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中学体育论文 » 正文

中学体育教育教学论文10篇

2021-4-10 | 中学体育论文

第一篇

一、提高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状况

运用初中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提高的第一步就是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中学生体育兴趣主要受学校、朋友、家庭三个因素的影响。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对中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应重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体验体育的魅力。中学体育课在保证体育的质量前提下,应以灵活多变的形式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培养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中学生易受朋友的相互影响,因此我们应加强集体的体育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在集体体育交流中,相互体验体育的兴趣,互相勉励,共同参与体育活动。中学生还受家庭影响,因为中学生的思想大部分还是不够成熟的,家人给予的意见,对中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就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提高的理念,家庭应给予促进其成长,向健康、快乐的体育方向发展,不应该是束缚。社会在这个方面应持鼓励态度,才能有利于学生特别是女生对体育的参与。只有这样做,才有利于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提高。

二、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提高

中学生有了体育兴趣,初中学校体育就应该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地生长发育,形成正确姿势和掌握立、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动技能,并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不仅是学生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人才应具备的身体条件,也是实现终身体育能力提高目标的保证。在学校体育中,学生从小就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运动技能,掌握运动技能,学习体育理论与体育文化等等,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术、技能对以后参加体育活动积极与否具有一定的联系。

尤其是在需要运动技术、技能含量较高的项目中,更能体现这种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精神。体育活动的参与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缺少锻炼,不利于学生身体发展。当然,学校体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育,而不是少数人的体育,因此,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能力应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为标准。但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还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甚至,有些地方学校的体育是以竞技体育为主,是少数人的体育,这不利于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对促进终身体育能力提高也是不利的。我们应更多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体育活动。

三、兴利除弊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提高

(一)发扬初中学校体育教学有利因素

在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利弊因素,我们应该做到兴利除弊。新课程标准的确立实施,推行了素质教育,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应试教育,树立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观点,较为全面系统地思考并确定学校体育的目标;体育课程建设应以健、美、乐为主线,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体育研究性学习,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和内容。教师与学生定位的改变,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学生起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与探究,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发展。现在许多初中学校体育设施地逐步发展和完善,对学校体育有很大的帮助,这些都是极为有利的因素,我们应大力兴举。

(二)避免初中学校体育教学不利因素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很多地区的学校场地少,人数多,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初中学校体育还存在遗留的一些旧的思想观念:有些学校体育,只是部分人或者少数人的体育。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等,都制约着学校体育的良好发展。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形式单一,有些教师业务水平还比较低等等也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发展。

四、总结

总之,在初中学校体育中树立学生终身体育、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的思想观念;增加师资力量,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改进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把新兴项目引进课堂,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提高终身体育能力的思想。初中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提高的基础,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基础,才能保证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有所提高。

作者:薛钦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一中学

第二篇

一、体育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副课观念致使体育课的课程地位不高,受重视程度低。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对课程存在主副之分,这其实很不合理,会导致老师、学生乃至社会其他人员对教育科目的重视程度不均和对科目价值、地位评判的偏失。从现实中可以观察到:类似体育、音乐等所谓的副课很少受到重视。中高考的压力使某些中学“自动放弃”体育等课程,其大都是认为上这类课有点浪费时间,不如腾出课时给学生多做练习,多补节语数外。以亲身经历为依据,自上小学起老师就将主副课观念灌输给学生,长此以往,学生便形成思维定势,惯性的认定语数外就是主课,体音美就是副课,若要追问学生原因,回答往往是“老师一直都是这样说的”或“学校一直都是这样安排的”。由此可见,学校教师观念的偏颇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一门课的认识及评价,从而致使体育课地位受到威胁,最终“名存实亡”。

第二,任课教师对课程的自信度不高,工作懈怠。其实这最终还要归因于学校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学校的态度使体育课教师对自身职业地位倍感不佳,对体育课在校众多课程中的地位自信度降低,从而影响教师的授课积极性,授课意愿。易使体育教师形成“应付了事”的授课心理,外加上工资待遇欠佳,更使其不满现状,懈怠工作。

第三,体育课课时较少,锻炼不足。中学体育课大都为一周1—2节,每节课45分钟,学生一周的正规体育时间仅为90分钟,实在过少。资料显示我们每天体育锻炼时间2小时为合理,国家教育部也曾规定“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那么按照这一标准来看,我国中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严重缺乏。而这恰恰对当今中学生身体素质差,频频出现跑步“猝死”的现象给出了解释,较少的体育锻炼使学生的各个器官难以承受突然的强化训练,必会引起其不适。

