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美术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几乎是过几年就翻一番,信息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及大众传煤的巨大影响,均给视觉艺术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及全方位的渗透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视觉方式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使教育越来越注!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和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粉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美术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人类逐渐步入知识经济、网络社会、新技术和信息不断涌现的时代,创造力的t要性已为人们所充分认识。
从美术本身的发展现状来看,照相机的发明已卸除了艺术家模仿现实的l负,于是创造性的问题就变成了艺术的根本间砚。20世纪以来,艺术发生了翻天班地的变化,观念艺术、装!艺术、行为艺术等形式层出不穷.杜尚对现代主义艺术的否定使美术渗透到生活与艺术的各个方面,美术已经生活化、边缘化、模栩化了。t身现代社会之中,我们的美术教学绝不能澳视这些教育背景的巨大变化,把自己关在学院主义的象牙塔里。
大学美术系担负.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使命,必须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荃础性、先导性的作用。美术人才的创新教育是激发人的创新意识、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开发人的创新能力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美术教育在观念上、体制上、模式上进行变革和创新。
传统人才的教育是一个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墓础,以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为基本目标,以教学为知识积界和技术培训主要途径的过程,教师的任务仅限于讲解知识、示范技巧、传授经验,学生的任务仅限于学习记忆知识和掌握技巧,这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集中体现为简单地再现客观对象的教学方式。
传统式美术教学往往简单地把再现客观对象的写实技巧当作惟一的专业技能标淮,课程设计的重心倾向某一学派,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艺术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使美术教育仅仅成为某一种学派主张和艺术样式的训练,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在社会多层面不断发展的状况下,学生知识结构的单薄、技能应用面的狭窄及思维方式单向性的特点日益突出。传统美术教学的最大弊病在于它不注重个人的领会和体验而过于注重既成的“事实”,致使技巧方法变得比创造更为重要,唯美变得比个人灵感体验和自由探究的能力更为重要。
美术教学需要弱化规范,取消绝对标准,因时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变手把手的教为启发式的、研讨式的教,变传授技术技巧的手段为启迪视觉思维的手段,变一言堂式的教学为研讨式的教学。教师与学生平等讨论谈心的方式有益于形成多元并存的局面,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求异思维的确立。
教师要有这样的墓本素质:学识渊博丰厚,具备宽容的学术眼光与胸怀,不以己之所好强加于人。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阿思海姆认为:“艺术是不能教的,对艺术的任何推理都有妨碍创作的自发性的危险,……在艺术及其他教育中,最出色的教师井不是将自己的所知倾囊相授,也不是滴水不漏,而是凭着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惹、观察、判断,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国造型艺术领域发生了许多变化。社会和文化形态的迅速变动促动了美术教学的变革,固守旧的一套教学系统显然无法适应新一代在卡通与游戏中成长起来的新青年的需求,美术基础教育变革势在必行。
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罗思菲德认丸“个人的创造力是任何创造艺术过程中的属性,在美术教育中,美术也可以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即是生活和职业的重要基础。”创造是一种开拓性的高难度的冒险活动,它要求主体不仅具有创造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还有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秦的积极参与。现代精神和神经学家们认为,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造的天性,这种天性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刺激下才能得到完全充分的发挥.阿思海姆认为:“教师的任务是要刺激潜藏在每个学生心灵中天生的创造、探索、处理材料的欲望,使人们感到工作的过程的重要性完全大于工作的结果。’所以美术教师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要注重营造创造的条件和氛围。
教学需要为创造力的产生营造宽松的氛围,以外在的诱因激发学生内部的创造动机。另一方面,培养创造力的教育远不如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那么轻松有效,特别是面对通过应试教育考试选拔出来的学生,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将面临很大的困难,这对教师的艺术素质、教学能力和职业责任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性的形成是由个人独特的内在精神素质、智慧及观察、理解、表达事物的方式所决定的,艺术个性是艺术家创造精神的外化形式。创造人格是知觉定势、思维定势、情感定势、记忆定势等心理因素的整合,艺术教育中对创造人格的培养实质上是对人和人格精神的培养。我们要细心呵护儿童的创造天性,这种天性能使他们画出极富创造性的图画。我们呼唤创造天性的复归,因为我们深刻体会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