人员梯队,才能通过课程建设形成一批真正的精品课程,提升课程建设价值。4.4确立“教-学-研”互动的教学模式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应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突出课程教学与实践结合,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通过科研活动积累教学素材和案例,使区域经济学教学体现区域特色;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等形式,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知识增加与能力提升并举,形成“教-学-研”互动的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创新,进一步强化课程建设的扩散效应,提升课程建设的效果。
4.5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实践基地建设
对于区域经济学课程而言,除了采取开设实验课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常规形式之外,实践基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稳定的实践基地既可以作为学生实习和调研的场所,也可以作为教师进行区域经济研究的对象。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可以采用大学与地方政府协议共建实习基地模式,不但使校外实习基地成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场所,也能够通过共建减少学校课程建设的成本,还可以为教师科研、学生就业提供平台。大学与地方共建专业实习基地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双赢”机制,是有效降低课程建设成本、提升课程建设价值的重要举措。总之,通过价值工程方法进行课程建设功能与成本分析,有助于提高课程建设的价值,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能够在各类课程建设中推广使用。
作者:丁生喜 张宏岩 殷颂葵 孙立霞 于继明 单位: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第二篇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产生的时间比较短,对低碳经济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目前仍然没有一个统一对低碳经济的权威的标准化的概念界定。但是从低碳经济的来源以及发展方式来看,普遍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依托于低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模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入变革,不仅仅只从生产方式的角度考虑经济的发展,更注重追求经济发展的更高层次,将人们的生活水平、思想价值观念甚至是全球的生态环境都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思维模式中去,是一种在保持当代经济高速、合理化发展的同时,为后续经济的发展留下充分的发展资源,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人们生活的永恒福祉为最终目标,是经济发展走向成熟和完善的标志。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生产的低能源消耗和低碳排放量,促进生态化生产效益的实现。
二、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低碳经济学是在众多经济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逐步的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自身理论体系的构建而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拥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纵观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福利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激励理论以及产业结构理论四个方面。
(一)福利经济学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对低碳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环境的经济效应上。企业的生产发展中,所依赖的生产资源,除了原始自身资源禀赋以及通过市场交换所获得资源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具有公共性质的社会环境中的资源。由于这部分资源的公共性和共享性,社会环境需要政府发挥调控作用,充分发挥资源的利用价值。另外,环境污染具有较大的负外部性,而环境保护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效应。故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方式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应,也必然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福利学的理论阐明了提高社会福利的有效方式之一,是采取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思想很早就引起了各领域的关注,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变化,可持续发展理论更是成为各国最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思想之一。可持续的发展思想强调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在满足当代经济发展需求的条件下,也要为经济的持续发展保留足够的资源。同时,可持续发展理论还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当前全球变暖,全球各类自然灾害频繁的发展背景下,环境保护更是成为国际中的热点话题。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高效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思想也为低碳经济的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成为低碳经济的主要的基础理论。
(三)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从满足需要的角度出发,激发员工动机并使其发生相应行为的一种经济发展理论。激励理论主要是通过作用于员工的需要,激发起内心的动机来促使员工行为保持与组织目标的高度一致性,并激励员工主动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激励理论作为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主要表现在,如何采取有效的政策和组织体系,激发低碳生产方式的选择和产生。在这一作用机制中,目前来说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指导,通过政府的各种政策、标准促使低碳生产方式在社会经济中的推广。在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制定碳排放标准。
