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1.思想认识存在不足
我国自古以来的教育都是精英教育,在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种种不适应情况,职业教育也不例外。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注重增强劳动者素质,这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中并不曾有。这种文化上的不适应导致思想认识上的不足,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障碍。“重学、轻术、轻劳动“”重理论、轻实践”等正是认识不足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的困扰。在认识的局限性作用下,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评判或歧义值得商榷。例如“,专科层次”说认为高职就是专科。但事实上,专科是教育的一种层次,而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既可以有专科层次,也可以有本科层次。这种理解上的错位致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长期找不准自己的定位。“次等教育”说认为只有普通高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只是“次等教育”。教育只有类型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很显然这种不合理的排名只能说明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另外“,弱势群体教育”说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高职学生有很多来自农村贫困家庭;二是高职学生大都高考成绩不理想。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但这并不能说明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弱势教育,我们也不能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就给学生打上“弱势”的标签。以上不合理的思想使得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无论构建什么样的体系,革新思想都是问题的根本。
2.政策环境不完善造成阻力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政策的科学、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政策的不科学、不完善也会给职业教育发展造成阻力。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受益于政策,但是也有可能受限于政策。例如,在国家办学政策上,政府虽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持支持、鼓励态度,但对普通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更加支持和鼓励。这就导致普通高校规模不断扩张,高校之间抢夺生源的苗头越来越明显,给先天不足的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极大的生存压力。尤其是一些比较知名的本科院校为了吸引生源纷纷成立二级学院,而且政府还出台了允许这些二级学院以主校名义颁发证书的政策,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不断被掠夺。总之,政策的不健全导致高等职业教育屡受挫折。
3.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教师队伍素质不高的主要表现是学历层次偏低。以江苏省高职高专的教师队伍为例,硕士学位教师比例为9.5%,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2.1%。另外,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五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仅占10.65%,而教育部对这一层次教师比例的规定为30%。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就业吸引力不足,高学历人员在选择去向时很少将高职院校作为第一选择。另外,当地政府和高职院校本身也没有足以吸引这些人才的优惠政策,最终造成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4.办学条件难以适应发展需要
办学条件是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基础,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硬件设施陈旧,特别是实验实训不能反映当下的社会生产总体水平,实习基地不稳定,整个教学的实习环节效果不明显。这对职业教育造成的影响是致命的,因为无论何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实用技能都是不可回避的。只有学生具备适合社会生产水平的职业能力,才能说职业教育是成功的。而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常常由于办学条件所限不能获取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最终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措施
在现代社会,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庞大的教育体系,该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的发展服务的,因而构建完善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意义重大,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从政策上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结构的自主性
在政策支持下的自主教学,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至关重要。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决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也必须门类齐全、层次分明。人才的类型结构对应着教育的层次结构,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可分为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教育同属高等教育序列,国家采取同一种管理方式,对于专业设定的规定非常严格。高职院校基本没有自主权,这限制了职业教育在适应市场时的灵活性,同时也难以彰显自己的特色。为此,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灵活的政策,或者放权由高等职业教育根据自身状况自主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结构。
2.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分为专科层次、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优化这三个层次的结构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应当突出特色,结合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建立自己独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制上,也应当改为两年,以突出与本科院校的区别,缩短学制能够明确职业教育这个方向定位。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可以尝试四年制的技术本科,就某一技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以更加深化的校企合作反复训练学生的实用技能,使之走出校门就能成为熟练工人。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应立足培养能够从理论的角度系统地把握自己领域内的实用技术,并且具有较强创新性的专家型技术人才。
3.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位制度
学术性学位和专业性学位是我国目前学位制度的两大类别。学术性学位制度建立较早,运作已经较为成熟。专业性学位制度是为了响应市场经济建设步伐而设立的一种学位制度。根据教育部的描述“,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人才而设置”。职业背景包括来自各行各业的一线生产经历。一线人才在接受完继续教育之后仍然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以更加系统化的知识和技能从事自己的工作,而高职教育的目标也是培养生产经营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从职业的背景和培养目标与规格看,把专业学位引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并使之成为与这种教育类型相对应的学位制度和学位体系,具有分类上的依据和操作上的可行性。
4.加强与中等教育的衔接
加强与中等教育的衔接是确保高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和数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深层次考虑。从外部看,加强中高职的学制接轨,能够更加有效地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具体实施中应当改革现有的招生模式,除了和普通高校竞争以外,还应当将触角伸向普通高校难以到达的其他中等教育领域,例如中等职业教育、中专教育等,增加专业对口的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同一专业继续深造的人数。从长远看,高等职业教育在设置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和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性,这样才能使两种教育形式的学生进行沟通和协调。
三、总结
总而言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不断优化和外部的不断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一体系中起统领作用的是思想认识,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队伍,起基础性作用的是教育环境。只有正确处理好与外部和内部各要素的关系,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才能获得持久发展和高效发展的正能量。
作者:高潮 谢婷 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论语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生源紧缩摆,在所有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面前最大的问题是生源问题。自高等职业教育诞生开始,这个问题就已经产生,并且一直伴随,它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所造成的。一是社会认可度低,相比较而言,更多学生和家长更愿意选择本科层次的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只能算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可见,社会公众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认可度较低,从社会人才需求角度看,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也处在人才需求结构的较低层次;二是高校扩招影响,近些年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尤其是本科层次的扩招必然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生源,某些专业甚至无人报考或录取人数寥寥无几。当然,这些可能需要政府与社会舆论的更多引导,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也应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寻求校企合作、政校合作、国际合作等方式扩大生源渠道。
