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论文(共9篇)

2021-4-10 |

第一篇:大学语文课堂演讲

一、开展课堂演讲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一)人文性

课堂演讲活动很好地体现了人文精神,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课前演讲,学生感兴趣,感觉温暖,成为他们大学生活难忘的记忆。

1.分享生活知识,达到交流的目的。大学语文课时有限,课堂演讲在有限的课堂上追求好的效果,让课堂成为一个平台,与学生丰富的课外生活相联系。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强调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的一致性,即学生必须跨出教室,走向生活,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大学语文的开放性教学,强调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如第二课堂、调研活动、社会沟通、假期的社会实践、教研课联系起来,把学生的趣味爱好和在生活中获得的人生感悟传达出来。在实际的演讲活动中,学生细致而生动地传达个人的生活体验,其中所展现出来的正是合作、顽强奋斗、不断追求、热爱生活等健康的生活情趣。因为学生所讲的内容是自己所经历的和体会到的,所以特别有感染力;因为是身边同学们的生活体验,所以对其他同学就特别有启示意义。

2.展示风采,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和认同。演讲活动的内容,强调是学生经历和倾注过感情的事物,尤其以爱好和兴趣为主,比如一个学生介绍写作爱好,并给我们展示他的作品。一个女生介绍使用photoshop软件制作图片特效的爱好,她介绍因为着迷,为此熬夜的经历,当她把自己做的特效图和原图片进行比较时,学生发出阵阵惊叹;她还展示了失败的作品和后来经过努力做出的成功作品。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展示了追求和探索的可贵,给我们提供了美的元素,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自己学习和生活过的高中校园无不充满了感情,提供了一帧帧精美的照片,体现了一种生活本身的朴实和亲切感。一个维吾尔族女生给大家介绍家乡———喀什,“没到过喀什,就没有到过新疆,因为喀什太美了”。介绍新疆姑娘的辫子为什么那么长:“一般都不剪,因为剪了头发就是剪了她的幸福。”说起特殊的民族舞蹈———萨满舞:“这张照片就是昨天拍的,我爸爸在广场跳萨满舞,他不好意思拍自己,就拍了别人的。因为我告诉他我们语文课需要做个演讲。我爸爸还告诉我他昨天跳了萨满舞,如果你在该多好啊,我们一起跳。”在无意中展示的亲情颇为动人。学生介绍自己的室友和一块度过的大学生活,概括室友的某些特征,并提供了许多生活照和集体活动的照片,而且为了演讲活动,还专门摆拍了一些戏剧性的夸张的照片,这无疑成为他们大学生活的难忘回忆。演讲中他们总是自然地表达相聚不易、珍惜缘分、和谐相处、共度大学的美好时光的心愿。通过演讲,审视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珍惜友谊,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体味幸福,这无疑是合乎人文精神理念的。精彩的演讲,学生展示了精彩的自我,如果不是这样一个舞台,学生间很难了解彼此的精彩,他们赢得在学生的赞赏的同时,也获得自信。一个学生介绍他参加国际大学生模拟联合国的经历,细致地展示行程、收获,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这是无形中传递的理念。

3.拓展学生的时空视野。我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并且显示出多民族的特征。不同的生活地域、生活经历使他们有不同的见闻和感悟,把这些讲出来与学生共享,自然带来了许多新鲜的东西,从而拓宽了时空视野。学生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查阅资料、规划内容,不自觉地补充了新知。大学语文课堂演讲活动形式和内容总是生动活泼、突出趣味的,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提升了心灵的境界,调动了学生追求未知境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这些都是与人深层精神领域相关的。

(二)工具性

课堂演讲活动很好地体现了大学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1.课堂演讲活动训练了学生搜集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演讲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围绕话题需要搜集资料,并且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这无疑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和人生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让学生张口讲话,而演讲活动让学生说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激起人的表现欲望。演讲是学生面对观众,展示自我,发表言论的过程。学生需要克服羞怯心态,大方而得体地演讲。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样,有的学生说话声音很小,语言节奏把握不够好,内容不够新颖丰富,PPT展示和演讲不能很好地配合都影响演讲效果。演讲需要吸引听众的注意,需要运用适当的语言技巧。演讲直接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课堂演讲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堂演讲,学生常常准备了文字稿,制作的PPT也要配上适当的文字,这都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由于写的是亲身经历过并且倾注了情感的事情,学生多能表述得声情并茂。大学语文应在母语学习普遍遇冷的国内大环境中勇担重任,以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特性,在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素质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课堂演讲是大学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性实践活动。21世纪人类步入了信息时代,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信息的传递不再依靠单一的文本形式,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的丰富与多彩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信息能力,即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的能力,学生掌握开发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由于演讲活动要求制作PPT或其他类型的视频,是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个演练,而个别学生甚至尝试制作微电影,在拍摄好素材之后,自己剪辑、配音、配乐、配字幕等,这对他们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阐明问题,学生必须到网络中搜寻资料,并进行选择和编排。语言描述不够形象的地方增加图像、动画或者视频内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和感官享受。

二、开展课堂演讲活动的注意事项

在学生演讲结束后,教师要适当点评。教师要抓住学生演讲的特色,给予中肯的评价。点评能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发言长处是什么,还存在哪些不足需要克服,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其他同学能从教师点评中得到启示,对发言同学的优点加以学习借鉴,对其缺点引以为戒,避免自己重蹈覆辙。点评以鼓励为主,同时对演讲中出现的方法性问题给予明确的指点。教师的点评还要突出教师对学生演讲的一种感动或感觉,点评不能是干巴巴的,要有一些真正感悟出的内容,能够打动人和感染人。实践证明,课堂演讲活动调动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积极性,内容丰富多彩,取得了良好的大学语文教学效果。

作者:韩华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

第二篇:大学语文改革创新

一、分析大学语文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所具有的职业观和就业观,是建立在新的社会需要基础之上的,他们所看重的是多元化的、有着多重选择的技能,这样的技能观和择业观,必然对于当前的高校语文教学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即,当前的高校语文教学工作,并没有对于学生的实际需求给予充分的重视。当前的高校学生语文学习,普遍表现出了个性化的需求,他们所要求的语文知识,是能够满足自己的实际需要的、多元化的语文知识体系,以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优势。例如,普通大学与重点大学、理科与文科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都会体现出显著的差异性,而实际的高校语文教学工作,并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学生需求的变化性,所设定的课程仍然以普通高校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性的、普遍适用而又无专业化用途的教学内容为主,这就直接导致了高校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降低。