(四)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作为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主要表现在环保节能产业日益发展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新经济增长点。现代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但是在这样形势紧张的发展环境中,节能减排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猛,在经济领域中崭露头角。节能环保行业作为产业结构中的后起之秀,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利用环保节能产业的发展优势,优化整个产业结构,促使整体产业结构呈现出最优化状态是产业结构化理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低碳经济重点研究问题。
三、低碳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一)低碳经济体系
低碳经济理论在其发展中逐渐与生态经济理论、绿色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三个理论相互融合和发展,形成了低碳经济学的四个经济学体系。生态经济学主要是讲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理论;绿色经济则强调环境和经济平衡发展的经济思想;循环经济则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需要以自然的发展规律为基础。四个经济体系共同促进了低碳经济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基本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完善,共同强调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维持生态的平衡,只是在具体的经济理论指导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低碳经济与气候经济学理论
气候经济学是将气候学与经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学理论。在当前经济的发展中,气候对经济的影响比较典型的是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效应。随着经济发展对石油化工等能源资源的消耗量的增加,致使大气层中的碳元素过多,而导致全球变暖现象日益突出。全球变暖对经济发展的负作用越来越严重,致使气候经济学中对缓解全球变暖于经济发展的矛盾的研究也逐渐增加。而低碳经济学的主要着力点也是通过发现和创新更多的措施,减少碳排放量,减少温室气体,故而广泛地借鉴了气候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促进自身理论的完善。
(三)低碳经济与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
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主要致力于资源和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研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一直都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对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用、促使资源价值最大化发挥方面。资源也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产生于各种环境系统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现代经济发展资源紧张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资源不仅在利用率上对经济产生影响,与所生存的环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保护资源的重要途径就是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低碳经济学的出发点也是节约资源、提高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的伤害,与资源环境经济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故而将其作为基础理论之一。
四、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一)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完善
经济学理论处于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之中,使其理论体系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并与更多的领域产生交集,从而使得对经济学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更为全面和具体。低碳经济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学的分支,促使经济学的外延得以不断的扩展,不仅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也产生了更多的诸如碳货币、碳交易、碳期货等经济发展工具,而且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不确定也在这些概念的发展中,需要重新选择和确立研究模型,以便增强经济学研究的与时俱进。
(二)丰富了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模式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了人类历史上经济的大发展,但是工业革命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不断地增加物质资源的投入,以获得更多的财富基础之上的,往往仅侧重于对单个经济系统因素的考虑,而忽略资源储存量以及环境承载量等因素的影响。故而发展方式比较的粗放,是建立在大量消耗物质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系统的基础之上的。随着各类可用资源可供使用量的逐渐减少,以及环境破坏负作用对经济阻滞作用的增大,人们才开始了对经济发展方式的重新定位和思索。诚然,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需要低碳经济等更为科学理论的指导,创造出更多的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促使经济更具有长远性的发展意义。
(三)拓展了环境问题的解决方式
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当环境破坏对经济产生阻碍作用时,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环境的整治和保护,通常情况下都是得不偿失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则从经济发展之初就强调对环境的保护,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和谐统一,获得环境与经济的共赢,从而能够极大的提高保护环境的效率。低碳经济也通过对环境保护的专门化的研究,能够探索出更多的解决环境的方法。
