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化学教育论文 » 正文

化学教学中兴趣的激发

2021-4-10 | 化学教育论文

一、收获学科思维,初涉化学之趣

学生感觉到学习知识的成功,学生的情感再次被激发,求知欲望逐渐增强,这样的兴趣并不是表面的,而是学生经历正确的化学思维之后的真正喜悦,是学生初涉学科成果而收获的兴趣的起点。在我们化学教学过程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关键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分析,甚至交流与合作,最终获知相应规律、本质或实验操作的细节等,把原本属于科学家经历的思维,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也独立思考、失败,再交流、合作、分析等,收获化学学习的思维,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感受学科价值,深度兴趣之源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已经逐渐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在这认知的过程中,只有把学生所学的有限的化学知识与无限的社会生活充分结合,才能让学生感受化学的价值所在,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化学肥料》的学习过程中,在学习好化肥的性质、作用及施用时的注意事项后,我们可以补充这样一道适合实际的例题:在贮存、运输和施用氨水、碳酸氢铵、草木灰等肥料时应怎样防止肥分损失?再次让学生深刻感触到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样的学习或训练过程,学生感受到的是思维的碰撞,感受到是一种你追我赶的积极氛围,通过这样的激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性,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而在相应的知识当中,我们结合符合学生对知识的好奇,构建化学知识与化学实用价值的联系,让学生满足好奇心的同时,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这样学生的目标不仅仅是掌握化学知识,而是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而实用的现实问题。

三、体验学科前沿,深度兴趣之本

初中化学是从最简单的化学现象、化学常识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初步的化学素养。从这层目标上分析,我们并没有必要带着学生去关注科技前沿的内容。而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课程标准中的基本要求,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反复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或应试技巧,更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每个学生的潜能增长点,从而帮助学生在科技前沿中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和价值,以书本学习和课堂活动为起点,慢慢形成自己在化学学习、乃至科学研究方面的兴趣。这时的兴趣不再是好奇的化学现象而激发的表象兴趣,这时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和情感已经上升至渲染、熏陶。

比如,最近全国上下密切关注的雾霾天气,国民也深受其害,这时,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就该结合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对雾霾进行一次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教师可以布置这么一个课外作业题目:你对雾霾知多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现有的资料,如图书室、上网、化学书本等方式,去进一步了解雾霾的形成、危害、预防及避免其伤害等,也可以去咨询环保部门等。而再让学生去结合已学的化学知识,就你已经了解的雾霾的形成,谈谈你对如何预防雾霾的再次侵袭,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想法。这个课外实践性探究内容比较大,也比较广,但是每个学生都深有体会,虽然这些问题是科研人员首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但是学生的参与未尝不可,因为这样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提升了自己对原有化学知识的认识和应用,更提升了学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意识,把这种感情不再停留在化学知识的解题,而是对整个社会进步的关注,是一次很好的情感升华。

四、总结

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在关注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同时,化学教学同样要关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情趣,注重学生对相应内容的可持续发展,这时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就不仅在课堂内得以实现,而是在学生整个人生发展旅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最终服务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服务于社会的整体进步。这时的教学目标即源于课标而又高于课标。

作者:蒋群锋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初级中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