第四,教学内容固定,且没有考虑到男女性别差异。中学体育教育内容主要为田径、篮球、足球等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并且其设置基本上都是以中高考为指挥棒,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心理需求。此外,这些教学内容泛泛的面向男女学生,忽视了性别差异带来的兴趣差异。依据自身中学经历得知:像田径、篮球、足球等项目更适合男生的心理需求,女生则更喜欢羽毛球、健美操等柔和性显著的体育项目。虽说现今有些学校逐渐增设体育项目,实行选课制,力求多样,但需要面临师资、场地、器材等问题,并且这种多样化教学只有在城市较好的中学才能实现,也就是说普及度不够。

二、针对以上问题有如下对策思考

首先,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提升体育课课程地位。“副课”观本身就是偏颇,片面的价值观,学校课程不应该有主副之分,而是略有侧重。只要是对学生发展有利的课程都应该受到重视,都有权利获取一席之地,理应地位平等。尤其是当今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必须更新对体育教育的观念,重视其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升其课程地位。

其次,尊重体育课任课教师,给予合理的工资待遇,增强授课信心。扭转对体育课任课教师偏低的价值评价,任何一门任课教师都应该受到同等的尊重。学校应给予其合理的工资待遇,关注体育教师的心理动态,满足其合理的诉求,激发其对自身以及所授课程的自信,激发授课激情。

最后,适当增加体育课课时,多样化增设体育教育内容,考虑到性别差异。增加授课课时,注意体育锻炼的循序渐进性,不可追求速成。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安排活动强度,考虑到多样化心理需求,注意男女生心理及生理差异,尽可能差别化设置课程内容,尤其是女生,体育教育活动强度不可过于强烈。

三、总结

综上,素质教育要求我国应培养综合性强的人才,“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虽然现今新课改已略见成效,但应试教育的残余模式仍旧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大步推行,中学体育教育仍受很多因素制约,学生的身体素质仍旧没有得到理想的显著地提升。因此,中学体育教育需要我们关注并深入思考。

作者:郜华 孙伟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第三篇

1、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要点

1.1掌握学生学习特点

任何一门课程,只有掌握学生信息才是完成教学设计、实践教学计划的关键,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习者对体育学习的认知程度,通过掌握学生的信息,开展体育活动,教师可以设计创新化的体育测验和体育活动,观察学生的体育水平,平时多和学生交流,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要符合中职学生所处阶段的发展规律,达到必需的娱乐性和竞争性,切忌选择难度过高并且锻炼价值不高的体育游戏。而教学活动也要建立在掌握适当的体育技能的基础之上,难度过高的体育游戏不仅不能使学生得到体育锻炼,还会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产生抵触心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1.2增强体育教学的实践应用

体育科目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教学学科,实践活动可以利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而例如,利用体育游戏的开展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但爱玩是天性,灵活的体育游戏可以迎合学生的兴趣特征,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多种体育项目,例如篮球、跑步接力、跨栏等大型运动,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缩简版的运动游戏,在运动游戏中,学生投入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体质,激发自身的学习能力。但体育游戏的应用重点是要适当选择而不能滥用,在教学过程中的游戏内容安排仍然需要符合教学大纲的教学设置。

1.3避免竞技化的教学目的

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具有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教师在选择竞技类的体育游戏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学生产生过于功利化的锻炼意识,引导学生明确体育教学的重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享受努力奋斗的过程,不能将游戏比赛中达到第一、做到最好当成唯一的成功标准,造成学生的眼光过于狭隘,在游戏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养成积极进取,不轻易言败的品质,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团结意识,更加注重集体观念。而在体育教学活动应用中必然会出现个别学生脱离教学目标,对于出现为了达到第一而不惜违反竞赛规则的现象,教师则要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使学生体会到体育教学中过程的重要意义,才能做到体育教学中追求的健康教学的目的。

