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体育教育论文
第一篇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小学体育课程往往缺乏教育管理者的重视,而经常性的被其他课程所占用,使得体育教学的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体育教学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以新的观念来进行体育教学,确保小学体育教学的进行。
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的提高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成为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问题。要切实加强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改变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使课堂更加自由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以及领导者,应该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而要积极营造出一种自由、民主的体育教学氛围。例如,在进行篮球训练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选择自由组队,进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体育教学,进而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
(二)鼓励学生多问问题
必须要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鼓励学生多作思考,勇于提问。可以说,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动力,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他们摒弃传统的观念,敢于向权威进行质疑,进而不断的提升自己。这对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极为重要。要知道,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质疑的基础上,只有质疑才能不断的推动创新。
(三)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中,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对于提高儿童创造性思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堂讨论,可以及时的发现学生体育运动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例如,在进行篮球战术配合教学时,要做好学生的位置分工,使得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进而不断的进行训练,在理论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形成不同的站位以及攻防队形,通过不同的技巧来实现进球的目的。要通过不断的实践、讨论、总结、再实践、再讨论的方法,来不断的提高篮球比赛的技巧,直至熟练掌握。在体育教学的课堂讨论中,体育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思考、发言,允许大家存在分歧,使得他们认真对待分歧,讨论问题的所在,进而不断的总结经验。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讨论氛围中,才能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提升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对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其创造性思维。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现有体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目前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我们应该在现有体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合理的挖掘相关方法的潜力,进而不断的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拓宽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传球有着很多的方法,要让学生从分认识到传球的特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努力在已有的传球方法上做出创新,以其他方法进行传球。这不仅可以有效的使学生掌握传球的技巧,还可以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提升其创造性思维。
2.要抛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作为一项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不应只局限于已有的教学模式或是固定的教学场所,应该积极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进行诸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接力赛”、“裁判培训”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但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其团队意识、个体的个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得到提高。
三、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以此来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并促进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可以有效的使他们从小就养成创新的能力,从而形成独立的人格。
作者:王瑛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关小学
第二篇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
1.课堂教学改革力度有待加强。相对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而言,体育教学研究就显得较为滞后。虽然有些学校也制定了较为详细的体育教研计划,但是这一计划始终停留于纸上,以及完善资料应付检查上面,没有能够扎扎实实地开展或是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与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态势不相适应,以及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没有能够立足教学实际需求进行教学研究,存在教研表面化和去实践化的形式主义状况。
2.课外活动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小学生活泼好动,体育学科具有广泛的拓展空间,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没有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完全局限于单纯的课堂体育训练。课外活动没有能够将体育训练内容融合进去,对于一些体质较好、具有运动发展潜质的学生也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导致教学较为单一。
二、有效突破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困境的思路
