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师师德论文
一、高校教师师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数年来,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在不间断的进行着,但重业务、轻政治,重师能、轻师德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而已。中华传统美德和师德得不到传承,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得不到加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不能维系,使教师的道德观念迷失了方向。
2.社会转型期大环境的冲击。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有所发展,但许多制度尚不健全,一些负面的思想意识对人们有所影响。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信息时代,知识的无形资产价值逐步显现,教师作为社会文化的传授者,作为部分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其待遇水平达不到相应水准,教师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震荡。部分教师思想开始松懈,理想情操失落,道德观念下降,服务意识淡薄,育人观念欠缺,一切向钱看,把教师职业仅当做谋生的手段。
3.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高校设计的一些制度存在不合理性,与教师利益密切相关的评优、职称评定、进修选拔过多的强调学历层次、科研成果、论文发表的数量、评优次数和评优等级等指标,并未把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作为决定因素之一。从而使得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学历及科研论文上,把实践教学当做任务来完成,无视教学成果的好坏,更谈不上关爱学生。
二、推进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
1.组织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学习。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他们成长为具有远大理想的人,因此教师应当是当代政治思想的自觉拥护者,故而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用高尚的理论武装自己。当前,重要的是继续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高校教师队伍,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学习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法》等一系列重要文献和法律法规。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单列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以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理论修养。
2.关注教师的生活、事业发展,实现与教师职业的价值。人们的道德规范,归根结蒂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在当前社会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物质利益需求增加,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不能仅靠高喊口号,必须与教学实践、教师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高校为教师提供广阔的舞台,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广大的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有效地实现自身的价值,真正地感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把加强师德修养内化为教师内在需要。同时高校要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认真解决教师的职称评审、工资晋升、职务津贴等实际问题。发自内心地去关心爱护他们,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扰。在为教师的服务工作中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3.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必须建章立制,完善体系,实行长效管理。其中首要问题是建立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及激励机制。学校制定可操作的师德师风考核方法,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和育人效果,建立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和组织评价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学校可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督导共同参与的监督网络。通过校园网络、意见箱、督导听课制度、教师互评制度以及学生评教制度等途径,广泛听取师生群众对师德师风情况的意见,把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作为聘任、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教师奖惩的重要依据。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的,授予师德标兵等光荣称号,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出国进修和干部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
作者:陈洁 赵晓丽 单位: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