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小学体育论文 » 正文

小学体育教研论文10篇

2021-4-10 | 小学体育论文

第一篇

一、情景教学法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们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程,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之后回到家里很难再次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复习。因此,为了让学生们能在课堂上对课堂内容能一次性吸收,加深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能力,教师可以应用情景教学法与游戏化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景,让学生们在情境中学习相关体育知识,加深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些体育课程,如前滚翻、后滚翻、肩肘倒立等等,由于动作复杂,对于身体的协调性要求较高,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将其中的相关动作忘记,造成课堂教学质量的降低。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与课堂有关的情景,例如在教授前、后滚翻的相关知识与动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模拟军队训练的情景,教师在课堂上扮演教官的角色,学生们则是战场上的士兵;在教授肩肘倒立、三角倒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场地创设成少林寺的情景,给学生们一种习武的感觉。通过这种情景,让学生们逐渐进入到创设的情境之中,慢慢的带入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给学生们更加强烈的感官冲击,让学生们在情景的学习之中加深对于知识的记忆。

二、将德育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之中

在如今的新教育形式下,小学课堂体育不仅要求教师传授相关的体育知识,还要培养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应该将德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讲解课堂知识之前,教师应该先向学生们传授相关的体育精神,让学生们了解学习体育的真正意义,了解体育的精神内涵。在举行竞技类游戏和比赛时,教师更应该将德育融入其中,培养学生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让学生们明白体育的真正意义在于锻炼体质,而不是在比赛中获得成绩。通过体育游戏、体育比赛增进学生们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们的及其荣誉感。在教授羽毛球、跑步、体操等有关体育知识时,教师应该将比赛规则与比赛纪律进行讲解与普及,同时将我国相关体育行业的发展形势对学生们进行讲解,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另外,在学生们发生冲突的过程中要采取教育的方式进行妥善处理,培养学生们的爱心与个人素质。通过体育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们养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和不服输的体育精神。

三、将其他学科知识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之中

体育课程并不是一门独立于其他课堂的学科,体育教学与其他文化课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教师为了让体育课堂内容精彩丰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以将其他的课程知识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可以举行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与比赛,例如五十米往返跑的过程中重点设置算术题计算、古诗文默写,让学生们一边体验体育教学的快乐,一边对语文、数学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在举行跳绳比赛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采用英文计数的方式,对英语课堂学到的知识进行复习;另外,将讲解跑步、跳山羊等先关动作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物、自然等知识,向学生们讲授人体的活动原理以及防止运动受伤的相关注意事项。这样,通过体育教学与文化课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探讨,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在当前新的教育形式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与措施。小学体育课是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精彩的体育课程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他们将这种热情与情绪同时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去。相信随着我国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与探索,更多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会被研制出来,应用到我国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之中,不断提高我国小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我国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作者:谷继伟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钦工镇中心小学

第二篇

一、新时期小学体育德育教学中的问题

1.课堂德育认知不足

在小学体育德育渗透过程中,很多体育老师在认知上不足,认为体育德育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室外活动中的教育与渗透,对体育课堂德育渗透认知不够。在小学体育课堂教育没有一个完善的计划和教学内容,德育效果不理想。

2.德育教学方法不对

在部分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在德育渗透上主要采取批评处罚的方式,对待那些调皮的学生都是给予处罚,如罚站、不要其参加活动等等。在实际德育教学当中表扬现对较少,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影响学生心理的发展。

二、新时期小学体育过程中德育渗透的具体措施

1.高度重视体育德育

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转变传统看法,高度重视小学德育过程中的德育渗透,将小学体育的德育渗透作为学校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要制定完善的德育工作计划,对体育德育工作的具体操作进行充分的准备,保证体育德育的有效落实。

2.有效发挥体育老师和教材的作用

在小学体育德育渗透过程中,体育教师和教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这主要体现在首先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很多,在课前、课中、课后都有种种常规,把这些常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结合在一起,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日积月累,德育才能在学生头脑中真正渗透进去。小学体育中,要有意识地挖掘体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题材,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其次,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严格的要求与措施,并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绳,逐步形成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等良好思想。