1.采取“向上争取”与“自己筹集”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在体育教学工作中,硬件设施的投入花费较大,除了像单杠、双杠、跳马、篮球架等投入外,塑胶跑道等高档体育教学设施的投入更大,动辄几十万元,这是学校所无法独立承受的。对此,学校可以采取向上积极争取的方式,向财政、教育等部门寻求帮助,加大体育教学硬件设施投入。对内则开源节流,在学科投入之间统筹协调,在软件设施建设方面逐步建立起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库,以满足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
2.采取“引进力量”与“就地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优质师资队伍。优质的体育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保障,针对当前许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基层小学体育师资配备不佳的状况,可以采取“引进力量”和“就地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本校的优质体育师资队伍。“引进力量”是按照中心校、龙头校辐射一般校、薄弱校的方式,采取中心校、龙头校的体育师资走教方式,担任周边联系挂钩学校的体育教学任务,或是定期进行送教,帮助各学校体育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另外还要强化“就地培养”,在现有体育专业出身的教师担任专职体育教师的基础上,选拔一批体育方面有一定专长的教师担任兼职体育教师,以满足实际需要,对他们强化教育教学理念和体育教学方法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他们的体育教学业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经过向外寻求援助和对内强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在短时期内改变体育教学力量薄弱的状况。
3.采取“汲取经验”与“自我总结”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体育教学改革。部分学校体育教学模式陈旧,没有能够将先进的教改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这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形成了制约。对此,学校应当要求广大体育教师经常上网浏览搜集体育教学方面的先进经验,并与自身的体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改善和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工作,不仅要强化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还要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方面有所突破。要在体育教学中兼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参与性,让他们更多地融入到自主训练之中,要发挥信息化媒体对体育教学的促进功能,重点开展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相结合的体育多媒体教学活动,提高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程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4.采取“兴趣活动”与“特长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课外空间的拓展也是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抓手,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点有效走出困境。教师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立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种体育兴趣活动,对男生可以开展武术、足球、排球等兴趣小组活动,对女生可以开展健美操等兴趣小组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另外还可以对体育特长生进行专项培养,对这些具有较好天赋的学生打造量身定做的训练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面对这些困境应当积极思考,认真履行好职责,以创新的理念推动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发展。
作者:顾汝荣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板湖中心小学
第三篇
一、分解教学目标,实现逐步突破,提高教学实效性
综合考虑,我把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分解了,先是进行800米至1000米的耐久跑,课上讲解这类跑步的技巧和动作要领,强调在跑步过程中的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呼吸的规律等。课下让学生进行自主训练,主要是利用回家后的时间或者是周六日的时间进行自主训练,也可以是本小区的同学形成学习小组,共同训练,相互鼓励,共同提高耐久跑的技能和技巧,通过多次的自主训练最终形成能力。下一课时,我就给学生布置1000米至1200米的训练。通过课前的充分准备,学生基本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并感到很轻松,最终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学任务进行有效的分解,使学生感觉学习目标就在眼前,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实现,调动了学生自主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习任务逐步突破,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自主合作学习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体育教学更适应于运用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喜欢自己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我们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引进竞争机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课上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完成相同的任务或者是不同的任务,看哪个小组完成的质量较高,成绩较好。通过成绩的对比,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能力。比如,在进行“跳小绳,跳大绳”的教学时,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竞技比赛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上课时,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十个人,每个人一条小绳,每个小组两条大绳。教师给学生强调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在进行“跳小绳”的训练时,每个成员必须在一分钟内完成跳绳,之后再由第二个成员接着跳,以此类推,看最后每个小组跳的总数,多者为胜;还可以进行这样的竞赛:在运动中完成跳绳动作,运动距离是20米,规则同上。学生训练得很认真,也很努力,在训练时对教师所强调的注意事项都能够加以注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在竞技比赛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全面落实了教学目标。