自身不硬“打铁还需自身硬”,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诞生至今问题与发展并存,进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期,如果没有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办学特色,也将难以适应改革,势必会面临淘汰。但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很多高职院校实验实训设备和仪器都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在学校教学与工作脱轨的境地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处于尴尬中;四是政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高职教育并不能独自单枪匹马闯发展,要在社会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高职院校必须寻求政府的政策与企业的合作,从宏观与长远着眼,逐步完善政校企合作机制。在改革深化期内,只有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树立自信,打造出自身办学特色,营造出良好的社会品牌效应,培养出优秀人才,才能赢得社会认可,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二、《论语》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仁礼并重,内外兼修——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仁”贯穿于孔子政治、教育、文化、哲学等思想的诸多方面,是孔子思想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他对为人、为政、处世的精辟概括。如果说“仁”是孔子对个人修养内涵的论述,那么“礼”则是他对个人修养外延的恪求。“不知礼,无以立”,足见他对“礼”的重视。内外兼修既是个人修养的追求,也应是身为国家优秀人才培养摇篮——学校的追求。纵览全国各所普通高等学校的校训,无不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凝练而来,因此,校训是培养人才的宗旨,也是学校孜孜不倦的追求。作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应该逐步融入到学习、教学、办学中,做到古为今用。这也符合中国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内外兼修才有实力做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小道有为,必成大道——强化职业教育的认识
小道在《论语》中是指各种具体的方法、知识和技能。孔子反对拘泥于小道,非轻视小道,用子夏的话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如果将小道看作是中国高职教育的缩影,子夏的话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小道与大道两者都重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则是大道指导小道,小道完善大道,两者辩证统一。历史上,工匠一般都处于比较低的地位,这也可能是当今社会公众对职业技术教育消极态度的历史原因之一。孔子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来回答子贡问为仁,站在当今高等职业教育的位置,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广义上来理解,“器”已经不再只是生产工具,更是能直接转变为生产力的利剑——技术。高等职业院校的身份不应只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基地,更肩负着如何树立好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浪潮中角色的使命,换句话说,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改革中寻求机遇,利用换位思考方式,找准定位,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塑造好新经济形势下的推动者与教育佼佼者。小道是大道的缔造者,小道有为,大道必可成。有了社会影响力,有了社会公众的认同,高等职业教育将会在真正意义上占据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它所面临的生源问题、办学条件等也将会有质的改变。
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
当今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存在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普遍较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更是知之甚少,这在全国也算是普遍问题。尽管各行各业有各自的职业道德,但这些职业道德更似道德上的法律规范。因此,如何将中国传统美德通过文化课程渗入到学生心目中,使之以此量行,也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教学改革方面。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各行各业需要职业道德的约束,更需要从业者能积极发扬美德,术德并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重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这些具有为人处世真谛的警言应该进入到文化课堂,结合职业道德进行双向阐释,能更好指导高职生的实践、行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至今,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要求,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既是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教育发展需要具有前瞻性的同时,不能忽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保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独特性。
三、结语
《论语》体现了孔子大量的教育学说,如学思并重、学行统一、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身教感化等都对现代教育有重要借鉴意义。书中很多语句更是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和影响人生的座右铭,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欲速则不达”、“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等等。因此,对《论语》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它对个人修养的陶冶层面,更应探讨其对整个教育行业发展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发展问题、认识问题及教学活动三个方面简单地探寻了《论语》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意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科层次教育齐头并进的同时,应保持人才培养特色,创新发展方式,促进教学改革,提升软硬条件,从质上打造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发展推动力。
作者:杨文琴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衔接
一、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衔接的必要性
1.发展产业经济的需要
近年来,中高职院校在主动对接产业、培养大批紧缺人才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中高职毕业生成为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的人力资源,促进了区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推动了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但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人才需求的结构,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需求愈加提到日程上。作为中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中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能否与区域重点产业布局相适应,能否与国家总体产业布局相协调是决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现行的中高职目录分类以产业和职业特性为基础,强化了职业教育的专业与企业、行业的对应关系,是普遍提高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
2.学生自身职业能力提升的需求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发挥其更大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为中职学生跨入高等职业教育水平提供了有效途径。在中高职“五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中,学校实施中职三年、高职两年的分段式教学。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中职学生在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及初步的职业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相关的高职课程,从而提高其职业能力。
3.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现代职业教育通过协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专列的“继续学习专业举例”,为中职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参考专业,为中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
二、中高职教育专业衔接的可行性
1.专业目录相似度高
专业目录是国家和各类教育行政部门设置与调整专业的重要依据,反映了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现行的高职专业目录共有19个专业大类(953种专业/1039个专业),包含了农林牧渔、旅游、公共事业、材料与能源、土建、环保、气象与安全等。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同样也有19个专业大类(321种专业),即农林牧渔类、交通运输类、石油化工类、休闲保健类和其它类等。从高职和中职列举的专业大类可以看出:有4个专业大类名称完全相同,7个专业大类名称基本相似,这有利于中高职专业上的衔接,避免了因名称不同造成衔接不畅的问题出现。高度相似的中高职专业大类名称为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奠定了可行性基础。
2.专业设置原则的一致性
中高职教育都强调专业对接产业、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都是为了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服务人才市场用人需求。利于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专业目录大多数能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专业目录内涵具有相融性,专业设置不仅考虑行业企业的需求,还考虑到学生的需求。
三、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专业设置不合理
各中高职院校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专业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原则性较差。专业设置和调整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不顾学校的师资、实验设备、实训场地、资金等硬件是否允许,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缺少宏观调控和前瞻眼光,造成质量滑坡。
2.专业适应性不强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中职的、高职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重复严重,界限不清,缺乏专业质量保障,无法进行科学贯通和衔接。部分专业与当地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不吻合,对市场需求情况了解不够,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方向、规格、数量和未来趋势没有充分地调研,造成部分专业缺乏导向性和相对稳定性。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制约了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