3.采用正确的德育方法

在小学德育的过程中应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改变以处罚为主的教育方法。小学教学中对学生应以进行正面教育为主,这是由儿童爱听表扬的心理特点决定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表现好的学生并及时表扬,使大家在身边找到具体的学习榜样。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教师应以帮助、爱护为出发点,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及不同性质的问题而采用灵活的批评方式,帮助学生找出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心服口服。

另外,在德育渗透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渗透模式,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结合体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进行教育。如在跑步中有个学生乱跑,这时候,老师可以微笑着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快速跑的动作,也知道了跑得最快的动作。但是,我们还应感谢某同学,他让我们有机会学会了横着跑的动作,这也是一种跑的方法,在篮球和排球比赛中需要用到。如果没有他的创新跑法,我们还学不到这种跑的方法。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上敢于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三、总结

小学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小学德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当前小学体育德育渗透过程中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方法不对等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当中要高度重视体育德育、有效发挥体育老师和教材的作用、采用正确的德育方法,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水平。

作者:许春飞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小学

第三篇

一、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研究

目前,在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育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要么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组织小学生绕操场跑两圈,然后解散,学生自由活动,这样一堂体育课就变得毫无意义;要么体育课就被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课占用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所以教育体系也越来越重视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利用小学生天生好动活泼的性格,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充分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为了更好的引导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正确的疏导和培养,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进行适当锻炼,为终身体育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角色转换,发挥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观念,以老师作为教学的核心,所采取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这从过去的教学经验来观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虽然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但是,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一种被动的从属地位,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照顾到学生的感受。在新课程教学指导下,现在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学生在教学实际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多尊重学生自身的选择和学习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因材施教。小学体育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更加的注重学生集体参与体育的热情,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综合方面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体育习惯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小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老师可以使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改良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来。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教育方式就是要求学生要尊师重道,在课堂之上,学生要无条件服从老师,尤其是还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学习知识是被动的,这是被抑制天性与想象力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根本没有兴趣一说,从而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沟通,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甚至在一些课堂上对立起来。而素质教育的新原则下,要求重新建立师生关系,使其在平等、和谐、自由、民主等基础上有效开展师生之间的课堂以及课下互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国体育教学一般是室外课程,相对室内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这时体育教师更加应当照顾好学生的情绪,传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知识,努力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气氛,让体育课程更加充满活力,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民主、平等、自由的地位,因此当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时,就会逐渐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学生也会逐渐信任老师,愿意把内心的想法告诉老师,增进师生友谊,小学生的思想是比较单纯善良的,他们喜欢哪个老师,上那个老师的课就会更认真听讲,学习兴趣自然而然的培养起来了。

四、总结

总之,为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体育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改善教学氛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等,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作者:孙岩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东湖第一小学校

第四篇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1.体育教学活动的本身优势

对小学生实行思想道德教育,体育教学活动可以成为一种手段,而它本身也是有规律、有约束力的社会活动。体育教学当中,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则,借助于体育老师的监督,可以有秩序的进行。无论是学生,还是体育老师,都要按照规则行事,一起遵守相关规定,营造出友好以及团结的氛围。精心的策划、严格的规则、自律的行为,这些都包含着道德教育的内容,可以让小学生意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活动可以教会学生约束自身的行为、懂得服从,并且对纪律、社会公德严格遵守。

2.体育教师的自身优势

和别的学科教师比较起来,在小学生的眼中,体育老师比较容易接近,地位很高。体育教学一旦结束,大部分小学生都会主动和与体育老师走近,和体育老师探讨各自的抱负以及理想,老师和学生具有很多共同话题,关系比较融洽。因此,和其他学科的老师比较起来,体育老师更容易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生培养感情,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所以,和其他学科的老师比较起来,体育老师是有一定优势的。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体育老师可以对小学生实行思想道德教育,做到有针对性,而且比较及时、自然,防止出现讲道理、说空话的形式主义出现,小学生也比较愿意接受。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1.根据体育教材特点进行渗透