(四)完善了国际经济的合作体系
在传统国际经济合作的理论体系中,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发达国家占据优势地位,而欠发达国家则处于劣势地位。发达国家往往将资源消耗量大、环境影响大的产业迁移到欠发达国家。由于欠发达国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资源和环境问题,促使资源和环境问题蔓延到全球范围内,对发达国家也产生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利益,国际间合作在低碳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国际共同合作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共同化解国际合作的困境。
五、结论
低碳经济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备受重视的发展方式。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转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手段,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低碳经济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进行生态保护,鼓励和支持生态环保的生态方式。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不仅仅表现在短期的经济效应上,更为突出的是能够促进长远经济效应的实现和长远经济发展的动力基础。当代由于经济发展基础和条件的不成熟,低碳经济的推广领域和推广力度都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坚持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一定会实现高效的生产方式。
作者:陈素琴 单位:重庆涪陵广播电视大学
第三篇
一、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教育实行并轨和收费制度以后,个人的教育投资成本急剧上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学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促进社会教育公平,保障家庭经济学生能顺利上学,降低个人的教育投资成本,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提高贫困人口教育收益率,对贫困人口进行相应资助成为政府工作的一个方向。大学生资助工作恰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提高社会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手段。
二、当前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正在逐步完善,“绿色通道”、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高校在实施政策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贫困生认定标准不完善,认定机制不健全。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是助学金发放的前提和基础,目前贫困生认定主要依据学生的申请和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结合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评议小组进行评议,并经系院的审核确定。整个认定过程中,由于评议标准体系不健全,无定量评价指标,评议小组要一一核实个人信息,成本较高,困难较大。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在资助名额分配时,往往按照系、班级人数进行平均划分,忽略了贫困生实际的分布情况,易造成资助不公平现象。
2、学生诚信度低,感恩意识缺失,交易成本高。大学生资助是国家的一项福利性政策,是国家调节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具有稀缺性,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供给不足。作为理性经济人,人们都会试图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收益。因贫困生资助是一种无偿资助,被人们认为是免费的午餐,而目前的大学生资助体系不健全,无刚性的认定标准,往往依据学生所交的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情况调查表来进行认定,因信息不对称,学校无法完全核实其真实性,从而导致学生获取贫困生认定名额的成本较低,加上实际操作中,无完备的反馈惩罚机制,学生失信的机会成本很小,在此情况下,学生就有很大的动力,采取失信行为,进行虚假申报,以造成假贫困现象,骗取国家资助金等,造成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此外,由于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且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价值观偏功利化,感恩意识较弱。在假贫困生获取资助成功后,不仅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且产生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如因诚信缺失,使真正贫困的学生心理产生倾斜,对学校、老师的公信力产生质疑,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学生产生心理失衡,都纷纷去争夺助学金等,给后期的资助工作带来更大的工作难度,增加交易成本,同时也会加大银行资金风险,造成银行惜贷的恶性循环。
3、勤工俭学岗位不足,资助方式缺乏激励性。目前,勤工俭学岗位分为校内和校外,由于校内岗位一般工作量小,酬劳低,难有太大吸引力,而校外岗位因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各大高校的校外岗位严重不足,难以满足贫困生对勤工俭学岗位的需求。现在的大学生资助体系中,除了“勤”外,“贷、补、免”都有严格的要求,而“奖”和“助”是主要的资助方式,而无论从资助力度还是资助额度方面,助学金都比奖学金有优势,这就造成部分学生产生思想偏差,学习动力不足,资助方式的激励性大为削弱。
三、完善大学生资助工作对策研究
1、扩大资助资金来源渠道,增加资助供给,优化资助产品结构。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资助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社会援助较少,在面对贫困生对资助的巨大需求的情况下,我们应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广开渠道,吸引社会资源甚至是优秀贫困生毕业生反哺学校,让爱传递。在增加资助供给的同时,我们还需优化资助产品结构,作为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我们要充分发挥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各种奖学金、助学金等产品选择时,应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大学生资助项目,可适当加大奖学金的比例和金额,发挥项目的激励作用,在资金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实现效用最大化。