3.并非所有的专业都适合衔接
尽管中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有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并非所有的专业都适合衔接。特别是对于五年一贯制的专业来说,因为学习周期较长,那些就业随市场变化的太快的专业就不适合衔接,而应该与就业比较稳定的专业进行中高职衔接。
四、实现中高职教育专业衔接的路径
1.严格规范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编制中等职业教育
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为解决招生严重滑坡问题,中职和高职的许多学校新增多种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专业,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师资设备等客观情况,从而造成教学质量滑坡,学生专业技能难以适应工作需求。要解决这一问题,要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严格管理。高职、中职学校的专业负责人应根据行业需要,兼顾双方办学条件,制定统一的专业结构,从而提高职业教育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2.服务地方产业,助推区域发展
中高职院校应逐渐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完善校地发展共生一体的办学模式。中高职院校在进行新专业设置时,应力求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及行业和市场的需求,针对地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专业设置要与时俱进,与地方经济需求相结合。以安徽省为例,在中高职专业设置上按照全省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重点加强数控技术、机械加工制造、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工电子、计算机及应用、能源、化工、建筑、旅游、物流、护理、现代农业等专业领域的招生。对于就业困难、社会需求饱和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
3.拓宽专业口径
目前,中高职教育的专业存在着相近专业的口径衔接相脱节的现象。为此,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聘请相关行业、企业的相关专家,对专业面向的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系统研究,提高中高职专业口径衔接的相容性。同时,我们可以参照法国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衔接模式,将中职教育开设的专业按行业分类,每类都制定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高职各专业分别对应其中某一类,从而实现中高职课程设置上的衔接。
五、结语
通过对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衔接问题的探讨,结合新兴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做好与中职教学内容的衔接,逐步完善专业产业对接一体的办学模式,加强中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布局相适应,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
作者:朱凌云 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定位
高职教育要从职业性、实践性和区域性的角度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现人才培养的自身特色。
1.职业性。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区别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属于典型的高层次职业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主要不是培养学术型人才,而是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岗位工作能力的适合具体职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体现人才培养的职业性要求,要从职业性的角度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才能保证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实践性。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巩固专业知识,发展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质,让学生获得较强的职业从业能力。高职教育要从实践性的角度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将实践教学作为考核和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不仅要通过理论教学进行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通过实践教学进行系统的实践能力训练,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
3.区域性。高职教育作为培养职业型人才的社会活动,必须植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特定的区域之中,以地方为中心,与市场相适应,体现区域特色,“其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此,高职教育只有走特色办学道路,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以及行业企业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选准服务项目才能培养出适用对路的高技能职业型人才。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状
受思想认识以及实践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注重考试评价,忽视潜能培育。高职教育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侧重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评价的导向是职业型导向,不能用普通高等教育的学术标准来衡量以职业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高职教育。目前主要采取考试评价的方法,这种评价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采取集中灌输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学生未能接受充足的实践锻炼和技能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操作技巧处于较低水平。
(二)评价指标单一,忽视素质培养。高职人才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目前评价工作倾向于采取单一的以检验知识为主的终结性考核评价,未能或者较少采取多元的以检验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的考核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考核,难以激发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提升。
(三)注重定性评价,忽视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表现和现实状态,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定量评价主要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受评价指标量化程度以及操作难易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操作上主要采取定性评价法,即依据学生提交的总结或者报告来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高低。这种评价往往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难以对学生作出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存在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来衡量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水平,或者以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来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高低的现象。
(四)评价主体单一,忽视社会评价。社会评价是指以高职教育系统外部的社会力量为主体,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对所培养的人才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目前主要是以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自身的评价为主,未能吸收诸如用人单位、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评价过程较为主观,评价结果缺乏可信度。这种评价缺乏社会力量的监督和制约,带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评价结果不够客观,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效果的最大化。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主体
高职教育要吸收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全面性。
(一)行业企业(用人单位)。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职业型人才,这种职业型人才是否符合社会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由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来进行检验和评价。行业企业(用人单位)不仅是高职教育服务的最直接的需求主体,同时也是客观评价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主体。行业企业(用人单位)不仅能够对毕业生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专业程度、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而且可以为高职院校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提供反馈性意见。
(二)社会评估机构。社会评估机构的评价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人员,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在系统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社会评估机构作为独立于高职院校之外的非利益相关者和非官方机构进行第三方评价,摆脱了校方人为的主观因素的干扰确保了操作的公平性,排除了虚假信息的干扰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致使评价工作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保证了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全面性,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也易于得到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三)社会实践单位。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学生提升职业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高职学生到社会实践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目的是要在实践工作岗位上接受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把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充分运用,形成较强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单位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工作态度、操作技巧和职业纪律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