二、大学语文改革创新

(一)革新高校语文教育理念

高校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必须进行革新,才能够适应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要。革新教学理念,就要对教学目的进行重新地思考和定位,以确立起较为科学、合理的关于语文教育的新认知。应该意识到语文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应用于实际的沟通和交流需要,完成既定的任务。原有的语文教育模式,较为注重语文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而对于语文的实际操练能力,则很少给予关注,而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该转变原有的语文教育模式,将语文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就业需要结合起来,形成语文教育和市场的人才需求有效对接和完美结合,保持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和实际的市场需要的一致性,并将其作为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

在转变语文教育理念的过程中,要加大对于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工作创新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统计和分析,继而针对实际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作出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对于学生毕业之后,有可能从事的工作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而设计出较为合理的高校语文课程。在整个高校语文教育过程中,要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工作理念,一切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定以应用型为导向的语文教育教学观。根据重新定位的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应该形成这样的认识,学生的学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因而,应该加强对于教师的执教能力的测试与考核,实行凭证执教的教师任教制度,以切实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质量,让学生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带领下,掌握专业的语文技能,进而形成较为强大的专业知识竞争优势。

(二)革新高校语文教育模式

在目前的高校语文教学工作中,并没有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因而,要对当前的高校语文教学模式进行革新,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语文知识,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获得较好的课堂互动效果,建立起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机制,从而形成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起以学生为主导的高校语文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整个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发挥其组织者和指挥者的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将整个的课堂教学工作都交给学生,放任学生自己学习,而是要求教师在把握课堂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上,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以达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目的。

在整体把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以帮助学生正确地面对和解决问题,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学方法,熟悉并能够驾驭高校语文知识体系,洞悉学生的学习心理,在综合把握学生语文水平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从而达到既定的语文教学目标。并且,经过长期地探索和实践,许多学者对于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得出了相应的研究结果,并且经过了实践的考验,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体系。例如,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课堂参与态度,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如何增强学生所学知识点的记忆效果,如何加深对于以往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等,都作了相关的探索和研究,并应用于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三)革新高校语文教育内容

对于高校语文教学内容的革新,是基于新形势下,用人单位对于高校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要求而必须采取的措施。现行的高校语文教学内容,并不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的基本要求,因而,必须对现行的高校语文教育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以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目的。可以在原有的基础语文课的前提下,增加一定的、为了满足市场需要的语文课程,改革语文授课形式,例如,采用语文基础课与网络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语文授课模式,能够很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也可以根据实际的市场需要,增加新的语文应用型课程,诸如应用文写作等,都可以成为高校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在进行教育内容革新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当的语文教学手法或者是教学工具设备的应用。

例如,语文多媒体技术教学,是综合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一种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它在多媒体技术辅助下,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语文教学资源,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欲望。有研究资料表明,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综合使用眼、耳、口等器官,所达到的学习效率,是单单使用一种感官所达到的学习效果的几倍。而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就是根据这样的学习规律,让学生在综合调动感官的基础上,带着较大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语文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样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中国要牢牢把握这一发展机遇,在政治、经济、金融、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在良好的发展机遇面前,尤其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快高校语文教育体制改革,以更加适应时发表展的需要。

作者:刘振中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第三篇:大学语文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状况

大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责任意识,使学生树立起热爱祖国、振兴民族的使命感和爱国意识,增强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奉献自我等价值意识。而且人文素质教育包括智力拓展、思维训练、提高心理承受力、培养实践能力等,用概括性的话来说,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囊括了所有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而素质教育则根据这一理念,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最高的教育宗旨。当前,大学语文不断受到大学学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视,并且此时的人文素质教育仍处于逐渐摸索之中,关于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不甚明了,大学语文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之间的沟通应如何实现的研究也处于初步的发展中。大学语文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这作用究竟如何显现,是在后来教育界对素质教育的探索中逐步突显出来的。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

1.熏陶人文精神,提升自我

21世纪是“人才资源大于一切”的时代,大学教育实施人才素质教育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公平意识、责任意识。而这些意识则依赖于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当今,大学生素质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在校园中,大学生对于真善美的理解也逐渐曲解,行为规范也履行不恰当,纪律意识淡薄,受挫能力降低,对人生价值缺乏深刻理解。而大学语文,则通过各种教学材料与教学方法教导学生崇高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教会学生做一个当代所需要的具备文明素质的人才。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学语文的教学优势,使学生树立理想人格、提升精神品味。

2.学会鉴赏美学,丰富自我

文学是作家通过修饰的文字来反映对现实问题的剖析,对发现的美的阐述,对自己心灵世界的开放。通过文学这一载体,文化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将温冷情怀、人情世故、喜怒哀乐展现出来。来助于增强人们对世界美学的了解,从而提高人类的审美品位。大学语文灵活运用语文教材教育学生,其蕴含中外古今悠久历史与当今现代各类文化作品,雅俗共赏、文质兼备。而不同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也各有千秋,古代作品往往侧重于深厚意蕴的表达,其所展现的是古典之美;现代名作则更显灵活生动,文字酐畅淋漓。教师在引领学生步入文学殿堂欣赏范文之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学鉴赏能力与审美品位。大学语文课堂通过充分利用阅读文学作品这一课堂活动,使学生丰富了想象力、激发了创造力、增强了思考力,逐渐学会高品位阅读的学习习惯,这将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拓展语文外延,锻炼自我

语文包括听、说、读、写等语言表达能力及基础语言知识,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大学时期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能力包括对基础知识的熟练运用和思想的透彻表达能力,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技能。而语文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名大学生的思想水平、行为规范、道德品格的高低。然而深厚的语文功底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学生在上学期间不断积累与培养的。进入大学之前,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即母语的认知与表达,因此大学语文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其所提倡的是文化教育、素质教育、思想教育,使学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表达能力,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大学语文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材料阅读,还应向生活中外延。语文在生活中的浸入是显而易见的,单从语文载体而言就数不胜数了,如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因此,教师应担负起甄别的任务,使学生分清良莠,择其优者而学之。

