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初中数学论文 » 正文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8篇

2021-4-10 | 初中数学论文

第一篇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

教师一直在研究怎样指导学生学习数学,下面我就根据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数学学法指导的主要内容。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自主学习方法指导是针对现在的初中生特点来进行指导,初中生刚刚升入初中,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强,还需要老师主动引导学习。而作为教师就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体,感受数学的魅力,让他们真正掌握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而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偏重学生的团队意识的培养,一个好的学生不仅仅是自己学习成绩优异,还能带动身边学生共同进步。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灌输他们互帮互助的学习方法。

二、数学学法指导的具体实施

1.非智力因素养成的指导

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就是指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信心的培养。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学生学习信心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我班里有个学生,因为平时数学的成绩一直不好,就自暴自弃,不好好学习数学,也影响了其他学科的成绩。但是我没有批评他,反而不断鼓励他,在课堂上积极和他互动,增强他的自信心。

2.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

课前预习也是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年龄的特点,学生的思维性较强而且充满好奇心,作为教师一定要告诫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做好课前预习。例如:在我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布置课前预习工作,在学习三角形的过程中,为了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让同学们自己制作三角形,结合课本体会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定理应用。在学生们积极准备过以后,都能够深入理解这些定理并熟练运用。通过这种新颖的预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问法”的指导

勤学好问是一个学生学习好数学的又一个方法之一。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是埋头学习,但是学习数学是需要交流的,尤其是对解题的方法进行交流。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关于“问法”的学习方法指导。例如:当我讲到二次函数关于利润类应用的时候,根据问题的不同;分别设计了几个小问题:①单件物品的进价是多少?②单件物品的售价是多少?③单件物品的利润是多少?④物品的销售量是多少?通过这样问题设计让学生自己学会问;而在学习全等三角形定理的时候,我就运用反问法提问让学生自己逆向证明定理是否成立,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这种类似的“问法”指导还有很多种,关键是要激励学生主动提问的兴趣,并要发挥自己的主观性,促使学生好问、敢问。

4.数学学习能力形成的指导

数学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自主学习以及交流沟通等。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深入研究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抛弃任何学生。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就总结了几点要求:第一,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引导;第二,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教材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所以“因材施教”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方面发掘学生的潜力;第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有关数学的社团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数学语言的指导

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都要求学生使用合理的数学语言进行解题。数学语言是一个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否清晰的体现。例如:初中很多题目都是证明题,作为教师就要求我的学生利用规范的解题方法,让自己的的解题思路更为清晰。在证明题中合理利用“因为”、“所以”等数学语言规范学生的解题方法;而在应用题中则要注重结论性语句的使用,要用“答”字加上冒号的形式要求学生解题。数学语言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经常给学生们上习题课,用精炼的习题演练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前提下,教师一定要注重与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数学学法的研究是我们对数学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探讨和学习,让学生去理解学习的真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者:李庆恩 单位:济南市平阴县孔村中学

第二篇

一、分层式教学的主要内容

1.学生分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习基础、成绩和学习态度对学生进行分层,可以将学生大致分为几个层次:(1)基础扎实,成绩优秀,接收能力强;(2)智力因素较好,但是学习主动性很差、成绩不稳定或者学习自觉、成绩中等;(3)质量因素较差,学习非常吃力,并且积极性也不高,成绩不好。根据分层采用适合各层次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分层是动态变化的,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努力向高层次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分层备课和授课

以学生分层为基础,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因材施教。确定可行的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除了整体目标之外,还要有具体的分层目标。这必须在备课时进行充分的考虑,根据每层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针对性,并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教师授课的作用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数学知识,根据每层学生的学习能力,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对层次较高的学生,设置一些难度系数高、逻辑性强的题目,针对学习程度低的学生采取激励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水平,达到较高的教学目标。分层式教学的内容比较丰富,还包括作业分层、测试评估分层、课后跟踪辅导分层等。分层式教学能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分层式教学使得教育的最终目的得以顺利完成,分层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二、分层式教学模式应注意的细节

1.对学生自尊心的影响

分层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指金字塔式层级教育,如果知道自己的层次,部分学生就会有很严重的心里负担。在分层时应对学生的层级进行保密,做到“隐形分层”,隐形分层指的是任课教师在经过协商后,对学生分层而不告知其所在的具体层次,这是符合义务教育法宗旨的。