(四)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系统的培养工作,让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主要看在整体上是否达到了学校专业培养目标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毕业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以及适应市场需求及变化的能力。高职院校理所当然应当成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主体,高职学生只有达到了学校专业培养目标规定的要求才准予毕业。
(五)毕业生。高职学生既是高职教育服务和培养的对象,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可或缺的评价主体,从中可以真切地了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是否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能否较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能否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掌握的职业技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创造,为行业企业发展作出贡献的情况,不仅是衡量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要素
高职教育要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等要素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一)知识结构要素
高职教育不同于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它所培养的职业型人才在知识层面上不要求具备高深的理论知识,知识传授主要围绕培养学生胜任社会生产一线工作所需的能力展开,目的是要让学生形成与技术应用能力相适应的知识结构。知识是基础,没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做支撑,将难以形成较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要将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等指标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考核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形成奠定知识基础。第一,要强化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考核,通过开设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以及公共选修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掌握适应社会生活和胜任岗位工作所需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第二,要重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考核,通过开设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主干课程,让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技术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三,由于知识的掌握具有隐蔽性,在考核评价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结构各组成要素和指标的考核。要全面考核学生对人文知识、科学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技术知识掌握的程度,操作中做到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二)能力结构要素
能力要素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核心要素,也是区别其他人才培养类型评价体系构建的核心部分。高职教育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参加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将专业技术能力、职业适应转化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指标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重点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第一,要重视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文献查阅能力、理论分析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通过学习专业基础课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积极参与文献查阅和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独立解决实际工作以及专业问题的能力。第二,要重视考察学生是否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功底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通过学习专业课程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成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职业技能,特别是提高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第三,要在开展创业教育以及创业培训的基础上,针对行业企业以及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重点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是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也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基础素质要素
高职教育主要是面向社会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职业型人才,不仅要突出职业技能培养这条主线,将职业技能培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加强以敬业和诚信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不仅要懂得在职业岗位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善于沟通交流,学会团结合作,还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敬业精神,做到爱岗敬业。要将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身体心理素质等指标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重点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及健全的人格。第一,要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艺心理课程以及国学经典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理论修养和政治觉悟,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使其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乐观豁达的处事态度。第二,要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企业顶岗实习活动,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磨练精神意志,遵守工作纪律,提高职业技能,使学生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
(四)职业素质要素
高职人才不仅要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备进行创造性活动和独立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具备区别一般基础素质所需的特殊职业素质。要将职业技能素质、职场应变素质以及专业创新素质作为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职业素质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将其作为考核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进而确定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所规定的标准和要求。第一,要考察学生是否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较好地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是否形成较高的适应岗位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素养。通过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第二,要重视考察学生在职场中的应变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对待临时事务的应变处理能力。通过联系行业企业以及用人单位,建立相对稳定的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和使用反馈机制,在实际工作岗位和职业环境中强化应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第三,要重点考察学生是否具备专业创新与转化能力,以及在岗位工作和角色转换时是否具有较强的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开展创业能力训练和创业心理辅导,使其形成较强的创业创新素质和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高强度的岗位工作。
作者:赖金茂 邓祖文 卢坚 单位: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高等职业教育地区经济发展
一、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和目标没有清晰的定位。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较短,而且现行的高职教育体制和理念基本上都是沿袭普通高等教育的思维及运作模式,而高职院校的主体前身又都是从以往的中专、中职教育发展而来。这种教学形式虽然看似是高等教育,但是在师资力量和教学理念上还是与中职教育没有完全区分开来。具体而言存在错误倾向,一部分高职院校将自身定位偏向高等教育,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思想素质的提升,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本质。