4.注重爱国教育,增强自我

爱国教育从古至今都是语文教育的主旋律,贯穿大学教育的主线,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使学生提高对个人、社会、集体乃至国家、民族的时代责任感。在大学课堂中,有大量的语文教材讴歌了历代爱国人物炙热的爱国情怀与兴国的雄心壮志,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丰富的民族内涵,可将其在无形中转化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坚定爱国理念与为祖国效力的情怀。这些优秀作品也从多角度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5.渗透传统文化,发挥自我

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语文知识,拓展自身素养,还要使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热爱并发扬。在语文作品中,不少文人志士阐述了自然之美,文学之雅,民族之博。司马迁完成《史记》这一巨著的背后隐藏着是多大的悲痛;屈原赋《离骚》则有蕴含了怎样的离难;孔孟之说虽为简短之言,但句句发人深省。每一句名言警句都教导学生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尽管文人已逝,他们的胸怀气概仍流芳百世,而大学生则应该继续将其发扬传承下去,这不仅仅是对民族文化的负责,更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必要之措。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1.充分挖掘语文教材

大学语文课堂上所运用的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最基本载体,每一本教材囊括了上百篇的文学作品,而每一篇作品则蕴含了作家的呕心沥血。无论是从材料的选择还是运用方面,都洋溢着教师与作家所要表达与教授的情感文化。教师既要依托于教材,又不能依赖于教材,应该在原有的教材基础上,灵活运用更贴近实际的教学活动来教育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表达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力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不应仅仅将目光放在所学的教材上,还应通过自己的思考,更深刻认知教材所要表达的内涵,激发其对自我对人生的思考。

2.提高教师自身示范

教师在学生的一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则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在培养下一代之前,首先要有高尚的品德。一名教师只有自身拥有了崇高的道德品格,才能更好的育人,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其次,教师还要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领悟教学材料的深刻内涵,理解字里行间的深刻含义。融会贯通全方面的教学材料,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教会学生学会阅读、写作、思考,使学生的人生篇章不断丰富发展。只有将教师的个性与人文素质结合,才能不断促进学生自身卓越发展,提高他们的人生素质。

3.创新语文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及知、读、念、写,而大学语文教育不应仅仅拘泥于传统教学理念,应注意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所占的主体地位,学生不止是坐在课堂上听讲,而应独立思考,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思考。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扮演主要角色,教师只是起到引领、帮助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出于被动状态,教师也只是淡淡地讲学问,为改变这种现状,改革教学方法,应大力推行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学习、自主式学习、辩论式学习。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力图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大学语文课堂上锻炼创新意识、思考能力。这样的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学习知识,全面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

4.丰富教学活动与方式

大学语文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讲授,还应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进行改进。教师应大胆创新,打破单一的教学方法,增多教学环节,使课堂教育更轻松愉快的进行。让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自我思考的能力,培养人文素质与道德品格。语文课堂上应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师也应构建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不仅仅拘泥于一张试卷的考察与作答,如考察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其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个性与能力双向发展。使学生在大学期间掌握专业知识,熟练专项技能,领悟人生价值,开拓人生发展。

四、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承担着弘扬民族文化、拓展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怀等多项责任,它既可以为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参与社会竞争及终身未来发展奠定扎实的文化知识与精神素养基础,也可以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以及延续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桥梁。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均具有推动作用。教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地、多角度地、多层次地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将道德伦理学、审美学、心理素养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和对思维的创新训练,既提高学生表达语文能力与交际能力,又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与道德情怀,这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前进方向。

作者:黄福元 赵梅赏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

第四篇:大学语文教学问题及对策

一、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原因探析

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常常处在一种可有可无的地位,学校领导和教务部门对其重要作用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急速发展,人类社会日渐趋于物质化、技术化、工具化,客观地说,社会发展到今天,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心理已经逐渐占据了人们思想的主导地位。这种思想体现在高校的课程安排上,就是为了追求高就业率,不惜违背教育规律,挤占教学计划中别的课程的教学时间,临时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例如,由于看到招聘单位在挑选人才时更为注重的是应聘者的外语能力、写作水平和计算机等级等等。因此,很多高校就在教学课时的安排、教学资源的配置以及师资力量的调配等方面,对诸如英语、申论写作、计算机以及会计学等公选课程给予优先保证。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难以一而就,更无法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在高校课程教学时间的竞争中,自然就旁落一边了。

2.师资力量薄弱。当前高校大学语文的师资力量普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教师教学积极性有待激发。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高,教学课时得不到保障,加上课程科研空间有限,担任大学语文课课程的教师地位也不高,所以,很难提起大学语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样一来,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的质量如何就可想而知了。二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有的任课教师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意识,习惯于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教学,分析文学作品时,依旧是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划分段落、思想内容、写作特色的老一套刻板程式,教学手段还是一本教案、一块黑板和一张嘴巴。过分依赖教学参考资料,照本宣科,缺乏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特色。教学过程中,依旧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到文字的正音、段落的翻译和讲解上,而对作品当中的人文精神的揭示和渗透却往往忽略了。至于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整堂课上,确实是注重了语文知识的灌输,但却忽视了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失去兴趣。

3.学生缺乏兴趣。在当今的高校校园里,人们很难看到有学生在课外用很多时间去自学大学语文课程,去仔细欣赏文学作品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感悟文学作品所揭示的人生哲理,理解文学作品的精神内蕴。这个现象正好表明现在的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功利主义思想影响。生活在现实社会的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上那种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虽然也很重要,但却没有计算机、外语、物流、法律、新闻等课程来得实在。他们关注得更多的是如何获得对毕业后就业上岗用得上的外语、计算机、会计等各种等级证书,更愿意在这一类实用性强、见效快的课程上下工夫。至于大学语文课程,不少学生认为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因而对这门课程的学习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不愿把很多精力花在它上面,为了应付考试,临时背背资料,绝少有学生自觉通过阅读来感悟这门课程所蕴含的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二是教学现状使然。诚如前面所说的,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从教学的内容到手段、方法上的过于格式化和封闭化,也是造成学生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缺乏兴趣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4.缺乏合适的教材。长期以来,高校大学语文一直没有一套合适的教材,这也是困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陕西的户琳老师调查发现,全国共有不同类型的《大学语文》教材多达50余种,它们基本上是古文和文学作品比重较大、思想教化功能明显、对能力训练有所忽略,类似于高中的语文教材。这样的教材用于高校教学并非完全合适。对于高校来说,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择的依据,应该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为目的,同时还应综合考虑具体学校生源的知识结构、专业基础以及同时开设的其他人文课程的具体情况。事实说明,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大学语文教材,对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加强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策略思考