2、完善制度建设,建立标准,减少资助需求。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我们目前的资助制度供给不足,对利益相关人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造成了制度的非均衡发展。在资助工作中,首先应加强基层民政部门的责任意识,完善问责制度,确保其所出具的家庭情况调查表的可靠性;其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一要尽快完善认定标准,并以文件形式发放执行;二要加强评议认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多轮次化,使资助工作变成无限连续的博弈,建立贫困生档案,加强资助工作的监督和反馈,让学生在重复博弈中,加大失信成本,减少投机行为;三要研究建立高校学生信息库、贫困生征信系统,在政府、学校、银行、社会之间共享信息,加快大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彻底消除搭便车行为,在源头上杜绝失信行为,减少对资助的不合理需求。
3、明确人力资本投资目标,变“输血型”资助为“造血型”资助。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对贫困生的物质资助、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等方面,这有利于解决学生经济上的困难,但却并非是治本之策。高校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大学生资助工作过程中,要继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明确投资目标,改变传统的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的做法,变“输血型”资助为“造血型”资助,实现大学生资助工作良性循环。在资助工作中,一方面要结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解决其上学资金问题的前提下,加强能力培养与训练,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职业培训、社会实践等活动,校企合作,搭建平台,广开勤工助学岗位、为他们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切实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提高贫困生个人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应将助学与育人相结合,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心理辅导和引导,使其树立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真正实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自我解困。资助工作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提高资助工作绩效,提升贫困生竞争力,使其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这才是资助工作的最终目标。
作者:汪高元 单位:合肥学院
第四篇
1、洪水管理的理论基础及目标
洪水资源化利用是为了解决淡水资源的短缺,减轻洪水灾害而开发利用的新型水源,能够满足人们对水的需求和对水环境改善的愿望,从而具有了效用,因此按照效用价值论来解释,洪水资源就具备了价值。另外,资源化的洪水转变为人们可利用的资源,是福利增加的办法之一。福利经济理论中关于福利的概念、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以及消费者支付意愿的概念对水资源的评价都有着很好的适应性。从消费者获得的满意度以及个人偏好可替代性作为基础能够更好地衡量和反映资源化洪水的价值,特别是其分析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把水环境资源为福利水平的提高考虑到价值评价体系中,是目前环境资源和生态价值评价的最主要的方法和思想。现代产权经济学认为,合理的产权制度就是明确界定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在资源使用中获益、受益、受损的边界和补偿原则,并规定产权交易的原则及保护产权所有者利益等。如果水资源的产权明确清晰,其各项权能、风险责任的主体也是清楚的,不同的经济当事人对其拥有的水资源的某项权利的边界是确定的,资源就不会被滥用或过度使用。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传统目标:控制洪水降低洪灾损失,逐步实现人水和谐;②促使洪水效益最大化,利用洪水资源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功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洪水管理的内涵
2.1适度承担风险我国人口众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因此只能实行有风险的洪水管理。也就是说,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不可能投入巨资兴建可以防御所有级别洪水的水利工程,也不可能利用使河流湖泊恢复其本来面貌。国内外的防洪实践已经证明,要完全消除洪涝灾害是不可能的。美国的防洪工程体系控制了江河年径流量的60%,而中国才22%,但即便是美国也承受了许多防洪风险。由此可见,我国的洪水管理适度承担风险是合理可行的,应该充分利用防洪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把洪水风险降低到最低,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牺牲局部,保全大局”一直是防汛抗洪中提倡的精神,但是蓄滞洪区承担的极高的洪水风险,本质上来讲是不公平的。承担适度的防洪风险还意味着全社会应该公平地分担洪水风险,而不是一味地将风险转移到蓄滞洪区。目前,国家对蓄滞洪区进行的经济补偿是一种进步,但是补偿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要和其承担的洪灾风险相匹配。并且今后的补偿不应该只局限于对经济损失的补偿,还应该对生态、文化景观和历史古迹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发展生态文明。
2.2从人水和谐的角度入手管理洪水控制洪水阶段,很少考虑人水合一,大部分时候想的是如何控制水,不让水肆虐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管理洪水,不仅是人对洪水的管理,也有人对人的管理,注重的是人与水的和谐与统一。1993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后,美国提出“给洪水以回旋空间”的洪泛区管理新理念。我们在控制洪水的同时,要给洪水以出路,要允许洪水淹没土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转移洪泛区内的居民以降低洪灾损失,力求做到人不与水争地。在洪灾可能发生的区域,我们要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教育手段来规范人的行为,主动防灾减灾。要逐步提高全社会的防洪意识,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到防洪事务中来,真正认识到防范洪灾,人人有责。