(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队伍素质是一个关键因素。在职业教育中大力发展既懂理论传授又懂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已经成为教育界普遍认同的观点,同时也为广大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反复证明。双师型教师队伍对学生素质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实施中效果一直不理想,出现口号喊得响,措施不扎实的现象。这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造成了重大不利影响,也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健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中一种重要的培养模式。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发展已经初步建立起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严格地说,只是在形式上确立了这种模式,在内容上还欠缺很多。从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来看,院校虽然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院校也定期向企业派遣学生参加实习实训,但是取得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意,尤其是一些新建成立的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条件不足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得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二、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定位不准确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还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培养适合全国性的人才还是培养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这些问题一直含糊不清,是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市场需求发生偏差的重要原因。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服务于所在地的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应当对这一点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更深层次的认知。将自身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地区经济结构和地区特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确保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受益。只有确定了这个目标,高等职业教育才能更好的适应地区经济发展。
(2)建立工学结合新的教育模式。在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模式。这种工学结合不仅仅在形式上满足基本要求,同时在内容还要进一步深化,更为重要的是要与地区经济发展要求结合起来。工学结合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和企业发展状况。地区经济发展为地方高职院校提供了广阔的练武平台。为此高职院校应当积极探索与地方企业合作的模式,将地区经济发展中对人才的要求作为自身的培养目标。在工学结合中不断的将自身的发展与经济建设结合为一个整体,不断促进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对地方教育和经济发展重要作用的实现。
作者:周天生 单位: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建构
一、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的内涵
第一,校际专业集群是由两所及两所以上的高等职业院校根据社会需求共同构建。每个学校在专业设置上都有自己的强势专业和弱势专业,相对应的师资、设备等资源配备也不尽相同,不同专业针对社会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也是不同的。由若干所院校进行资源整合联合构建专业集群可以形成合力、节约资源、相互促进,以此提高整体的办学效果。
第二,校际专业集群内的专业大多是围绕区域内某一行业岗位群而形成的某一类近似专业。各个专业大都具有较相近的技术领域,对应相同的行业岗位群。
第三,校际专业集群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要求的主动适应与战略创新。专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群、产业群相衔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链,以此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二、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建构的原则
(一)政府引导、服务社会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的运作除了遵循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外,应主动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和管理调控,充分发挥教育资源整合的最大效益,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尽可能承担更多服务社会的项目,形成高职教育新的发展契机。
(二)互相尊重、资源共享的原则
在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内各成员单位所有权、产权及人事关系基本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应充分尊重各成员单位的意愿,在理事会领导下,按照民主集中方式议事,有效集聚高职校际专业集群内部的教育资源,实现高职教育资源的同建共享,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集聚辐射和引导推广效应,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能力和教育质量。
(三)责权对等、骨干带动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各成员单位以协议和契约形式确立责权利分明、平等共赢的合作关系。成员单位按照协议章程发挥其在高职校际专业集群中的各自作用,同时努力发挥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使区域内教学质量高、专业技能突出、社会美誉度高的高职院校成为校际专业集群的骨干核心学校,充分发挥其引导、聚集和辐射推广的作用。
(四)坚持创新、稳步发展的原则
集群化办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坚持创新的原则就是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的发展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人的培养与发展为本,从办学理念、学制衔接、运行方式、资金筹措等多方面改革创新,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坚持稳步发展的原则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步骤、分阶段组建和逐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
三、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发展策略
(一)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建设的先进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施的管理创新举措,这一举措不是简单的操作性变革,而是具有前瞻性、长远性、全局性的战略变革。校际专业集群建设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必须构建起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建设的先进理念,根据区域内产业、行业发展的新动态,建立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群、产业群、专业群的产业链动态研究机构和校际专业集群规划研究机构,规划、实施高职院校校际专业集群建设。积极改变传统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办法,深刻、全面地认识到以重点专业为核心、资源共享的高等职业院校校际专业集群建设是高职院校管理模式与发展理念的战略变革与创新,其本质上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发展要求的主动适应与有效服务,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充分认识。
(二)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中的专业由于专业领域内容相近,对应相同的工作对象和技术岗位,反映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大部分共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因此,基于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采用“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构建。“平台”课程体系由专业公共课程和专业基本技能课程组成,侧重于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内各专业的共性发展要求,其中专业基本技能课程可按某一区域内某一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设置课程,为学生今后职业规划夯实基础。“模块”课程体系由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组成,侧重于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内各专业的特色发展要求,“模块”课程中的每个模块都以专业集群内岗位群的工作内容为依据,是专业内理论与技能的融会贯通,学生可依区域内就业需求和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学校可依职业岗位群的发展进行人才分流培养,以增强学生的就业实力。
(三)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建设的创新型组织形式
在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的组织建设中要改变以往以系部、专业为主体的管理组织形式,创造性地开展区域校际合作,按照专业集群建设的特征、原则与规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建设与管理机构。打破传统的专业樊篱,建立起校际专业间内在联系与沟通。一是建立重点建设专业的选拔制度,根据区域内行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动态制定重点建设专业规划,以此为依据对应建设相应的校际专业集群;二是建立专业集群负责人制度,由专业集群负责人负责组织专业集群的规划、资源配置、课程开发及专业间的协调与联系;三是引入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参与专业集群建设,改变高等职业院校“闭门造车”研究专业建设的传统模式,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资源共享。
(四)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建设的教学资源
要合理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建设的教学资源,一是要在创建优质共享的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教学资源库上下功夫。高职校际专业集群教学资源库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资源沟通平台,可以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资源累积和教育资源共享,能覆盖专业集群内多门主干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一般包括教学案例库、精品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等,内容涵盖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辅资料、教学课件、模拟实验、作业发布批阅、辅导答疑等多种师生交流方式。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教学资源库不能一蹴而就,要调动区域内广大合作院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建立网站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开发、充实教学资源,实现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发展。二是要在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内建设开放、共享的实习实训基地上显实效。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引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近期目标是以校际专业集群内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培训为本,建设学生的实习实训教学基地;远期目标可设置为区域内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基地及合作企业的员工提升训练基地等。
