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1.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失
一味空洞的说教更容易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减弱感恩教育的效力。一些教师在育人过程中没有做好表率作用,过于注重自身教研成就,导致学生受其功利思想的误导,在社会现实面前,质疑“感恩意识”的真正价值。
2.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
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和西方文化的快速渗透,大量未经筛选的观念直接充斥着大学生的视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受到外界不良思想意识的冲击和挑战,一些不良的观念和良莠不齐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以往坚定的信仰,影响着中华优良传统思想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导致他们逐渐淡忘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在这种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面对社会缺乏施恩的动力。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体系的思考
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感恩教育体系的建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位一体”的共同努力,拓宽感恩教育的宽度;需要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出发,用“知、情、意、行”的心理过程构建“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四部曲,加深感恩教育的深度。1.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自我“四位一体”,拓宽感恩教育宽度
(1)营造良好的家庭感恩教育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首先应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用自己关爱家人、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知恩图报的实际行动于耳濡目染间在子女的心中种下“感恩、报恩”的种子;其次,家长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重视德育教育,培养子女的感恩之心,教育其要孝敬长辈、尊师敬长、关爱他人,正确地引导其形成积极向上、知恩感恩的品格。
(2)强化高校感恩教育主阵地作用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特点,积极探索感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通过板报、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思想教育阵地,营造出种种温馨的氛围,让学生在校园处处都能感受到感恩的温暖;创新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付出与收获的喜悦,接受心灵的洗礼;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在学校内部挖掘典型事例,通过身边榜样的内在影响力去引导学生,使其明白感恩是触手可及的,而不是遥不可攀的。事实表明,身边的榜样比政府、媒体宣传的榜样对学生更具影响力,正如我院单腿男孩刘凯健的成长事例对我院学生心灵的震撼比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更直接、更有效。
(3)营造良好的社会感恩教育环境政府、社会机构、舆论媒体应共同承担起净化社会环境的责任,从宏观上培育有利于感恩的种子生根、发芽的净土。比如,政府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既要惩恶也要扬善,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机构应积极配合政府政策,在社区、公司内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文体活动,营造感恩氛围;舆论媒体要做好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大力弘扬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传统美德,树立当代热心助人、乐于奉献的模范典型。
(4)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家庭、学校、社会等通过外在环境开展的感恩教育,都需要通过大学生自觉内化才能有所成效,所以要鼓励大学生通过学习感恩知识,提高自身涵养与综合素质,通过参与课堂外的活动(如志愿服务、假期实习等),品味付出的艰辛与合作的快乐,通过心态与观念调整、自我剖析与反省,学会换位思考、宽容大度、关爱他人、善待自己,将内在的感恩之情切实转化为报恩、施恩之为,最终实现恩情的传递,增强社会正能量。
2.谱写知情意行四部曲,加深感恩教育深度
(1)知——培养大学生的识恩心理感恩教育第一步就是要培养学生对感恩的认知心理,形成识恩、懂恩的意识。在识恩阶段,高校教师,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同学和朋友的帮助、学校和社会的培养都是一种恩情,对他们都应该心存感激之情,心怀感恩之心。
(2)情——言传身教,激发大学生强烈的感恩情感“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活动,教育者实施感恩教育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怀。
(3)意——使感恩的认知、情感内化为感恩意识,形成个人品质感恩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将学到的感恩知识、激起的感恩情感逐步内化成学生内在的感恩心态和意识。
(4)行——弘扬感恩美德,践行报恩、施恩行为学生是否践行感恩行为,是否将感恩认知、感恩情感、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或施恩的具体行为,是否为他人及社会做实事是检验感恩教育最终是否行之有效的最直接的方式。因此,高校要以感恩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和专业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加深对父母、老师、祖国、人民、社会的感恩情感,培养和激发感恩意识,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常怀感恩之心、常存感恩之情、常留感恩之意、常做感恩之事。高校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自我“四位一体”的共同努力,需要遵循“知情意行”循序发展的心理历程。让我们存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怀施恩之念,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正能量。
作者:刘建琴 刘志刚 单位: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