从教材的内容上来看,体育教材与其他课程的教材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其他课程的教材中,主要以理论为主,不涉及实践内容,而体育教材则理论与实践兼而有之,并且在理论部分中思想内容的体现还非常的明显。体育教材中,理论部分表现在体育老师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告诉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正确的理解体育的真实含义,贯输学生在生活中坚持进行体育锻炼的思想,将体育锻炼的目的与现实中的需要相结合,并且保证身体对于自然环境能有一个充分的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习惯。实践部分是体育教材中的重要部分,是告诉学生如何去进行体育锻炼,掌握运动的技巧。在运动中每个动作都具有其技术性,并具有自身的特点,教学老师要充分的将教材中的所述内容及各种要领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有步骤有目的的进行思想教育。比如,在进行排球、篮球的项目时,可以通过这些项目来使学生们认识到合作的力量,极积地去维护集体的荣誉,养成坦然面对胜和败的良好心态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在学生们学习体操及其使用各个体育器械时,可以培养学生胆大心细的心理;在进行长跑的过程中,还可以使学生养成一种韧性。

2.结合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渗透

体育教学具有很多特征,分别是范围比较广泛、内容比较庞杂、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这些特点有利于体育老师对小学生实行思想品德教育,因为每种体育项目具有不同的内容。所以,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所获得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求体育老师要有发掘内涵的能力,对小学生实行思想道德教育。比如,球类活动要求同伴之间的合作,这种活动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观念,还可以增强小学生之间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田径运动一般比较枯燥,不过如果持之以恒的锻炼,就可以培养耐力;关于优良品质的主题比较多,如勇敢、热爱祖国、团结友爱等。老师可以选定一个主题设计游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就熏陶这种品质。

3.结合体育课堂常规进行渗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利用各个教学的不同环节,对小学生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制度化、规范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贯彻组织纪律、文明礼貌、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等,逐步养成小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和优良的思想品质。体育课的开始部分要对小学生进行动员,提出课的目的、要求,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因此,把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相结合,既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又能增强小学生思想教育的效果。

作者:张玲玲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第一小学

第五篇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应用的可行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对于儿童的身心特点有着很好的一致性,并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训练,可以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中体育知识的学习。创造性思维训练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具有足够的可行性。应用创造性思维训练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通过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让教学目标充分的得到完成。例如,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负重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蜗牛搬家的情境,让学生充满乐趣的参与到创造性思维训练中,进而更好的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多种的趣味活动,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应用的不足

第一,教学内容过于陈旧,难以有效的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小学生自身由于年龄的特点,其身心较为活泼,并且体育教学中兴趣是驱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因素。每个小学生都希望在体育学习与运动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提高体育见识。现阶段,体育教学工作中,对于创造性思维训练应用不足,不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仅仅对于体育知识进行刻板、传统的讲解,难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如此的教学特点之下,学生逐渐产生厌学的心理,难以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成长与提高,也更加难以实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二,对于学生思想素质培养不够重视。现代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成长备受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呵护,娇生惯养已经成为了小学生成长的一个普遍现象。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于学生意志品格的培养,并且在课堂中学生由于怕苦、怕累,缺乏体育运动的耐性。对于体育教学中,对于运动强度与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体育活动中,学生普遍不愿意参加,久而久之就导致了体育课堂目标难以有效的完成。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培养是同样重要的,如果不能正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就难以真正的达到现代体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目标。

第三,体育课堂的有效学习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小学教学工作中,体育课堂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学生的学习时间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与此同时,体育课也经常被其他课程所代替,学生的体育学习时间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相关体育教学也难以有效的开展。