(五)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建设的师资资源
要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锻炼和打造专业理论扎实、技能水平高超、团队意识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校际专业集群内的每一名教师,要不断加深理论修养,密切关注本专业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过程中的新动向,不断充电,积极深入区域内的知名行业企业,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加快理论、技能更新速度。针对校际专业集群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要形成校际专业集群内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双师型”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团队,注重团队内教师学历、年龄、职称、学缘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校际专业集群内专业带头人应属于“专家型”多面手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较强的职业技能水平、良好的团队沟通能力及表达能力,以便在校际合作中起到中坚、协调作用。总之,校际专业集群中师资队伍的素质是实现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同时校际专业集群的建设也能够为教师的专业理论发展、实践能力提升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
四、总结
专业集群化发展是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积极研究区域内的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化现象及其发展理念、发展模式,这既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不断发展演进的结果,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势所趋,对加强区域内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变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应该继续推进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集群化发展。
作者:温辉 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第七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然性
1.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和战略要求的需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要求,全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实现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培养与终身培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2010年,我国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要求把职业教育列入重点工作内容,把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深化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建设已经全面展开,然而职业教育的层次与专业结构仍然不完善,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因此,必须加快突破现代职业教育的障碍。
2.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成败。教育部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人数和入学率都在不断增加,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大众化的阶段。但是,社会依旧缺少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这就需要必须改变高等职业教育这种尴尬的现状,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步伐,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
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陈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采用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片面强调传授理论知识,忽略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时,对于企业、市场与专业本身的需求,学校方面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析。这严重阻碍了教学的发展,不利于学生顺利地实现就业。
2.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在一些高职院校中,由于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专业课程的开发脱离了市场的需求,更没有对就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导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过于盲目,部分专业毕业生过剩,却又缺乏市场亟需人才以及相应的培养专业。
3.教学经费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方面,还缺乏健全的机制,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存在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资金不足,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例如教室、实验室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教学基础设施陈旧,学校占地面积较小,实验训练基地达不到人才培养的要求。
4.师资力量薄弱
许多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想、综合素质等尚有一定的差距。现有的师资队伍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教师结构不合理,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相对较少,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虽然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却缺少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教师数量也没有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
5.不注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
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方面,企业没有动力,学校又缺乏相应的政策与发展目标。即使学校与企业合作,也难以形成长期良性的循环。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仅仅停留在实习的阶段,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相互促进,建立互惠、双赢的机制。
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
1.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科技飞速发展,职业岗位频繁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同时,高等职业培养的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以及中职教育的区别在于,技能型的人才应该随时发表展,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提升、自我创新发展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重视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提高,从而具备较强的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总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要突出高级性、职业性、技术性等特征。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性专业目录,指导与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建设。各类高职院校应该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调整专业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应瞄准就业市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在优化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要特别突出职业性的特点,坚持错位性的原则。从高职院校的特点出发,着眼于地区的特色经济,从而构建特色专业。同时,还要加强建设专业信息平台,调查研究国家政策、社会需求与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等情况,进而及时调整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此外,要处理好专业口径宽与窄的问题。总之,要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生产一线,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3.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突出理论性与综合性,重视知识的系统性。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形式单一,以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主,这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因此,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构建注重技能培养,具有教学针对性,发挥学生个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室内教学与拓展训练相结合;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在教学评价上,要建立以提升能力为重点的平等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学生除了理论学习之外,还需要实践,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安排学生在两年的学校学习之后,最后一年到社会上参加实习。在创新人才模式之后,学校与企业之间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运用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4.坚持产学合作,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结合是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产学合作具体是指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从而促使学习成果转变为工作实践技能。首先,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学校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关系,加强与政府职能等部门的关系,不断加强专业教学的建设,加强宣传力度,采用座谈会、动员会等形式,让相关人员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也为校企结合创造良好的氛围。