2、提高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有效策略

2.1实现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从中职学校的特点来看,比起高校而言缺少许多优势,由于中职学校的投入资金较少,教育部门也不够重视中职教学,忽视学生体能训练,根据这一短期无法改变的严峻状况,教师要尽可能发挥其他优势,如,班级的团结精神可以带动学生的共同发展,明确实现体育教学的高效性,保持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教师激励学生在体育课程上的认真学习,锻炼身体,努力实践教学课堂的积极和谐,促使班级的团结互助,通过一些教学应用,分组合作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例如分组进行投篮训练,合作进行接力跑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体质的同时,使学生的团结意识得到提高,即使中职学校的体育硬件设备不够齐全,学生也可以从意志上去克服,努力实现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2.2改革体育活动教学模式

加强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一直是职校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教师要提高体育教学的创新性,避免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疲劳感和无趣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对体育活动进行创新改编,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目标的确立定位了教学课堂的高度,根据中职学生所处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可以适当做出调整,考虑到部分中职学校的硬件条件不足,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设计。例如进行各类的体操活动,太极拳、健美操、跳绳等活动范围不需要过大的体育活动,对活动学生的筋骨,促进学生体能锻炼都有较大的益处,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将中职学生喜好的体育游戏项目应用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充分发挥其功能,这对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将体育游戏创新应用及体育知识的情景创设,能够有效地吸引中职学生的兴趣,激发自主锻炼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实践中。

3、结语

提高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效率,从分析教学现状入手,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在营造轻松积极的教学氛围的同时,锻炼学生体魄,开阔学生的视野,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体育教育既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能满足职业教学教育的需要,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

作者:彭雪勇 单位:湖南株洲工业学校

第四篇

1将美育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

在体育教学中,要把身体美当做一个整体,有层次的穿于身体的各个活动过程之中。体育是创造身体美的积极动力,而表现身体美的艺术品则是照亮人们审美航道的灯塔。身体美要求身体线条美、匀称美、姿势美、强壮美、肤色美等骨骼肌肉在内的躯体美和包括协调与匀称的美。我们在体育课教学中,要使学生身体美,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在教学内容与锻炼方法中,注意形态美、活跃美、韵律美、和谐美、敏捷美、强健美、柔韧美、张弛美、力量美、节奏美是对于技术动作中变化稳定的正确美,同时也是形成技巧美的要素。节奏美和韵律美在几乎一切项目中都能给人以无穷的快感美,对于运动系统的审美意识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学中,一方面体育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塑造自身的形态美。教学应举止大方。衣着整洁,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精神抖擞,富有朝气。另一方面教师的讲解示范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简单扼要的讲解,深入浅出的提示,清晰动听的语言,形象化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无疑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促使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而轻松、优美、干净利落引人注目的示范动作,能是学生正确领会技术动作关键用力的诀窍。最后,健美操中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可以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美,也可以更快的掌握技术动作,还能够达到促进心身健康、增强体质的目的。

2基本动作的规范化

如何使学生动作规范化,这是体育教学中尤其是健美操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健美操是研究形体的运动项目,无论动作简单还是复杂,都必须表现出优美的姿态,给人以美的享受。美是一切动作的最终归宿,因而培养学生美的意识,必须从形体练习的基本动作规范化开始,从认识着手,即承认美是客观存在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承认美是有一定的客观标准,是有归路可循的。要求学生做到动作规范正确,教师应及时为之纠正错误,经常评定学生每个动作的质量,是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才能及时改正。

3注重体育理论知识、锻炼方法的传授

通过体育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锻炼方法,把教师的指导作用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了解:(1)运动与生命的关系(2)运动和增强人体器官系统功能作用(3)运动能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4)发展身体素质,提高活动能力。(5)掌握一般的体育卫生知识。通过一套自编的韵律体操教学,在每节课的间隙时测得脉搏如下:全套操总共24分左右。平均心率142次/分。最高的同学脉搏高达180次/分。测得课的密度为40%以上。从脉搏指数上看,韵律体操持续时间较长运动负荷比较大,而且基本上是有氧代谢活动。从观察学生对运动负荷的反映上来看,大多数学生动作准确,呼吸自如,注意力集中,排除一定量的汗液。课后学生们反应,食欲、睡眠、精神状态都比以前好,而且乐于上健美操课,请假现象也明显减少,出勤率增高。体质较弱和来月经的见习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逐渐消除了顾虑,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每个学生身体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重注区别对待,分别辅导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机体形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对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严格要求,编排一些较高水平的练习。对于形体欠缺的学生,安排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练习,如腹肌练习等等。将强局部肌肉的锻炼,对月经期和非月经期有不良反应的学生,除进行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外,还应编排一些锻炼腹腔腔器和改善骨盆周围肌肉的练习,这对女性一生的身体健康也有重大意义。