1.提高思想认识,落实课程计划。从学校领导、教务部门到全体师生,都要通过学习有关文件,全面、深刻领会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要清醒地认识到,首先,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该是具有深切的爱国思想,远大的人生目标,爱憎分明的情感,乐于奉献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等深厚的人文素质的人,而在培养这些素质方面,大学语文课程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次,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而灿烂文化的民族,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传承这份宝贵的遗产,大学语文责无旁贷;再次,大学语文课程不仅包涵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还蕴含深厚的人文科学知识,这对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与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鉴于此,高校必须切实加强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认真落实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2.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双重任务,因此,它对课程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具备渊博的学识,作为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厚的学识储备,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种知识信手拈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拓展,见识获得增长,能力得以提升。其次,要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教学实践经验。大学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人生经历,深刻感悟到人生的哲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融入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加之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掌握教育规律,善于启发和引导,具有独特教学风格,才能在教书活动中达成育人的目的。

3.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要使课堂教学被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授课时就要突破思维定式,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一是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以往因为课时少,老师便尽量加大课堂信息量,导致所讲内容不深不透,结果是事倍功半。实际上,小信息量的课堂教学,螺旋式前进的讲解更能吸引学生。因此,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应该本着“信息量小一点、知识点疏一点”的原则,做到少而精,把内容讲深讲透。二是在教法上,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程式,尝试把文学经典置于文学史的框架中,将文学故事与文人逸事编织起来,让它们走进课堂,凭其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恰当使用教学辅助手段。信息化、网络化的高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大量优秀的资源,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运用先进的辅助手段开展教学,把精讲与泛读、讨论、观摩、比较、鉴赏等方式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这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祖国文化精粹的兴趣是大有裨益的。

4.选用或自行编写适合高校学生实际的教材。要改变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有效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众多、良莠不齐的情况下,精心选择或自行编写一本适合高校学生实际的大学语文教材是十分必要的。要根据成人高校的办学定位以及地方对人才的需求实际来选用或编写教材,教材内容一方面要突出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另一方面还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要能激起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在真切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的同时,又能有效培养自身的交际、协商、求职、演讲等现代实用语文能力。

三、结语

事实证明,大学语文课程是高校各门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毕业之后走进社会、参与竞争的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高校要切实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在认真反思以往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情的基础上,注意从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材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努力达到学校重视,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目标,只有这样,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才能有效发挥出来。

作者:谭少元 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第五篇:比较文学视域下的大学语文教学

一、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大学语文选材于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经过时间积淀的作品是全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的解读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开拓他们的视野。大学语文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大学语文教材版本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学生把大学语文看作“高四语文”,学习兴趣不高;课程学分低、课时少,不能引起学生重视;教材上部分内容与高中语文重复;教师授课方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等等。这些问题长时间的累积导致授课效果不佳,学生热情不高,导致课程逐步走向边缘化。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语文教学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利用大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势必需要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与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比较文学学科性质及其特点

19世纪后期,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的飞速增长,交流日益频繁,民族间文化不断地冲突与融合,比较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成新的文化思潮与文学思维。亨利•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中提到:“比较文学是超出一个特定国家界限的文学研究,也是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些知识和信仰领域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由此可见,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不只局限于国别文学或某一民族文学,而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为手段,用宏观的视野考察各民族文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互补等文学现象。正如美国学者雷纳•韦勒克所言:“比较文学是从国际的角度来研究一切文学,认为一切文学创作和经验是统一的。根据这样的看法,比较文学是一种没有语言、伦理和政治界限的文学研究”。这其实也是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势和必然要求。

世界上任何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和文学都不可能是孤立的,或多或少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比较文学这门新兴的学科要求打破传统的国别文学、民族文学、世界文学和总体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模式,将其置于全球化语境下把文学视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进行考察,从材料事实、美学价值、交叉学科关系的视域上梳理世界各民族文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影响,使得文学研究更注重整体性。“比较文学跨文化、跨学科的特质更适合在流动开放的全球化语境中沟通不同的文化体系,使西方与东方文化可能进行建设性的对话。”另外,与单一、封闭的国别文学和民族文学研究相比,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涉及到异质的文化因素,因此可以从他者的角度来重新阐释和解读本民族的文学。

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它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外国文学、世界文学学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理念基础和重要方法,它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以综合性、跨越性、交流性作为基本特性,具有比较的自觉性、包容性、广延性。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为深入研究文学思潮、理顺文学脉络,同时也为大学语文课程的选材与实践提一种新颖的视角,因此,将比较文学引入大学语文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如何将比较文学的原理和方法引入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