其次,要夯实校企合作的平台,这是进一步深化产学合作,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引进先进资源与设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要加强服务平台的建设,开展技术培训,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最后,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积极引进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共同开发课程资源,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包括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教师的专业结构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比较复杂,教师需要同时胜任多门课程,上课之前还要准备好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素质教育的推进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一支“双师型”的队伍可以保障高职教育的质量。首先,要打破原有的师资来源,教师的学历与能力并重,要积极引进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教师。其次,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满足基本条件的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也可以鼓励其来校担任指导教师。另外,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学习、培训等,进一步加快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6.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主要是学校内全体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校园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教学思想的构建。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校园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要通过长期积淀形成,校园文化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充分调动学校师生的积极性。如果高职院校拥有优秀的校园文化,那么就相当于拥有了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础。这也是高职院校不断发展的动力。
四、总结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是不同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该以培养技术型与实用型相结合的人才为核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亟需创新。这对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水平以及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相信在政府、社会、企业、教育机构、教师、学生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断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作者:于莹莹 单位:辽宁教育研究院
第八篇:高等职业教育思政课程改革
一、提升教师思想素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长久和深远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好学生的表率。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提高思政课专任教师的思想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运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在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起着主导作用,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不断适应学生的客观实际,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时,还要加强其它课程在对学生实施教育过程中的育人功能,形成课堂教学中的多管齐下,形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必然会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要顺利完成这一重任,不能单靠简单枯燥的说理教育,还要通过生动的身体力行的示范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很大的,甚至还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道德水平。特别是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觉性,抵制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蚀,健康成长。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言传身教在思政课中的引领作用
辅导员不仅仅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工作的教育者,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特长的教师,更是奋战在管理学生基层岗位上的中坚力量。因此,首先应当凭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以独到的人格魅力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在教学上,必然是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辅导员是参与日常教学管理的辅助力量,其工作的落脚点并非是直接参与管理课堂,而应该是通过对于课堂的辅助管理,发现学生中的风气和思想动态问题,为规范和推进课堂管理提供帮助,最终是要为寻找和发现学生中的思想问题寻找线索,进而跟进开展工作。
辅导员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结合学生实际,社会现实,举出生动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思政课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这样就就要求教师摒弃照本宣科,独言堂的老套式,而采用读、议、讲、练相结合以及谈话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这样,学生思想活跃,课堂气氛浓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学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也由单调的说教变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双边活动,由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向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探求知识转变。因此,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显著的。所以在思政课改中,高职院校应当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予以重视。
三、结语
作为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通过教师获得思想方面的信息,从而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中间辅导员的言行往往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客观上要求辅导员要用自己的博学和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的角色,应当注重自身的修养,力图做到“辅之以情,导之以理,圆之以梦”。一个道德高尚、认真负责的辅导员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引领一定是最为广泛、深刻、持久的。
我省广大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师顺应改革开放和开展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潮,敢于改革“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探索思政课课堂教学的规律。但是,我省高职高专学生总体教育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发表展需要,所以调整和改革思政课程体系、结构、内容,高职高专思政课中采用“专任教师与辅导员组合分担”,这一新模式组织教学,不仅能改善和加强课程师资投入效果,而且对充分发挥辅导员育人作用,促进思政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试验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王迪峰 单位: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九篇:高等旅游职业教育
一、目前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模式单一保守
不论我们接受不接受,专业化的旅游服务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教育模式的创新,能够打造标准化、专业化的旅游人才的教学模式是高等旅游职业教育探索的目标。我国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目前更关注外延式发展,理论教育占了课程设置的大部分,对于职业教育来讲,实践机会是培养学生专业化素质的重要保障,而实践机会少,会造成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弱,无法积累大量的行业经验。各高等职业院校各自独立施教,独立发展,缺乏相互交流沟通及联合办学的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最新行业动态无法通过院校、师资间的相互交流快速传播,这种教学体制制约了教育的发展。高等旅游职教必须具备长远的视野,走出独立教学的模式,打破院校间的壁垒,以专业为纽带,以旅游行业为桥梁,联合学校、企业、行业等机构进行教育改革,大力发展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等。
2.师资力量薄弱
在我国,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大部分师资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旅游高等教育专业培训,对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处于边摸索边学习边施教阶段,教学经验及教学专业性相对比较缺乏,与国外同行业的交流机会较少,甚至与国内同行的交流机会都很少,因此整体师资力量薄弱。与国外同行相比,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我国高等旅游专业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论教育、实战经验少、教学国际化水平低等问题,导致教师对行业动态不敏感,无法及时掌握国际旅游新形式,信息量少,无法将国内国际行业新标准、新动态等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师资所具备的专业实践经验以及教学专业化的重要性,要积累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一是要积极鼓励和要求专业课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到优秀旅游单位、知名旅游企业进行实践体验,掌握第一手实践材料;二是将实践经验总结纳入对教师的工作考核范围,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科学评估,激励教师自我完善;三是创造条件,输送优秀教师出国学习交流,学习国外同行业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管理理念,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成归国后,院校组织向相关专业教师传授教学新思想,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1.开展校企合作