三、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作用,启迪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也应紧跟时发表展的步伐,科学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优化教学环节,启迪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重难点。尤其是一些过程性比较强的体育训练内容,运用普通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深刻理解体育理论知识的本质。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播放这些体育运动的视频资源,通过对视频的慢放、停顿、回放等方式,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理解体育运动的技巧和训练的目的,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在进行“行进间运球”的教学时,由于这一节的教材知识较为发散,运动的连续性较强,即时性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很难得心应手。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使学生深刻理解每个运球环节的技巧,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行进间运球”的视频资源。每次播放到关键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暂停处理,加以强调,给学生感悟和交流的时间,对动作困难较大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回放让学生反复观看,细细体会动作技巧,从而在实践运用中能够科学把握。在实际训练中,教师还可以由浅入深地组织教学,先进行“直线行进间运球”,熟练后再进行“曲线行进间运球”,当学生运球技巧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行进间变速运球和停球、运球”相结合的训练,逐步增加训练的难度和深度,有效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降低教学难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总结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要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科学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全面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作者:周晶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大崔庄镇石梯子沟中心完全小学
第四篇
1在体育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优势
1.1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之下,多媒体既包括了音像,还有文字、声音和图片,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感官产生多重刺激,进而对体育产生热爱,同时在练习、示范以及讲解上,与传统模式相比,更加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并形成多角度立体效果,使学生对各个环节、步骤等进行直观的观看,对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1.2有效的减轻体育教师的工作压力。目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体育老师受年龄或身体因素的影响,不能够保证动作的全面性和规范性,但是借助多媒体则能够很容易实现,同时也使老师的体能消耗降低,有效的起到缓解工作压力的作用。
1.3有助于实现互动教学,提升教学成效。将多媒体技术引进体育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人和计算机的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同时老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对学生进行规范动作的讲解和展示,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有一个更直观、形象的理解,在进行自我练习的时候,严格按照规范的标准训练,促进对体育技能和知识的掌握。
2目前多媒体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2.1多媒体设备的配置不齐全。由于当下大部分体育教师将室外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重点,进而忽视了室内理论和多媒体示范的重要性,进而使得学校在多媒体教室的设施配置上存在欠缺的现象。同时在室外安装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安装于室外存在很大的难度。
2.2购买多媒体设备的经费不足。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影响,使得部分学校对于体育教学中多媒体的配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再加上部分学校存在经费短缺的现象模式的在相关硬件设备的购买上能力不足。
2.3体育教学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娴熟。由于多媒体教学就是对课件进行操作展示,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会贯通,但是就目前而言,部分体育教师在对多媒体的应用上操作不娴熟,使得对其具体的操作和查找方法掌握欠缺,使得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够将自身的职能和优势充分的展现,制约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2.4多媒体体育信息资源相对不足。体育作为一门终身性教学,其实践性较强,但是目前由于在软件的开发上严重不足,进而就导致了辅助教学的优秀课件不多,使得体育教学的发展步伐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标准。
3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利用
3.1将多媒体应用于体育理论授课中。健康知识理论是体育的授课基础,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卫生、竞赛知识、心理、生理以及健康知识教学等,而以上知识利用传统用的授课模式讲授的时候,具有枯燥性、乏味性和呆板性,进而使得学生不能够产生学习的情趣和热情,但是以多媒体来进行理论教学,则能够有效的改变以上的问题,基于对媒体不收人为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路径上具有便捷性。
3.2将多媒体应用于体育实践教学中。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与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息息相关,而为了有效的提升体育技能练习的成效,将其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体育教师,在进行相关技能知识传授之前,先利用部分时间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生理基础和动作讲解原理,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运动技能规范、细节以及注意事项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掌握。以讲授短跑知识为例,在运动过程中,对速度产生直接影响作用的是摆臂的动作,而这也是一直以来教学中的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为了让学生对摆臂的技巧和方法规范掌握,老师只能够进行一遍又一遍的示范,而学生也只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摆臂练习,而最终取得的教学成效也差强人意,由于学生的动作不规范,使得短跑的整体水平一直不容乐观。然而在引进多媒体之后,学生通过相关资料的查询了解到正确跑姿对一名高级运动员的重要性,同时纠正以往教学中认为速度取胜的错误认知,并且也让学生了解运动过程中生理原理以肌肉的构造,使学生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对各个关节的角度和摆动幅度进行规范处理,促进短跑质量水平的提升,同时使学生体验正确姿势对短跑的促进作用,提升体位的感觉,加深对体育运动技能的理解和体会,使现代化体育教学取得新的突破进展。