(一)将比较文学的理念引进大学语文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是连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教材的编排体系和选文视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门课的性质和方向。在全球化时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被放置在开放的多元化语境之中。在此背景下,如果大学语文教材仍然只局限于本国的优秀作品,封闭在同质文化体系之中,思维模式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无法突破原有的文化“模子”的去看待和接受域外文化,且会构成全球化沟通、交流的障碍。所以,我们应该具有开放的视野,将大学语文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认识、接纳不同源的异质文化,这样能够更好地认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并在比较的理念下重新阐释华夏文明。基于此,在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材上,应引入一定数量的国外优秀作品,介绍域外文化,培养学生在异质文化系统之间的文学比较思维。在这一方面,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是比较成功的。从1981年开始至今,他共主编了大约九个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并且每个版本都结合时代做出了新的调整和变化,与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及改革潮流相契合。徐中玉版《大学语文》的前六个版本均在我国文学作品的范围之内选择编排,直到2001版才出现了《麦琪的故事》等少量外国文学的作品。在2007年版的教材中加大了外国文学作品的数量,选文涉及历史、哲学、社会科学等其他人文学科的知识,还包括研究自然科学的名家名篇,体现了比较文学的学科交叉性的特征,并且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多元并立,多样共存,是世上万事万物的自然存在状态,也是‘和’的当然前提。‘和’不等于‘同’:‘同’者,一也;‘和’者,谐也。有不同而求和谐,达和谐而存不同,乃是社会常规,人生常道”。不同文化体系构成了蔚为壮观的人文景观,正是因为有多元文化的存在,才能在异质文化的碰撞之中进行互识、互证、互补,才能在对话与冲突之中得到发展和创新。这是在新形势下对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的回应。162

(二)将比较文学的原理和方法引入课堂教学实践

比较文学以比较视域为基点,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汇通性学术研究,其方法论主要体现在影响研究、平行比较和跨学科研究三个方面。可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选择性使用,丰富教学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比较文学的第一个学派,法国学派提倡影响研究的方法,即从文献实证的考据研究不同民族与不同国家间的相互关系,探寻其中的规律。在讲授中国现代文学时就可以尝试引入此研究方法。西方文学不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特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和新文学观念的形成。鲁迅曾受到过契诃夫、莱蒙托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外国作家的影响,他自己也说道:“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这才后来能独立,我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

在分析鲁迅的《药》、《狂人日记》、《伤逝》时,可以联系西方作家对他的影响,并将这些作品跟相应外国作家的作品进行引证、对比分析,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鲁迅的作品,体会作家的深刻思想,并且认识到在不同文化体系下作家表达方式的异同。通过分析这种影响,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的认识。在讲授钱钟书、张爱玲、徐志摩等名家的作品时也可以介绍其思想渊源,通过影响分析,认识到中国现代文学对西方思潮的选择性接受,加深学生对中国作家作品的理解,并对文学、艺术的流动性、互通性、关联性形成初步认识。法国学派以严谨的事实联系为基础,但有时会陷入繁琐考证的泥淖,忽略文学性。面对影响研究的局限,美国学派提出了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是对没有渊源关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由此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平行研究拓宽了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打破了影响研究“事实联系”的限制,突显了文学的本位意识,强调了比较文学的审美价值。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既可以选择作品的一个片段进行平行比较,也可以将整部作品与其他民族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

如在分析《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这个人物形象就可以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将其与《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进行对比。这两个人物都是体现人民意志力量的英雄,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仁”,把仁义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关羽因为重仁讲义被奉为“武圣公”,成为受人尊重爱戴的英雄。相比之下,阿喀琉斯却显得凶狠残暴,我行我素,但他却是西方人心中不折不扣的英雄,因为西方文化因其希腊文化的源头崇拜的是力量和智慧。由此可见,关羽和阿喀琉斯代表了中西文化精神中两种不同评价体系下的英雄典型。在中西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不仅有“异”,而且还有“同”。如契诃夫的《苦恼》和鲁迅的《祥林嫂》都表现了小人物的苦恼无处诉说的痛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史怀泽的《敬畏生命》都表达了对人生终极价值的礼赞与崇敬;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卢梭的《瓦尔登湖》都体现了在自然中追求生命真正自在的真谛。在面临“生死”、“爱恨”这些基本命题的态度上,全人类都有着共同的思考,正如钱钟书先生说的那样“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中外文学的共通为比较提供了平台,而比较则更进一步在“文化之镜”中突显本民族的特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联系,增加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深化对不同民族文学特性的认识。

大学语文的教学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简单地重复作品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色或是作品的艺术特色,那将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悖于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将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影响研究、平行比较和跨学科研究等方法灵活有效地运用到大学语文的教学之中,将会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也会使大学语文的课堂更加生动活跃,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三)将比较文学的思维方式引入课外阅读文学赏析的指导中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的重要途径与有效手段。在课堂上可以简单介绍比较文学的概念、原理、方法及意义,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在课外阅读经典作品,增进他们的学习热情。笔者在讲授完陆游的《沈园二首》之后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西方有关爱情的诗歌,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分析不同之处。在接下来的课堂讨论之中,学生踊跃发言,有人认为中国的爱情诗感情含蓄,意味隽永,像一副淡雅的山水画,西方的爱情诗热烈奔放,像色彩浓郁的油画;有的学生则提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中西方诗人创作的爱情诗各具特色,中国诗人的作品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之下也创作出直抒胸臆、大胆热烈的爱情诗;有的则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进行思考。通过这种“课外阅读+课堂讨论”的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他们在个性化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见解,灵活地掌握与运用知识,并培养他们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矫正应试教育“填鸭式”的僵化思维。

四、运用比较文学观念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大学语文担负着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任,以增进学生思想文化道德修养、提高审美能力为目的。比较文学不仅是一门综合性强的精英学科,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文学研究的新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开拓了文学研究的视野。将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平行比较和跨学科研究等方法渗透到大学语文的教学之中,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培育他们自觉比较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文学发展的普遍规律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使他们能够理性看待文学发展的共性和个性。同时,也增强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打破封闭的课程体系,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促进大学语文的课程的良性发展。

五、总结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其影响的日益扩大化,如何与世界对话和互动,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大学语文教学在时代话语中被赋予了新的要求。“比较文学就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而且是一种生活原则,一种人生态度”。大学语文的课堂加入了比较文学的观念可以打破单一封闭的国别文学的瓶颈,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避免走进“西方中心主义”的藩篱和拘泥于于本土主义的固步自封,用开放、宽容、客观的视角去看待异质文化,同时,借助于异族文化之镜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阐释本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作者:李景 单位:凯里学院人文学院

