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财务会计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以往的会计工作人员已经不能满足会计行业的需求了,财务会计的工作人员必须摒弃原始的、守旧的工作方法和原有的工作程序,不断地学习新的工作方法、新的工作知识,把原有的方式改变成适应时发表展的方式,这样才能使工作人员满足现代财务会计的需要,适应时发表展的需求。
2.要准确及时地考察、跟踪、分析和预测国家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发展的特点,并根据其中的情况作出选择与决策,建立相应的反应机制、运作机制,让财务会计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进行。
3.要有创新,不能墨守成规,要改变原有的观念。会计工作的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我们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将要到来的挑战,提前做出一些策略和研究,使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改变,还要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挑选适合企业发展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
二、现阶段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
财务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所以对其一定要制定相应的准则,这需要企业管理者和董事会人员以及会计人员相互配合,制定正确的准则、概念导向,要有充分的考虑,妥善地解决利益冲突。未来财务会计的发展必将顺应不断改革的道路,这其中包括,财务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一定要有所突破,更好的向投资者传递有关决策的相关信息;在现有确认和计量技术的制约下,财务会计工作必须强化规范表外披露,以此来防范财产风险。另外,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对财会工作的相关信息条件进行分析,此举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中的相关管理人员,由于特殊目的将本应该设置在表内的相关信息,放置于表外,其中主要涉及到的表外信息包括租赁以及养老金负债等相关情况。因此,未来财务会计的发展要确保认真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财务会计的确认和计量,现有财务会计的报告模式比较单一,我们应开创出新的财务报告模式,比如说彩色报告的模式。财务会计从产生到今天的发展,面对很多的问题,例如:在投资者方面,投资者指出,财务报表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越来越低,可靠性也遭到了怀疑;而另一方面,在财务报告体系中也出现了问题,财务报表和表外披露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不协调性。因此,未来的财务会计一定要在资源披露、鼓励表外披露方面加紧强化,还要保证对此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规范。
第二,对于财务会计的确认和计量,现有的模式已经融合了确认的时间基础,权责发生以及现金收付制之间的问题了,而且还实现了收入确认方面问题。但是,依然有很多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我们应加强发现问题。
第三,就是制定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模式和财务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会计的准则导向、制定方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定论,是规则导向还是原则导向,必须要在实践之中才能得到一个结论,我们绝不能盲目的效仿其他国家,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我们要将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这两者的优缺点结合起来,再根据我国的自身情况和经济环境特点,制定出适合财务会计人员专业水平的准则。还有就是要与国际协调,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企业也走向了国际化,各个企业间的交流也是通过财务报告来实现的,财务报告在各国企业的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语言在全球范围内都通用。所以,财务会计的发展必须与国际接轨,进行国际协调。
三、结语
总而言之,财务会计的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必须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及时准确地把握住财务会计发展的趋势。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也对国家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相关的知识,了解其发展的变化,并结合实际及时作出改革和创新。
作者:陶立娟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公路路政管理局洮南分局
第二篇
一、基础建设合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合同的时效性
1、工期安排不够合理
工期安排不够合理一般是因为签订合同的时候没有进行实际的考察和研究,虽然制定出了比较细致的工期计划,但是由于受到实际情况的限制,往往不具备可操作性。这样合同里面的工期计划会造成一定的施工障碍,让整个工程混乱不堪,并且极其容易出现施工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要求设计者和预算员在制定基础建设合同的时候应该进行实地考察,并根据建设合同自身的特点进行调节和制定,不随便变更初期计划,保证整个工程的顺畅进行。
2、工期执行不够严格
有些基础建设工程的合同制定的工期虽然比较科学,但是在实际的执行中却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双方不能够就相关事项达成共识,也没有明确各自应当担负的责任,导致整个工程的工期无限制的拖延,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这种现象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施工双方对于自身应当担负的责任不明确,一旦工程在建设中出现了问题,容易发生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基础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浪费大量的人工劳动和资源。
(二)忽视了合同中的预算造价
很多工程在建设的时候都存在超出预算造价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工程的建造和最终的经济收益。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价格发生了变更、人工费用增加以及一些不得不改变的施工方案。建筑材料市场是具有很大的变化性的,在制定合同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变化性,保证最终的实际使用资金不会超出太多的预算。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基础工程建设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研究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建筑计划,避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工程的变更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三)忽视了合同的规范性
很多的建筑单位为了节约时间,加快整体工程的建设速度,采用自拟式合同,不使用标准的合同格式,造成了内容上的不完整、主次分布不清、法律性不高等现象。自行拟定的合同太过随意,不能够保障它具有相应的法律效益,使得日后在发生一些争端时不能够及时的解决,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二、充分利用财务系统加强基建合同执行的管理
想要加强基础建设的合同执行,就必须要加强对基建合同的管理,不断提高其科学合理程度,通过对财务系统的利用加强对其的管理。
(一)健全合同签审制度,避免合同纠纷
