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散思维的内涵
吉尔福特和他的助手们对发散思维作过较深入的分析,提出发散思维具有四个主要特征:流畅性(fluency):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地表达出观念和设想的数量;灵活性(flexibility):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灵活地思考问题;独创性(originality):具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和独出心裁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精致型(elaboration):能想象与描述事物或事件的具体细节。
二、发散思维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是渗透在自身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学习活动中。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以及杜威、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都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建构。我们必须要重视发散思维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课程的总目标是:“学习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即将成人的青年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与时俱进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可以说是发散思维作用的过程,创造性思维作用的结果。那种认为“思想政治课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其主要任务应是灌输和教导社会主导思想观念,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没有多大关系”的观点是没有看到时代的新要求,更忽视了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优势。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分析各学科的课程目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理应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而作为创造性思维最明显标志的发散性思维,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发散思维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的可行性
(一)学生主体
较之初中阶段心理和生理的普遍不稳定状态,高中生的各个方面已趋于成熟和稳定。主要也体现在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完善上。有了初中阶段智力、知识以及生活经验的一定积累,同时高中生对问题已有了一定的敏感度,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思维也已初步体现出了流畅性和灵活性,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高中生在学习中也逐渐克服初中阶段的依赖性,养成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高中阶段是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的最好时机。如果在高中阶段能系统而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将会对学生整个人生的智力、创新能力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学科本身
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就是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辩证思维的能力。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编排上也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高中哲学常识课在能力目标方面,首先要求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可以说,在哲学中每一项理论知识的叙述都是某一思维过程的体现,都试图对学生进行某一思维能力的教育。在具体章节上有专门讲述“注意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特别强调注意运用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利用教材,在讲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自觉地提高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创造力。
四、发散思维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一)营造发散思维的氛围
对于学生而言,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学校环境、课堂环境等。而发散思维的培养同样需要一个适合它生长的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适宜学生发散思维培养的课堂氛围。首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当下,有很多学生对课本知识记忆的很好,但却提不出问题,这其实就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停留在单纯记忆的层面,并没有深刻的理解概念、原理背后的内涵。那么就更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同一个知识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发散思维的过程。其次,要包容学生的错误。由于高中生各方面还不够成熟,也不能避免有些调皮的学生想通过一些“奇怪”的问题来刁难教师。但身为教师,应该具备从问题、错误中发现学生可塑性的洞察力。尽管我并不认为错误的尝试等同于创新,但我们都知道,如果你不打算做错误的尝试,你永远不会创造出新东西。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对学生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要懂得包容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上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
(二)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动机
动机(motivation)是指激发、引导、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的马斯洛认为动机是驱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内部原因。有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之分。外部动机指的是个体在外界的要求或压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动机,内部动机则是指由个体的内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要在发散思维的课堂氛围中通过教师的外部动机来激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内在动机。只有激发学生面对问题采取发散思维方式的动机,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那么教师该怎样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动机呢?最好的途径就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好奇心是一个人学习新事物、新知识的最好动力。教师可以通过时事、典故、名人名言以及幽默诙谐的授课方式来引起学生对发散思维的好奇,比如可以通过同一个话题,展示出不同行业的人都是如何看待的。或者一个思想的提出者,在不同阶段看法上的不同。从横向和纵向上展示出思维多样性的美好。让学生更近一步看到同一问题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案,而且每个方案都有它们自身的优势。从实践再回归到学习中,学生就愿意尝试发散思维的运用,一旦产生了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引导就变得事半功倍了。
(三)发散式提问,引导思维培养
培根曾说过:“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指出:“人的思维是从质疑开始的。”可见,问题对于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要先从发散型的问题入手。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枯燥,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或者将知识全盘托出,那么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也会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师已经注意到了问题的重要性,在课程开始之前也会采用问题式引导,但大多使用的还是叙述性提问、说理性提问或者判断性提问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是无法拓展的。换句话说,学生是在按照教师潜在的思路进行思考,并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思维上的能动性。相比之下,教师应该采用发散型的设问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比如,在讲《经济生活》中影响价格因素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先让学生对这一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引导学生暂时抛开课本的固定内容,联系实际生活,尽可能多地列举出自己认为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在培养发散思维流畅性中关键在于量的积累,经过长时间潜移默化的训练,学生就能在短时间内想到多种答案,可能其中会有很多错误,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也就是量变引起质变。没有前期量的积累,是无法获得质的飞跃的。
(四)打破思维定势,发展思维独创性
由于熟悉的东西不会让人焦虑不安,所以当人们必须去感知问题时,往往首先努力将这一问题纳入某一熟悉的范畴中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陈规化思考。当然,这样的陈规化思考对我们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它可以使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更轻松自如一些,可以节省精力,不会让我们觉得无从下手。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样久而久之的陈规化思考,必定会让我们的思维方式模式化、固定化。因此,也失去了灵活性、适应性以及最重要的独创性。这样来看,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未免有点大了。在常规教学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这样陈规化的思考方式并不罕见。教师习惯性把问题给“标签化”,更有甚者,为了应试而把答案“模板化”。而作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其说是思考的过程,不如说是分类的过程:我原来做过类似的题吗?答案可以套用吗?这样的归类,确实可以使学生很系统的掌握知识,很快捷的回答问题。但经过长时间这样的“分类”练习,学生很容易忽视到每个问题的特殊性,尤其是像思想政治这样的学科,从试卷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如今思想政治试题中主观性题目所占比例越来越多,这不仅仅只是测试学生记忆知识的能力,更多是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在高中阶段就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解题都是一个模式,那我们不得不怀疑我们是否还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本着更长远的人才计划来实施教育,而作为高中这个关键阶段的教师们更应该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在教学过程中,勇于打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解决问题更多样化,更有独创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才能激发学生寻找新方法。综上所述,时代需要创新,更需要创新型人才。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是在进行单纯知识的灌输与技术的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创新思维的训练,那么我们只能教育出头脑僵化,缺乏应变能力的庸才。如今,素质教育的深入为我们提高了很好的契机,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刻的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为了我们更好的未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作者:刘杭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