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孤儿感恩缺失的原因
1.1从感恩的形成机制来看
感恩的情感体验理论认为感恩的核心是受惠者在收到恩惠之后产生的愉快情绪,认知情绪理论的Heider(1958)也认为,当人们得到他人的帮助时,决定人们是否感恩的关键因素是恩惠的意图,即受惠者能识别出他人是一种由衷的帮助,才能体会到感恩的心情。孤儿频繁的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但是一些慈善随着经济社会的急速发展也开始逐渐变味,不再出于纯粹的善意和慈悲心理,这些倾向于作秀式的帮助孤儿不但要被动的接受,更被要求感恩,结果适得其反。当然大部分帮助还是善意的,但是帮助孤儿不仅是为了满足施惠者的道德需求,更要注意恩惠的方式和艺术,照顾受惠者的心理。帮助也应该是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保护孤儿的自尊,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以优越者的姿态对弱势群体的怜悯,这样不仅不会使孤儿产生愉快的情绪而感恩,甚至会使本来就敏感的孤儿受到心灵的伤害。
1.2感恩教育的缺失
孤儿学校的老师表示,学校的感恩教育仅在低年级的课程中带过,流于表面,并未形成系统渗透到孤儿的生活中;另外研究者(黄春莲,2010)也发现在孤儿的感恩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居高临下、挟恩示惠、威胁驱逐型的感恩教育因其震慑性被普遍应用,但这种感恩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2、如何对孤儿进行感恩教育
2.1建立完善的感恩心理辅导机制
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孤儿性格冷漠偏执,极度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人存在戒备心理,这些性格缺陷是孤儿感恩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因此,除了常规教育之外,应对孤儿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但是有研究发现,孤儿的“无感恩意识”通常是隐性的,个人无法察觉,另外,由于孤儿对外界具有很强的防范意识,在心理上更加敏感,因此针对孤儿的心理辅导机制应该具有特殊性。首先通过心理教育课程来解决他们的普遍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良好心理品质,其次可以对感恩意识缺失严重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心理辅导,着重从人格特质的完善入手,帮助学生克服童年的阴影遗留的心理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开展感恩的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讲座、心理剧等团体活动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最后可以借助朋辈的力量,例如班级心理委员,改善班级的人际交往,提高班级凝聚力,在朋辈的交流与督导中,学会关心理解他人,从而善意的解读他人的行为,感恩他人。
2.2在生活和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孤儿大部分甚至全部时间都生活在福利机构,因此校园几乎就是孤儿的全部生活环境,校园文化的建设对感恩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大到教学楼的设计,小到一条标语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孤儿的人格特质,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宣传阵地,例如校报、校园网、楼道标语、黑板报、校园广播、规章制度等进行宣传动员,例如在橱窗展示学生的感恩心得文章等。还可以以节日为切入点开展感恩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例如在国庆节开展演讲活动感恩祖国赋予我们今天的环境,在教师节感恩老师照顾我们的生活、传授我们知识等。各个学科也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例如语文、政治、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要充分运用教材中隐性的感恩教育内容,在学科教学中不露痕迹的进行感恩教育。
2.3在实践活动中开展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除了在学校中的言传身教,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更需要孤儿亲身体验施助者的情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从受助者的角色转变为施助者,换位思考引发情感共鸣。如到敬老院做义工,到社区、车站等实践基地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这些付出比一直被动的接受帮助更能唤醒孤儿的感恩意识,升华孤儿的感恩情感。感恩不是与生俱来的情感,对孤儿感恩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孤儿在感恩中健康成长。
作者:李丹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