基础建设的成本费用一定要使用科学的财务管理系统加强管理,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管理,在制定合同的时候一定要使用规范的合同范本,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双方都可以制定一份合同内容,再将合同的内容进行整合管理,制定出既符合双方利益,又明确了双方责任的完整合同内容。
(二)健全合同内容,避免内容缺失
基础建设的合同在签订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实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和整理,及时的补充出现的新情况。对于每个月完成的工程量、施工方案、使用成本等进行适当的总结和分析,逐步完善整个基础建设的合同,避免双方发生过多的争论和交涉,保证工程的实施效率。双方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同法制意识,在增强自我约束的前提下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认真的对待基础建设合同,双方都要保证基础建设合同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三)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
合同的管理对整个工程建设起着控制作用,竣工之后的决算、资料的调整以及索赔事项都要在合同制定之前约定好,保证合同没有侵犯任何一方的基本的合理的利益。要加强财政系统对于合同的管理,在合同签订之前,设计人员和预算员要及时的对实际现场进行勘测和研究,保证合同的可操作性和合同预算的科学性,并且及时的对工程量和材料资源进行审核和记录,避免出现前后不一致的矛盾现象。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里面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对于出现违约违章的现象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惩罚,另外,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预算之外的材料和工程造价一定要做好记录,方便后期的分析和管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合同争论。在合同执行之后,建筑企业要对合同做好相应的管理,为以后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性意见。另外,根据不一样的工程建立不一样的合同管理制度,要根据基础建设合同的特点和工程建设的特点,具体的分析合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避免在下一次的工程建设中出现超出预算的现象。保证整个工程的通畅性和合理性,并保证了最终的企业效益。
(四)重视合同的谈判过程
合同的谈判过程其实是签订合同双方的一个交流过程,谈判的目的是让签订合同的双方了解一下合同的内容,并就这些内容进行合理的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下完善合同的内容,明确双方的责任。谈判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签订合同的双方可以通过这个谈判了解一下对方单位的实际情况,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能够充分了解彼此的能力。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还应当有相应的谈判记录或者会议记录,避免后期发生不必要的争论。在谈判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合同管理负责人员的个人素质和工作素质问题,负责管理合同的人员应当对合同管理的程序和相关法律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建筑市场的活动和变动,能够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有准确的预见性,在制定合同的时候不会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并且要求管理基础建设合同的工作人员要能够镇定的面对谈判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保证整个谈判过程的顺利进行。(五)强化合同的审核过程,提高基础建设合同的管理水平工程合同具有周期长、工程价值量较大、工程容易变更以及受到太多影响的特点,容易在执行的过程产生一些必然的合同纠纷,因此,必须加强合同的管理,由此来保证整个基础建设的管理水平,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或者建设风险。一般来说,可以在基础建设的企业内部成立专门进行合同审核的部门,由监察、审计、基础建设和财务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保证整个审核小组的高质量,通过这个专门的部门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完整性和合理性。避免一些因为文字问题出现的不必要纠纷,将各个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由此来保证合同执行过程中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基础建设工程中的合同执行是整个基础建设管理的核心,需要建设双方通过相互的沟通了解制定适合双方的合同。并通过财务等部门的宏观控制保证合同执行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加强基础建设合同的可执行性管理就是对整个基础建设工程顺利进行的保障,需要得到建筑企业的重视。
作者:戴思宇 单位:内蒙古京能锡林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篇
一、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企业会计制度的服务对象主要有企业投资人、企业责任管理人、债权人、公检法等;而税务会计的服务对象是国家机器,其主要进行国家财政征收工作对我国财政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基础工作,同时广大的人民群体也是其服务对象,因为最终的国家财政受益群体是人民群众。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重要性
(一)会计改革必要性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我国在会计制度的建设方面已经不断加大了投入力度,目前企业在发展方面也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因此,两者间的分离是对新会计准则的反映。只有两者有效分离了,才能够确保企业财务会计做好监督以及核算工作,确保会计改革有效性。
(二)税务分离有利于现代会计企业的制度改革
对于现代化会计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而言,企业与国家之间必须要通过税务关系来建立经济层面的联系,若企业不能从财务会计中将税务会计分离出来,其直接结果就会变为会计信息反映的不完善,企业无法通过会计信息了解到企业真正发展状况以及实际财务运营状况。因此,财务税务会计分离实际上是企业实施现代化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只有在会计准则大环境下对会计职业界的建议与意见充分投入,同时充分结合国际惯例才能够将相关要求表现出来。分离并非意味着税法与会计制度方面的分离,而应该算作是在会计信息与相关性共同提升条件下两者间关系上的进一步完善与协调。每个企业都应该针对自身发展状况合理选择会计处理模式。在对企业财务状态以及经营成果实施反映的过程中,在会计业务的实现方面并不需要完全遵守税法规章制度,这样更有利于企业自身税收筹划工作。企业在实施处理状态下应充分了解自身经营特点、生产能力以及税收规定,选用适合的纳税方式来进行纳税活动的选择,以便于在依法纳税的条件下得到更多税务上的优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税款缴纳额度。
(三)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严要求
对于税务分离而言,这是企业改革开放并且与国际接轨的必然前提。企业的财务会计会表现出充分独立性。换言之,其并不会受到税法方面的约束。在对纳税人的税务处理方面,需要利用税务会计实施单独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分离。在分离之后,企业自身财务会计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税法束缚并且严格遵循会计原则,让会计信息更具公平性以及真实性,从而通过财务信息将企业自身经营状况以及财务能力反应出来。在2011年,我国加入到WTO(世界贸易组织),企业发展也必须呈现出协调化与国际化趋势。企业要想在这种环境下让会计制度长远发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必须考虑报告国际惯例并与之共同发展。也就是说,两者间的分离实际上是会计制度改革在今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结束语