三、加强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应用的对策

第一,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加强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能力。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想象力,就难以实现创新性的思维。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对于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并且主动的提出学习意见。教师可以组织小游戏,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游戏规则的制定,并且及时的鼓励学生发表对于规则制定的不同意见。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开展,首先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并且对于以往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更新,有时往往一个小变化,就会为教学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于拓展训练进行合理的引导,避免由于学生自身在激烈的训练中发生矛盾,造成打闹行为的出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在进行竞争类游戏活动中,学生为了取得胜利,可能会出现过激的游戏行为,严重的与教学目的不符合。针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如何解决游戏中的不合理的现象,并且对于游戏进行完善,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于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让学生以主动的身份参与到学习当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使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与应用。

第二,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逆向思维能力是创新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特殊条件下,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运用内容。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大多数人按照常规的思维习惯进行问题的解决与处理,可是对于特殊问题,常规的思维方式难以得到正确的解答,而逆向思维方式则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实现问题解决的简单化。逆向思维对于传统思维的局限性进行打破,并且鼓励从多个角度对于问题进行分析。一般来说,逆向思维方法主要分为转换型逆向思维法、反转型逆向思维法以及缺点逆向思维法。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当中,司马光利用逆向思维方式,选择砸缸的方法来解救同伴。这种逆向思维的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在小学的体育教学工作中,要针对于学生的逆向思维的培养,开展独特的训练方式。在开展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反向游戏,来实现逆向思维的培养。在教师喊口令“向右转”时,学生需要向左转,在喊口令“向后转”的时候,学生要立定。通过不同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的思维逆向性与敏捷性得到有效的培养,进而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成长,更好的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思维体系。

第三,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性思维习惯是一种特殊的思维习惯,是对于问题进行多方思考的习惯,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条件下,需要对于学生重点培养的方面。在学生的学习中,“举一反三”就是发散性思维的一个明显的例子。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难以让学生以多种思路进行学习的思考,进而也难以保证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应用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发散思维习惯的培养,并且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潜意识层面上,为学生灌输发散思维的理念与意识,让学生思路得到有效的扩展,将发散作为学生思考的一个被动习惯。发散性思维对于学生的思考角度有着更多的要求,并且通过思考的延伸,将新教学理念不断的进行贯彻。

例如,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前让学生观看相关篮球运动的录像,然后再开展下一步的篮球教学。小学阶段学生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在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时,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小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分组配合,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的思考,对于篮球相关技术进行模仿并且学习,通过主动的参与到合作中,完成篮球技术的学习。发散性的思维教学,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渐的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在经过长期的引导与训练的情况下,学生们逐渐的敢于发表自己的创新性见解,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在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融入科学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可以有效的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课堂设计,给予学生足够的创新思维成长空间,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实现身心素质的同步发展。

作者:赵春红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实验小学

第六篇

一、在小学体育课中应用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一名小学生对自身所想要学习的内容十分感兴趣时,这名学生并不会将学习看成一项自己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而是将学习看成是一种自己需要了解和需要掌握的知识,因此,学生就会从自己内心之中产生积极能量,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自身学习领域中以及学习过程中,大大提升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主动性,学生会产生一种积极以及轻松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深入学习,进而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主要根据游戏自身竞赛性的特征,游戏自身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加能够提供给学生一种十分轻松自在的环境能够使学生在自身游戏过程中情不自禁的完成了自身的学习任务,最终学生就会将体育作为一种兴趣,主动和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堂之中去,更好的完成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任务。

二、在小学体育课中应用游戏能够发展提升学生身心素质

将游戏应用到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之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游戏自身具有内容多样性以及形式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在进行体育游戏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很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游戏自身具有竞赛性特征,这也就对小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于小学生自身精神素质同样提出要求。在小学生游戏过程中,学生想要玩得更好,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开动自己的脑筋,找到适合的方式方法来使自己的成绩比别人更好,这样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小学生全面素质进行培养。

