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一授课、分类指导,进行因材施教
教学要因材施教,才能使智力水平、理解能力、原有知识状况等方面参差不齐的每个学生都有长进,使得对该学科产生兴趣,才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讲课,要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的教学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进行。讲深了、多了,有的学生消化不了;少了、浅了,又达不到人才培养目标,都是不可取的。我在各教学班讲《机械制图》时,便是根据各个班的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讲课的,但又得照顾到高低两端的学生,对他们实行在统一授课基础上进行分类指导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对于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如高职工科毕业的,已具有这方面的一些知识),学有余力,求知欲强,希望多学一些东西。便鼓励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向其推荐一些课外书籍,让其多去图书馆借阅一些参考书籍,多到互联网上查阅一些相关资料,多去学校实习工厂接触一些生产实际,多去掌握更广更深的一些知识内容,为今后成为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对于一些基础差,学习吃力的学生(如普高文科班毕业,调剂补录来的),则要求他们学好教材上的基本内容,达到学科的基本要求,重视基础,多思多问,问老师,问同学,丢掉面子,放下架子,拜一切能者为师。同时,在课堂练习、习题课、实训课、作业批改和作业评讲等教学活动中,重点关照和辅导他们,使其能较为顺利地跟上全班的学习步伐。当然,要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必须通过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才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除了及时解决各学生对本门学科知识上的难点,扫清学习障碍外,还要扫清各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心理障碍(如缺乏学习兴趣,有畏难情绪等),学生才会树立起学好的信心,才能把这门学科学好,达到教学要求。
二、既传授知识,更应指导学习方法
教师的教学,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指导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也就是“即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在快速地更新,新知识、新技术、新学科领域不断出现,只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了,才能终身不断地去扩展和更新新知识,适应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要求,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大一学生,习惯于中学时代的学习方法,就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知识。喜欢老师把知识嚼得碎碎的喂他们,依靠老师反复讲解举例,依靠题海战术进行巩固,自己不肯多动脑去思考问题、钻研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思路单一、视野狭窄、思维呆板、不善应用、举一反三能力差、动手能力弱,这些显然是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的。因此必须对他们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指导,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此,我向他们介绍一些自己读大学时的学习方法,供他们作参考。并且提醒“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好无涯苦作舟”、“业精于勤,行成于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名言警句,既是提醒,也是勉励。至于具体的学习方法,则应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去寻求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比如对于《机械制图》这门课,为了使学生能更快的适应空间想象能力,我向学生推荐使用橡皮泥这种道具。在学习初期,适当放慢了教学的进程,留出部分时间给学生进行形体的构建,加强他们的想象能力。经过如此训练后,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明显更为得心应手。只要学生适应了大学的学习方法,那么对课程的掌握立马就会上升一个层次,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其他方面就不在此赘述了。错误和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作者:游代乔 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