3.3在广播操和健美操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由于老师与学生对新出的广播体操和健美操在学习和认识上处于同步,要想将其动作要领完全的掌握并传授与学生,所消耗的时间将是巨大的,并且也达不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同时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但是将其制作成为VCD,就能够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观看规范、完整的动作表演,同时进行动作的示范分解,使学生边看的同时也情不自禁的学习,进而有效的缩短学习的时间,同时也保证了体操动作的完整性。
3.4以计算机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学生各项成绩的综合,老师可以轻松的借助电子表格来完成,并且制定电子健康标准评分表,使老师对每个学生以及全班学生的总分以及总平均分都能够快速的得出,提升了成绩管理的效率。
4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几点建议
4.1体育教学中,不能以多媒体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性教学工具,将其应用于演示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运动知识的认识、理解,却不能替代实践教学。
4.2对多媒体的应用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深刻的分析,将实践技能训练与多媒体进行有机的结合,使知识得到拓展。
4.3避免盲目的应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必须做到有的放矢,杜绝盲目性使用对教学产生负面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体育教学中,对多媒体的应用必须做到适时、适度和适应。
4.4老师在多媒体的应用技能上应逐渐的提升。由于老师是多媒体的主要操作者,其应用的成效与学生的掌握成效息息相关,因此,老师必须重视多媒体的应用,同时加强学习和实际操作锻炼,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更进一步的研究,推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5结语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将多媒体应用与教学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就目前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成效而言,对体育教学具有显著的推进作用,而作为现阶段的体育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理念和多媒体操作技能,进而满足当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同事在使用的过程中做到适度、适时和适量,加强优秀体育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并且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机综合,使体育课堂不断地优化,将体育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司宇 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第五篇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投入应用的影响因素
(一)传统教育观念因素
现阶段的大多数体育教师均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培育,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较深。很多老师对待体育教学的观念停留在传授运动常识、运动技巧、运动技能等方面,而对理论的教学较少,即使存在一定的理论教学,也是采取满堂灌的单一授课方式,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较少。同时有些体育教师接触多媒体较晚,对这些现代化教学技术所知甚少,加上传统上教学并未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因而在教学中不愿尝试,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课件资源稀缺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要求教授者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同时还需要具备较深厚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即运动训练、体育锻炼及运动竞赛以及一些体育常识等基本知识。而就现阶段的教学人员状况来看,大多数体育教师具备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对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了解尚浅,对现代化课件的应用意识不够,因而造成教学中的较少应用,导致在其他学科课件资源极其丰富的情况下,体育课件资源相当稀缺。
二、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近年来,体育中考制度的实行,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得到凸显。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有效锻炼,是一个重大课题。在体育教学中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效。下面就笔者的个人思考,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与现阶段的教学状况,提出几点措施。
(一)增强体育教师素质,提高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利用率
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站在主导地位,因而,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否在体育教学中发挥作用,重点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很多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大,同时多这些现代化的技术接触甚少,并认为即使不采用这些手段也能很好实现教学效果,因而很少在教学中采用这些设备及设施,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由于众多体育教师具备深厚的体育基础知识,只是在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的运用上相对不熟悉,针对这一情况,在体育教学中,学校应对相关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定期组织现代化科技学习,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同时,对于这些技术的应用,教师自身应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课下多下功夫,了解及熟悉计算机、多媒体等,并制作课件,将自己娴熟的理论知识与现代化高科技相结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传达教授信息及内容,提高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率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效果。