在现代化市场经济环境中,税务会计以及财务会计在核算方面的处理尚存在较多不一致之处,且差异性呈现明显加大趋势,可以说两者分离属于市场经济发展下的结果。相关研究者应注意好在特定范围内做好差异处理,尤其是税会与财会之间的关系,尽可能降低税务成本支出,为国家税务征收工作与管理提供强有力支持与保障。
作者:罗玉婵 单位: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篇
1、财务管理信息化辅助决策系统分析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煤炭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硬、软技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展现内容要能够满足集团领导对财务信息及时获取并作出正确决策需要,还应能够支持财务机构以及相关部门进行财务情况分析,辅助决策。要充分发挥实现财务信息化辅助决策作用,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合本企业特点的财务信息化系统,重视以下主要内容。
1.1通过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架构)技术、EAI(EnterpriseApplicationIntegration企业应用整合)技术等建立企业信息化整体架构,为已有财务信息化应用系统和将来建设的信息化应用系统的集成提供技术支撑。
1.2整合企业内部财务系统的数据资源,建立财务管理数据中心,实现基于财务信息“中心资源库”的企业财务报表统计、多维分析,为企业各级财务管理人员准确、及时地提供财务关键数据和决策支持信息。
1.3集成分散的财务数据和报表,使集团管理者轻松获取全面的财务信息,进行综合性的财务数据分析和处理。建立统一的信息集成应用标准和要求,为后续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集成提供统一的标准和信息集成工具,确保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信息系统的信息互通,消除“信息孤岛”。
1.4建立统一认证与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实现应用系统的一站式登陆。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建设,各种应用系统逐步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操作人员必须面对多个应用系统的多个登录页面,多个用户身份口令,造成工作的繁琐与不便。一站式登录将各业务系统集成起来,提供统一的登录入口和登录身份,降低业务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2、财务管理信息化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功能
一般情况煤炭企业的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营业利润、营业成本以及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煤炭企业运营的主要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根据有关资产的各项比重,可以列出百分比,了解各项资产资金来源情况。煤炭企业通过应用系统数据集成等方式将财务数据通过财务管理中心资源数据库整合,提供给企业领导以及相关人员时刻掌握和了解财务信息方面详实信息。系统通过提供一定的数据集成、分析和多维图形分析功能,为企业领导以及相关人员构建个性化财务数据综合展示页面,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实时、动态展现,系统同时提供领导基础决策分析,将关键信息指标快速提供领导,辅助决策。财务管理信息化在煤炭企业中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应包含以下功能。
2.1集成办公:通过平台的统一认证设计以及权限设计,集成财务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地对企业各级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统一地管理和监督,在统一的平台实现财务数据的录入、集成、整合、展现、分析、审批和处理。
2.2财务信息集成:建设统一的财务应用系统信息集成平台,对企业已建和今后新建财务信息系统进行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实现财务数据查询与交换,消灭信息孤岛。
2.3财务信息分析:针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营业收入、营业利润、营业成本、财务费用、资产结构等多项指标的对比、趋势、结构分析。对各种关键财务信息的精选和提炼,显示财务关键信息,根据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增加相应的财务状况报表。使管理者轻松获取财务信息,进行综合性的财务数据分析和处理。
2.4辅助领导决策:根据实际需要对企业各种财务数据信息进行深入、多维度的综合分析,并以报表、直方图、曲线图、饼图等多种形式进行直观展现,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支持信息,辅助决策。
3、财务管理信息化在煤炭企业中辅助决策作用
3.1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通过煤炭企业信息化辅助决策,可以高效整合财务信息,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效率,实现财务信息共享,有效使用资金提供了科学依据,降低了财务风险,从而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3.2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决策水平脱离数据分析计算的决策行为具有随意性和纰漏。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和决策支持等多种技术的基础上对大量财务信息提炼,实现财务信息的有效集成、整合、分析、展现以及辅助决策,有助于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结论
随着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煤炭企业通过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来保证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高效运行已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化辅助决策作用,对于煤炭企业正确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信息化为手段,为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强化资金调度与使用奠定基础,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那个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发展。
作者:马林 陈龙龙 马柯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第五篇
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很多企业集团意识到必须进行成本控制,以低成本优势占领市场。但由于管理手段落后,成本控制不尽如人意。如果企业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将全球范围内的业务集中进行会计核算,可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但是,集中财务共享模式目前在我国企业集团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试行企业屈指可数,因此建立集中财务共享模式,通过借鉴国外跨国公司的成功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从而实现集团总部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力,优化集团业务流程,完成对跨地区、跨公司的财务专业服务,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提高财务信息的处理能力和速度。