2.分层式教学的教学目标确定困难

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分层式教学方法时很难确定教学目标。想要确定分层式教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对教材非常熟悉,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式教学对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老师,会大大增加其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3.分层的时机难以掌握

分层式教学的一个难点是分层时机的把握,分层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应在数学基础知识讲解之后,具体实施分层式教学不宜过早,最好在初二开始。因为初一时,学生的差距已经存在,由于教师对学生数学水平以及学习情况还不了解,分层条件不充足。对于初三学生来说,中考压力变大,也不适宜进行分层式教学。运用分层式教学的时机应该选择在初一结束,初二开始阶段。

4.分层式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

分层式教学模式能适用于长期的学科教学。在班内实行分层式教学的优点是,各层学生能在原来的班级,教师不变、教学设施也不变,不涉及其他学科和其他班级,此种分层式教学模式的要求较低,适用范围较广。

三、总结

总之,初中数学分层式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及时展开分层式教学,不仅能够确保每个学生的提高和发展,也能够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初中数学教师应坚持分层教学的原则,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出更适合每层学生的有效、科学地教学方法,既能实现教学目标,又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作者:陈丽颖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一中学

第三篇

一、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环境

新课程改革不再一味强调教师的教学地位,而更加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所以教师不能不顾学生感受和想法,直接把书本上的理论用自己生硬无趣的方式强加给学生.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扮演一个引导的角色,提出问题后让大家共同探索与解决,这样会让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记忆更加深刻.比如在学习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一步的探讨:我们已经学习了以上几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大家还知道其他方法吗?可能有的学生会问SSA(边边角)的方法是不是也可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画出两个△ABC与△DEF,使∠A=∠D=30°,AC=DF=3,BC=EF=2,但∠B=120°,∠E=60°,可见两个三角形不是全等.这样一来,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当然,对于所提出的问题也要注重质量,不能盲目质疑,老师要根据经验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有内涵的问题.在学生提出疑问后,老师再进行讲解和分析,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自然对于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二、指引学生使用恰当的提问方法

与其教会学生一个题目,不如交给他们解决题目的方法;与其替学生去完成,不如引导他们自己提问.相比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某一个知识点或者题目的掌握反而是次要的.教师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提问,自己探究出同一种类型题目若干不同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呢?首先,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要给予表扬,先不论问题的质量如何,对这种敢于质疑的勇气要积极进行肯定.然后,前面提到过不能盲目提问,所以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进行认定与评价,分析问题的类型与出发点,对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最后,引导学生形成具体问题具体提问的习惯和方式.比如让学生通过自己理解分析的方式对实际应用类题目作出提问;用想象和与生活实践结合的方式对图象图形问题作出提问;用思考和理解的方式对一些基本理论作出提问等等.

三、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

许多经验已经说明,由老师直接向学生灌输教学模式远不如让学生主动参与和学习效果好,原因就是通过亲自参与的内容会更牢固在大脑中留下印象,所以教师就要多多创造让学生们能够参与学习的机会.一方面,教师对于学生参加实践的时机和具体情况要进行严格把握,选择学生们适合和喜欢参加的项目进行体验,并且所选择的场景要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质疑和提问.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通过亲自思考发现以往没有发现到的问题,这就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问题意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越来越多的参与课堂上的实践活动,转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让学生单单通过教师的讲解学习知识.而是加强师生双向的交流互动,增加谈论探究的教学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另外,教师首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自己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们做主角进行提问.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与研究,对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说出方法,不懂的问题提出疑问,最后由教师去完善和解答.然后,也可以带领学生去户外学习和体验.比如学习图形或者影子长度等知识点时,让大家通过亲自测量和感受,对知识点影响深刻,牢记在心.例如:在进行有理数乘方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准备不同大小的纸进行不断折叠.通过自己动手以后学生会发现,不管多大的纸最多折叠到第七次时就很难再进行下去了,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总结

总之,广大教师可以对以上所提出的几点建议进行参考,但是更重要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总结出自己的方法,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进步与提高.问题意识不仅仅在数学学习方面,对于学生任何科目的学习以及未来素质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总之,教师要在态度、情境、方法、实践等多方面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们敢问、善问、爱问,让初中数学的整体教学方法和水平得到提升.