三、在小学体育课中应用游戏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育

在小学体育课中应用游戏能够在锻炼学生身体同时,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发展,教师可以在应用游戏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更多东西和知识,使学生能够取得全方位进步,比如说,在体育课中应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或者适时的补充给学生一些基本技能以及基础知识,通过进行游戏来营造出一个相对积极以及轻松的环境,借这一个环境来将自身所需要的知识给学生传授,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比平日更加容易对这些知识进行接受,并且能够全面的理解这些知识,这样的小学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身体上的锻炼,更加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进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在小学体育课中应用游戏能够实施思想教育

在实施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出十分难得的品质,比如说顽强品质、勇敢品质、坚持品质、积极向上品质、不畏惧困难品质以及团结合作的品质等等,在实施游戏的过程中,能够使小学生更好适应自身的群体写作,学生就会慢慢的学会应该怎么样与其他人交往,在体育课中应用游戏能够教会学生听从指挥,团结合作。通过在游戏过程中所发生的小插曲以及小故事,体育教师能够将这些作为一个引子或者是实例来为学生讲解一个正确思想,进而使得小学生自身从小就开始培养出一个好的思想,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很好的结合发生事情来为小学生实施教育,教师要注重生动和具体,这样能够使小学生对知识以及体育项目进行更好的理解,再加上有实例作为讲解,比起过去传统填鸭式教育教学有了很大进步和很好的效果。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对于当今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养成正确体育的习惯,对于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并且能够感受到游戏的有趣以及轻松,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思想引导,进而使学生能够逐渐扩大自身的知识领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五、总结

本文中,笔者主要从在小学体育课中应用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体育课中应用游戏能够发展提升学生身心素质、在小学体育课中应用游戏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育,以及在小学体育课中应用游戏能够实施思想教育这四个方面对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实施与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高璐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中心城新区新海小学

第七篇

一、更新理念,正确把握“主体”与“主导”有机统一的关系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非常重要,而教师的示范、演示和点拨,直接影响着小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因此,学生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即: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必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兼顾),才能使体育教学卓有成效。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理解为“主宰”作用,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管理、启发和指导是有效课堂的前提条件,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由于体育教学在教学方式、教学空间、教学内容上各具特色,师生互动是在动态之中进行的,所以更有利于教师深入学生中间进行双边交流,使教师不仅担当学生的“导师”,而且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从而顺利构建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使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互溶合在一起,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的主导性也能充分得以实现。当然,真正实现“主导”和“主体”的和谐统一,还需要我们教师加强先进教学理论的学习,并注重结合实际进行实践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摆正两者的位置,才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因材施教,结合教学目标灵活遴选教学内容

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是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素材,我们应按照小学体育的新课程标准,在吃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适度进行加工和创新,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教学能被人。譬如:我从多角度对体育课程内容素材的竞技运动进行如此“本土化”整改:①合理简化教材的技术结构,逐步改变纯竞技式的运动项目,恰如其分的渗透游戏或比赛的内容,诸如小学生的蹲踞式跳远踏板起跳,空中技术就应简化;篮球的“三人制比赛”,足球的“五人比赛”等内容都简化了规则和活动形式,教学效果显著;②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素质,抓住运动中的主要因素简化规则。诸如增加健美、舞蹈、艺术体操等趣味性强的项目,或者根据地域性的特点增加武术、毽球等民族传统项目。总之,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巧妙突破竞技运动结构的约束,科学地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三、游戏为辅,合理重视运动负荷安排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小学体育教学应重视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否则,即使课堂气氛轰轰烈烈,也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践证明:成功的体育课堂模式必须有适宜的运动负荷,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充足的体能训练时间和数量,尤其要改变低年级体育课生活游戏化、运动负荷过小被动局面,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在学生参与的游戏过程中巧妙穿插技能训练,使“玩”和“学”有机统一。譬如:我针对传统的“丢手绢”游戏的弊端,修改了游戏形式和规则,变成解系手绢的“绕杆接力跑”,从而在改变以往众人围坐、俩人追跑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取物迎面接力”和“迎面曲线接力”的技能,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四、总结

