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2021-4-10 |

1、农业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都与总体农业的实际需求量产生巨大的落差,在进行农业生产中,农民对于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都比陌生,受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的影响,缺乏对农产品市场敏锐的观察力,对于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愿意尝试。较大部分的农民所受教育水平有限,又没经过专业系统的农业知识的培训,已经与现代农村中农业的发展和其他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脱节。大部门年轻的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在农村大都为老人,他们接受不了或者不愿接受现代农业技术,因此,想让老年农村劳动力落实专业系统的现代农业知识根本不可能实现。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开展,不少农村已经出现变化,但是,仍然有些地方的乡村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乡村道路维修开展的不够全面,农户没有相关的饮水设备、农田灌溉等水利设施没有建立,抗洪排涝能力低下,这些都表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还需要进行极大的改进和完善。

2、进行农村科技推广时遇到的种种阻力

科技发展的成果目前在我国农村经济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进行科技推广时,由于缺少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推广工作,在我国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依靠工作人员的腿和嘴上,但是这样的推广方式已经很难满足服务对象、推广内容和推广手段的变化需求。随着我国近几年来对农业推广工作的关注力度不断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导致推广体系的工作环节出现断裂,推广工作人员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来进行工作,总体上很难完成新形势下的农业推广工作。农村科技推广站受到机构改革的影响,工作人员的平均薪资比较低下,缺少一定的激励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作人员的流失,而真正在职的工作人员的水平也比较低下,农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到农村基层进行锻炼和服务,造成农业推广队伍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想比较陈旧,不能结合时发表展的需求进行一些改革。我国各个地区虽然也进行了一些农业信息平台的建立,但是资金方面依然没有真正的支持和保证,造成农业推广很难真正的进行。

3、农村土地制度影响无法实行计划生育

最新的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的人口数为13亿5000万之多,农民占总人口的3/4还多,要想控制人口增长,必须要从农村开始,而在农村进行人口控制又是非常具有难度的工作,因为农村的生活压力相对较大,如果真的实行“一胎制”的计划生育政策,就会导致在未来一对子女养活4到8位老人,根据现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农村社保体系的出现和发展本身比较缓慢,这就导致在农民中只有进行超生才可以弥补自己老来无人抚养的缺憾。

4、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无法实现土地收益

土地承包制度在一定时间段保证了我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它的种种弊端也显露了出来。目前我国现阶段农村实现的土地承包制度实现不了土地的流转,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民不可能在思想和行动方面有着巨大的统一性,现行的土地制度造成农民的耕地分布相对分散,这也导致土地实行流转时在协商和调整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土地不能进行流转,这就让农民无法摆脱耕地的束缚,从而也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阻力。农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固守的都是传统的种植结构,而农民自身素质的低下导致他们很难对未来的农产品市场进行科学的定位,土地资源较少,以及相对分散都导致农业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当前农村依然是分散式的经营模式,对于农产品市场相关信息的察觉和掌控都存在较大的盲区,农民也很少存在对农产品市场的察觉意识,相对分散的种植结构,让他们之间很难形成有计划、有组织的群体,而他们的个人行为很难对整个农产品市场产生影响。

5、农村其他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生产力和实际需要的农村生产力是对较大的矛盾,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村人不愿意离开家乡外出务工,这就导致农村就业形势严峻,城市劳动力缺乏的现象,而剩余劳动力不能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农民自身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而我国的法律体系还有待完善,这就导致农民的权益经常受到损害,在农村中的具体表现就是随意征用农民土地,政府和村级组织拿走较大的一部分补偿资金,最后流入农民手中只有较少的部分。农民工在务农过程中,往往存在工作强度大、待遇差、工资低以及工作时间长的现象,他们与城镇职工所受到的种种待遇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出现意外时,也没有全面系统的保障和救助,所受的社会化服务程度也比较低。

6、结束语

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经济总体水平,而当前的社会种种因素造成了其发展缓慢、水平低下的现状,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农村土地制度带来的影响,以及农业推广水平低下等方面,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后,才能找到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途径。

作者:张晓砚 单位:中共延寿县委党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