一、全面的资金管理体系不完善,严重阻碍了集团财务部对资金的管控能力
由于各个子公司资金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集团内部的股权关系错综复杂,企业集团内部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全面的资金管理制度,造成整个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集团财务部对资金的管控能力。其主要表现为:
(1)集团内各成员公司多头开户,集团公司不能及时掌握各个所属子公司的资金流向,无法对各个子公司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核对和监督。
(2)集团内部资金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某些子公司大量资金闲置,造成极大的资金资源浪费,而另一些子公司却资金紧缺,融资不足。
(3)现金收支由内部成员自行管理,总部缺乏有效监控,资金在集团内部不能统一调度使用,无法实现资金管理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融资成本较高。
(4)融资压力大,主要的融资渠道、审批手续繁杂,融资数额有限,融资费用较高。
二、全面预算管理执行不力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投资、融资、经营、财务等未来活动进行预期并控制的一种管理,涉及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与考核。集团收购、兼并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通常集团以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为主要的筹资方式,由于我国一些企业集团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与业务信息相脱离,预算监控缺乏,造成预算失误,影响资金的使用,资金的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三、会计信息质量不高,时效性不强
母公司及所属各个子公司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不一,知识更新较慢,不能正确运用资金的时间价值、机会成本、风险价值、预算管理等财务知识,对集团的重大事项作出科学的决策方案。集团内各成员公司会计核算方法与口径不统一,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合并的会计报表由于集团内部业务复杂,会计人员核算考虑不周全,难免出现差错,从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集团管理层依据这些失真的财务信息进行决策可能会出现决策失误。另外,集团公司的业务多,数据处理繁杂,财务报告出具的时效性较差。
四、信息化整合程度不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不强
虽然母公司及所属的各个子公司都采用了先进的财务软件进行信息化处理,但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各个子公司使用的财务软件不尽相同,导致集团总部难以实现对所属子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严重影响了财务数据的时效性。一些企业集团的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在筹资时一味地关注筹资的总额,忽视了筹资的方式和还款的方式,致使借款实际利率比合同约定的利率高,增加了财务费用。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内涵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将集团内部各单位财务人员重新调整分配集中到一个特定地点,建立“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共享服务中心向其众多的子公司(跨国家、跨事业部)提供统一的服务,并按一定的方式计费,收取服务费用,各子公司不再设立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功能相同的部门。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母公司通过IT平台来强化对所属子公司的控制,实现了成员之间信息资源共享,有效降低了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和运营风险,保证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能够有效贯彻和实施,真正实现“协同商务、集中管理”。共享服务管理模式的实施,通过执行集中支付,减少了手续费用;信息处理速度大大提升,集团内部业务处理流程更加规范和科学,财务信息更加透明,便于管理人员准确、及时地把握资金动态。
作者:董西红 单位: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
一、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的因素
1.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对财务杠杆进行计量的主要指标。财务杠杆系数衡量的是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可用公式表达为:财务杠杆系数(DEF):DEF=(△EPS/EPS)/(△EBIT/EBIT)推导式为:DEF=EBIT/(EBIT-I)。上式可以表述为两个结论:一、财务杠杆系数表示了息税前收益变化带来的每股收益变化的幅度;二、若资本总额和息税前盈余相同,则负债越大,财务风险越大,杠杆系数越大,每股收益越大。由此可以发现影响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的因素。
2.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财务杠杆系数与财务风险的大小成正比,所以影响财务杠杆系数的因素必然导致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的变化。主要存在三个影响因素:息税前利润率、负债利息率、资本结构。息税前利润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越低,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则反;息税前利润率越高,主权资本收益率越高。负债利息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低,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则反;负债利息率越高,主权资本收益率越低。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由权益资本和负债资本共同构成,资本结构对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的影响可以用负债比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作用来表述。在息税前利润率和负债利息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低,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在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的条件下,负债比率越高,主权资本收益率越大;在息税前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的条件下,负债比率越高,主权资本收益率越小。
二、合理应用财务杠杆
1.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财务杠杆对于企业适度负债经营,合理利用资金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运用财务杠杆,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主要筹资组合类型包括:中庸的筹资组合、积极的筹资组合和保守的筹资组合。中庸筹资组合下,短期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分别有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融通。积极的筹资组合下,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全部短期流动资产都由短期资金融通,固定资产和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由长期资金融通,资金成本低,收益较大,同时风险较大。保守的筹资组合下,全部长期资产和部分短期资产都由长期资金融通,部分短期资产由短期资金融通,资金成本高,但组合风险小。不同类型的企业根据其经营特点可能会采取不同筹资组合。比如劳动密集型企业,变动成本比重较大,企业筹资主要依靠债务资本,保持较大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资本密集型企业,固定成本占比较重,企业筹资主要依靠权益资本,保持较小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
