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教师师德论文
一、当代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治学不够严谨,缺乏敬业精神
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与科研水平,而且要以认真负责、严谨的态度对待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然而,当代教师队伍中存在着治学不严谨的现象。部分教师只看重评职称、获成果,重科研轻教学,甚至为了出成果不惜造假,在课题申报和职称评审中弄虚作假;个别教师还利用手中职权,牟取私利,败坏了学术风气,玷污了高校校园净土。不仅如此,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疲于上课,获取超课津贴,由于教学任务过重,而忽视教学效果。此外,还有一些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把主要精力放在社会兼职上和一些商业活动中,把教学放在次要位置,无心钻研教学,不认真备课,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老套;有的上课甚至没有教案,手捧一本书照本宣科,这种教学既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不可能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还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行为规范不严,师表意识不强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目前高校小部分教师中存在着行为规范不严,师表意识淡化的现象。一些教师由于受不良思潮的影响,言行不谨,在课堂上经常发表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论,不注意自己话语的导向性;有的教师衣冠不整,举止粗俗,满口脏话,行为放纵,为师不尊;有的教师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而自己却组织纪律观念差,上课迟到早退,开会讲话,随意调课,讲课时接打电话或抽烟,随心所欲;对社会上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不客观,动不动就发牢骚和怨气,以致对学生造成误导;还有一些教师授课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随意用参观、看电影、阅读等方式代替上课;有的甚至重言传轻身教,在对学生说教的同时,自己却不能身体力行。言行不一致,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学生中的榜样形象。因自身缺乏修养,师表意识不强,缺乏自尊自爱精神,所以在学生中难以起到表率作用。
老师对每一个学生应该倾注同样的关爱,同样的尊重。眼里只有学习优秀的学生,看不见那些学习差的学生,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学习差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其实更需要老师的提携、指点和鼓励,而不是冷眼想看,漠视他们,更不能说过激的语言刺激他们。作为老师,说话一定要注意:教育他们,但是不能口不择言。师生真诚相待,用真心去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困难生,许多学生在真情感染下会慢慢改掉劣习。
二、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对策分析
(一)高校应建立健全师德考评、监督和激励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师德建设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对师德难以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和判断。因此,高校的师德建设首先要明确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以便对教师师德进行评价。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第一,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是师德建设目标和师德建设内容的具体化。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具体可行的师德考评体系,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师德考评体系应该由政治思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内容组成,每一方面内容由若干项指标构成,可以根据具体指标分别进行考评。师德考评体系的建立,不仅要符合学校的发展要求,而且要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要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进修、评优等方面的重要依据。(本文来自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第二,完善师德建设的监督与制约机制
目前的师德监督、制约机制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要健全测评标准,必须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师德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师德监督必须自律、他律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教师首先要根据师德考评体系指标认真进行自评;然后要有学生、同事和院系领导等分别对教师进行师德评价;最后将各方面的测评情况综合,确定每位教师的师德情况。在师德监督过程中,要做到公开、透明,切实维护教师的利益,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最后,要健全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目前多数高校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不仅缺乏合理、具体可行的师德奖惩标准,而且未能真正贯彻执行,因此没有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是师德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相反,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评优奖励、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中取消资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
(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现在因为教师的评价体系和绩效工资都与每年的教学成绩挂钩,使得很多教师眼里只注重优等生、中等生,不能兼顾后进生的学习。这不但挫伤了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家长面前的形象。由于教师的偏见,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使家长认为自已的孩子的确不可造就,从而让他们放弃了读书的念头。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真正做到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一位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无私的爱心,才能产生做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地教好学生、育好学生。有了这种爱,教师才能兴趣盎然地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潜心钻研教育教学,探索新方法、新形式、新途径。有了这种爱,教师才能真正影响并引导学生的精神世界趋向积极和崇尚的境界。我们教师应该在“不抛弃、不放弃”的前提下,抽出足够的时间去关心、了解那些“后进学生”。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他们并非天生就差,只是在长期的失败中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才导致厌学的。因此,对于“后进学生”我们要利用课内课外的时间给予耐心的辅导。对“后进生”我们的期望值不能过高,应该让他们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开始,在这期间,一旦发现他们有进步,即使只取得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可见,师德建设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红烛精神,更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是教师的灵魂,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三、总结
总之,师德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各校领导层要给予重视,必须常抓不懈,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推动师德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教师只有热爱教育,才会热爱学生,才会献身于教育事业,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合格人才。
作者:劳晓燕 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