3、目前洪水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防洪工程的主要目标还是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利用洪水资源发展国民经济是更高层次的洪水管理,我国现有能力不足以达到。10多年的洪水管理实践虽取得重大成效,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3.1区域经济发展中基于洪水风险的矛盾突出
河流往往流经多个地区,但考虑和处理防洪问题时,大多数决策者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忽视整个流域的利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乡间基于洪水风险的厉害关系将趋于激化,可协调的余地日益减少。例如上游与支流上加高或新建堤防后,洪水自然调蓄能力减弱,洪水风险可能向干流或中下游平原经济更发达的地区转移。以往“牺牲局部保重点”被认为是合理的减灾策略,但如今与缩小贫富差异、创建和谐社会又构成了深刻的矛盾。既要提高“防洪标准”,又要摆脱盲目“拼实力”的怪圈,区域之间基于洪水风险的利害关系的协调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3.2对水利工程的负外部性估计不足
堤防是用来抵挡洪水的工程措施,它的功能和作用不可忽视也不可替代。但运行工程中存在溃堤风险,其后果也需要得到重视。溃决后被集中的洪水流出肆虐造成的灾害损失通常远高于自然情况下的洪灾损失。某些民堤的建立划分了土地区块,滋生了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盲目的侵占河滩和填湖造耕挤占了河湖调蓄洪水的天然空间,更加剧了溃决风险。多数堤坝的建立没有进行合理性评估,随意拉直建造破坏了自然环境,加剧了洪灾发生的可能性。
3.3现行防洪思路需要转变
2003年,国家防洪抗旱指挥部提出要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提出不能单纯地把洪水当做一种灾害,而是要对其加以利用。10年来,我国洪水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长江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等的洪水资源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鲜有学者对这种资源化利用进行经济评估明确其经济价值,只是单纯地提到洪水资源化可以产生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赵飞和陈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洪水资源化的成本和收益,但也只是文字性的叙述没有用具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洪水资源化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经济效益源自何方该如何利用却没有一种理论方法的指导。因此,笔者坚持应该从管理洪水到经营洪水,以适应水利实践的发展的观点。
4、管理洪水的新思路
4.1实行规范的灾后评价,提高洪水管理水平
洪水管理战略通常伴随着大洪水的发生而呈波浪式的推进,大灾之后有大治。国外很多国家实行了灾后评价,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高洪水管理水平。在有规范化的洪水管理政策和实践指南的国家,“指南”规定了大洪灾发生后必须进行灾后评价及灾后评价中应该完成的规定工作,并且所开展的调研都要有详细的文档记录。洪水期间和之后的数据收集是灾后评价及调研的关键环节。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洪灾后,往往选取河流和洪泛区系统中更多的地点调查洪水水位,记录建筑物及洪水漂浮物标志的最高水位。为了评估损失,必须要收集现场有关造成影响的信息———建筑物、农作物和牲畜、公共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其他资产、商业及生产率的损失。这些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管理机构需要准备好调集资源保障在灾后收集这种类型的数据。可见,许多国家正是通过灾后评价才逐步提高了洪水管理的水平。
4.2对资源化洪水进行经营管理
洪水管理阶段,资源化的洪水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利用市场价值法可以对此洪水资源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和管理。谢永刚教授在其《大庆地区洪水管理模式研究报告》中提出经营洪水的概念:经营洪水是指在洪水资源化以后,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资源化洪水利用方式、途径、成本效益分析等进行综合经营和管理。这种管理分为两个部分:①把资源化的洪水合理调配到不同用水部门(如通过水权明晰、交易等);②把资源化洪水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合理分配到利益相关的各方(如供水者、用水者、管理者、存在冲突的不同单位等),以此来调动各方积极性,在最大程度上利用雨洪资源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对资源化的洪水进行经营管理可以更好地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洪水加以利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4.3加强资源化洪水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建设
从洪水控制到洪水管理阶段,最后提升到经营洪水,这不仅是理念的转变,也是为了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步骤。因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环境恢复和建设是核心,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所在,而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也像人的肌体一样,缺了水,它的肌体也会萎缩、功能就会丧失。特别是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这一点尤为重要。为了使资源化的洪水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展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如《国家水试点》计划通过多个法律法规以保障顺利实施。因此,目前加强我国资源化洪水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建设是当务之急,这是保证资源化洪水得到合理、科学利用的前提。
作者:刘森 王建丽 栗端付 单位:大庆市防洪工程管理处黑龙江大学
第五篇
一、市场经济下经济学教育重点的探讨