5重注身体的全面发展

健美操练习密度大,强度较平稳,使呼吸循环系统得到了发展。学生乐于做健美操练习,但可能忽视速度、力量、耐力等练习,健美操课应结合国家大学生锻炼标准,适当搭配一些身体素质练习,因此,学生达标率在99%以上,有的班级达到100%。

6总结

中职女生的体育教学,应发展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体育文化水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的价值。通过健美操教学,使学生丰富了体育知识,加深了对体育运动功能、目的、意义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也提高了运动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从而有效的增强体质。

作者:张静 单位: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

第五篇

1农村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体育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

职业特点决定,体育课的教学大都在室外露天授课,长期忍受风吹日晒、酷暑严寒,教学环境相对艰苦。同时,体育教师不仅要承担正常的体育教学,还要负责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课余训练等工作,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可往往得到的待遇却位列学校底层,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1.2器材、场地设施不足

在农村中学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普遍存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相对应地,体育教育投入减少,导致体育器材严重不足、场地设施较差。而常规体育器材利用率也存在自身局限性,使体育教学内容很难落实,时常出现“一节课,稍息立正跑两圈,再发三个烂球球”的放羊式教学。另外,由于器材少,很多学校在对器材的使用上有较多的限制,进而影响了教学的规范进行。例如一学期只配备三至五个篮球,学生又多,篮球课的教学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在体育器材缺乏的情况下只能上一些田径课,使体育教学内容很难落实。在此情况下,难以实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课,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1.3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老套刻板

中学大部分体育教育内容设置以竞技技能为中心,主要是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等现代竞技运动项目,通常出现从初一到初三一直上田径课,学生往往对这些项目的积极性不高。而教师多以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即一名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进行讲解及示范,学生模仿及练习,教学方法单一刻板,体育课显得缺乏生机、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

2完善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建议

2.1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应将体育教育提到能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重视的层次上来。只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体育课程的资金支持才能达到应有的层次和规模。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学事业的投入,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2.2加强体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积极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体育教师。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培训、交流的机会。积极开展各种与教学相关的活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创新,以促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同时,应考虑适当提高农村中学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体育教师在各方面的待遇,利于激发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开展农村体育教育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2.3利用现有条件开展多种教学

当场地、器材的缺乏的现状暂时无法改变时,只能充分发挥现有体育器材设施的作用了,开发其多种功能,使体育课能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场面,让学生从中享受各种体育活动的愉悦。例如:跳绳可以做绳操、两人三足跑、三人角力、拔河等;接力棒可用作接力跑,也可用做体操、哑铃操等;实心球可用来投掷,也可用来打保龄球;标枪可用作标志物,也可绕竿蛇形跑等。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制一些简易体育器材。如喝过的矿泉水瓶做“保龄球”,废旧羽毛球作“飞镖”,沙包、毽子、铁环、陀螺等,既丰富了教学器材,又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老师也可以根据民俗开发一些课程。我校地处“黄羊钱鞭”的发源地,大多学生都会这项活动,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创编后发展成为我校的校本课程。总之,利用一切现有条件创造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丰富体育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2.4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从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习式教学模式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能发展。体育教师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不能只让少数“精英”参与,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并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和兴趣爱好,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例如,通过降低运动难度、调整器械规格、改变器材功能,使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体验到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成就感,使所有学生都取得进步和发展。

2.5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内容,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内容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材的重难点来备课。体育教师的备课要从多方面考虑:对教程的任务、目标、学生心理需求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做足准备。真正做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

3总结

总之,要重视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让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中的中学生掌握基础的体育运动技能与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徐学娟 单位:宁夏中宁县第三中学体育教研室

第六篇

一、体育训练对于中学生的影响

1.体育训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前面提到了体育教师会布置大量的体育训练任务,很多人完不成这一项项艰巨的任务,这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中学生在面临这些体育训练任务时,必定会在放弃与坚持之间徘徊,内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之后才会做出决定。只有在经过一定的考验之后,学生隐藏的内在潜力才会迸发出来,意志力才会增加,在不断地磨炼中学生才会更加自信。体育训练相对来说比较艰苦,跑步、跳远等任务量会比较大,学生在心理面临挑战的时候,也会随之产生一种斗志,一种一定要完成的斗志,正是这种意识支持着学生继续训练。所以,体育教师适当的布置一定的训练量,可以诱发学生的挑战心理,产生一种斗志,在坚持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如何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学会承受失败,学生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与困难,拥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从体育训练中获得的这种成果是在其他地方学不到的,这是体育训练对中学生又一个重要的影响。