第六篇:大学语文中民族文化精神的培养

一、何谓民族文化精神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人区别于外国人的应该是他们自身的特有的文化特质和气息。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着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美利坚多元文化的融合、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使他们具有了开拓进取的自由主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文化精神是今天美国奠定超级大国地位的基础,即使是那些身处社会底层的黑人,也坚信自己的美国梦终会实现。1868年的明治维新塑造了日本民族强悍、坚韧、好战和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使这个国家迅速实现了富强,使这个民族遭受了重大的灾难,也使日本在战后迅速恢复。德意志追求真理的民族精神使其在统一之后一直是世界哲学和科学的领导者,但是其狂热的民族情绪也使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笔者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耻文化”的民族,也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汉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西方文化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西方文化追求实用主义,而中华文化追求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就是一种“士”的精神,就是一种对于高贵品格的尊重,是一种对于圣贤境界的向往,也是一种自身素养的不断完善。小到个人,这种精神表现为修身,大到民族,这种精神表现为国民性的培育。这体现的恰恰就是国学经典的“教化”作用,也是体现了国学经典“正人心”、“立道德”、“育人才”的功能。而大学语文教育之目的就是为了培育这种个体的国民性,从而熏陶整个民族的文化精神。

二、大学语文教育为何要重点培养民族文化精神

1.大学语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我国大学语文教育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始终缺乏清晰明确的课程目标,调查显示,目前大学语文的授课时间在每周两个学时,共一个学期左右,在教学体系中处于无足轻重的位置,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课程已经沦落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境地。过去认为大学语文是工具性和基础性并重的学科,不但重视写作、应用、表达能力的培养,甚至还将推广普通话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内容,认为大学语文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表达、沟通和写作的能力。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基础性是中学语文应该重点培养的内容,大学时期的开放性教育体系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要的目标,应该培养中华民族整体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根本精神,关注中华民族创造的价值和理想,关注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生存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国家意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指的是语文教育中所包含的民族化,在教育和教学当中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来培养人文素质,健全他们的人格,提升他们的品质。大学语文并不是艺术赏析,文学作品一定要注入文化才有着特殊的魅力。大学语文的培养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因此,课程定位应该是培养他们的自身的文化素养、个人修养和高贵人格,将民族文化的精华根植于他们的心中。

2.大学阶段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和个人品格的形成时期

大学阶段正是一个学生自我塑造的时期,这一阶段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信仰和个性品格正在逐步形成,这一时期能够真正熏陶他们的只有书籍和教育,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将民族文化精神注入到文学作品当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应该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而追求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以圣贤先哲为榜样,追求至善的境界,因此,大学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士人”的精神,让他们塑造自己的完善的人格。这一点国外的大学做得尤为突出,迄今为止,哈佛大学还在教导自己的学生成为一个品格高贵的“绅士”。而“绅士”这一概念,是美国建国之初国父们提倡的品行标准。

3.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客观需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网络一夜之间铺天盖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越来越多的繁华和物欲充斥着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他们已经很难静下心来研究一门学问,浮躁、短视、追逐金钱和享乐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因此,当下迫切需要民族文化精神之魂注入他们的大脑,改变当前的这种趋势。中国文化经典强调的是静心修身,曾文正公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有管宁锄金而不视的典故,这恰恰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如何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体现出独特的民族精神,是大学语文教育当中的重点问题,也是体现民族性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应该如何在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培养民族文化精神

1.确定大学语文基础学科的地位

大学语文越来越显得边缘化,其重要性远远不比大学英语,正如袁腾飞老师所言,中国当前的各个学科都要通过英语的测试,就是历史学这样的领域,还要通过英语口语的测试,这是语文教育领域的一个缺失。大学语文教育可有可无,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文化精神的培育都存在严重的不足。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发源地,其文化之博大精深可谓是超乎绝伦,而在当前,大陆地区的大学语文教育其文化精神不但不如港澳台地区,甚至还不如日本、韩国这些亚文化地区。针对这种情况,应该确定大学语文基础学科的地位,增加学时,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重新确定考核指标和考试内容,将大学语文放在比大学英语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只有确定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才能够保证教育教学过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能够保证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2.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只是一个模糊的教学宗旨,要实现这一宗旨,教学中必须要有这明确的教学目标。大学语文教育应该重新设置教学大纲,根据当前的实际需求和教学需要重新确定教学目标。总体来说,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不应该以训练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写作阅读能力为教学目标,而是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化素养和个人修养品格为根本目标,要多多选择经典的文化典籍,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选择其中优秀的人文典籍,选择经典的名言典故,要让大学生从文学作品入手,通过对于作品的分析和理解来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让学生深层次上去理解应该如何做人,让学生去感受管宁、陶渊明这样的士人的高风亮节,体验屈原的爱国情怀,理解曾文正公止于至善的修行过程。要让学生去追求一个“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高深境界,从而在个体上完成自我修身的目的,在整体上实现国民性和文化精神的培育。

3.完善考核机制

完善的考核机制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比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几千年来科举考试之所以成为无用之学,恰恰正是因为“科举”考试的考核机制存在问题,今天的高考也是一个相对来说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但是高考的考核机制还需要很多需要完善之处。举一个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对于一门不考试或者开卷考试的课程,学生即使再有兴趣,也不会投入精力去学习,况且当前的情况是,大多学生对于大学语文没有兴趣。鉴于大学语文这门学科具有开放性,而且民族文化精神也难以量化,因此,如何对于大学语文教育中注入了多少民族文化精神进行考量,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难题就在于此,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将整体教学任务分解,采用积分制考核,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给予三到十分的积分,100分满分,60分为及格,这样能够在考核上形成有力的约束。

四、结论

文化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精神不但代表了中国几千年来优秀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文化根基,同样也是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精神和国民性的体现,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应该为大学生注入民族文化精神,让他们精神有所寄托,在课程的内容当中注重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文化素养和个人修养品格。本文认为,给予大学语文的基础学科地位,确定大学语文的具体教学目标,采用百分制进行阶段性任务教学是在课堂培养民族文化精神的关键因素。

作者:杨继祥 单位: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篇:大学语文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人文科学教育主要包含有以下几样:政治学、经济学、音乐以及哲学等。然而,迫于当前我国就业形式的严峻压力,大多高校以及大学生都只是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忽视了最为基本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样最终造成的后果就是大学生在就业时遇到挫折。分析大学生就业时遇到的困难可以发现,大多学生在自己的专业水平方面均没有问题,但是却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就业结果。例如,一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往往出现词不达意或者是会做不会写的情况;还有一些学生无法对自己进行明确的定位,好高骛远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和大学语文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有关。我国著名学者苏步青曾经说过“语文,是一切科学文化的基础”。因此,重视对大学生的语文教育,有效夯实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而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服务功能,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在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大学语文具有“温良之药”的功能