(二)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双管齐下,增强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的实现主要依靠两个部分:其一是教师对基础理论知识及常识的教授,其二是体育技能技巧的教导。由于两个部分一个理论性较强,另一个实践性较强,因而在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不尽相同。虽然说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很多方面比传统手段都要优越,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和缺点,但并不是在所有教学中都能适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将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双管齐下。在理论知识的教授部分,宜选择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讲解,再针对相关内容,合理选择与应用现代化教学资源,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中,将知识循序渐进的导入学生的印象,培育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其进行主动学习、训练的热情。
(三)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有效组织课堂,最大化激发学生兴趣
体育理论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存在抽象性,学生在光凭讲授的环境下学习起来较为吃力,无法实现教学的成效。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每节课的内容教师合理制作课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将相关理论与其配套的锻炼实践有机结合,并利用海量资源,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知识传递。例如,在进行“原地高抬腿”内容的相关教学活动上,教师在讲授一定的相关基础知识后,可以利用视频文件及投影仪,通过“慢镜头”、“定格”等影片放映技巧,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对一些动作进行解剖,逐步进行讲解,让同学们通过这些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很清晰的领会运动要领,进一步加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了解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现实中的应用状况、投入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几点有关现代化教学的措施之后,到底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什么意义呢?下面,笔者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几点理解看法。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兴趣极为重要。同时,初中学生一般处于12-16岁的生长阶段,心智尚未成熟,对事物充满了好奇。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一方面避免了教师单纯的教授相关抽象知识,加强了教学的灵活性及多样性,同时也能很好的适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投其所好”。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教授内容配之生动的画面、声音、视频等,让学生在枯燥的教授之余得到一点视觉、听觉上的刺激,多样化了教学手段,并加大传递的信息量,丰富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满怀兴致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能使得教学的效率大大提升。
(二)为学生提高真实的可观感受,提高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培育学生的运动、锻炼能力,因而,在体育教学中,实践是极为重要的。据相关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获取信息量的过程中,通过视听获取的信息量占所获得信息量的94%,因而,学生在完成一项新技能的学习中,要充分结合听觉、视觉的辅助。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技术,能有效地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视听能力,加强学习的效果,提高运动技能。同时,体育训练中,很多复杂动作是需要在一瞬间连续完成的,因而给教师的教学示范带来了极大问题,如铅球投掷过程中的用力姿势及力度问题,通过多媒体教学,将这些动作示范放慢、分解,让学生能从多角度观察,提高学生的真实可观感受,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运动技巧,提高运动技能。
(三)加强理论课教学作用,并消除安全隐患
我国的体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重实践轻理论,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理论课的教学手段、方法极其单一,无法引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致,教学效果也很不理想。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后,课堂中的教学方式由单一的讲授变为穿插音乐、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视听特效的“乐园”,极大的提高了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和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同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还能极大的消除安全隐患。由于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于一些高难度动作的技巧掌握不到位,由此造成在实际锻炼中容易出现受伤问题。而现代化教学让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对运动技巧进行了解,从而极大的消除了实践中的安全隐患。
四、总结
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可观性,提高运动技能并降低运动中的安全隐患,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的缺点和不足。但与此同时我们在大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也要将其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教学的真正现代化。
作者:许翔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
第六篇
一、体育教学增强自我效能感
体育教学首先要求学生具备体育锻炼所需的基本身体条件,同时也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体育活动通常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激烈性,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完成,尤其在运动量达到身体极限的情况下,要完成体育项目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决心,此时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鼓励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体育比赛更是竞争激烈,遭遇挫折、经历失败都是正常的,当遇到困难,遭到失败的时候,想要获得成功必须要相信自己,刻苦训练,不断超越自我,突破自我,带着必胜的信念给自己鼓劲。也只有坚强的意志和自我效能实现了一定的循环互动,才能更大的挖掘自身的潜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体育活动培养乐观的心理