小学体育改革的前景无限美好,但道路漫长而曲折,我们必须发挥自身主导角色的潜能和特长,有的放矢的进行实效化改革,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百花齐放、各有千秋的美妙境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愿大家在如火如荼的改革浪潮中,锐意进取,大胆革新,为打造行之有效、改之有果课堂教学新模式努力奋斗。

作者:崔建涛 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南苑小学

第八篇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小学体育课程往往缺乏教育管理者的重视,而经常性的被其他课程所占用,使得体育教学的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体育教学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以新的观念来进行体育教学,确保小学体育教学的进行。

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的提高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成为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问题。要切实加强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改变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使课堂更加自由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以及领导者,应该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而要积极营造出一种自由、民主的体育教学氛围。例如,在进行篮球训练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选择自由组队,进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体育教学,进而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

(二)鼓励学生多问问题

必须要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鼓励学生多作思考,勇于提问。可以说,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动力,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他们摒弃传统的观念,敢于向权威进行质疑,进而不断的提升自己。这对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极为重要。要知道,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质疑的基础上,只有质疑才能不断的推动创新。

(三)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中,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对于提高儿童创造性思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堂讨论,可以及时的发现学生体育运动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例如,在进行篮球战术配合教学时,要做好学生的位置分工,使得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进而不断的进行训练,在理论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形成不同的站位以及攻防队形,通过不同的技巧来实现进球的目的。要通过不断的实践、讨论、总结、再实践、再讨论的方法,来不断的提高篮球比赛的技巧,直至熟练掌握。在体育教学的课堂讨论中,体育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思考、发言,允许大家存在分歧,使得他们认真对待分歧,讨论问题的所在,进而不断的总结经验。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讨论氛围中,才能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提升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对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其创造性思维。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现有体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目前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我们应该在现有体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合理的挖掘相关方法的潜力,进而不断的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拓宽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传球有着很多的方法,要让学生从分认识到传球的特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努力在已有的传球方法上做出创新,以其他方法进行传球。这不仅可以有效的使学生掌握传球的技巧,还可以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提升其创造性思维。

2.要抛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作为一项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不应只局限于已有的教学模式或是固定的教学场所,应该积极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进行诸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接力赛”、“裁判培训”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但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其团队意识、个体的个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得到提高。

三、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以此来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并促进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可以有效的使他们从小就养成创新的能力,从而形成独立的人格。

作者:王瑛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关小学

第九篇

1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1)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国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依然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不良影响,小学生无法冲出被应试教育方式束缚的藩篱,他们都被迫进行消极被动的体育锻炼,这样的体育参与意识显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来看,我国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状况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的体能素质较之于以前来说有所下降,肥胖人数正在不断增加,加之很多小学对于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而无法顾及到体育锻炼,不仅让他们的身体发育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还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进而让体育教学进程无法正常开展起来。

(2)家庭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计划生育体制下,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多家庭对于小学生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但是,他们的关心更多的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方面,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背景下,很多家长在工作之余只将精力投入到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方面的关心中去了,而对于他们的体育教育并没有给与过多的关注与足够的重视,甚至认为孩子只要不生病就是体质过关,根本不需要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让他们丧失了对于小学体育的意识与决心,小学生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显然无法树立起正确的体育锻炼理念,身体素质显然不够强壮。

2我国小学体育师资培养的具体途径

鉴于我国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还有不少问题存在,导致了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较为偏低,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不佳。造成这种现状与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体育师资培养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性。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加强对于小学体育师资的培养工作。接下来,本文将具体阐述小学体育师资的培养途径。

(1)树立先进的体育教学观念

小学体育师资的培养工作中,应该首先从思想方面入手,以正确的思想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方针,要牢固树立起健康第一的体育锻炼理念,让体育教师以身作则的坚定的支持并实施这种体育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更好的把握并树立这样的体育理念,充分发挥出体育锻炼的应有功能与作用,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不仅让小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体育锻炼机会,并让他们逐步培养自己的一项或二项体育爱好或特长,最终使小学生能够养成一种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体育活动。事实上,当小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的话,将有利于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体育教师自身也应该尽快树立起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要在体育教学实践当中及时改变过去那种以教材与课堂为中心的模式,转向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从而引导小学生的生活方式向着更为健康、文明且科学的方向转变,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成为他们的体育锻炼引导者与帮助者,从而努力培养小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成为新时期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努力提升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

