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预算管理论文
1高职院校绩效预算研究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也与日俱增。同时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另外,随着事业单位新型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会计数据日与丰富,会计核算工作也越加复杂。这就为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实行提供了可能。更重要的是,随着高校教育产业化发展趋势的进一步增强,投资主体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度逐步提高,以及高校综合实力排名制度的兴起和发展等,都是推动高职院校绩效预算管理实施的重要因素。
2高职院校绩效预算特点
高职院校的绩效预算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它主要由“绩“”效”和“预算”三部分组成。所谓“绩”,就是指高校在进行实际预算工作时的具体工作内容,而“效”则是指预算主体进行预算工作的实际目标,而“预算”则是指预算主体通过实施有效的预算约束行为,对约束对象的资金分配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绩效预算的本质就是指,预算主体在进行资金安排时,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资金利用率。这种预算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2.1指标的量化
预算主体在进行预算资金的拨付与使用时,必须要将资金量化到具体数目,以确保绩效评价的效率。绩效评价一般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明确预算主体的责任目标,规范资金运作秩序,同时实现资金运作的高效化。量化的指标可以提高资金预算的科学性、严谨性,在具体预算的执行监督过程中发挥的效果更好。
2.2预算过程与结果的公开性
预算主体必须要了解预算的编制情况,对预算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另外预算监督还能更大程度的实现对绩效预算进行约束与监督,以实现预算主体的预算目标。
2.3绩效预算具有可操作性
绩效预算的可操作性,就是指预算参与人员在预算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要根据预算的实际需要,合理分配人员,明确责任分工,做好预算工作。可操作性是绩效预算能够顺利实施的技术保障,在执行环节最重要的就是设计绩效预算方案要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在进行预算时,要明确具体目标,坚持正确导向,积极克服预算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提升预算执行效果。
3对高职院校实施绩效预算管理的建议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资金支持力度也逐渐加大。高职院校在资金收支规模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其本身的收支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面对新时期的高职教育形势,高职院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优化资金管理模式。针对高校绩效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提出了如下措施和建议:
3.1完善绩效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建立有效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机构,加强预算管理是保证高校绩效预算顺利进行的组织保障。高职院校在进行预算管理时,要在学校现有的财务管理体制上分析学校的预算特点,选择合适的预算管理组织形式。目前高职院校积极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采用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根据我国《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要求,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现有办学规模以及管理特点,建立起一套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执行责任机制。要想确保绩效管理的质量,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预算编制以及相关执行机制。预算执行机构能够有效地保证高校绩效预算落到实处。
3.2建立健全绩效预算的制度建设
随着我国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其资金来源也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同时高校资金的使用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原有的绩效预算管理控制机制已经无法适应高职院校的实际需求。因此,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要积极适应时发表展需求,改革传统绩效预算管理机制,逐步建议起一套完善的绩效预算管理制度。在进行绩效预算制度建设时,学校首先要制定一套合理的绩效预算标准,以保证绩效预算工作有据可依。另外,学校还要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教师积极性,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学校管理这要根据预算的实际要求下放管理任务,在保证责权统一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各院预算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学校还要做好预算跟踪反馈工作,对预算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及时改进管理方法,实现各院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学校一方面可以定期考察各学院部门的工作情况,保证资金利用的合理性,避免出现浪费情况。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根据预算管理的实际需求,找出绩效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改进,以保证预算工作的正常进行。
3.3在绩效预算制度执行时,根据预算指标性质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多为公办学校,其费用支出一般包括固定费用支出和变动费用支出。其中固定费用支出主要包括教师工资、课时津贴、学生活动费用等。而变动费用则包括学校的业务招待费用、水电费等开支。学校要想实现绩效预算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合理性,就必须加强预算管理的针对性,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如对于固定费用支出,高职院校可以选择性地将其列如绩效考核的范围,灵活性较强。而对于变动费用,则要严格控制,必须将其列入绩效考核的内容当中,并将最终结果作为变动费用支出的重要依据,以实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在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提高绩效预算效率。
3.4在绩效预算执行中体现激励机制
绩效预算是在年终预算开支结果审核后,按照实际绩效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支付的一种预算方法。在进行绩效预算时,学校要按照绩效任务的执行标准,进行拨付预算。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绩效预算工作的顺利完成,高职院校可以建立相应的绩效激励机制。院校领导者在对各个责任中心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具体考核后,根据被考核对象的实际完成情况确定相应的奖罚措施,以督促各责任中心积极完成预算任务。对于在绩效预算执行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部门,可以依据《绩效管理办法》予以加分,并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激发起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对于那些预算执行不到位的部门,院校领导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对其做出一定的处分,如通报批评等,以起到警示作用,督促各级部门认真执行预算,落实绩效管理目标,不断提高绩效预算质量。
3.5做好绩效预算的检查落实工作
高职院校要想保证预算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加强绩效预算的检查落实工作。一方面,高校在绩效预算控制执行和管理的过程中,常会产生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对高校的内部控制管理产生极大地影响。因此高职院校的领导者需要及时对绩效预算的管理控制工作进行及时检查,充分发挥出其监督控制作用,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以免其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一些部门或个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院校的绩效预算管理控制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检查监督环节。这就需要院校在进行绩效预算工作时,要严格检查,积极落实,保证资金使用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绩效预算应有的作用。
4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进行绩效预算时,要根据其自身的办学特点,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一套目标明确、监控机制完善、评价科学、及时反馈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学校首先要确立学院发展得整体战略目标和方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其次,学校管理者可以根据预算的整体目标将具体项目下放到各学院,以提高各级预算管理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财务在按照年度编制预算时,要更加重视编制的合理性、实用性、统筹性,积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促进高职院校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王亚 单位:扬州职业大学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