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海报设计论文 » 正文

电影海报设计中书法元素的实用性

2021-4-13 | 海报设计论文

1.篆体书法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篆体又名“篆书”实际上是大篆和小篆的合称,它的字体整体结构匀称,笔画上表现十分匀圆,而且横竖行笔,形态偏向于方正。和金文比起来在形式构成上也是更为工整,逐渐超越象形限制,是方块形汉字的奠基。张艺谋执导的影片《英雄》其电影海报可以说是非正式概念性海报,影片内容讲述了战国末期的事件,这时候的书写形态是大篆。电影海报便主要用篆体书写“剑”字,“剑”字是残剑应无名之求所写,当无名距离秦始皇只有十步时,却未动手行刺他时,秦始皇转身望着巨幅“剑”字时,在突然间感悟到残剑同时领会的道理,电影海报中“剑”字采用篆体,行笔流畅而极具气韵,意境深邃,同时展现出电影主旨。书法发展到小篆时期,汉字基础逐渐成型,象形意义渐少,文字显得更为符号化,小篆在笔画上讲究横平竖直,粗细均匀,圆劲均匀。其间横竖距离相等,小篆笔画主要在于圆,以圆开始以圆结束,方形里蕴含着圆,圆里带有方,极具趣味。在电影《赤壁》的海报里,书写形式运用了篆体,极为典雅且历史岁月气息浓厚,易于辨识,篆体本身沉稳庄重的质感也表现出电影意图表现的战役中各派人物深谋远虑和聪慧,而篆体与之完美融合十分耐人寻味。

2.隶书书法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隶书,也被称作汉隶,在汉字中以其庄严的风格而普遍存在,在书写形态上有点显得宽扁,直短横长,字体主要呈现出长方形状,追求“一波三折”以及“蚕头雁尾”。隶书最早源自秦朝,发展到在东汉时期进入顶峰状态,在书法界和楷书合起来享有“汉隶唐楷”的美誉。隶书字体构成整齐精细且扁平。在东汉时期,撇捺等点画以朝上挑起的方式美化,整齐且多变,极具审美感。风格上十分多样,其给人以极好的艺术审美感。《南京!南京!》的海报标题采用隶书,其形式黑白交错而表现的十分朴实庄严,与电影故事叙事过程中出现的人物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完美结合,同时展现出悲壮、诚信、残忍、爱情、人道这些思想价值观,互相进行冲突和斗争,一起勾勒出如此极具悲情味道的历史纪录片,也引人在价值层面上进行深思。隶书自身带有的这一庄重感将其演绎的淋漓尽致。

3.草书书法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草书,其产生源自于书写便捷的原因。在《说文解字》中提到:“汉兴有草书”。也就是说草书最早出现在汉代,它的特征在于:保持字的大体结构,但是脱离了隶属的限制,行书飘逸随性,以这种草创的目的就称为草书。从章草开始草法基本上就定型了,草法从其规定性上来说极其规范但也较为灵活,主要是从下面三个层次来说:第一,草书省略了很多笔画,树体结构十分简约。第二,草书通过点画这一符号来取代一些部首偏旁结构,在书体中最具符号化。第三,草书各笔画一气呵成互相联系,不仅有利于快速书写同样也能表达出书法家的个人思想。在王家卫拍摄的电影《武侠》中,其海报设计渲染的气氛极具意境。背景则是草书,飘逸灵动且错落有致,极富民族特色,加之海报整体气氛苍渺浑厚,整体效果十分有味。在颜学恕执导的电影《野山》的海报设计中片名“野山”极具书法味道同时“山”书写写成类似群山连绵起伏的形态,使得画面十分生动,同时展现出电影主题讲述的山村生活,不仅使读者一目了然也烘托出电影主题气氛。(本文来自于《设计艺术》杂志。《设计艺术》杂志简介详见。)

4.行书书法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行书即为快速书写的楷书,流动的楷书。在本质上近于将楷书草化或者将草书楷化。前者甚于后者的称作“行楷”,后者甚于前者的称作“行草”。笔意飘逸灵动而类似草书的叫做行草;笔意庄严肃穆类似楷书的叫做行楷。书写之中,笔画间的流转,在不同类型点画的展现上皆非常突出,笔画间的这种转换通常表现在点画间,每个字间互相勾连,细若游丝,即为牵丝。通过对于楷书行书每个字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到在书写楷书和行书时,其点画写法以及用笔的守则,比方说铺毫中锋,藏锋,提按起主,逆入平出等皆是共通的,不过书写行书时更为流动顺畅。《建国大业》的海报标题采用行书,用笔灵动洒脱而秀美,借之来展现重庆谈判为电影故事背景十分贴切而且恰到好处,不仅展现出了民族特色同时展现了各民主党派坚决支持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历史画面,而这一飘逸灵动错落有致的笔意十分符合。

5.结语

我国电影海报的设计因其与传统文化之渊源,而与书法元素联系紧密,书法元素因其别样的审美感受增强了电影海报的渲染力和艺术感,同时使得电影在思想内涵上有所提高。电影与书法皆为民族艺术载体,国内电影需要从中国传统艺术之中如书法艺术吸取精华,使我国电影迈入国际舞台。

作者:罗亮刚 罗高生 单位:新余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