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道德教育论文 » 正文

国内外道德教育比较综述

2021-4-10 | 道德教育论文

一、中日道德教育的差异

1.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小同大异

差距逐渐加大是在20世纪初到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这段时期,日本美式的教育模式,接受了西方的自由主义,在结合本国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下推行了富有特色的道德教育。反观中国,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教育理论,却逐渐地抛弃了很多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东西,加上改革开放后,迅速地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受到西方主流意识的冲击,在没有中国自身传统道德的约束下,中国的道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盛行,社会问题重重。

2.道德教育的课程安排类似,但是内容安排不同

由于中日两国同处东亚,且隔海相望,又都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因此两国的德育课程安排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两国都开设有专门的关于培养学生道德的理论和实践课程,直接或间接的提高和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有关道德方面的教育。这点就是模仿美国的道德教育学习,因此在国外,是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课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从表面上看,两国进行的课程大同小异,但是事实上,两国对这些形式上一样课程的内容安排却是迥然不同的。日本教育是十分注重细节问题的。中国思想品德课则是集体主义,为了集体利益要放弃个人利益。到了现在,在了解了更多关于国家沧桑改变的历史知识之后,才更加的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的有了爱国主义的荣辱感。小学谈爱国,高中大学了,反过来强调要文明,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一直强调的爱国主义,让多少知识分子在有了足够的能力之后依然决绝的离开了养育自己多年的祖国,去了国外发展。发人深省的是,日本和我们的德育教育内容安排恰恰相反,他们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而我们则是国家—社会—家庭—个人。

3.道德教育途径的多样性与单一性

日本不仅重视学校德育的作用,而且非常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德育功能。可以说,日本的道德教育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合下进行的。日本的学校道德教育家庭教育的延伸。由于日本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价值观多样化趋势的加快,使得家庭、社区范围内的道德教育机能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开展道德教育的同时,有必要谋求学校、家庭和社区的三位一体化的道德教育。三者的作用是不同的,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

(1)家庭中的道德教育。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日本家庭的道德教育就是注重了这一点,把学校的道德教育落实到实践的生活中。受西方家庭道德教育影响,日本的家庭道德教育也很注重父母与孩子之间彼此的尊重和公平,和中国的慈母严父不同,日本的家庭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他们像朋友一样和孩子们相处,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以道德的熏陶。

(2)社区范围内的道德教育。社区的德育,则是指社区为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和体验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机会,由于支持社区活动者多为年长者,他们用丰富的人生经历教育社区的孩子,对孩子们的道德健全发展,起到很好的配合的作用。中国的社区教育做得还远远不够,中国应试教育体制自身的制约,家长为了孩子成才,把多数的空余时间给孩子安排上了收费高昂的各类辅导班,很少去顾及孩子本身的天性。

二、日本的道德教育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道德教育工作的启示

中国和日本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也各有差异,在德育内容和目标要求上自然是不同的。日本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有其独到之处,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吸取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我国大中小学校德育教育的实践,笔者提出如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人不能忘根,国家不可忘本。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吸取他国优秀的教育经验,同时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日本受到了多方道德的冲击和影响,但是他们都吸收了其中的精髓,吸取了其中的长处。另一方面,他们始终没有抛弃自己民族的传统美德,真正做到了兼收并蓄,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德育教育模式。中国有着更悠久更厚重的历史,不能被我们这一代人遗忘,需要重拾祖先遗留下来的美德,发扬优良的传统。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导我们要改革开放,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敢于打破陈规,那么辅导员就不要拘泥于单一的理论形式,要学习和借鉴日本乃至西方的道德教育的模式,我们就要敢于接受西方的自由思想,民主思想,而不是流于形式,浮于口头。

2.各种教育力量要形成合力

以学校道德教育为主,家庭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为辅的教育模式,全面推进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水平。需要家庭和社会配合辅导员来进行孩子们的道德教育,辅导员和家长之间要加强交流,及时解决孩子们的不道德行为。另外,社会也要提供给青少年一个和谐的平台,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和社会团体进行道德实践活动,弘扬主旋律,加大道德舆论的引导,对不道德的行为要给予一定的批评教育。

3.道德教育内容要深入,要具体

高校教育内容尽管也很丰富,但是其深刻性和实效性都尚有不足,日本道德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内容可以更深刻,更具体。

(1)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要适应大学生学生的特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课外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课外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扩充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4.道德理论灌输和道德实践体验相结合

社会实践是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日本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很注重社会实践这一环节,他们组织学生在农业课上亲自参加农耕劳动,这自然会比单纯的理论灌输要深刻。大多数道德行为、意识都要通过实践体验才能逐步内化,凡是经过亲身体验的事物,才容易被他们理解和接受。他们专门制造危机意识,为了增强青少年的忧患意识,真正的生活体验着实锻炼了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的道德品质。高校的教育条件和教育能力已经具备,但是相应的教育理念却有待改善,让学生们亲自体验不同的真实的道德场景,自然会让他们记忆犹新,从而内化成为一股道德的力量于体内,实现道德认知的内化和外化合乎时代的道德要求,真正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作者:杨帆 何俊宝 单位:广东韩山师范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