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道德教育论文
一、道德教育中“知行不一”的典型表现
(一)知而不行。幼儿园里,一孩子未经同意拿了别人的精美橡皮,爱不释手,后被老师批评。师:知道不知道没经允许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生:知道。师:知道还拿?这是我们常见的教育情境。教育并引导学生遵守各种规则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无论是幼儿、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很多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是不知道,而是非常清楚。但现实情况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日益表现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于抵制的倾向。从不按时交作业、上课迟到,到随便旷课、考试作弊,凡此种种,都是道德教育活动中的“知行不一”现象的典型表现之一—知而不行。知,但不行或错行。
(二)知而少行。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一老人晕倒。路过的行人很快围了上去,看到有人打了急救电话,很多人觉得已经有人在帮助老人,于是纷纷离去,到最后只留下生病的老人在孤独的等待救护车的到来。这也是生活中的常见情境。本来,当某个人看到有老人晕倒,都知道应该打急救电话、及时求助、护送老人去医院,而且大多数人都打算这么做。但当看到很多人都关注这个事情后,不少人都选择了只做其中很少的一部分道德行为。诸如此类的对某种道德规范虽然也认同了,但在某些特殊背景下,却只选择实施部分道德行为的现象也是道德教育活动中“知行不一”现象的典型表现之一:知而少行。知,但部分的或低程度上行。
(三)知而难行。公交车上一少年看见小偷正在行窃,本想大声制止,但随行的母亲禁止他这么做,虽然感觉这样做很不对,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少年所受的道德教育使他认识到要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所以当他看到小偷行窃时,第一本能使他要出面制止这种偷窃行为。但在母亲的劝说下,他放弃了本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服从了母亲的“不要多管闲事,否则会招来祸患”的成人潜规则。知,却很难行。
二、道德教育中“知行不一”现象的心理学分析
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社会大环境、学校教育等客观因素和受教者本身的主观原因,都是造成导致道德教育中知行不一、知行错位现象的诱因源。但无论是外因还是内因,道德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受教育者建立道德“知、情、意、信、行”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从心理学视角下解读道德上“知行不一”种种表现背后的诱因,对提高德育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道德判断心理机制。在很多时候教育者认为,学生掌握了道德知识,就等于形成了道德判断,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道德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认为,个体道德认知的水平越高,与行为的一致程度也越高,解决知行一致的关键在于提高个体的道德判断水平;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与其智力发展是平行的。这说明,从知到行中间需要“道德判断”的搭建才能连接起来,道德判断能力对道德知行是否一致产生着重要影响。这也就能明确解释了为什么年幼儿童会出现很多“明知故犯”的行为了,只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尚未成熟。
(二)道德认同心理机制。按照心理学的解释,所谓道德认同也就是道德同一性,是个体如何思考自己愿意成为什么人的道德自我概念,是对个体道德形象的社会自我愿景描述。作为“道德知”和“道德行”这对因果逻辑的中介,道德认同的作用之处在于如果个体对某些社会道德观念产生认同,那么会更愿意从事相关的行为。德育活动中,受教育者虽然形成了“道德知”,但并不意味着就在内心里对这些道德准则产生了道德认同,也就不会有相对应的“道德行”了,所以在现实德育生活场景中的“明知故犯”的知行不一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比如,学校指定的《学生行为准则》里某些规则(如不许女生留长发)并不是很合理,虽然学校通过各种宣传手段甚至是强制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但很难保证有叛逆型的学生会违反学校这一规定,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并未从内心里真正认同这些规则。
(三)道德责任分散心理机制。心理学家曾做过的道德责任分散实验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心理现象,那就是因为他人的在场,我们原本打算承担的道德责任被分散,转嫁到他人身上,这就为我们为自己“知而少行”的道德不一现象找到了理论支持。所以在众人在场的现实场景中,我们很多人会因为这种道德责任分散心理而只选择实施很小一部分的道德行为,因为这已经满足了我们“知行一致”道德目标和心理需求。
(四)道德服从心理机制。为了了解有影响力的或权威人物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对个体道德行为产生了作用,科学家们做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很多实验表明,在正常的生活场景中被试者个体能够保持的“知行一致”现象却在“权威人物”干预下演变成“知而难行”的不和谐现象。在与被试者的交流中心理学家们发现,由于受“权威人物”道德行为的影响被试者个体在知行过程中内心遭受极大的困扰,这种困扰带来认知不平衡使得被试者调整了道德行为,从而出现了“知而难行”的道德现象。按照被试者个体的原本道德的认知,应该采取的道德行为却因为服从权威的心理作用,而选择了本应该实施的道德行为,最终导致了知行不一。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的“知行合一”
正如前文所说,道德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受教育者建立道德“知、情、意、信、行”的心理活动过程,我们在探索了造成道德上“知行不一”的心理机制后,就应该加强心理将教育,并使之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努力消解道德教育中“知行不一”的困境,积极促进道德教育中的“知行合一”,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制定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相吻合的德育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根据心理学家提出的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是与其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理,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学生道德上“知行不一”现象,要多从心理的角度来审视问题的症结所在,了解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德上的“知行一致”。针对实际德育活动中常常存在着超出孩子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要求,要及时调整并制定与学生实际道德判断能力相吻合的德育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实现德育的“知行合一”。
(二)创新德育认知的手段和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同感。按照心理学家提出的道德认同是“道德知”和“道德行”因果逻辑关系的中介理论,教育工作者要多从提高学生对道德规则心理认同感的维度促进德育的“知行合一”。针对当前教育中的强行“灌输”、空洞“说教”的德育认知方式,应大力创新德育认知的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多元立体的方式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同感,积极促进德育的“知行合一”。(本文来自于《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杂志。《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三)塑造健全的道德人格,消除“责任分散”和“服从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学生由于受到“道德责任分散”和“道德服从”等心理机制的影响,给学生带来了道德认知上的不平衡,因而出现了道德“知行不一”的现象。心理学家们认为,健全的道德人格有助于克服“责任分散”和“服从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注意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提高学生的道德自我意识,有效抵制责任分散心理和服从心理消极影响,从而有效促进德育的“知行合一”。
作者:蔡春燕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