2.合理控制财务风险。合理控制财务风险对企业获得长远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管控力度,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一旦预计财务风险可能发生,应当科学应用财务杠杆,回避和转移风险。
2.1回避财务风险。回避财务风险建立在对风险正确预见的基础上,通过降低企业负债经营部分在企业资本中的占比,将债务资金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来回避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的合理预见,要从企业实际经营效果出发,正确预计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才能对未来经营的息税前利润率和负债利息率的相互关系有正确的预判。如果预计将来息税前利润率将低于负债利息率,若当前负债经营部分比重过大,就会导致未来企业资不抵债,那么应当降低负债率,减少当前负债,从而避免在未来遭受较大的损失,甚至破产,实现对财务风险的回避。
2.2转移风险。转移风险一种是将风险转移给他人的应对风险的措施。常见的做法是选择偿还期可伸缩、利率可浮动的债务资金,将风险部分转移给债权人,由债权人与企业共同负担部分财务风险,从而减小企业负担财务风险的压力。偿还期可伸缩的债务资金在债务偿还期上较为灵活,因其可适当伸缩债务偿还期的特点,使企业避免了在经营不利的情况下还要面临到期债务偿还的巨大压力,同时获得了一个短暂的休整空间,可以充分调动企业资源应对财务危机,降低了企业破产风险。利率可浮动的债务资金则是从市场本身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的角度,对通货膨胀等会给企业造成财务压力的不可预见风险进行转移。
三、结语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运用财务杠杆,控制财务风险十分必要。就企业自身而言,对财务杠杆的合理应用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风险管控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必然选择。但是财务杠杆本身具有两面性,既可能给企业带来利益,即财务杠杆利益,也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即财务风险。所以,面对变化万千的市场,企业要谨慎使用财务杠杆,化解风险,保持企业财务健康,实现长远生存和发展。
作者:孙敏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MBA中心
第七篇
一、当前我国医院财务管理有待改进的问题
1.预算管理效果不明显。大多数医院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没有专门设立预算管理部门,预算编制由财务科的会计核算人员兼职完成,闭门造车不说,专业性也不强;加上预算管理软件落后,无法对预算执行结果及时进行可控性分析。与此同时,很多科室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导致预算项目、收支额度经常发生变动;预算执行过程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和考核激励配套措施,不能充分调动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2.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成本核算不全面。大部分医院的成本管理职能是为奖金分配提供扣减项;成本分析只注重事后数据分析;成本核算只是对科室的收入、费用作简单汇总;成本核算控制系统较落后,信息无法共享。3.绩效管理体系不完整。由于绩效目标在制定时缺乏与员工的沟通,常常与实际情况脱节,使医院绩效管理形式化,绩效管理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目前的绩效管理只停留在简单的部门绩效指标考核上,尚未形成科学实用、完整的评价体系,影响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绩效考核和评价指标设置模糊,缺乏可操作性,考核结果客观性差,只作为科室奖金发放的依据,在二次分配中还存在“大锅饭”现象。
二、借鉴JCI标准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1.建立科学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JCI标准强调“依法执业”,要求以国家、地区和部门法律、法规、制度和程序为依据。为此,医院财务管理要注重制度的完善和工作流程的规范。第一,根据医院发展的现状和自身特征逐年规范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创新财务管理模式。第二,完善各项资金审批制度,加强经费管理,特别是对项目投资要重视其可行性分析,确保项目的投资收益率。第三,利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平台,加强医疗物资的申领及材料使用末端管理,做好成本控制和管理。第四,持续改进各种财务工作流程,规范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医院资产安全。第五,加强医院的内部审计,保证医院经济行为合理、合法,确保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行。
2.强化预算管理,控制医院运营成本。JCI标准要求“医疗机构为满足适用法律、规章及其他要求,制定计划并编制预算”。对此,公立医院为合理使用资金,应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确性,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力。第一,医院领导应重视预算管理,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设定和批准医院及主要部门的预算目标,使预算编制和分解落实更科学有效。第二,将预算管理落实到医院各科室并贯穿到各项业务中去。第三,完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控预算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第四,建立相关的检查、考核和分析制度,把预算执行情况纳入对科室考核的内容,鼓励增收节支。例如,编制设备项目采购预算时,预算管理委员会不仅要结合医院学科发展、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等需要,还要重视项目投入的可行性研究,提高项目资金的利用效率,达到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3.充分利用医疗资源,细化成本管理。JCI标准强调“为病人提供同质、优质的服务”。在目前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医院只有充分利用人、财、物,通过细化成本管理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病人的就医成本。第一,转变成本管理理念,由传统的成本核算向系统的成本管理转变,即全面、全员、全系统、全过程实施成本管理。第二,加强成本管理的培训和组织工作,在医院广大员工中普及成本管理理念,并对成本管理人员进行业务能力的培训和规章制度的学习。第三,加强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使成本管理数据库能与各接口(如HIS、物资供应系统、医院财务软件等)兼容,实现信息共享。第四,重视成本分析,以医院的发展战略目标来规划制定成本计划,并根据成本分析信息促使医院逐步优化资源的利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另外还可通过对医疗服务过程形成的作业链进行分析,优化和规范医院内部的经营管理过程,改进服务流程,为医院创新提供依据,也为均次费用的控制提供空间。
4.加强医院绩效管理,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JCI标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此,公立医院必须构建有效的医院绩效管理体系。第一,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以病人和医疗安全为中心,以职工的工作效率等为导向来健全医院业务和管理流程,把医院的绩效融入到科室的绩效管理中去,保证医院、科室与个人的共同发展。第二,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与考核方法,利用考核结果找到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医院管理的水平和效率。第三,重视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评价、分析,并与员工保持通畅的沟通,逐步改善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医院健康有序发展。
