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深度体验式语文教学

2021-4-10 |

一、浸润式的诵读涵泳

笔者在浙江省优质课比赛中教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为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提出“让我们来一次有创意的发挥,加入自己的想象,扩展对话,使濠梁之辩更有现场感”的要求,让学生沉浸其中,自由演绎文中精彩的论辩,并给出范例:庄子两手扶着栏杆,看着游鱼,不禁由衷地赞叹道“:这群银光闪闪的白?鱼,摇头摆尾,游得那么悠闲自在,可真快乐啊!”这种情境演读是开放型的,给了学生更大的表现和创造空间。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才有了后来的课堂精彩,博得了千余老师的数次掌声,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二、超文本的立体阅读

超文本是一种网络技术,就是收集、存储和浏览离散信息以及建立和表现信息之间的关联。在“深度体验”式语文教学中,为使学生对文本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将与文本相关的离散信息整合到教学中来,诸如图画、音乐、评论等,形成一个非线性的知识网络,使单一的文本变得立体化,加深并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培养学生的超文本阅读能力。[案例《]风筝》《风筝》一文中,小兄弟,一个十岁内外、瘦得不堪的病体在盛怒的兄长面前“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血汗的结晶被践踏、被蹂躏,只会低下沉重的头颅。如何让学生对此有具体的感知,出示赵延年的一件木刻作品,问题即迎刃而解。以文释文:曾经,“虐杀”了小兄弟天性的鲁迅,自己当了父亲后会怎样呢?笔者引用了以下材料:“我幼时的玩具可谓不少,却是玩具破坏者,凡是能拆卸的都拆卸过。……但父母从不阻止我这样做。”(周海婴《记忆中的父亲》)“海婴是连一件完整的玩具也没有了。他对玩具的理论,是“看了拆掉”。”(鲁迅《致增田涉》1932年5月31日)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材料中鲁迅与妻子对周海婴之于玩具的态度,让教学内容耳目一新。鲁迅年轻时曾虐杀了小兄弟的玩性,到了他自己做父亲的时候已在时时反省,其风趣的人情味和幽默感尽在其中。这种超文本的立体阅读,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了解文本、剖析作者,观察更多元,交流更平等,理解更客观。

三、开放性的质疑问难

笔者曾开设《皇帝的新装》课改展示课。对于这样一篇人们耳熟能详的童话,笔者首先让每位学生列出自己认为简单的内容、困难点和最希望学习的内容。学生大多认为梳理文章思路、概括故事情节并不难,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改编剧本、不同版本的比较和对童话主题的深刻思考,比如一些学

生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和疑问:

1.我最想学最后五个段落,这五段最后终于有人说出了真相,吐露了人们的心声,读来有令人释怀之感。(何荷)

2.虽然很多解读中赞赏小孩的天真,认为小孩无所顾忌、直言不讳,但除了这些,我想知道其中更多的原因。(赵惟欢)质疑从学生中来,思考到学生中去,思考愈深入,感悟愈真切。开放性的质疑问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启发了学生对童话进行再创作的思路。

四、个性化的言语表达

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内含了文化主体价值判断与文化观念的言语实践。一个人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与交流,实际上他是在进行文化的呼吸、生命的体验。以下是一位学生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后的体验。品味庄子潇潇洒洒走一生,看破红尘,抛弃名利……庄子以天为盖,以地为席,他一生极为贫困,但贫困却怎么也压不倒他的思想和意志———他难道不是一位可敬的圣人吗?濠梁之辩中,两位哲人在争论一个在我们看来无关紧要的问题,一个人到底知不知道鱼在水中生活是否快乐?别人不能读懂,但庄子可以。庄子的生活虽被现实所困,但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远离了朝政的烦恼,像鱼儿一样,只是每天“吐着泡泡”,却是逍遥、自在。也许惠子身边都是黄金,但他却不了解悠闲,更不会了解鱼儿的快乐生活。……学生在字里行间读出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理性的思考,这一切都源于对文本的深度体验。希望“深度体验”式语文教学能为学生打造一个精神的底子,在语言的领域与言语的实践中建构起自己的精神家园。诵读涵泳,超文本的立体阅读,开放性的质疑问难,个性化的言语表达这四个维度是相互交叉、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必也不能将四者割裂。以上是笔者的一些思考与实践,以见教于方家。

作者:郑月琴 单位:浙江金华市外国语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