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工作已经在不断的推向深入,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的素质要越来越高。现如今培养出来的小学体育师资整体素质严重偏低,他们经过中等师范院校的教育之后,获得的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仍然没有达到新时期基础教育的新要求,无法适应我国初等教育的体育教学需求了。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小学体育师资的建设水平与建设质量,要让小学体育教师在面对新要求与新挑战的时候,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自我学习,尤其是要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这是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事情,是他们提高业务水平与体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条件所在。这就是说,我国小学体育师资要能够在当前学历层次与知识水平明显偏低的状况之下,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尽快参与到更高级别的学习当中去,不仅具备更为完善高级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还应该具备较高的教师道德修养,并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时刻把握住时发表展的脉搏,尽可能的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以期更好的满足时发表展的需求和小学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3)调整并优化体育课程布局体系

我国当前开设体育专业的学校,其在课程设置或布局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它的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等都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于体育教师人才的实际需求,并呈现出日益突出的态势。因此,我国应该尽快改变这种体育师资培养现状,就需要从体育课程的布局体系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与及时的调整,因为当前很多学校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更多的只是单纯的体育教师,无法从各个方面来适应社会与不同人群的体育运动需求。那么,这就需要我们的学校尽快构建并优化现有的体育课程结构,以期迎合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它要求体育师资具备较高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样,他们教授出来的小学生才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鉴于此,小学体育师资的培养过程中,其课程设置方面就应该以创新性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要进一步调整并重新布局体育课程体系,尽可能的满足日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以及大众对于体育运动的实际需求,扩大原来的服务涉及面,增开体育与健康、社会体育等专业,调整体育专业教学计划,减少课程的重复性设置问题,增加学科课程门类,调整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加强选修课建设,从而让小学体育师资的培养课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

(4)调整小学体育师资培养目标

这是说我国当前的小学体育师资培养过程中,仍然没有摆脱掉传统体育师资培养的途径,尽管由原来的计划经济时期的包培养与包分配的方式转向了学生毕业后进行自主择业的改革,然而,这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于体育师资培养的目标与方向,很多时候仍然认为体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要做体育教师。事实上,这种观念是有待进一步商榷的,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尽快转变这种体育人才培养目标,要让人们尽快树立起适应社会的体育人才培养理念,这就需要体育院校在对体育师资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尽快转变观念,拓展专业口径,扩大服务面,尽可能的培养出复合型与创新型的体育师资,让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体育人才,成为教学科研型体育人才,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特色教育,形成一定的优势来提高自己的教学竞争力,并改革升学考试内容,让体育教师的师资培养工作切实有效。

3结语

总之,我国小学体育师资培养工作目前来说做的并不到位,仍然有不少问题存在。因此,我国应该调整小学体育师资培养方向,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并努力与国际体育师资培养模式进行有效接轨,优化体育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采取双轨制培养与培训相结合的道路,还可以依靠更高层次的院校来培养小学体育师资,从而让小学体育师资的整体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从而为我国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提供更为高质量的师资力量。

作者:汪博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第十篇

1开放式教育的概述

1.1开放式教育的公平性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一般都会把重心放在体育优等生的身上,实施“精英式”的教育,而对于其他的学生则采取“放羊式”教育。这样,就使学生受到了不同的教育,拉大了学生之间的差距,让体育差生不想去上体育课,不想进行体育锻炼。而开放式教学注重教育的公平性,它要求体育教师对学生采取相同的态度,并且对于体育差生相应的加强关注,让所有学生都参加到体育课中,享受到体育的乐趣。