5.规范财务核算和收费窗口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JCI标准强调对“流程监控”的管理。财务核算与收费窗口是医院日常财务管理的一部分,每天面对大量的收支业务,只有不断在服务流程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才能达到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要求。第一,建立相关的服务流程操作规范制度,严格管理财务人员的行为活动。第二,实行会计核算前台制,先前台会计核算,后办理出纳业务。即经济业务发生—领导审批—会计稽核原始凭证审核无误编制记账凭证(盖章)—主管会计审核记账凭证—出纳执行收付业务—登记会计账(计算机),每天会计业务结束后,做到日清日结日核对。第三,设置医疗收费的自助服务平台,简化门急诊和入院、出院服务流程,减少患者等候与重复排队现象,提高服务效率。第四,重视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培养综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作者:唐杭琴 单位:浙江省中医院
第八篇
一、三大会计报表分析主要内容和作用
1.资产负债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我国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报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列示资产,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其基本公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通过左边的资产项目,管理者可以了解企业目前所拥有的所有资产项目的种类和金额,同时这一时点上企业的价值也通过此财务状况揭示出来。这些资产是企业经营的成果展示,是企业所有活动的既得结果。透过观察资产负债表左边的资产我们可以知晓企业经营所需的重点资产或设备,以及企业经营的性质和方式,再结合一些资产相关的比率如总资产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等就可以看出企业对现有资产的利用情况及资产本身的质量好坏。而右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则反映了资产的来源,即融资来源。若负债比率过高,则会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影响债权人的投资积极性,此时需要加大流动资产的比率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偿债风险。若所有者权益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没有很好地运用财务杠杆,资产有浪费或不合理运用的嫌疑。当然,资产负债表不能割裂开来,应左右结合起来分析,此表反映了某一时点上的财务状况,也同时也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它能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者更加理性地看待企业所拥有的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相互对应的数量、结构及规模,从而更加坚定其受托责任和义务,在决策时尽量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2.利润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该表是将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期费用进行配比,按照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项编制而成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相同点是它们都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业绩,并且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盈利状况主要通过利润表来体现,而盈利状况则直接反映出企业价值。通过利润表我们能够分析出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收益、成本耗费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另外,可以通过近年来利润表中盈利状况的变化趋势总结预测出未来几年利润的发展状况,同时,分析利润表中的不同时段的数字,能有利于企业今后的利润增长,也有助于管理者把握经营策略。总而言之,利润表可以帮助财务管理者准确地了解本期的收入和成本以及税金等情况,以便随时改变经营策略中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企业想要提高盈利水平有规律和模式可循,但在具体展开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因地制宜。由于每个企业面临的经营和财务环境不同,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独特性。通过分析找到阻碍利润提高的影响因素后,要及时客观的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在风险控制、经营预测中的作用,并最终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3.现金流量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动情况的报表。分析此表的目的是为企业的财务管理者提供企业一个会计期间:一般是一季度、半年或一年,企业所拥有的的流动性最强的资产的运动情况,以便于管理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运用强流动性资产的能力。现金是企业的生命,由于目前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因此很多应收账款都存在变成坏账呆账的可能性,而现金及其等价物不同,它们具有极高的流动性和支付性,一个有大量现金及等价物的公司远比拥有同等数量应收账款的公司有说服力且更能使投资者安心,因为后者随时有资金断裂的危险,因此,分析现金流量指标已经变成投资分析师和企业潜在债权人重视的地方。目前,各国商业银行审查贷款对象、评价贷款风险的重要依据就是现金流量指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金流量表比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更重要。财务管理者务必高度重视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结合资产现金回收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等指标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融资能力,作出正确的决策。当然,三大基本财务会计报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千丝万缕的勾稽关系,在分析某一具体的财务指标时,应注意把其他报表上的相关项目也联系起来分析其内在的关系和变动原因,从而为财务管理提供更为全面周到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使管理者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结论