笔者经过调研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均开设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仔细分析课程可以发觉,其中存在很多致命性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对于自我的定位不准确;大学生缺乏规划意识,对于就业目标也不清晰;大学生缺乏就业准备,社会实践能力严重欠缺等。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入手,仔细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因素可以发现:如果把当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比作“西药”的话,大学语文教育就属于“中药”,“西药”的针对性较强,往往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在学生就业问题方面只是具有中短期的作用。而“中药”则是温良的,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属于长久之计,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就业问题。首先,大学语文教育一方面具有培养和教育学生学好母语的功能,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服务功能,具有审美教育、人文教育以及发挥良好技能教育的作用。其次,大学语文教育不仅仅在道德价值层面影响大学生,它属于一个综合的体系,它的范畴不仅包含有语言文学,更是涵盖了哲学、历史以及艺术等,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从而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最终借助于这个平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就业能力。

(二)我国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仔细分析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育可以发现,因为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一直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阻碍,所以为了真正、彻底地发挥大学语文的服务功能,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首先,从当前大学语文的学科建设上来说,因为一些历史原因以及语文学科自身定位不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大学语文教育一直都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语文学科发展相对滞后。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到今天,我国的大学语文教育都存在主旨之争,即是“体”、“用”之争。“体”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审美能力;“用”重在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这两种主旨之争,严重影响了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方向,使其无法形成健全的、科学的教学体系。然后,从当前大学语文的学科教学实践上来说,因为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出现边缘化的情况,所以关于高校的教学实践也无法被重视。

例如,有的学校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有的学校对于语文课程安排较少等。这就导致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落差,丧失了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进而阻碍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最后,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态度进行分析,因为传统应试教育以及当前我国的就业现状原因,大学生自身对于大学语文不重视,学生的主要精力都在一些影响自身之后就业的课程以及考试上,例如,专业课知识的学习,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学生无法专心进行大学语文的学习。

(三)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服务功能

关于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服务功能,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拓展大学语文的教育改革之路,真正发挥高等教育中大学语文的作用。首先,认清大学语文的本质,明确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大学语文属于一种综合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具有引导性作用。然后,提升大学语文在大学教育之中的地位,不仅学校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也要从心理上重视大学语文的学习,这样才能够彻底地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第二,强化学生的口语交流训练,提升学生的就业基础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刚刚踏出校门面临就业问题时,他的口头表达能力是用人单位对其进行判断的第一印象。而且当前大多数的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对于文凭的重视程度已经有所下降,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的最初认识也就是通过其口语表达能力来断定的,一些说话流利,富有文采的自我介绍往往能够快速得到面试官的青睐,好的开头,就如同一把成功的钥匙。更为重要的是,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便于工作之中的沟通和交流。鉴于此,大学语文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利用各种形式强化学生的口语交流训练,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例如,组织一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以及辩论赛等。

第三,强化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训练。当前的大多用人单位对于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应用文写作属于比较常见的一项内容。另外,笔者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厂领导要求对厂里工作提意见,这位学生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厂领导一看,文采斐然,且建议很好,大为赞赏,就直接把学生调到厂办进行工作。这个事情就说明了,掌握应用文写作技巧,往往会给日后的工作带来良好的机遇。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学生就业过程之中,一些学生往往意气用事。因为上级的几句批评或者是工作中的一点困难等,就负气不干了。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缺乏职业道德素养。然而,在这一方面,大学语文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在大学语文课文中,我国五千年的传统美德都是以精华的形式出现,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无形中让大学生接受真善美的陶冶,养成负责任、顾大局等良好的精神品德。而且现在的一些学生缺少吃苦的经历,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篇就是对学生毅力培养教育的良好载体,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意地提升学生这方面的素质,真正让学生领悟到人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大学语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彻底发挥大学语文的服务功能,就必须深挖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发展规律,寻找最佳契机,使得大学语文课程能够真正地走进学生的生活,彻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作者:高秀娟 单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八篇:大学语文人文教育

一、推行人文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可行性分析

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使之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知识认知领域,是有其合理性的,原因在于大学语文特殊的学科属性和人才培养的内容与目标。笔者在教学经验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承民族文化的可行性。

(一)语文学科自身蕴含中华民族文化

“语文”,可以简单解释为“语言、文字”,但从它的理论特点和实际作用来分析,这种定义又是比较片面的,它不单单是一种工具性的教学手段,更是启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学科。大学生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悠久而又灿烂的历史文化、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以及先贤的深刻思想,这使得大学生在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在古人看来,所谓大的学问正是修身、养性,知晓是非,为善为德。这便精确地阐释了教学的本源。

(二)语文教学在内容及形式上反射出中华民族文化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会在很多时候需要向学生讲解作品所涉及的技巧和文采,这不仅要求老师必须熟知诗歌散文的艺术特点,还包括知名小说在语言技法上的深刻研究,这些不同形式的语文教学内容都体现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大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自然会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大学语文教师在认真剖析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时候,大学生也在悄悄地吮吸着文化的雨露。我们都知道在整个社会群体中,最有批判意识、创造意识、民主情怀的就是知识分子,不能不说这与他们接受的语文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二、渗透中华民族文化,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构想

(一)把握好教学内容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除了进行必要的作品讲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以外,教师还应该进行主观性地选择教学内容。选择富有道德教化、感召力强的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容进行深度讲解。让学生能够更易接受和感知,有助于增强学生自身素质。比如在讲解古代经典论著时,老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重点讲解类似“兼爱”、以及“《大学》”这两篇文章,使大学生能够进行深入地理解,提高自身的人文内涵,提高人文素质。