体育活动给学生带来了运动的愉悦感,运动不仅使学生身体得到锻炼,同时宣泄负情绪,释放负能量,调节自我情绪。主要因为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会自动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它能使人身心处于愉快舒畅的状态,从而得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内啡肽还被称为“快乐激素”,因为它能使人感到欢愉和满足。体育活动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人际及情感交流的机会,从而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信任,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队的凝聚力等,帮助学生树立正面积极的价值观念。学校系统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人格,使其拥有一种更为高尚的精神品质。体育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对竞争和超越产生认同感,进而激发其积极投身社会的动力。体育运动尊重客观事实,注重公平、公正的特点,让学生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从而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许。
三、体育活动带来希望感
体育活动提高自信,增强希望感。个人在参加体育运动的时候,展现出各种体态,到达锻炼目的同时也展示了自我的风采,这种自我表现形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羞情绪,变得更加自信。尤其在参加个人擅长的运动的时候,不断的展现自己的能力,在与队友的合作中获得快乐,在与对手斗智斗勇中取得胜利,获得自我满足感,大大地增强自信心。个人只有在自信的鼓励下,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挑战自我。个人通常会在取得一定成绩后,获得自信、成就感,期待下一阶段的成功,进而挑战更高水平的目标,经过不断审视自己,完善自己,循序渐进,取得更辉煌的成就。体育竞赛总是憧憬着未来,追求着美好愿望的实现,个人会在竞赛目标的驱使下,合理调配心理资源,调整心理及身体状态,集合各方面资源,实现目标。
四、体育教学促进抗逆性的形成
体育教育中身体活动的实践性,组织操作的复杂性等特点,塑造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性格。枯燥复杂的训练动作,巨大的体力消耗,使得学生要经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考验,正是因为这种意志的磨炼,才使得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比一般的学生更能吃苦,更顽强。他们懂得在自己处于劣势或低落的状态下怎样克服自身的弱点,如何调整自己,战胜困难。体育比赛中的失败、挫折,也促进了学生心理上的成长。他们在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自我调节,自我修复中不断练就不屈不挠的性格。体育教育使得学生敢于挑战困难,有勇气面对挫折,在困难面前有强大的心理准备之后,一切阻力都迎刃而解。不服输的勇气在当今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背景下,显得不可或缺。
五、总结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改善个人身心健康是进行人力资源投资的一种方式。学校体育教育是对个人身心健康状况的维护,当这种教育对个人身心健康起到改善和促进作用,则可以认为是在进行人力资本的积累。学校体育教育对人力资本形成的促进作用又从另一个方面得到了体现,可见体育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深远。
作者:李志超 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第七篇
我们承认体育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孩子可能摔倒,可能发生肢体碰撞而产生一定的伤害,这种可能付出的小代价对于体质健康的提升与维持是相当重要的。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因噎废食,短视地让孩子远离运动锻炼。
也许作为体育教师,我们没有太多机会说服学生家长,减少他们对于孩子参与到一些运动锻炼中的无必要担忧,但是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建立一定的体育品格素养,让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学到一些体育技巧,更要建立一种体育精神,使得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的目的与任务。这一点对于所有体育从业教师来说,都必须明确。换而言之,体育课程的内容不仅包括对于学生体质的锻炼技巧的教授,还必须包括体育基本知识和体育基本精神素养。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贯彻这样一种体育技巧与思想有机结合的教育思维,让体育教学内容生动具体。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肢体主导的身心活动,在体育知识及技巧的不停学习记忆实践的活动中,达到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也有人说,体育课就是一门社会课。因为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体育课相对自由度比较高,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有较多的时间进行人际交往协作,学生的个体思维和情感特质能够得到充分的流露体现。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根据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体育课不再限于体育一方面,也要实现体育与美育及德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的身体素质跟思想品质的健康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要做好这一点,要求体育课程的组织者———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文化素养,从而更加从容地面对体育教学课程的新标准、新要求。体育学科教学活动是开放性的,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开阔的学习活动环境。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开展一定的肢体锻炼和进行团体协作活动。体育课程教学要求也是发散性的,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体育学科在这些方面的优势作用是巨大的。
体育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基于符合体育教学大纲的体育教材。中学体育学科教材是中学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基础性指导资料,体育教师有必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设施和场地实际,组织规划好体育课程开展的模式方法,在保留必要体育教学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进行一些取舍。对于一些场地设施要求较高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可以不予进行,取而代之进行一些当地比较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比较富有地方特色,有利于增加学生对于自己故乡民族文化风俗的了解。比如,在我执教的地区很多学校就把富有民族风情特色的花灯舞作为体育学科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开展一定课时的教学,让学生在肢体得到有效锻炼的同时,充分感受到了民族文化风情魅力,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无定法。”体育学科的教学也不应该禁锢在枯燥的动作练习中,更不应该变成粗放的“放羊模式”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应该有效利用自己的创新思维,组织好每一节体育课,让体育课变得生动有趣,可以融入音乐,融入色彩,融入民族地方特色,让学生在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形成优秀的团队交际协作能力以及不错的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体育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体育教师,特别是在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的中学阶段执教的中学体育教师,必须建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中学体育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健康地开展。
