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恩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即二者都明确强调知情意行的统一在人们认识和行动中的综合作用。当然,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感恩”更强调“心有所感”的情感因素,而“信念”则更注重“认识”的基础地位和理性因素,在认知的基础上,情感的认可倾向才会更增强信念的坚定性。建立在“感恩”和“信念”基础上的行为也有所不同。“感恩”虽然心随情动,心动后的回报行动也可能速度很快、强度很大,但能否坚持长久却是不确定的,因一时的感动并不必然包含明确的意志持守力。而“信念”在情感认可之外更包含意志的坚持,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所以,建立在“信念”基础的行为要比纯粹的“感恩”行为,更长久更坚定。这也就是感恩教育能够作为切入点,且要上升到理想信念教育高度的根本原因所在。而“信念”与“理想”相比,理想又更具理性特征,“信念”则倾向于情感因素和养成方面,与“感恩”更为相近。因此,理想信念教育既要特别注重情感激发,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以信念教育为目的,又要继续加强理性培养为主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性和情感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的教育目标。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感恩教育和信念教育中的情感作用,是因为情感在人们的行为和理想信念的形成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众多的思想和理论面前,一个人究竟接受哪种观点,是与他的自身经历和真情实感密切相关的,只要这个理论说出了他的心声,有利于其自身状况的改善,即使他当时对这个理论没有系统了解,一般也会很自然地接受这一理论。比如在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一些工农出身的人,正是从现实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实践,才愿意接受共产党的理论并跟着走的。其次,在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阶级感情和觉悟的基础上,如果再使他们有机会系统地学习和钻研马克思主义,那么他们在自己的理想信念上就会前进一大步,进入更高的信仰境界。可见,情感基础不仅是接受理论的前提,也是加深认识、坚定信念的基石,否则,只注重理论认知的理想信念教育,就会使理想信念的确立缺乏“主体的特定需求”这一坚实可靠的基础,很难使人在面临各种诱惑和困境时还能保持坚守的力量,更谈不上把理论认知转化成实际的行动了。恩格斯在论述理论认识、动机和行动间的转化关系时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情感在认知和行为过程中的积极的甚至决定作用,已经得到心理学相关理论的认可,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动力”思想,都对情感和情感教育问题做过系统研究。我国最早研究情感教育的学者也认为,情感不仅是人类生存的适应机制,也是认识发生的动力机制,行为选择的评价机制,还是作为生命的享用机制。一旦理想信念教育激发了情感,触动了心灵,效果自然会好。因此,要使大学生产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等积极意识,就必须首先了解和把握他们的特点和需要,激发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情感动力系统,并使这种动力激发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相结合,使他们发自内心地认可、自觉自愿地去践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这就是我们试图从感恩教育的情感教育入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
二、情感是联结感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纽带
长期以来,我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多注重学生的智育开发,而忽视做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也过多关注知性层面的理论灌输,注重较高精神境界的教育,忽视基本做人素质的教育,忽视对学生的同情心、关爱他人的情感等内心世界的塑造和意志、行为的日常培养,尤其是忽视了道德和理想信念对个人的切身利益和实际作用的强调,从而使他们对道德和理想信念的追求缺乏内在需求的积极动因。“感恩”就是对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起码要心有所动、心存感激,且不说回不回报的问题。这是无须证明的人之常情。但是,现在不少大学生由于其独生子女的特殊经历,享受了太多的爱与给予“,为人处事皆以自我为中心”几乎成了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再加上生活相对富足优裕,所以对他人和社会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的付出,都觉得理所当然,更不要说感恩了。尤其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他们对物质利益越来越关注,人也越来越理性,甚至一些人的行为选择多是出于理性的利益原则,与感情无关。甚至认为对于人们给予的好处和恩惠,回报以金钱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有什么感激之心,而是“各取所需”。正是大学生这种过于理性甚至冷漠的认识,促使我们要特别强调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而以小见大,从点滴做起,培养牢固的道德情感,正是对人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信念形成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也是人类长期历史实践的经验总结。通过日常养成及其教育,基本的道德情感培养起来了,那么个人在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国家、世界时,就不仅伴随着活动境遇的自然扩展,也伴随着基本情感的扩展和提升,会把身边的人、陌生人,乃至社会、世界中的人,都当成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对此,列宁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只要你还“是一个只关心自己而不顾别人的人”,你就不可能具备共产主义道德,而共产主义教育就是要反对这种我做我的事、赚我的钱,其他一切都与我无关的心理和习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情感是道德信念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正因为如此,从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应该从充满着深刻情感的行为开始。”他曾断言,没有细腻的情感、缺乏同情心的人,是不可能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理想的。因为缺乏同情心就会对人漠不关心,并有可能从漠不关心、自私自利甚至发展到冷酷无情。而感恩的意识和情感其实比同情心更为基本,因为同情心总还表现为一种主动的情感投入,而感恩则是在别人对自己付出后的情感回应。对别人的施予和付出尚且不知感恩,何谈对他人的主动付出和同情!可见,对亲人、他人和社会的感恩情怀,可以增强个人的生命力,扩大和提升个人的生命价值。仅仅是为满足个人的生命理解,其人生价值却很难最大化。因为仅仅是为满足个人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价值很容易达到极限。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往往沉浸于享乐,名声达到一定程度就容易不思进取,甚至违法乱纪。