凯恩斯曾经说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使学生对当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思想有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并能结合实际分析与应用,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经济学更像一种工具而不是一部优美的诗篇,需要我们去背诵,它是一种技术,需要我们去学习其中的方法与技术,它的终极目的是为我们服务。这就需要我们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去改革创新。我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我们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经济学,最后肯定在实践中受挫。所以切合国情的教学,应该是实践大于理论,真正能将运用于实践中的,就是真正学到的。这对现在的教学可能是一种冲击,但是这种教学的改革时能提高高职学生的能力,为学校的发展也有巨大的好处。
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教学重点
1、将现实生活与经济学进行联系
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将生活中的例子运用于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非常直观的看到经济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同时他们会发现经济学其实并不枯燥与无味。同时多媒体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多媒体可以将大量的经济学的图表与曲线进行表达,不仅可以节省课堂的时间而且更加生动。
2.教学要与时俱进
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的框架下。在当前经济学教学中要将市场经济作为重点,不能抛弃主流的古典经济学,更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正确的认识经济学在发展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中的现实意义。
3.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与鼓励
经济学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很多同学都不能坚持的学习下去,需要老师的指引与鼓励,这是教学中的重点。只有学生愿意学,老师用好的方法教,这样才能学得好。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让他们通过所学去分析与理解。这样不仅能使他们对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进行运用,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经济学兴趣,从而提升他们在经济学领域的知识。
三、结束语
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学是不同于古典的西方经济学,如果仅仅是用课本上知识去看,那么这肯定是错的。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学更注重于生产关系的调节和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所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将重点放在从社会实践中寻找经济学而不是将经济学生搬硬套的放在教学中。
作者:马明贵 单位: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
1、国庆黄金周拥堵的现状分析
2012年中秋和国庆双节叠加,又逢首个高速路“免费通行”假期,“尝鲜”自驾出行的市民出现了骤增,高速公路交通压力明显上升。各大高速公路甚至交通枢纽城市拥堵现象严重。可见,自驾游的出行方式已然成为了我国国庆黄金周的一大特点,也是拥堵现象的重要原因。
2、改善黄金周拥堵现象的政策建议
2.1对景区资源和道路资源进行整合,提高整体的运营能力对于我国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主要是基于我国黄金周期间旅游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以现有旅游资源为“原材料”,通过一定形式的挖掘、加工和完善,已达到展示其价值,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求的目的。通过整合与开发为旅游者创造时间与空间的差异,从而提高旅游资源的供给量。对于我国道路资源的整合,首先,应转变城市发展的“摊大饼”传统模式,树立组团式开发理念,把城市空间垂直界面超饱和的交通运输频次疏散到水平界面,稀释城市中心区交通流的“浓度”。其次,优化公共交通结构,提高混合交通效率。城市交通应是一种包括地铁、地面公交、高架轻轨等多方式、多层次的立体系统。要发展多种方式的公共交通,改变仅以路面公交为主的单一结构。从而在城区减轻黄金周期间的拥堵压力。再次,实施疏堵工程,提高既有道路通行能力。每隔几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优化平交路口、建设公交港湾等常规疏堵项目和区域交通组织优化、交通信号优化,增设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护栏和安全防护设施等。最后,借鉴国内外大城市交通发展经验,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发展车载导航等科学手段。
2.2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建立国庆黄金周期间的旅游信息预警机制。把全国各地旅游景点和游客的旅游意向、景点信息、组团情况、接待能力等信息及时输入互联网,加以正确统计后定期予以权威的旅游信息公布。同时,根据这些旅游市场信息,尽快建立游客流量的测报制度,特别是在黄金周前运用各种媒体加强对重点城市、天气预报热线景区和热门景点的预测、统计和预警工作。以确保黄金周假日游客和旅游企业合理科学的安排旅游和接待计划,避免人流和车流的过度集中导致的黄金周假日旅游质量不达标,最大限度地杜绝各地游客利益受损害的现象。
2.3完善我国的休假制度
世界各国和地区实行的带薪休假制度,保证个人自主选择休假时间,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休假时间过于集中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提升了国民休闲品质,提高了国民旅游质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带薪休假制度有名无实。只有切实推行带薪休假制,职工才有比较大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才能选择旅游“黄金周”以外的时间外出旅游。落实带薪休假制是平衡旅游“黄金周”客源,乃至旅游淡旺季客源的重要措施,真正做到旅游客流的合理分流,维持旅游供需关系的相对平衡。因此相关部部门要加强立法步伐,彻底贯彻带薪休假制度。
2.4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2012年的黄金周无疑是一个挂着“免费”与“拥堵”头衔的黄金周。免费政策呼唤“免费管理学”,拥堵的创纪录则呼唤“免公地悲剧”。免费与管理并不冲突,反而可以相得益彰。管理部门只有潜下心来认真研究免费后的可能变化,分析不同群体的选择意向,预测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从科学的角度提升管理和服务的品质,才能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更好地化为现实。
作者:许林 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