1.2开放式教育的“真人”性

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没有真正地把学生当作“人”来看待,没有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只是从教师的视角来教学,重视智育轻视体育,重视结果轻视过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开放式教育要求体育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要把学校、家长、社会、学生等一切因素都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建构人本、开放、公正、丰富的体育教学环境,加强体育教师与学生(特别是体育差生)的交流,最终让所有学生都乐于参加体育课。

1.3开放式教育尊重个体差异

传统的封闭式教育对所有的学生都一样,所有的学生都采用一样的教材,学习一样的东西,学习的进度也一样,评价的方式也一样,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一样的,就像生产线一样。而开放式教育则要求体育教师在注重共同性的基础上也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实现学生个体的生命价值。

1.4开放式教育的自主选择性

在封闭式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他掌握着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学生只是受体,没有发言权,因此,学生上体育课没有激情,不利于体育课的开展。而开放式教育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向体育教师提建议,不管是关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的,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多元的信息渠道,允许学生去自主选择,这样学生就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就能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最终促进体育教学效果。

2开放式教育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

2.1设立开放式的教育目标

传统的封闭式的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教师和学生都认为体育课的目标就是教给学生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这就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开放式教育却认为这是不够的,必须要加强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具有自己运动的能力,才能够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由此可见,开放式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2.2营造开放的教育氛围

体育教学最重要的是实现教学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并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开放式教育的主要思想。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使体育师生有和谐的关系。在小学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实行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体育教师要成为小学生们的朋友,要做一个传道者、引路人和倾听者,这样就能促使小学生大胆地与体育教师进行交流,体育教师才能走进小学生的心里,明白他们的感受,这样,体育教师就知道如何去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到体育课中。

2.3教授开放的教学内容

在封闭式教学中,体育教师完全是按照体育教材来进行上课的,虽然教授的内容很多,但并不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小学生们不喜欢,这一方面与体育教师的能力有关,比如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但与体育教材也有很大的关系。开放式教育要求体育教师在以体育教材为主的同时,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游戏法、竞赛法等,并且要注意开发新的有趣的教学内容,比如街舞、武术等,这些教学内容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以后的时间自己练习。

2.4创建开放的教育模式

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体育教师应该教会小学生适应不同运动环境的能力,让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感悟、体育不同的体育技巧和方法,培养小学生的适应能力、转换能力和分析能力。除了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外,体育教师更应该增强学校的软环境,比如增加体育人物的画像、体育名言,组织学生观看高水平的体育竞赛等,这些都能增强学生的体育热情,让小学生学会顽强拼搏、勇于超越的精神。

3开放式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充分挖掘和运用好人力资源

在传统的封闭式体育教学中,我们运用最多的人力资源就是体育教师,而对于其他的人力资源包括家长、小学生等的运用明显不足,因此,开放式教育要求充分利用好其他的人力资源,让他们为体育教学服务。首先,体育教师应该用好小学生这一人力资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多听听学生的建议,可以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想法,并且小学生喜欢榜样,乐于向榜样学习,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把那些体育好的学生当作榜样,让同学们学习,对于所有学生来说都有收获。除了学生之外,家长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人力资源,家长是小学生最熟悉、最信任的人,对他们的影响最深刻。如果家长喜欢体育,喜欢运动,那么小学生也会受到家长的影响,更加喜欢运动,喜欢体育。因此,在开放式教育中,我们要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3.2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体育教学是一种双边互动的过程,封闭式教育不重视师生间的交流,而开放式教育要求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开放式教育要求建立的这种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不是上下级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敢跟体育教师交流,才敢给体育教师提建议。在交流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积极地聆听、及时地反馈。这样的交流才能持久、这样的交流才有效果。

3.3加强体育教师的管理与培养

之前,体育教师在学校中一般不进行深层次的学术上的交流,即使进行,也不会进行深入地探讨,这不利于体育教师的发展,也不利于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开放式教育要求加强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不管是教学方面的,还是学术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交流,这样,体育教师就能把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其他体育教师进行交流,就能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且通过交流体育教师的学术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作者:孙晓东 陈新萌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