而感恩回报他人、不只为自己活着的朴实信念,却可以把人引向崇高的理想信念追求。因为,不只为自己活着,就会有更多的牵挂、责任和担当,也必然在处理索取与奉献、享乐与创造、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等各种人生矛盾时不只想着自己,也想着别人,想着别人曾经给予的一切,从而自然会看淡和正确处理很多利益冲突,不会陷在患得患失的利益漩涡中不能自拔,会始终把奉献、付出作为人生的目的,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永恒意义。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是要激发他们的情感系统,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从内心深处唤起对别人的兴趣,领悟关爱互助的真谛,而不只是囿于冷冰冰的利益关系的人际认知。因为说到底,人都是社会的人,每个人既要从社会和他人那里获得帮助和生存发展的资料,更要为他人和社会奉献付出,提供物质和精神财富。如果每个人对自己所得到的都心怀感恩,深刻感受到被恩情浸透时,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回报的愿望和行为,在付出奉献中竭尽全力。相反,每个人都觉得别人欠自己的,那他就自然不会也不愿去奉献。感恩是一种人生态度,体现的是奉献等人生价值取向。感恩的人正是在这种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并由这种外在感动激发的动力,逐渐转向主动的创造和付出,由对某些个人和行为的回报和付出,转向对于集体、社会和人类的整体付出,并使自己在付出中感受着快乐,而这也就达到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要求。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当然内在地包含个人的理想信念,是由无数个个人的理想信念及其奋斗汇集而成的。但我们以往单纯强调由上往下的共同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路,确实不符合人们一般的心理需求和思想成长规律,反而容易形成逆反心理,认为共同理想信念是社会的、政府的追求,与个人无关。而感恩教育作为一种共生共荣的教育,注重从生活入手由低到高的引导教育,则正好可以弥补理想信念教育的这一不足,实现由上到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腿走路,使人们在自觉不自觉的点滴行为中,逐渐铺就通向共同理想信念的道路,达到共同理想信念的要求。因为很明显,对共同理想信念认识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强烈的情感认可和长期的行动过程中,即所谓实践出真知。可见,正是情感把感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联结在一起,也正是这种情感会激发人生命本身的实现自我和大我的强烈的内在需求,逐渐树立起高远的共同理想信念追求,并为此奋斗不已。
三、笃行是从感恩教育上升到理想信念教育的阶梯
如果从感恩教育的情感激发中,从“心中有别人”的理论论证中,我们切实理解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人生价值实现的巨大作用,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真诚地奉行。只有坚持不懈地践行,才能把这种理论认知逐渐内化为主体生命和情感认可的信念,进而在信念的支撑和引导下,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乃至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离开生活和实践,理想信念教育就难以彻底摆脱理论教育的局限,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我们倡导的感恩教育实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引导教育学生细心体察和回报日常生活中的小小恩惠。每个人在生活中得到大恩大德的机会并不多,事实上,恩惠往往是十分普通琐碎的,看似举手之劳、微不足道,但却非常珍贵。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着别人的恩惠。感恩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些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恩惠,挖掘出这些小小恩惠的价值,教导学生表达谢意(哪怕是一声简单的道谢,也能给普通劳动者带来特别愉快的心情),并尽可能使他们参与到这种日常劳动实践中,在汗水和疲劳中真正体会劳动的艰辛,体味这句简单谢意的深意和诚意。也就是说,对日常生活小事的关注才是滋养感恩大树成长的养料,只有在生活的细小处留意,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感恩心、敏感心和同情心。具有丰富细腻情感的人,必然会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二是要教育大学生注重体力劳动的锻炼。对生活的丰富理解来自丰富的生活经历,而大学生在他们有限的人生中,学习几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所以,生活领域的狭隘也是导致大学生情感贫乏、价值理想追求狭隘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帮助父母料理家务,是不可能真正体会父母养育的艰辛的;不打扫教室、楼道和公共厕所,也就更不可能体会环卫工人的辛苦,不知道世界的美好要靠每一个人的付出。人终生所珍视的东西,往往是他付出昂贵代价所获得的东西。因此,不论是劳动的乐趣,劳动的幸福,还是对别人劳动的尊重,都不可能仅仅通过学习知识来获得,只靠劳动意义的讲解来形成和培养,而是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所有劳动都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但是体力劳动更是这一基本方式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曾经说过:“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苏霍姆林斯基对此也深有体会地说:“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有疲乏的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儿童和劳动少年对人们的看法和没有真正劳动过的人是完全不同的。”的确,对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只有为粮食丰收经历过许多不眠的日日夜夜,经历过烈日暴晒和暴雨洗礼,双手磨出过一层层硬茧的劳动者,才能真切感受到其中的滋味。我们提倡的大学生“体力劳动”,主要不是指狭义的干农活、下工厂劳作之类的完全的体力劳动,而是把只要是更多借助于体力而非脑力的活动统称为体力劳动,其中主要形式就是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服务的范围很广泛,从料理个人生活、安排家庭生活,到关心工作环境,注意教室、实验室、校园的卫生等,都属于自我服务的内容。自我服务的劳动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与学习可能带来的功利结果相比,这种自我服务的劳动应该是义务的、无偿的,能否坚持做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检验他们的劳动态度和道德水平。做一件好事、做一时的义务服务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辈子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行动,而这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应有之义和具体表现,是感恩教育启迪践行的必然结果。
作者:秦维红 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