作者:张兴政 单位:贵州省思南县孙家坝中学
第八篇
1、综合思考法
对于教师来说,不能在学生出现了转体错误后就对其进行处罚和呵斥,或者采用一些反复的训练方式来帮助其强化,因为这样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的,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采用创新性思维对其进行教学内容的思考后,教师应该积极的采用一些有明显特征的标志物和参照物对学生进行训练过程中的引导,因为学生的方向感自身比较弱,所以需要通过一些外部的固定的事物和特征来实现对方向的有效判定,教师的这一种方式的使用,不仅很好的应用了综合思考法,还实现了对学生的思维的强化,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方向,顺应大脑的发展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这种参照物的方式就是一种体育教师自身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的创新性思维的落实。
2、联想思考法
所谓联想思考,就是在认识一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将其同自己已知的一些知识进行连接,以更好的识记现阶段要识记的知识或者是技能,在联想的过程中,最好是先联想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或者是离自己比较近的一些简单的事物关系,因为过于复杂的事物关系不利于对自己的想象能力的唤起。在体育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有一些体育教师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想象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训练的积极促进作用,采用的都是一些简单的降解教学的方式,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还会导致对动作的轻易遗忘,所以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对学生进行一些技能和姿势的想象的引导。运动教学中的一些体育姿势在操作的过程中,都同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要充分的利用这一个特点,来实现对教学规律的有效引导。
3、逆向思考法
所谓逆向思考,就是指在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和训练内容进行创新性思考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不同的思维定势的突破,对于常见的思维方式和惯用的思维习惯作出挑战。也就是说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使用,不断的对现有的内容进行挑战,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方式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学活动处于一个相对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真正的投入到体育教学中来。而对于体育教师本身来说,这种逆向创新性思维的应用,就是实现教学自我突破的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可以从此树立教师的改革理念和创造意识。以篮球比赛的体育训练为例,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通过自身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可能是由于学生的自身体质较差,或者是技术能力问题,所以无法积极的参与到比赛中,为了使这些学生也更的参与比赛,教师就必须对现有的比赛德丰方式进行调整。如果教师采用对不擅长的同学入球多加分的情况,就可能使得其他学生多多支持和帮助这些学生进行投篮,也就会增加此类学生的比赛参与度。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逆向思维的思考方式,可以实现对教学活动的更好的调整。
4、要注意发散思考法的应用
发散思考法又称辐射思考法,就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思维在头脑里是可以发散的,它像一个光源向四面八方辐射,当思维纵横交错时,思路就纵横扩散。例如:跳皮筋项目,通过教师发散性思考方法能创造性地发明出不同高度、不同位置、不同方向、不同姿态、不同组合的发展学生身体各部位的“皮筋操”,通过配上欢快的乐曲和动听的“口诀”学生喜闻乐见,使身心和谐发展。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可使体育教师有目的、有条理、有步骤、有秩序地扩大思路,不断突破旧有的教学模式,达到开拓与创新的目的。
5、总结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固化观念和模式,要不断的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实现对自身的创造性思维的提高和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
作者:李洪辉 李北航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大连市保税区111中学
第九篇
一、现状
(一)目前,各幼儿园男教师的比例普遍较低,体育专业教师更是难寻
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显示,我国幼儿园教职工总人数在100万人左右,而真正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男性不到1万人。全国男女幼儿教师比例为0.3?9.7。而日本男幼教的比例约为7%,美国的比例约为10%。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教师单一由女性担任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不利,尤其是对幼儿性别角色的构建、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教育目标不明确,内容形式单一
大多数学前教育的教师体育理论知识缺乏,导致体育内容、方法和手段单一,针对性不强,较少考虑体育教学规律,也不懂得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调整体育活动的密度和体育运动负荷等。大多数幼儿园学前体育教育课程过于强调孩子们的兴趣,但忽视了健康意识和基本运动能力的培养,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活泼,从专业上根本达不到预期的体育教育的效果。
(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困难
体育教育专业的扩招满足了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提供了大量的社会体育人才。但体育教育专业相对狭窄的工作和专业的快速扩张,最终也导致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供需之间的不平衡。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岗位的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0%。由于落实独生子女政策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需求呈现下降趋势,学前体育教育应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未来发的空间或平台。
二、措施