2.体育训练可以适当的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现阶段的体育训练要求学生不仅要处理好个人的训练,还需要一定的合作才能更好地进行训练。在实际的体育训练中,学生要想完美的完成训练必须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语言或者肢体上的接触,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这是对中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的一种挑战。例如在练习接力跑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相互了解其他人跑步的特点、习惯,还要在训练之前一起研究如何做到更好,以便于更好地完成训练。长久发展下去,学生的交际能力能够大幅的上升,还能在一定程度的培养学生们思维能力。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将遇到更多的人,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将是促进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应该注意体育训练中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为将来的挑战打下基础。

3.体育训练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有调查显示身体的健康程度与智力的高低是有一定联系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体育教育是分不开的,只有在身体的支持下,学生才能实现品德、素质、智育的全面发展。身体康健,学习才会更加有精神,大脑才会更加灵活,学习的质量才会提高。所以只有将体育训练与日常学习相结合,学生才能真正的实现全面发展,才能切实的体现体育训练的意义。以上几点都是体育训练对中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或者是优点,教育部门应该意识到这几种优点,切实的做好体育训练工作。

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体育训练,切实的体现体育训练的意义

现阶段体育训练没有发挥实际作用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有些训练计划盲目不切实际。要想将体育训练变成调节中学生学习的平衡学科,教师就必须做到从实际出发,仔细地调查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实际进度、身体状况、能接受的训练量是多少、学生的训练习惯、爱好的训练项目等,在了解这些情况之后,再来制订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训练计划,这样的训练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发挥体育训练的作用。

三、总结

总的来说,中学阶段的体育训练对于中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好处,甚至能够影响中学生未来的发展。笔者认为,只有根据学生、体育训练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对应的训练计划,中学阶段的体育训练工作才能做得更好,才能发挥以上提到的强健体魄、培养心理素质、培养交际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作用,中学生未来的发展才会更加健康、顺利。

作者:王佐民 江显忠 单位:湖北省荆门市体育艺术学校

第七篇

一、关于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科指导思想的导向致使中小学体育教师对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冷落直至淡化。新课标的实施让教师对此争论不休,践行了双百方针,也让专家学者的看法多种多样,教师处于盲目状态之中。

2、关于教学内容方面,对新课程标准上的模糊认识导致田径类课程教学失去了田径项目原有的内容,具有健身价值的内容看不到了,继之而来的是一些纯游戏性的内容。

3、对学生的评价,只注重田径项目的运动成绩。我们做如何事情必须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学生先天素质是有差异的,其身心发展规律也是不一样的,而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精神状态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田径运动教学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成绩。

4、一些体育教师对个别田径项目有着特殊的关爱,存在着过分追求运动技术细节和竞技性,完全照搬照抄竞技性运动的训练方式并组织教学,缺乏对学生的全面考虑。

二、关于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界定

田径项目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是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这一理念并不排斥运动技能的教学,而是界定了新课程的实质内容,那就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并专门设立“运动技能”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解读》指出:“与其他文化课不同,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而是表现在体能的增加、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的改变等方面。”可以肯定地说,课程标准并没有忽视运动技能的教学,反而突出了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因此,教师要对田径运动有明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把握。

三、关于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对策

1、对新课程下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正确认识。教师对田径运动技术的教学必须有辩证的认识,加强运动技术的教学是一定的,但不能过分强调技术教学。必须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能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甚至技术的小小动作。有些项目技能的把教学目标降下来,学生亲身体验。有些项目技能的要坚持技能目标,这些技能将成为学生终身锻炼学习的方法。

2、教师必须具有与田径运动技术相关的教学能力。教师一定要全面掌握田径运动技术的教学特点、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方式,时时吸取现代教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精华,教学时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与方法的进行指导,全身心投入教学之中。

3、科学制定全年教学计划。结合学校田径教学资源,较适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全年教学计划,根据计划科学地进行训练,要讲究训练方法,训练要持之以恒。

4、实施田径技术的教学不能一视同仁。学生的素质与基础不同,身心发展规律也不同,对技术理解掌握程度也是不同的,教学中要区别对待,把集中训练、小组训练、个人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整体技术训练目标,使每一名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达到对技术动作要领的掌握。