作者:金瑶丹 单位: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实验中学

第四篇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信息技术增加课堂容量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可有效地增加课堂的容量.传统教学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教师所讲的内容有限,课堂容量较小,但如果利用信息技术,许多需要教师板书的内容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展示出来,同时,需要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在第一时间内,为学生生动展示.这样,课堂容量就能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可以有效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创新认识能够得到提升.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比如,在教学“勾股定理”的有关内容是,教师还可以用网络信息收集一些与勾股定理相关的素材,比如,《外星人与勾股定理》.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勾股定理的内容,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同时,对勾股定理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还可以为学生展示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比如,著名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其巨著《几何原本》中给出了勾股定理的一个证明,用到了图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证明方法如下: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B、AC及斜边B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FG、正方形ACKH和正方形BCED,连结CF、AD,作AL⊥DE分别交BC、DE于点M、L.显然,四边形BDLM和四边形MLEC都是矩形,△ABD≌△FBC,所以S△ABD=S△FBC.而S矩形BDLM=2S△ABD,S正方形ABFG=2S△FBC.所以S矩形BDLM=S正方形ABFG.同理S矩形MLEC=S正方形ACHK.所以S正方形ABFG+S正方形ACHK=S矩形BDLM+S矩形MLEC=S正方形BCED.即AB2+AC2=BC2等等,使学生能够有效研究相关证明方法.也可以使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收集有关勾股定理的信息,进行汇总.这样,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极大地增加课堂的容量.学生在利用这种手段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汲取大量的知识,并能够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发展.

2.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克服教学难点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很抽象,学生很难准确把握,但如果能够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展开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成功掌握难点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比如,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教学中,教学难点有两个,第一,对双曲线的形成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第二,学生对双曲线与两坐标轴无限逼近难以理解.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有效攻破教学难点.教师可以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带到计算机室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画图软件,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给自变量赋予不同的数值的方式,使学生自己“绘制”出双曲线,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归纳总结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及性质,这样,学生就能有效地以数解形,能够理解难点内容,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形与性质的理解会更加透彻.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中应用要注意的问题

1.信息技术应用与传统教学要结合起来

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不能抛弃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有其优势,比如说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能够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等等,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要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不能隔离二者之间的联系.课堂教学本应该是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一步步推导,一步步反思的过程,如果仅仅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这个过程就很可能被现代教育技术一点而出.一点而过,学生个体演练的过程,个体思考的过程很容易被抹杀,学生就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信息技术要能够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升课堂效果.

2.初中数学需要有选择地选用信息技术手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首先要考虑课程目标,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作为数学课任教师,要对做题的过程进行分析演示,通过演示使学生对做题过程有所理解,对推理过程有所认识,同时,学生也需要参考教师的演示,不断思考,学生需要跟着教师的思路打开自己的思路,这个过程是需要进行传统教学的.如果数学课只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课堂容量很大,演示的过程相对较快,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很可能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展示的数学知识内容,在飞速的推进中,教学效果很难实现,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是失败的.因此,在强调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同时,教师也要立足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选择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这样的课程整合才是成功的.

作者:罗齐安 单位:贵州省兴义市第九中学

第五篇

1.借助现代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与计算机的联系不仅是利用其完成计算,还与计算机的程序设计、内部数据处理等等都有密切关系。通过计算机的介绍、使用,吸引学生注意,再结合计算机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巨大作用,进而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另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吸引学生兴趣尤为重要。通过一些视频、动画、幻灯片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大都能被多媒体设备所吸引。而且像概率初步、随机事件以及平行线、图形旋转等几何课程,都可以通过制作形象的幻灯片,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程内容,对教材知识产生深刻印象。多媒体技术不仅是吸引学生兴趣的有力工具,更是辅助教学的重要设备。

2.例题与生活相联系,培养学习兴趣

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要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更要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发现数学无处不在,不断深化数学在学生心中的印象,通过让学生体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渐培养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创设趣味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情境的设置对吸引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角色、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等,都有重要的作用。而且通过恰当、有趣的学习情境的设置,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兴趣,也是教师完善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勾股定理部分的学习,通过介绍勾股定理的发现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在古代和生活中,勾股定理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享受故事的过程中就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提炼人文素材,增强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并不只是严肃的数据整理和逻辑思维。通过对数学定理背后的发现故事、数学家的学习过程等人文素材的介绍,在增进学生对数学背景知识的了解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领域的探索热情,增强学习兴趣。像上文提到的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还有负数的使用、翻牌游戏的发明、棋盘里的数学等,通过对背后人文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开阔视野的同时,也能领会到先辈们对数学的投入和数学家严谨的态度、灵敏的思维,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增强学习兴趣。