三大会计报表分别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发现并纠正企业管理中的偏差,并从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等方面比较全面地揭示企业运营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当然财务报表作为判断依据的前提是其真实、有效、合法。企业经营者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才能保障其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加强企业管理是市场竞争的要求。财务报表分析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不仅为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也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尽管财务报表本身还存在真实性和及时性等方面的诸多质疑,但毫无疑问目前财务报表仍然是最可靠的内部信息来源之一,是管理者作出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作为企业经济信息的重要载体,对财务报表的科学合理分析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芳 单位:沈阳铸锻工业有限公司
第九篇
一、财务系统功能划分分析
对应这些财务管理工作,保险公司的财务系统应该能够实现财务核算(含收付费)、预算编制、费用管理、资金管理、财务分析等功能。那么,这些财务管理的功能应该通过哪些系统实现呢?市场上的商品化软件很多,功能各有侧重。财务系统的功能划分,应该根据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一项主要的财务管理工作由一个针对该项工作的专项系统来实现,这样,针对性更强,系统更易用。同时,系统之间进行集成。完全靠一、两个系统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需求是不现实的。既然保险公司需要多个系统来满足财务管理的需求,财务系统规划就要划分好各个系统的功能范围,划分好主要的功能点。同时要确定主要的核算维度,确定哪些核算维度在系统间要统一。此外,系统规划还要规划好财务系统与相关系统的接口关系与数据流向。这样的规划才能够比较实在而不空洞,更易于实现。系统功能规划好以后,还应根据各公司的实际情况,规划好实施路线,按路线分步实施。保险公司的财务系统功能应进行如下划分:
(一)会计核算系统:保险公司的会计核算系统是财务系统的核心,决定核算维度,承担财务基础数据的维护,与保险核心业务系统、预算管理系统、投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相关系统集成,汇集所有财务信息。保险业务的收付核算与保单、批单等紧密关联,这部分核算应在保险核心业务系统中实现。在核心业务系统中完成收付后,核算信息经过一定程度的汇总后传送到会计核算系统中,也就是采用“瘦总账”的系统结构。其他核算业务包括非保险的应收应付、固定资产等在会计核算系统中完成。因会计核算系统汇集了各类财务数据,所以保险公司的费用分摊与保监数据接口等也最好在会计核算系统上进行客户化开发,嵌入在会计核算系统中。
(二)预算管理系统: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控制(保险公司主要是费用管控)、预算分析。预算编制系统应该可以完成分产品、分渠道、分机构及分责任中心等多维度的预算目标下达、预算编制、支持矩阵式的预算审批,支持从传统的财务预算到业务预算转变的理念。预算控制系统应能做到费用申请、动支、实际发生的连动和自动化,会计核算的自动化,支持财务共享集中。预算管理系统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支持从预算到控制再到分析的预算管理整个流程管理,形成闭环信息流。
(三)资金管理系统:保险公司的机构众多,保费收款和赔款、费用支出业务量大,应该实施资金管理系统,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减少资金沉淀,提高收付效率,有利于财务的共享集中。资金管理系统应具有资金计划、资金结算、银企直联、银行对账等功能,并与保险业务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费用管理系统等系统集成。
(四)与相关系统集成保险公司有核心业务系统、投资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稽核系统、OA系统等等财务相关系统,这些系统都应该与财务系统进行集成,做到数出一门,消除信息孤岛。
(五)商业智能系统(BI):保险公司的各个财务系统建设完成后,包括财务数据在内的数据是海量的,怎样从这海量的数据中快速找出决策相关的信息,就有赖于商业智能系统了。如果说各个系统的建设是从分散进行的话,那么商业智能系统的建设就是从分散走向集中了。商业智能系统应从包括财务系统在内的各个系统提取数据,加工整理后成为有用的信息,供领导决策。
二、财务系统建设应注意的关键因素
财务系统规划好以后,接下来就是各个系统的建设了。系统建设应该注意把握好如下关键因素:
(一)组建好系统建设团队
保险公司财务系统建设一般都会选择咨询公司负责具体建设工作。选择一家好的咨询公司,选择好咨询公司派出的项目经理与核心团队成员固然很重要,保险公司配备好用户方的人员更为重要。系统建设团队的组建要转变财务系统建设是IT部门的事情的观念,财务人员才是需求管理的主力,财务部门一定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如果将系统建设看成是IT部门的事,那么建设出来的系统一定是不好用的;保险公司财务系统建设,用户方项目经理应该来源于财务部门,避免IT人员作项目经理。理想的情况是既来自于财务部门又有一定系统实施经验的人来做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应有一定职务,熟悉业务需求,与公司高层沟通顺畅,能够把领导的管理思路体现在需求与解决方案中。项目关键用户应该是业务骨干,熟悉业务动作细节。项目经理与关键用户应脱产全职参与项目建设。
(二)做好需求管理
需求是要管理的,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是合理的。合理的需求也是分主次的,需求的满足是分先后的。从某种程度上讲,财务系统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好需求,要抓住关键性的需求,抓住核心需求。需求控制住了系统建设的计划、投入才有可能受控,否则非常容易建设成烂尾工程。财务系统不是越复杂越好,试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系统一定不会是好系统。财务系统建设不会是一步到位的事情,系统也是需要不断优化,持续改进的。
(三)转变观念,优化财务管理流程
保险公司实施会计核算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等大型管理系统,要转变观念,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尽量按系统流程来匹配财务管理流程,用到这些系统的精髓。项目经理和关键用户要归纳、提炼财务管理的具体要求,将将管理要求与流程固化在系统中,并向业务端延伸,真正做到事前管理与事中控制,避免仅由财务人员进行事后反映。如果仅仅把这些大型管理系统作为传统的电算化软件来用,那就没有用到这些系统的长处,最后的效果可能还不如电算化软件方便。
(四)系统之间、系统各功能之间尽量集成与自动化
财务各系统之间、财务系统与相关系统之间要尽量集成,提高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与分析工作的自动化程度。要尽量减少在会计核算系统中录入凭证的情况,保险、投资、费用开支等应该在相关的系统完成业务操作后,自动生成核算数据并送到会计核算系统。各系统集成时要有完善的系统间数据一致性的保障功能与机制,并提供用户前台查看追溯的功能;
(五)财务系统建设成本要合理
财务系统建设投入的成本要合理。成本要合理并不是实施成本越低越好,而是要在三到五年的时间段内,综合考虑软硬件成本、实施成本、维护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使综合成本最低。
三、财务系统关键功能点分析
在解决好财务系统功能划分、把握好系统建设的关键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还应控制好财务系统关键功能点,关键环节上的细节也很重要,魔鬼就隐藏在细节里。
(一)各个系统都应该支持多维度核算与管理
各个财务系统应支持分核算单位、法定科目、成本中心、产品、管理科目、渠道等保险公司常用的核算与分析维度,与财务系统有接口的财务相关系统比如核心业务系统、投资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也应支持多维度核算,这是系统集成的前提。财务系统在进行维度设计时,应尽量只体现全局性的财务核算信息,既要满足保险公司多维度核算的需要,还要预留一定数量的维度供未来发展使用,还要避免维度太多影响系统性能。核算维度与统一的维度编码是保证保险公司财务数据的一致可比的基础,是系统的神经与脉络,需要充分讨论仔细设计。
(二)各个系统支持统一的维度编码
法定科目、管理科目、渠道、成本中心、产品等统一编码,是保险公司财务数据统一、分析口径统一的基础。对于保险集团公司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保险公司各个维度的编码统一,应该在财务核心系统中维护一套编码,保证基础数据一个入口中,其他系统使用这些编码时,要通过接口进行数据同步。
(三)系统控制规则要全面与细致
各个系统应满足不同维值的访问控制以及维值之间组合关系控制的要求。系统实施时控制规则要尽量全面与细致,减少用户犯错的机会与可能。
(四)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支持财务集中