5、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培养。田径技术教学必须以提高身体素质为前提,既要掌握跑中的速度素质、投掷中的力量素质,也要掌握跳跃的起跳素质。要注重技术动作要领的掌握,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6、整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田径技术教学的特点,对于教材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不让田径课堂教学单调、枯燥无味,教师必须具有驾驭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兴奋的状态。

7、运用多媒体教学。改变田径教学中的语言授课、动作示范、幻灯、录像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把大量的文字、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图片和视频、flash动画以及音响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到新颖、新奇,达到视觉、听觉的奇效,通过观赏高水平的跑、跳和投的比赛,让学生了解和领悟田径运动技术,教师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观看之后写下心得体会,这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并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吴艳敏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田径运动学校

第八篇

一、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们从心底愿意上体育课

体育课和其他课程一样,除了锻炼身体外,还要有新知识的传授。如果不能掌握训练要领,只是大量的运动,是不能很好的达到训练效果的。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老师在上面枯燥的讲解,这样的课堂氛围即使“活跃”,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实际上,我们要实现的局面是老师在课堂是细心的讲解,对每一个动作要领讲解到位,学生在下面认真的学习,对不明白的问题及时发问。要实现这样的局面,一是需要授课教师严明纪律,像其他课程一样,在老师讲授新知识的时候不能在下面随意说与课程无关的内容;另一方面,还是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在讲解一个新动作后,可以让学生上来尝试,再让大家对他作出的动作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在实际做的过程中就会掌握要领,课堂氛围也会真正的活跃起来。

二、授课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现代化多媒体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教学中来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如果老师像训练学生跑跳能力,就是单一的进行跑圈,跳高跳远,再有趣一点的方式就是组织比赛,如进行赛跑等。除此以外,很少有老师再使用其他方法进行教学。应该说,这也是与体育课的教学态度密切相关。在传统的观点看来,在整个初中阶段,体育课相比较其他课程,重要程度比较低,既然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强壮体魄,那不管是什么方式,我们的教学目的已经达到了,有无多元化教学方式都无所谓。这样就造成了很长一段时间,体育教学模式固定,缺少新鲜血液的局面。而随着近些年国家的重要举措出台,如深入贯彻教学新理念以及体育成绩和和考试成绩挂钩等措施,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

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传统的体育教学除了基本的运动外主要乙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为主,很多同学,尤其是女同学不喜欢这样的运动,但也要强制参加,这样就降低了她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因此,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多了很多其他内容,如健美操,啦啦操,健身球等等,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可以把学生全部容纳进来,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

其次,体育课越来越多的和游戏结合在一起。玩是孩子的天性,初中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玩性大,如果能把他们这种玩的心理和体育结合在一起,一定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也确实如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游戏的方式,比较常用的游戏如“贴人”“摘桃子”等。这些游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愿意去上体育课,这是体育学习的第一步。除此之外,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也被广泛的运用到了体育教学中来,我们经常使用的就是多媒体播放器,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讲解运动要领,还可以播放音乐等来辅助一些体育锻炼,如健美操的,往往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体育老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特长来进行重点培养

体育课除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选择那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进行专门的体育锻炼。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年龄小,身体的可塑性很强,这一时期的体育锻炼对于他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很多学生正是在这一时期被老师选中,进行专业的体育锻炼,以后就走上了体育的道路。传统的对于专业体育学生的选择主要在于长短跑,跳高,跳远等基础项目,老师从学生身体素质,肌肉能力等来进行选择。但随着体育教学全面化的发展,老师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笔者就曾选择了班级里两个身体协调能力好,身体柔软,且肌肉比较发达的女生进行专业的健美操训练。根据学生的特长来选择适合他们的运动,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这里应该注意的是,由于近些年国家为了突出体育的重要位置,把体育和学生的考试成绩挂钩,甚至对于体育专业强的学生可以降低其文化课成绩,作为特长生升学等,这一方面确实增强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力度,但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们进行文化课学习的热情,缺少了基本的文化知识,只是单一的进行体育锻炼,在现代大量需要脑力劳动的社会,这当然是不可取的。

四、总结

体育教学在不断的进步和革新,每一次进步都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选择更能让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实际上,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不仅是能活跃课堂气氛,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责任心,对学生负责,真正从心底关注他们的成长,这才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根本道路。