5.享受成功快乐,巩固学习乐趣

在学习过程中,成功激励是不可或缺的,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进而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习热情。在这一方面,要合理调整激励机制,增加对学生过程性成果的奖励,多鼓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取得更好成绩。另外,多种激励机制相结合,设置更吸引学生的“物质”奖励,团队奖励与个人奖励相配合等,都是激励机制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学生每周小测成绩进行统计,每周选出进步最大的7名同学,每人一支棒棒糖奖励,然后在下周每人负责一天的课前十分钟,由学生们自己打分,选出最优秀的一位,额外奖励。通过这样的奖励措施,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表现得尤为突出,当然本班的数学成绩也迅速提高。

6.总结

通过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设备,辅助教学,引发学生兴趣,再通过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一定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激发兴趣、发掘潜能,促进学生在数学方向的发展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兴趣培养,不断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努力完成新课标中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任务要求。

作者:周莉 单位:天长市实验中学

第六篇

一、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概述

目前,在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影响因素。不可否认的是,研究性学习是非常先进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该方式对教师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对时间也有了较大的需求,因而如果教师无法将研究性学习切实的把握好,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成效和教学极度。研究性学习主要培养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但是研究性学习无法充分的保证一定能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这是因为如果考试制度仍沿袭以往的方式,并且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愿意去改革和冒险,那么就不能真正的发挥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作用。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1.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中,数学教师应当按照所学习的技能、知识的发展及发生来创设学习环境,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学生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探究学习热情和动力,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自然而然的得以拓展延伸,这不仅是思维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且还是学生认知结构得以发展的需求。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

2.立足课堂,揭示知识背景

众所周知,每个数学知识点均有着其自身不同的产生背景,因而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沿着数学家的思维和足迹去理解知识、发掘知识,以此做到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比如,在对“(a+b)2=a2+2ab+b2”与“(a-b)2=a2-2ab+b2”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讲解时,学生完全能够采用多项式乘法方面的知识直接将这两个公式计算处理,而如果借助于从几何图形的层面来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予以揭示,就能够更加直观的使学生理解,更好的将公式掌握,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

3.加强生活与数学教学的结合

数学可以说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个定量刻画与定性把握,不断的概括抽象,逐步形成理论和方法,从而广泛的进行应用的过程。数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运用数学知识将日常工作亦或是学习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而只有通过切身的实践参与,学生才能够真正对数学知识做到贯通融汇。比如,在学习统计知识与一次函数后,为了能够使学生对初步统计知识和函数图象更好的予以掌握,则可以对这样的课题进行设计:统计某体育用品店一周内四种体育用具的销售情况,同时找出哪一种体育用具的销量更为稳定,向店主提出更加合理的进货方式。结束调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函数图线描出四种体育用具在一周内的销量变化,计算出平均数和方差,以此全面了解销售的稳定性。通过这样的调查,学生的社会阅历与社会知识得以丰富,而且通过将调查数据整理成表格来比较,可以从感性方面认识函数及其图像、统计初步的方差、平均数等概念,这便为理性的数学思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切实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应当加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予以不断完善。

作者:秦亚明 单位:四川遂宁蓬溪县三凤初级中学

第七篇

一、关于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一些学生丢三落四,该写字母的不写,不该丢分的丢分,解答问题不完整,不是少了一步,就是答案得数不正确,马马虎虎,这些问题的出现实质上就是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一知半解,例如关于代数式的概念,忽略了代数式概念的实质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对公式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不是理解了公式的意义,联系实际解答问题,直接套用公式。由于师生不关注学习习惯的养成,时间长了,学生习以为常,数学学习出现的各种问题层出必穷,贻害无穷。 

2、教学容量较少,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就一节数学课而言,教师占用学生有效学习的时间,常常花费大量时间维持课堂教学秩序,教育学生无限的借题发挥,一些教师话语罗嗦、甚至离题万里,经常占用相当一部分时间夸夸其谈讲授知识,可以肯定地说学生有效使用的时间打了折扣。就学生而言,不同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大部分学生学习较差,就是优秀的学生,学习思维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有效学习时间少,学习容量就小,学习效率可想而知,创新思维难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势受限,这就必然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真正提高。

