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德育论文
1.以激发学生道德需要为价值取向
从人性化德育理念的“为人性”这一基本特征来看,德育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学生是否掌握道德规范和道德律令,也不在于教师所传授的道德是否能够畅通无阻,更不在于单纯的德育活动过程本身,而在于作为德育对象的学生的道德发展与道德需要,也就是通过德育活动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发展和更好地满足了学生道德生活的实际需要,学生的德性成长和身心发展才是德育的最终意图。以激发学生道德需要为价值取向,就是要以学生道德发展和道德生活完满为根本旨归:一方面,在德育实践中我们不能任意以其他的目的和需要来代替甚至牺牲该目的,也不能把该目的作为实现其他什么目的的“附属品”,它应该永远是德育的本体性目的,是其他德育目的、价值及其功能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与基础。惟其如此,人性化德育理念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另一方面,在德育实践中我们还要注意促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力所能及的、最大限度的道德发展和德性完满。
学生作为德育对象和德育主体,他们是一个个有思想感情的、具体而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单纯只顾及其中的一部分而背离了绝大多数的“人本观”,都是狭隘和片面的,对德育实践也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德育理念必须对每个学生都施以尊重、热爱和关怀。因此,人性化德育理念的实施必须坚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既不能以少数所谓“优等生”的发展而牺牲大多数“中等生”的发展,也不能以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而牺牲少数“优等生”的发展,而是着眼于学生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人性化德育理念的阳光和雨露,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的道德发展和德性成长。
2.以生活化和生成性德育素材为核心内容
人性化德育理念是一种充满生活性和生成性的活生生的德育,其德育素材和内容的取舍也应当以生活性和生成性为基本标准。一方面,德育素材和内容应当坚持生活化。德育必须回归学生的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把生活作为德育的来源和主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感悟生命成长的道德需要,用生活滋养人,用生活教育人,让道德重归心田,让生活中的真、善、美成为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因为“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的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另一方面,德育素材和内容应当体现生成性。
就本质而言,德育素材和内容本身其实也就是社会道德,而社会道德决不是一种超意识的“先验”存在,而是在社会性活动与交往中不断产生并随社会性活动与交往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传统德育把社会道德仅仅当作一种静止不变的、抽象概括的观念体系,热衷于以“理想化“”成人化”甚至“政治化”的纲目形式堆砌德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灌输,其实效性偏低在所难免。德育素材和内容其实属于一个动态的范畴,它源自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生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沟通理解的德育过程之中。惟其如此,德育素材和内容才是生动鲜活的,才是充满生命活力和人性魅力的,也才能够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最佳德育效果。
3.以对话、理解、关心和体验为主要方式
传统德育过于强调道德知识的灌输,从根本上是一种“人对物”的德育方式。这种德育方式“目中无人”,不可能实现德育的本真诉求。对此,美国教育家科尔伯格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说它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包括对那些可能处于冲突中的价值做出审慎决定;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学意味着尊重儿童正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内容的评价能力。”基于此,人本化德育理念的实施一定要采取“人对人”的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理解、关心与体验,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有道德的人。
教师和学生是德育活动的两大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的因素,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主客体的关系,而是“我与你”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对话、理解、关心与体验不仅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关系,凸显了尊重差异、宽容异己、认可价值多元的精神追求,而且也反映了师生之间充满人格魅力的温暖的情感交流与心灵沟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德育更应该是一种通过道德情感的激发与培育来教会学生关心、关怀和热爱,并在此基础上充盈美好“人伦之情”的活动。另一方面,对话、理解、关心与体验也表明了德育活动既不是教师的单向传递,也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教师在促进了学生品德发展和德性成长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精神成长。由此可见,对话、理解、关心与体验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对人”的德育方式,它不仅体现了当代德育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人文精神,而且也体现了人际互动、关心同类、珍爱生命、自强不息的思想观念,因而理应成为人性化德育理念的主要实施方式。
作者:张典兵 孟祥萌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