(二)以教材为辅,重现实教育

所谓“教材为辅”,即利用教材作为授课的媒介,通过主观性地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将教材中所宣扬的精神内涵寓于生活。例如:不时会有新闻报道幼儿拐卖事件,教师可以结合于建嵘教授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为实际例子为参考,在此背景下,引入《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中,小女孩儿英莲被人贩子拐卖后的凄惨遭遇,从而在讲解中国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让大学生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被拐儿童事件。这样使大学生不但学习了文化知识,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生活中,学生也会采用随手拍照、转发网络等形式,使得更多人关注,一旦出现被拐卖儿童照片,将为政府解决拐卖事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更加刺激学生参加外界活动,增强他们的责任心,以影响他们身边更多的人。

(三)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1.充分利用多媒体

广大教师和学生已经充分意识到多媒体在教学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语文教授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如画面声音文字等,进行更加形象生动地教学展示和相关内容的讲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接受效率。在大学语文教授工作中,多媒体可以使苦涩、冗杂的课堂内容更加生动、简洁,这可以体现在对古典名著的教学,以及古诗词讲解。比如在讲解古代优秀作品时,教师利用相关外界资料和幻灯片创造更适宜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了解主人公所处的社会环境,准确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其深化创作思想。

2.突出主体,研究性教学

“突出主体”,即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大学课堂不论是在教学的内容还是形式上,其灵活性与多样性明显增强。这就要求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判断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把握这一契机,了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进来;而所谓“研究性教学”就是在灵活、多样的讨论、交流氛围中,使得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知识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增强。例如:在讲授《曾国藩家书两篇》时,可以使学生分组学习、讨论该文章与《傅雷家书》的异同点,以及文章中折射出的情感和智慧。当然,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批判文章中的偏执观点。从而使大学在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学会以全面、客观的眼光看待任何事情。

3.不断学习、总结,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知识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全球范围内,技术不断进步,知识被更加深层次地挖掘。广大高校老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探索,以适应社会变化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才能胜任教学工作。高校语文教师要积极借鉴他人的先进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这样,在向大学生讲解文化知识、人文理念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提高教学效果,才能培养出人文素养高的大学生。

三、结语

处在当今繁华的商业时代,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搏出位、博眼球等社会现象,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让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见识到了社会的阴暗面,大学生的视角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需要的是更加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生活,以自身的处世之道和观察事物的角度,去审视是这个社会,审视他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以及他们所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不同阶层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性格的人群或集体。所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校语文教师就必须当仁不让,承担起人文教育的使命,让大学生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学会自处,学会判断,不断地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知识,增强自身文化素养,从而坚定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作者:龙江 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九篇:高职大学语文教学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

“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意即在中学语文之上的更高层次的语文教育。其教学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外的所有专业大学生。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出现在高等教学体系中,由来已久。建国前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著名学府就曾经开设过大学语文课。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就曾在清华大学担任大学语文课教授。在山东大学教授语文的是沈从文先生。只是当时在高校中开设的语文课程名称并不统一。而在高校里明确以“大学语文”命名课程,则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代年初。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联合倡导,希望在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由此,大学语文正式走进高等教育的课堂。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主要承载者,其开设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大学生驾驭母语的能力和水平。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就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理解、交流和表达能力。它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这四个层面的意思。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而言,大学语文则要求学生能在这四个层面上更好地掌握好母语文字,运用好母语来表情达意。

二、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的必要性和必须性

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课的缺位,一方面是由于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建设中更重视实践技能型课程的开发。一方面是因为高职教育的学生对象相对文化基础稍差,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在高中时已经学腻了的课程缺少兴趣,即使开设这类课程也是应付了事,缺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多数学校压缩了这类课程。但是,从当前全社会对语文教育的日益重视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来看,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语文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大学语文具有必要性和必须性。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加强语文教育。

在当前的高职学生尤其是非语言文学类的学生中,能够较好地完成一篇常用文体的作文任务,准确流畅地表达个人观点的学生确实不多,普遍存在文学基础不好、语文素质较低的现象。上个世纪匡亚明和苏步青先生倡导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时,曾强调四点目的: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这明显体现出大学语文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和传播,更主要的还体现在它承担着传播人文精神、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使命。无数教育家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达成共识,大学语文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大学语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掌握更丰富更广博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身为华夏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和弘扬历史、传承文化的使命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高尚情操;二是通过学习历代名篇名文,增强学生的欣赏和阅读能力,进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教学

大学语文课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基础性、应用型、人文性是其主要特征。根据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在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使用上,应既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又要吻合职业教育的需要。

1.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不能机械照搬照抄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也不能以“高四语文”的面目使学生产生逆反厌烦的抵触情绪。因此一定要安排好教学内容。大学语文课程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极其丰富,时间跨度大、空间覆盖广、涉及相关领域多,这是大学语文与其他课程最大的区别,也是需要下大气力研究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因之一。全国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有60余种,针对高职高专的教材也有不少。不同版本的教材侧重点不一,突出的教学目标也各不相同。其中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以其内容覆盖面广、难易适中、趣味性应用型并举而被较多地选用。从学生的基础情况看,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体现这本教材的特点,即具有学术性、趣味性、应用型和时代性。

2.教学方法

在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课堂上,如果继续使用高中应试教育阶段的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保证高职大学语文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可以借鉴高职专业课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模块教学法、过程教学法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当然,运用这些教学法,对大学语文教师的工作要求要更高。运用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法,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加以整合,或以模块式、对比式、目标结果式讲授。无论是何种形式,都要致力于打破学生头脑中传统的先解决词语障碍、再分析层次段落、最后归纳中心思想的程序化的、公式化的语文教学模式。

3.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其目的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匡亚明和苏步青倡导的四个目标。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使高职学生掌握语言文学知识,增强文章阅读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水平,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使其获得人文知识积淀与道德熏陶。高职毕业生是技能型人才,其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是求职就业的有力武器。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一个具有职业技能的大学生如果无法准确表达个人的思想见解,没有基本的沟通交流能力,那么走上工作岗位后必将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在大学阶段,进行系统的语文训练,实现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又一个有力武器。

四、总结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大学语文课,并进行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改革,是一件庞大而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引起并得到高职教育工作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重视。扫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盲区,发挥大学语文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有力作用,是所有与高职语文教育相关人士的共同任务。

作者:魏彤光 单位: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