二、关于数学教学中问题的对策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数学知识感兴趣,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教师必须摆脱教材,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快乐。创设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充满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稳固了,教师必须注重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只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才能为高中学习数学知识提供保证。

2、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初一数学教学伊始,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育,思想上对数学学习习惯养成高度认识,学习时必须更细心一点,更深入一点,更熟练一点。一些常规的习惯必须形成,课前预习下一课的知识,课上的坐姿听端正,听课注意力集中,合作学习全身心投入,提出问题举手,问题有价值有创新,解答问题要积极努力,书写作业解答问题要干净不了草,不懂知识问题一定弄懂,不抄袭作业应付老师,尊重同学尊敬老师,悉心听取他人的观点,无论是错误的还是错误的观点,对教师批评正确接受,全身心学习数学知识,形成良好习惯,为未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优化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倡导合作探究方式学习,通过学生自己讨论,动脑动手实践,教师指导监督,抓住时机突出重点问题,突破难点知识,进行有效的比较区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练习,习题设计深入浅出,难易得当,合理搭配,联系生活实际。向四十五分重要效益,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有效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适时进行创新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供创新空间,培养创新人才。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上好每一节课,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保证学生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达到至善至美境界,真正走进新课程。

作者:?m晓红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中学

第八篇

一、学会欣赏数学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我在讲轴对称图形、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时,引导学生欣赏对称美.我让学生欣赏数学的简洁美.“世事再纷繁,加减乘除算尽;宇宙虽广大,点线面体包完.”数学语言的简洁精确、抽象规范,是严谨的科学态度的体现.数学能把庞杂的问题抽象为简单,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美的享受.数学语言在证明,符号的表示方面,例如:全等于符号“≌”,上面的“∽”表示两个图形形状相似,下面的“=”表示这两个图形大小相等,简单的一个符号概括了“全等”这个概念的本质.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多么简洁,不但让学生欣赏了数学的美,又非常直观、准确,使人一目了然.我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奇异美.初中数学解题过程中,常遇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这是思维的奇异.例如从杨辉三角展开推广得出的系数的关系,让学生为之惊叹它的奇异;欣赏反证法的奇妙,它可以绕过问题去解决问题,通过利用反例来说明命题的错误,易被学生接受.在讲三角形的三条中线、角平分线、高线、三边的中垂线的关系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点拨学生欣赏奇异美.

二、充分挖掘教材教参,从中发现德育教育的素材

“阅读与思考”是初中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德育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我紧扣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悠久历史,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自豪感.利用和挖掘“数学活动”、“课题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等数学素材,引导学生克服满足于现状的思想,培养和训练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认真钻研中学数学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八年级十八章《勾股定理》时,我把查阅的勾股定理的历史向同学们进行介绍: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十个科学发现之一,中国古代就发现和应用它,《九章算术》就有规范的表达.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就对勾股定理作理论证明,他创作了一幅“勾股圆方图”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用几何图形的截、割、拼、补来证明代数式之间的恒等关系,既具严密性,又具直观性,为中国古代以形证数、形数统一、代数和几何紧密结合、互不可分的独特风格树立了一个典范.一章结束后,通过教材的“阅读与思考”,学生了解两千多年,人们对勾股定理的证明兴趣浓厚,因为这个定理太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以至于古往今来,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帝王总统都愿意探讨、研究它的证明,因此不断出现新的证法.另外我还还通过教科书的引言、插图、例题和习题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的有关内容,并随时收集有关资料、数据,编拟数学题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数学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贡献的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及从事数学研究的辛勤劳动、刻苦钻研、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和训练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懂得为人类进步做贡献才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从而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寓德育于情感教育中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对自己的言行力求做到:(1)心诚:敞开真心善待学生,爱之、惜之、扶持之、敦促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色温、气和:以柔和、温厚的面目,宁平、祥和的心态,给学生营造安心、谐同、上善若水的磁场.慈眉善目、心平气和除了天成的缘由,想必也是修炼的结果;(3)词婉:典雅的谈吐、淡定的言辞,彰显着为人师者的涵养和修行.除了教师的正己、敬业、爱生、奉献等都可以无形中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另外数学课前,教师充分的准备,课堂上采用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幽默的数学教学语言,既能使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又能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总结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就能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彭尽辉 单位:新疆第二师二十五团中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