财务系统的月结年结事项尽量自动化、尽量集中作业以提高效率。汇率重估、税金计提、现金流量生成等月结事项,统一由总公司人员完成,提高效率与集中作业程度。
(五)费用要做到事前与事中预算控制
保险公司的费用控制是难点,费用管理系统应具有预算控制动支,动支控制报销,报销控制支付的控制功能,系统要实现控制的自动化。
(六)前端系统进行接口数据的质量控制
财务系统之间、财务系统与各相关系统之间的接口,均应做成提前进行接口数据的质量控制,前端系统在生成接口数据时要进行各种控制规则的校验,前端各相关系统的控制越多越严密,生成的接口数据就越后端系统的要求,接口出错的可能性就越低,这一点对各个接口的顺畅运行至关重要。同时,各相关系统必须有错误处理机制和逆向处理功能,保证出现差错时,最终用户能够在前台解决问题,不必依赖IT人员。总之,保险公司的财务系统建设,需要做好系统规划、把握好成功关键因素、控制好关键功能点,做好这几方面,财务系统好用、高效就不难了。
作者:姜永安 单位: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十篇
一、大型钢铁企业财务公司存在问题
1.风险管理理念有待转变和增强一些财务公司高管人员,包括集团公司领导和股东单位,对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性认识不足,认为财务公司服务对象在集团内部,信息充分,经营基本无风险或风险很小;另一方面对财务公司客观存在的高风险业务认识不足,只看到了收益,而忽视了风险。在此理念指导下,重发展、轻风险的倾向明显,强调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往往将风险管理看作业务发展的对立面,风险管理仅限于被动的事后处置。
2.缺乏高端金融人才
大型钢铁企业财务公司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原来就职于集团财务部的员工,缺乏专门学习相应金融教育的人才。管理机制不够严谨,缺少专业人才,使得财务公司的本质还是企业的财务部状态,不能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严重制约了财务公司的经营管理。
3.内审部门缺乏独立性
大型钢铁企业财务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部门都受同一企业负责人领导,公司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都会导致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为风险的产生埋下了定时炸弹。内部审核走形式,监督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内控制度的错误纠正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发挥。同时,对授权授信没有进行统一规范。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同时部门设置交叉重复。缺乏严格的岗位操作规范,使公司权责不明,造成工作上的效率较低,而经营上却是高风险。
4.税赋增加
按照新法规定,企业设立的财务公司必须是独立的法人,必须要按照金融企业实施纳税,这样势必增加了企业的税赋,尤其是一些合并纳税企业或者是受到优惠纳税企业更是突出。
5.财务风险加大
大型钢铁企业过去的财务权限在企业内部,但是企业设立了财务公司之后,其权限自然就集中到了财务公司中了。同时,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如果掌控企业资金的财务公司出了问题,就会对整个企业形成致命的影响,甚至可能出现倒闭。比如,现在财务公司采取短存长贷的现象比较严重,这种现象会导致企业资产的负债期限结构失衡。从调查中显示,大多数财务公司资金的来源,有5%来自于长期贷款,有95%来自于短期存款,可是对企业成员单位的贷款,却有50%属于长期贷款,这样的操作模式存在流动隐患。
二、大型钢铁企业财务公司的发展策略
财务公司应结合钢铁企业自身特点,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在传统融资和资金管理业务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如一些财务公司正试图拓展买方信贷、融资租赁等业务。
1.创新管理理念,实现科学管理,避免过多行政干预我国财务公司发展历史短,经验不足,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上都要进行创新,才能解决问题,走出困境。资金是财务公司运作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解决资金问题,财务公司就不能高效地运行。由于目前的财务公司存在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能力弱的问题,财务公司可以改变公司资金融资的管理模式,提高公司资金流动性。所以,大型钢铁企业财务公司要创新管理理念,改变以往的资产来源主要是贷款,负债的主要方式是吸收存款的结构模式,进行多方探索,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当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竞争更加激烈,但是机会也增多了。一方面财务公司可以采取与金融同业合作的方式来获得资金。例如,与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加强战略合作。另一方面,如今,经济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我国财务公司可以在加强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大对在国外市场的开发,促进财务公司国际化进程。财务公司有了资金,才可以通过运营这些资金来获取利润,从而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和增强自身的偿债能力。因此,财务公司要适应时代需要,利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探索多方的资金来源渠道,增加公司资金,为公司的正常运行做好准备。
2.加强内部财务监督,降低资金风险由集团公司内审部门和财务公司内审部门分层次负责财务监督工作,保证财务监督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对不同层次的监督对象区别重点,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一方面,由于财务公司在大型钢铁企业集团的特殊地位,如果运转不畅、头寸不足,则会直接危及整个集团的发展,因此财务公司内部审计是企业集团稳健运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的子公司,其经营范围和服务对象仅限于集团成员单位,服务行业和对象的高度集中性将导致财务公司的经营风险。因此,切实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检查评价、顾问咨询职能有助于防范规避风险。
3.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增进经济效益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集团整体为根本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集团全员参与为保障机制,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对企业集团未来的精确规划。为了提升企业集团的战略管理能力,有效的监控与考核企业和子公司,高效地使用企业集团资源,使企业集团收入得到提升、成本得到节约,从而增进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全集团全面预算管理,财务公司可以掌握各成员单位资金短缺和富余情况,为发挥资金调剂功能,降低资金成本,提高集团公司整体资金使用效益创造条件。
4.根据自身特点,依托钢铁集团所需,发展合适的金融业务大型钢铁企业财务公司的经营必须服从企业集团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开展金融业务时应该有所选择与侧重,针对不同情况设计最佳的经营方法给予集团最大的金融支持,同时形成自身业务发展的专长和特色。
5.加强先进技术利用,注重人才培养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财务公司是一个金融企业,它的业务人员应当通晓金融业务,只有将资金交由专业人士来管理运作,才能更好的发挥资金效用。为了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型钢铁企业财务公司应该加强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注重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作者:袁刚 邓芳杰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 中国公安大学计划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