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现象学教育学下的德育优化

2021-4-10 |

一、对现象学教育学的理解

(一)现象学教育学着眼于儿童生活

当前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社会中,这个社会的信念、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条件、理想呈现出多变性、复杂性、多元性,正是这样的社会,使今天的孩子的生活成为一种偶发性的经历。在这样不确定的环境中,他们必须对他们的生活做出积极的选择。此时教育学的使命就是从教育意义上投入到儿童的工作,赋予孩子们权力,使他们积极塑造和改变自己生活中的各种偶然性。现象学教育学着眼于儿童生活,也就是要回到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到“现象本身”,而不是远离生活的形而上学思辨,一切都要从儿童具体的生活出发。范梅南认为着眼于儿童生活的新型教育学理论和实践必须把握好对儿童和青年保持一种体贴和坦率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遵循传统的信念、过时的价值观、陈旧的规章制度,以及一成不变的惩罚。着眼于儿童生活的教育学是一项面对一个在我们周围不断变化和不断地为我们改变着的世界,不断更新的大工程。必须以新的形式来重建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价值观和价值框架。

(二)现象学教育学是体验、实践

范梅南认为教育学从根本上讲,既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一门艺术,而是一种内心的体验,体验可以开启我们的理解力,恢复一种具体化的认知感。这种体验必须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亲身去实践。中国哲学里也特别强调“体知”、“体悟”,如孔子提倡的“体知”教育思想。因为儿童的生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杜威所说的“经验的不断改组与改造”,这就是教育的生长。现象学教育学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都师范大学宁虹教授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建构现象学教育学,他谈了六点:①实践以自身为目的;②实践是可以反思的;③实践具有强烈的意向性;④实践具有伦理性;⑤实践具有整体性;⑥实践具有践行性。传统的教育学理论试图寻找教育的规律、原则、方法、程序等,用于指导教育实践。不可否认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但是这些理论本身并不构成实践,它们是为实践准备的,非常接近于实践,至多是一种实践理论。涂尔干说:“他本身不是行动,所以不能代替行动。思想在多大程度上对经验来说是有用的,这种理论在多大程度上就是有用的”。因此,教育学需要的是实践而不是理论化的知识。

(三)现象学教育学是反思

在教育学的理论中,反思是一个基本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思考”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反思就是思考。现象学教育学以不断反思的态度贯穿于教育研究的始终,称为教育智慧。正如范梅南所讲“充满智慧的反思能够发现事物,而未经反思的行动是‘缺乏智慧’、‘没有机智的。’教育反思就是要对教育行动方案进行深思熟虑,并做出选择。反思是一种经历,它与具体情境保持着距离,以期对那些经历所隐含的意义进行考虑,并得到所隐含的意义体验。现象学教育学反思的目的在于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本真意义的探寻,反思可以使教师学会理性思考、获取丰富的个体体验,提高教育教学活动质量。范梅南认为,反思可以针对教育的经历进行,也可以反思形成教育经历的条件,具体有如下几种情况:行动前的反思、行动中的反思和行动后的反思。行动前的反思有助于我们以一种有组织的、决策性的、有备无患的方式处理情境和与人相处。行动中的反思具有监控性,使教学高质量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监控能力。行动后的反思又叫追溯型反思,它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的经历,从而对我们与孩子的经历的含义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当前学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德育内容:脱离儿童实际生活当前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是品德课程的学习,小学阶段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也就是通过教材传授道德知识。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学校德育只是德育课程的任务,教师传授好课程知识,学生对教材的知识点掌握了,考试通过就是最大的成功。至于孩子们的道德品质有没有改变,他们并不关心。这些道德内容的学习是知识性的,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距太远。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应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另一方面,学生也不能把在校外获得的经验完整地、自由地在校内利用,学生的知行不一致、知行严重脱节。这就是杜威所批评的学校教育的“最大浪费”。杜威在回答什么是教育的第一条便说“教育即生活”,他看到当时学校的教育因袭过去,脱离儿童生活,使儿童在学校颇受压抑,又脱离社会生活,跟不上社会节拍,因此提出教育要回归生活。〔6〕德育也是如此,现行的学校德育,由于教育制度化、知识化、科层制的影响,导致学校的德育生活与家庭、社会的德育生活不一致,学校德育越来越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生活处于隔离状态,这种状态不益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二)德育方法:没有考虑到儿童的需求

1.灌输的方法。强调教育者单方面的灌输是当前学校德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德育过程一定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连续和发展的过程。儿童是品德发展的主体,道德的本质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灌输的方法不会产生儿童自发的道德行为。儿童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活动与交往,不断解决自身面临的道德冲突与矛盾,才能逐步建构起自己的品德。这才是儿童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心理学认为,当外在灌输得到过分强化时,学生的主体性就受到了压抑。外在灌输的道德知识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表现为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没有经过主体主动内化的道德知识是肤浅的,在实践中是脆弱的,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2.道德说教。教育者主观的道德说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我们的道德教育不应脱离实际生活去简单地进行道德说教,这样教出来的孩子只能是道德的服从者,道德说教也妨碍了个人自由地或自主地进行理智思考的过程。生活是儿童品德形成与发展的源泉,儿童的品德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儿童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道德。不能脱离儿童的生活给他强加一种道德,哪怕是所谓高尚的道德。