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从调整办学思路、改革教育模式开始,全面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促进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继江苏第一个成立省级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后,其他部分省份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筹备成立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开展校企合作的新职业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由学校牵头,在企业、政府等多方支持下,为旅游专业师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和实习场所,并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操指导,使我国的高等旅游职业教育更符合市场需求,有利于提高旅游服务行业的竞争力。由高职院校牵头,联合其他高等职业院校、具有知名度的旅游服务企业等,形成以促进行业发展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纽带、以相互合作为原则的非营利性旅游职业教育集团,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发展,使我国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真正实现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2.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培养人才
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市场定位应该以满足人才需求为核心,紧跟市场用人需求变化,加强高职特色教育,增强旅游行业企业在教学中的参与度,通过推行有鲜明特色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来追踪人才市场需求,从而调节平衡旅游人才市场供求关系。旅游行业协会、企业等在发展旅游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通过国际社会实践验证的,国外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一直坚持以行业协会为龙头,企业参与的旅游职业教育模式,例如美国、瑞士、澳大利亚等。美国没有设置类似旅游局的专门负责旅游管理的部门,而是设置白宫旅游政策委员会负责国家旅游政策的制定,而其他职能的履行则交由行业协会、企业及教育研究机构。而瑞士旅游教育主要由饭店协会创立,由多家饭店培训机构组成,为瑞士旅游和饭店行业培养输送优秀人才。由此可见,行业协会、企业及其相关组织更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其在发展旅游教育和培养旅游人才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3.加速旅游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水平还相对比较低,虽然高等旅游职业教育旨在培养优秀的旅游业人才,但我们所缺乏的是旅游业的国际性人才。与旅游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我们所缺乏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经验、而是缺乏具有国际交流和合作等全面素质和能力的人才。因此,培养高技能国际化的旅游人才、加速旅游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是我国高等旅游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国内高等旅游职业教育院校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输送优秀教师到国内外开展学习交流,到处于同行业发展前沿的国家取经,吸取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教学理念,有条件也可以尝试与国外优秀的教育机构联合办学,互访学习,以加速旅游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可以在名牌旅游企业内引进优秀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作为旅游专业教师培养,充实师资队伍,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整体水平,提高教育质量,高等旅游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也要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前提,多设置一些符合国际旅游业标准的课程,尤其是关于国际旅游行业的政策法规、行业动态、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掌握国际行业发展形势。
三、结束语
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不仅是我国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宏伟目标,也是我国所有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共同理想。从对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思索开始,发现问题,总结对策,努力提高我国高等旅游职业教育水平,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符合旅游业发展目标的专业化、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旅游行业国际化的发展需要。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国际同行业发展接轨,将我国发展成为高层次高水平的旅游大国,是我国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宏伟目标,也是从业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作者:李琦 单位: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第十篇: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发展
1高等职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高职院校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够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状急需高职教育行业服务能力的提高,此外我国经济还面临着产业的升级。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行业服务能力来说还差强人意,距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还很大。这在以下几方面都有体现:首先,高职院校欠缺科技创新能力,在这方面的实力不强,对于应用与技术开发的研究,没能为企业贡献多少力量,超低转化率的科技成果未能使之成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其次,相关的业内知名人士欠缺,他们既要有丰富高深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缺少能真正参与到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工作中来的人才;最后,设备支持不足,特别是供生产使用的,以及用于研发新技术的设备,在提供员工培训的服务方面未能起到真正有用的效果。而恰恰是这些因素影响了校企合作,对企业不能形成吸引力,这就非常不利于高职院校服务于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1.2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经济发展促使产业转型,产业的转型促使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科研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两个方面也逐渐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提升服务能力的主要因素,造成师资队伍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普遍缺乏的教师科研和攻关能力。教师为企业发展贡献的科研力量微乎其微。由于高职教师普遍是从毕业学校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几乎没有多少一线实践经验,因而也缺乏科研能力,真正能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领军人物更是欠缺。这就无法彰显出吸引企业和院校合作,更无法将院校自身的价值体现出来,这是针对企业来说的,还有就是针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新速度跟不上发展节奏。专业教师缺乏一定的意识,没有及时做到对产业发展的追踪,他们对人才的培养自然就很难达到行业对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的要求。
2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2.1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教育理念的构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在同时带动了产业和行业结构的变革,面对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的产业群,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并不断培养和训练他们相关的能力,尤其要注意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努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有助于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走进市场,增强自身优势竞争力。
2.2服务区域经济和具有区域特色专业设置的建构
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区域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首先在对就业职业分析方面加强研究。切实了解到各工作岗位的真正需求,并以此为出发点,对社会上新出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积极做好相关的企业市场调研工作,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并有侧重地培养自己院校的特色专业和优势热门专业,有机结合通用性与特殊性的,完善传统专业与前瞻性专业的相互融合进步,对于本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要重点突出出来,以复合型的高精尖人才为培养目标,丰富并拓宽课程内容并实现不同岗位、不同专业和职业之间的沟通融合。
2.3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采用灵活多变的办学形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对两方面的教育内容都有所涵盖,相当于同时进行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这二者分别体现了正规化的基础学历教育和针对市场需求和区域产业特点的非学历教育。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协调两者的发展,将学校形态的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同时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共同发展,实现在职教育和转岗教育等之间的联合发展,沟通有无,使教育的发展道路协调有序,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
3结束语
高职教育做好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工作,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高等职业教育要想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还必须立足于并且服务于地方经济。
作者:刘希 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