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养成教育论文 » 正文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2021-4-10 | 养成教育论文

一、行为习惯的养成

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父母是首要的责任人,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行为习惯跟父母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教材。孩子的教育必须从小抓起,从点点滴滴小事做起,哪怕是生活中的琐事。比如说尊老爱幼。父母在孩子的面前善待老人。那么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受到教育。将来也会善待父母。相反,如果在孩子面前,对自己的老人呼来喝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又怎能成为尊老爱幼的人呢?另外,父母要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如果父母没有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工作消极敷衍,夜不归宿,不以身作则,又怎能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呢?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应放在首位。父母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要作以下要求:热爱劳动,劳动是光荣的;搞好个人卫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外出之前先向父母长辈打招呼;对待他人要有礼貌;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说话要文明;不说脏话;不打架;收看内容健康的电视节目,不上网吧、游戏机室等场所玩乐;不迟到早退;有事有病能请假;爱护公物;保护环境;不随便丢弃垃圾;没有征得主人的同意;不翻动别人的东西;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及时归还。

以上内容实际上都是对孩子的常规教育了,但真正在家庭中做到的还是为数不多。学校里老师经常讲,时常抓,常抓不懈,但总是事半功倍。效果不佳。因为孩子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塑造的。这些不光是口头上的教条,更需要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从点滴养成教育做起:养成按时的学习和娱乐习惯,见到垃圾捡起来,爱护公物、下楼梯靠右走,坐车主动给老人让座等等。别看这些都是些小事。往往就是质的飞跃的积累。

这些小事是要从小做起,家长就责无旁贷了。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大部分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父母娇惯孩子的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以至于孩子到了中学时,这样不会做,那样不能做,没有半点生存的能力。我认为孩子在家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很必要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生活小事做起。许多生活中的小事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反之,孩子的不良行为也是从小事开始的。新生儿犹如一张白纸,就看家长、老师怎样引导孩子用五彩的画笔去描绘了他的人生。

从小的教育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养成教育既有一定的继承性。父母的习惯,往往也会延续在孩子的身上。诚然,孩子良好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教师的引导,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一样责无旁贷。在集体生活和学习中把学生的养成教育抓牢、抓实、抓严、抓细、抓早、抓好。(1)初一的学生进校后。我觉得军训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军训,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习惯。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只有通过行为训练才能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和服从指挥的责任。(2)抓好行为习惯。不只是进校的时候的事。要强调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切不可一曝十寒。可以通过国旗下的讲话。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利用一些实例通过影视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学习习惯的养成

1.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

首先要让孩子养成听好课的习惯。认真听课,是学习的最重要的基础环节。现在,由于孩子的学习不好,许多家长让孩子纷纷进补习班,请家教。事实上,所谓的补习班和家教,无非是花钱把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又讲一遍而已,这样又费时,费财,费力,学生往往学成了夹生饭,学习效果也不明显。这样反而养成孩子上课不认真听,依赖补课的习惯。所以,作为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一方面要关注全体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关注个体。不吃夹生饭,

2.养成上课做笔记的习惯

学生在听课时,认真做笔记,是保持注意力集中是最好的办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必烂笔头”。学生通过做笔记的意义,一可以让学生记下课堂上老师教授的重点难点。二可以让学生提高注意力,避免外界的干扰。三是记好笔记便于复习。四是通过记笔记可以更好的开拓思维能力,在记笔记的过程中思考,做好注解,提高分析能力。五是老师通过记笔记可以观察到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对于厌学的学生,可以通过检查笔记来督促。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养成自觉复习预习的习惯

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可想而知,复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复习的习惯。时间越长,忘记的就越多,所以我们老师感觉,学生学东西就像猴子扳包谷,搬一个掉一个,学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怎样做好这个环节呢?在这个环节上,家长要把责任负起来,督促孩子复习,最好是每天给孩子的作业签字,必要时和老师取得联系,了解每天的作业情况。监督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养成自觉学习和复习的习惯。孩子的在家学习习惯和复习习惯养成了,家长也会一劳永逸的。

4.养成好学好问的学习习惯

“人非生而知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问是良好学习习惯之一。老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因为学生有问题问,说明学生有求知欲望,或者已经思考过了。如果你耐心的给他讲解,他会收获匪浅。同时也养成了他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通过问。老师也知道了该学生的学习程度,为“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

三、教师的引领作用

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引领作用,也是学生养成习惯的因素。一般来说,教师在学生教学管理中的引领作用主要通过科任老师和班主任来完成。

(一)科任老师的必须具有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

科任老师的必须具有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首先,任何一个老师必须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做到对课堂管理的收放自如。走进课堂,安安静静,学生一言不发,“安静得地上掉一根针都听得见”,这样的课堂成为老师的一言堂。又或者,老师在讲台上歇斯底里的讲课,学生在下面各行其事,置若罔闻,叽叽咕咕;甚至你疯我打,大声喧哗。这样的课堂,又怎能教学?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有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理念。教学不是老师一人的事,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通过学生的参与,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在保证纪律的前提下,让学生有一个通过思维获得知识的环境,而不是老师满堂灌的死记硬背,还学生一个轻松愉快学习的一个课堂!其次、科任老师要时常和其他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经常交流,掌握学生的动态,因为一个班级的科任老师是一个整体,只有形成合力,学生才能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变化,学习概况,老师之间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了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学生的偏科现象。最后,科任任老师也要和学生培养感情,学生做对的;做得好的;要及时的表扬鼓励,学生做错了也要宽容,循循善导。让学生知道错了,错在哪?有问题及时解决,而不是学生有问题就丢给班主人就完事了。

(二)班主任必须具有的引领作用

一般来说,班主任的引领作用,对学生在学校的影响是最大的,以至于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要培养孩子良好养成教育,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举足轻重。一个班级里,什么样的学生都可能会遇到。作为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几点:

1.班主任老师要正确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面对学生的不良习惯,班主任不要急于求成。急于求成,只会增加学生逆反心理的膨胀。反而加重教师与学生的矛盾。要学会慢慢疏导,淳淳诱导,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时间进行理智的思考,发现自己的错误。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教育,又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2.班主任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当一个班级具有了良好的班风,那些个别的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所以班主任工作中要善于发挥集体效应。多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对这些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把较多的时间花在这些有益活动中,从而达到转化不良习惯的目的。与此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型的活动,通过学校组织的12.9运动会及5.4文艺汇演,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做表率,潜默移化的影响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提高。要善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学生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快乐成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总结

总之,未成年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个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社会教育为必要条件的立体网络教育,三个方面紧密配合,才能保证教育的效果。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与家长和老师的付出分不开的。有耐心的家长才能培养好孩子好习惯。作为父母,无论你多忙。对孩子也要挤出时间,即使你辅导不了孩子的学习,但你可以坐在旁边看看书,打打毛线,看看电视。让孩子感觉不孤独。随时看看,对孩子做得好时,要不失时机的表扬,鼓励。让孩子有成功的喜悦,这样可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老师,要关注着学生在学校的成长,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快乐的学校集体生活中成长、成才。

作者:陈兰秀 单位:贵阳市乌当区水田中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