(三)德育效果:即时期望的功利主义思想

功利主义思想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应该立即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在学校中表现为学生上了德育课就要有转变,学了道德知识就要有道德行为,要求“立竿见影”的德育效果,否则就断定德育实效低,追求“眼前利益”,希望德育效果能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当下的实惠。比如,能够给教师带来奖金、待遇、荣誉;能够给学生加分、得到老师的认可、有利于升学等,否则就是得不偿失、不划算。这是当前大部分学校在德育过程中所持有的德育效果观。这些观念和导向,使教师和学生接受这样一种思想:教师把学校的德育工作与经济利益、名誉、物质奖励联系起来等,实施德育就要立竿见影,要得到实惠,得到所谓的奖励;学生则把道德的学习看成是获得老师、家长认可的手段,他们总是要老师、家长给予奖励才去做一些事情,久而久之,非但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更无益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这种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思想没有体现学校德育的本质特点,是不可取的。

三、现象学教育学视角下德育过程优化

(一)丰富德育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

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道德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真实的道德情感、纯粹的道德体验和扎实的道德认知。学生在学校中过什么样的道德生活,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道德。学校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应该多开展以下活动:

1.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全校通过升旗仪式、党团活动、辩论演讲、知识竞赛、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使德育在活动中得到升华。同时每个班级还可以结合节日开展德育,为每一阶段的主题教育增加鲜活的素材。

2.开展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学生社团活动可以完善人格修养,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制定并落实社团和自身的发展规划。创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校园文化节活动。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校园文化氛围在育人过程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对全体师生的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和行为举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传承学校文化,建设校园文化长廊、景点,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无时不在鼓励学生图强,激发学生上进。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处景物都能育人,使优美的环境成为无声的师长。

(二)改进德育方法,运用理解、关心、尊重儿童的德育方法

理解儿童的需求,关心儿童的个性,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更好地实施德育。心理学认为,儿童品德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发展性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儿童的品德结构也是一个整体,品德的构成要素知、情、意、行是彼此联系的统一体。所以,在应用德育方法时应遵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原则。

1.理解儿童的德育方法:如师生交谈法,教师主动与学生面对面交谈,通过语言交流,交换思想,从而说服学生,及时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它一般是通过激励和矫正两种方式进行的。情感渗透法,教师力求在调整学生不良情绪、发展学生情感、养成学生良好的情操上下工夫。做到:以理育情,以情激情,以意制情,以行固情,以境治情,以美唤情。

2.关心儿童的德育方法:如热情关怀法,教师要热情帮助学生,科学指导学生,真正爱护学生,以真诚感化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通过期望或预防、赞许或反对、表扬或批评等形式,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合力促变法,学生成长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教育,更离不开家长、老师和同学相互引导,这种依靠各界力量教育学生的合力促变法,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的“磁场”,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使他们对自身的缺点和不良习惯有所警觉,并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3.尊重儿童的德育方法:如自我反思法,自我反思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世界上一切道德高尚的人,都是严于剖析自己、自觉内省的人。自我反思以亲身经历为基础,进行理性思考,反躬自检,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达到自律境界。师德示范法,坚持以塑造师魂为重点,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代”,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教师的言行举止、仪表情感、为人处世都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因此,教师必须树立良好形象,做到品德高尚,学识渊博,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样才能积极影响学生成人成才。

(三)转变思想观念,反思德育效果,树立长远的德育效果观

功利主义的德育思想往往使人把德育生活还原为世俗的利益计算,克服这一弊病的选择只能是让学生从自己的道德践行中体悟人生的尊严和神圣,或者以一种实现最高价值的心境去践行道德。学校德育不应以即时德育效果为目的,应追求长远功效,即终极效果的德育。不能否认教师们期待德育效果的急切心理,但是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工程,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

1.努力耕耘,少问收获。德育长远的功效表现在学生道德品质的不断变化之中,教育是一项长远的工程,是潜在的投资,道德教育更是无形的、没有工具可测量的一种学生内在道德品质改变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更有耐心、细心观察学生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也许从孩子捡起地上的一块纸屑开始,我们的道德教育就有了效果。

2.循序渐进,静观其变。在当前的小学中,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孩子,他们起点低,因此对孩子的教育不可太心急,只有耐心等待。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低起点,并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感受,学生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要求低,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这样不断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还要要求细,对学生提出的习惯要求不空洞,不笼统,要实在。学生听了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另外训练要严格,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训练要严,要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概。虽然刚开始是要花很多时间,但经过强化教育,行为要求会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效率也就提高了。著名的教育家鲁洁说: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使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观点和思考问题的价值取向。德育过程不同于智育过程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主要诉诸知识的传递,而是引导价值上的认同、内在情感态度的培养和实际行为的改变。它对人的影响方式更多的是无意识的、潜在的、缓慢的、长效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运用多种德育方法、树立长远的德育效果观是根据现象学教育学提出的新的德育过程观。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德育实践,运用理解、关心、尊重儿童的德育方法更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反思德育效果,树立长远的德育效果观,最后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作者:王芳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