作者:史卫名 单位:河北省三河市第十中学

第九篇

一、改变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要想真正的改变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那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改革教育理念,放弃“应试教育”,不再将升学率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推崇素质教育,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提倡的是素质教育,所以我们应该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重视体育教学,保证学生的体育教学课时,课堂上,要安排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坚持锻炼身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体育兴趣,让学生养成勤锻炼的良好习惯,发自内心的喜爱运动、热爱体育。

二、改革教学方式

(一)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初中学生的课业压力比较重,再加上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使得他们身心俱疲。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体育运动让他们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初中体育这门学科对于学生来说,不会感到有过多的压力,学生会以一种轻松的心情来学习的。而且,体育游戏的内容是根据体育教学内容来开展的,因此它同样可以达到健身的功效。所以说,体育游戏本质也是体育运动。基于此,我们要在体育课堂上多多开展体育游戏,这样可以锻炼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游戏有很强的趣味性,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通过体育游戏的环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就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这样的话,整整一堂体育课程下来,学生不仅不会感到对课堂感到了无生趣,反而他们会喜欢上这门课程。比如说,追逐跑、喊号追人等游戏,都可以训练和提高反应速度及动作速度。

体育游戏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有一定的作用,首先,体育游戏有利于学生培养其良好品质。体育游戏一般都有着规定的原则,学生在玩游戏时都不得违背这一原则,因此,体育游戏对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和纪律有着推动作用。其次,体育游戏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由于体育游戏的内容一般都具有知趣性,游戏本身比较复杂,这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都有帮助。最后,体育游戏可以提高学生活动能力及交往能力。体育游戏一般来说比较多的都是集体进行的游戏,这样的话,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加深她们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因此,达到寓教于“玩”的目的。

(二)组织竞赛,强化兴趣

初中生喜欢争强好胜,教师可以经常举行竞赛,可以是个人比赛,也可以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获胜的个人或小组,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并且还可以算作平时成绩加入到期末的考核中。例如,篮球运动就很适合运用竞赛的形式,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因为是集体运动,所以就需要每位队员之间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在教学中,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分配组员的职责,谁是前锋,谁是中锋,谁是后卫……做好分工之后,教师再安排学生进行平时的训练,在训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场篮球比赛。同学们在比赛中充分的展示自我,挥洒自如,尽情的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

三、总结

随着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弊端也日益呈现,这种老旧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学生的需求。因此,初中体育新课标提出: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育教学、竞赛教学等方式都可以有力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

作者:屈建 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

第十篇

1、加强学生自身主动参与性的提高

体育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发展情况与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出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性的提高,能够有效激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初中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增强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新颖性调动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兴趣。比如一堂体育课要讲授新的内容,教师要重视做好新课的导入设计,结合课程内容创设贴切恰当、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让学生共同探讨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自学、采取讨论或比赛等各种丰富的形式提升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积极性,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新知。再以前滚翻练习课为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练习或者互相练习、或以小组为单位组合练习等,在练习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评价,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的参与性很高,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2、要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在初中体育课上的参与性,教师一定要注重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实践教学中可以灵活变换教学方式,将游戏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提升体育课的趣味性,这对于提升学生的体育课参与性具有积极的效果。比如初中体育课中的素质练习往往教学形式十分单一,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比如为了锻炼学生的奔跑能力可以采取追逐跑的游戏形式来实现,为了锻炼学生的动作速度与反应速度可以采取听信号追逐跑的游戏练习来完成。再例如可以利用不同高度的橡皮筋游戏,让学生进行跳高练习或练习障碍跑。还可以利用恰当的音乐与教学环节相配合,调动学生的情趣。

3、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属于一种双边性的活动,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目标的把握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先浏览教材,对本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可以让学生参照教材图示或文字揣摩具体的动作要领,这对于实际课程展开过程中学生参与性的提升十分有帮助,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体育课上进行的练习要以教材内容为立足点,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素质和知识体系之间的距离,采取分层次的形式安排课堂练习,使学生达到逐步提高的良好效果。另外,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由组合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展开讨论,对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这对于调动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积极主动参与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4、构建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

要以当前的体育教学目标为立足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以及教学内容,构建多元化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积极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提高到了重要的位置。初中体育教学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一方面要以学生的现实发展情况为依据,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立足点,同时还要不断丰富教学措施,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也有利于初中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作者:雷贤宇 单位:贵州省务川县县庆中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