我国学前教育指的是孩子三到六岁的教育,而学前体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1年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作为幼儿教育居五大领域之首,并对幼儿体育的重要性及其目标、任务和内容进行了规定,以提高幼儿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学前体育教育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提高人们对学前体育教育的正确认识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阶段体育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虽然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精神是相同的,那就是: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适应能力,个人行为的规范化、责任感及合作精神,公正地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的能力。此外,运动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孩子们在运动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品质,如勇敢、顽强、团结、智慧,使他们保持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二)增加经费的投入,加快学前教育体制改革
发展学前体育教育应加强学前体育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增加政府财政投资,建立多样化的学前教育培养机构,并通过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保障。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幼儿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前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儿童早期发育和教育的重要他人,幼儿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前体育教育的质量。因此,培养大量高素质,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幼儿教师,特别是男性幼儿教师,实施学前体育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我国幼儿体育教育健康发展。
(四)结合体育专业教育培养男性幼教
针对我国学前体育教育中教师专业性不够、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等问题,探索在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保障学校体育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整个过程的科学、系统,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总结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受了损伤,即使不夭折也难能成长。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儿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的一生中,幼儿阶段发展最快,接受科学、全面的学前教育有利于儿童在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形成强健的体魄和激发学习求知欲望等方面产生终生的影响。
作者:李莉 孙洁 夏伟峰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
第十篇
1、研究、结果与分析
1.1体教专业教育实习时间现状
我省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时间主要为7-8周,占64.3%。通过全面了解掌握各高校教育实习情况,教育实习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教育实习,另一部分是毕业实习。各高校教育实习时期均为6周,而出现实习周数不一致的问题原因主要是毕业实习周数差异。其中哈师大的毕业实习周数定为4周,哈体院等毕业实习周数为2周,黑河学院毕业实习为1周,还有部分学校没有设置毕业实习学时数。
1.2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情况
我省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基地基本能够满足进行教育实践活动,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基地建设基本良好,能够较好地保证教学需要,但黑河学院、绥化学院基地在完成教育实践活动时存在紧张现象。通过调查同时也发现,我省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基地较为单一,但基地多为教育实习基地,经常出“一个基地,多种用途”的现象,在很多时候会出现冲突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影响教学任务完成。同时多为校内基地,校外基地建设较少。分析形成原因主要有:(1)基地建设经费紧张,制约基地建设。(2)无固定基地建设管理人员,很多基地建成以后,因缺乏联系与沟通,慢慢就失去了基地功能。(3)实习生素质有待提高,再加指导教师不负责等原因,基地不愿意接待更多实习生。(4)基地是牌子,很多时候无人问津,实习生能力有限,不能给基地带来任何价值。
2、结论
2.1我省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教育实践活动情况不容乐观,片面强调教育实习,忽视其它教育实践活动内容。调查显示从事过教育见习学生仅占25.7%,从事过社会调研的学生仅占15.4%。
2.2我省体教专业教育实习主要组织形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三种形式。其中学生选择集中实习人数最多,占47.2%,进行定向与委托实习人数最少,仅占4.2%。
2.3通过调查我省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时间主要集中在7-8周,顶岗实习支教主要设置在第6、7学期,时间为一学期,一般每名顶岗实习支教学生每月可以领取300元左右的生活费。
2.4影响学生参加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因素有学校不重视,实践经费不足、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效果不明显、对教育实践活动认识不足、评价机制不具有激励性与科学性等方面因素。归纳影响因素,充分表现出我省体育教育对教育实践活动认识明显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育实践环节理解不深,重视不足。
3、建议
3.1优化教育实践结构,丰富教育实践环节内容
通过对黑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开设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省内8所具有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在教育实践内容方面基本是以教育实习为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全面强调教育实习,忽视其它教学实践,呈现教育实践内容单一化现象。教育见习、研习和毕业实习几个实践内容则处于流于形式、可有可无的状态,导致在课程开设上并未达到教育体系预期目标,并且涉及的范围相对狭小。
3.2优化教育实践基地,拓展实践性范围
体育教育实践属于高校体育院系课程结构中的一类实践课,实践性是教育实践的特征之一。通过教育实践,使学生亲自参加教育、教学、训练、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的工作。拓展教育实习的实践性范围,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环境,更丰富的实践内容,同时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成为一名合格体育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所长,结合专业知识,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开拓思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要想实现实践范围的拓展,应该从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入手。
作者:张达成 单位:黑龙江黑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