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教师师德论文
第一篇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特点
一是间接性。对思想政治课来说,教师的劳动并不是简单对知识进行传达,而是要将众多的因素综合在一起,以一种综合性的劳动的形式,通过创造行为将这种劳动能间接的传递给大学生,并以精神财富的形式存在。二是奉献性。不可否认,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主体(思想政治课教师)是以教育活动完成对教育客体的帮助的,教育客体(大学生)在接受可新的思想观念之后,其精神境界和思想意识层次得到了持续的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主体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了同等程度的收获。三是潜在性。这一特点指的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之后,即便教育的客体业已形成了正确的思想,但是在将其实践之前,教师对其进行教育的活动还会潜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四是时滞性。这一特点也称为长期性,指的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并不是一定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始之后就能很快见到成效的,需要经过相对较长时间的实践之后,才能在教育客体(大学生)的身上看见成效。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1.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教师都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其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从这一点看,对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就应该不断的在思想政治观念、道德品质风尚等方面率先垂范,唯有学高才能为师,唯有身正才能为范,才能在教书的过程中育人,才能在修己的过程中育人。此外,对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而言,其师德建设包含了太多的内容,不但要注重自身的道德素养,还应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立场等方面保持鲜明的态度,以正确的行为方式向学生做出典范与示范。唯有如此,思想政治课教师才能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通过其“人格魅力”艺术性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存在着多条线并行的情况。从原则上讲,这种教育模式能够起到更为优质的效果。但是,高校的这种教育模式实际上是违背管理学中的领导原理的——多条线并行的结果最终产生了“多头领导”的情况,即便在实际工作中明确了彼此之间的分工,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冲突和矛盾,而最终的受害者不是教师、不是领导,而是学生。比如,思想政治课教师会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由辅导员等人负责,而辅导员队伍可能也会存在这样的想法,这就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真空地带。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是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的,教师除了要讲授知识外,还应该主动的将全员育人的思想贯穿到其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这样一来,较高的教师师德水平最终将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大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思想慰藉和精神食粮。
3.增强教师教育活动的责任感与主动性。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按照现代社会的理解,“大学”就是要使学生在教师的熏陶和教化之下最终成才和成人,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最终形成“独立的人格”,以一种高素质、高品位的姿态步入社会,成为时发表展的有用之才。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单纯的依靠高校的“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是难以实现的,单纯的依靠高校的高楼和雄厚的资金是难以实现的。需要的是大师魂之弘扬,师德之散布。当然,需要承认的是,在当前情况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经济范式使得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充斥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即便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也难以屏蔽这些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冲击,教师就应该首当其冲、率先垂范,以高尚的师德为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作出榜样,做大限度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对学生的爱心缺位。
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要将自身的思想与行为与社会对教师的要求相符外,还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和感化学生,使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得到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尊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并非正常班授课,而是采取大班、超大班上课的形式进行,庞大的教师中教师只能通过扩音器向同学们“喊话”。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是极难对所有的学生表现出关心和爱护的,他们只能意识淡薄的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对于教师角色中应有的人格风范则难以全面的顾忌,只能被迫的任由其师德处于下滑的边缘。
2.缺乏坚定的政治信念。
在当前情况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以清醒的头脑对时代的发展进行分辨和判断。即便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需要斧正的环节,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该时刻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可是,实际上,一些教师却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坚定的政治信念,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讲政治、谈理想,可是在其生活中,却淡化甚至扭曲了其政治信念,坚守错误的道德观念,甚至对共产主义信仰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心生怀疑,并通过歪曲的、不健康的态度和行为误导学生,师德建设处于危险的边缘。
3.缺乏敬业精神,奉行功利主义。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在高校中承担着大量的基础性课程,所获得的回报只是基本工作加上课时费,要想获得更多的经济报酬只能是通过多上课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乘虚而入,对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过分看重个人利益与个人价值的情况下,他们开始对其所从事的职业加以冷漠,无心学术、无心教学。甚至有些教师会对工作采取敷衍的态度,得过且过,将教学活动搞得一塌糊涂,严重有悖于师德建设的初衷和目标。(本文来自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四、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共进,构建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道德体系
1.强化自我修炼。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为了提升其师德修养,首先要完成是对自我的修炼。要从良好习惯的积累开始,从点滴处“积善成德”。此外,教师还应该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道德知识,通过自觉性的发挥完成从够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融入其中。尤其当经济利益和道德选择出现抵触之时,要能够让道德意志发挥主导作用,摆脱不必要的诱惑与困扰。
2.建立完善师德建设与评估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师德建设单纯的依靠其自律是难以全面实现的。为此,高校需要同时在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做出努力:(1)将师德水平作为一项重要的甚至是“一票否决”的指标对教师的职业行为进行衡量,为教师的工作设定一个必要的“红线”;(2)把师德建设融入到高校的整体规划之中,通过长远规、分段安排和具体实施,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3)构建科学、可行的师德评价体系,尽量通过量化、客观的形式完成对教师的定性与定量化考评。
3.使从从业者完成从职业到事业的升华。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其师德建设直接关系到其政治道德与为人道德。而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讲,只有个人将其所从事的职业当做事业看待,才有更大的可能在其所在的领域做出更多、更为有效的工作,个体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我。为此,高校需要以此为基础,通过多种形式使教师能够认识到其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作用,使其能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能够在课堂之上通过多种形式诠释我党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向大学生尽量全面的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成果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大学生群体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参与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实践之中。
作者:高林 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第二篇
一、青年教师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青年教师的师德问题是主客观因
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师德建设缺乏系统设计及青年教师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深层次问题的外在体现。
1、市场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负面因素对青年教师产生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纵深推进,社会大众的思想不断趋向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现象滋生蔓延。部分青年教师身处其中,受到不良影响,过分关注个人的利益,出现重科研轻教学、重业务轻师德、重个人轻集体的倾向。此外,青年教师大多经历简单,缺乏对国情、社情的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得不牢固,理想信念不坚定。
2、青年教师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保障不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青年教师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相对较低是产生师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年教师由于年纪、经验等原因,无论是在收入方面还是学校地位方面都处于相对弱势,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励,青年教师饱受经济收入和个人发展的双重压力,在压力之下,青年教师很难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日常教学科研之中。
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青年教师师德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研究主要集中于存在的问题,对于改进的对策研究较为空洞
目前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目前的研究多是提出一些理论层面的思路,宏观方面的组织架构,但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指导性不强。
2、研究主要面向全体高校教师,专门针对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研究较少
目前研究主要面向全体高校教师,对青年教师这一群体思想状态、价值取向、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等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理想。
3、研究多集中在学校整体层面,从各级党组织的角度加以研究较少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各教学单位和教务处、人事处、校工会等行政部门共同参与。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学校的宏观政策层面和行政部门职能方面,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方面的研究较少。
三、构建以校党委为领导核心的,各级党组织积极参与的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体系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是领导核心,高校中的各级单位均建立了完整的组织体系,这为开展师德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应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力量,将师德建设纳入党建,以师德建设为抓手推进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为载体加强、落实师德建设,从而实现双赢。各级党组织在师德建设中的目标和任务是不同的。学校党委主要集中在宏观决策层面、制度建设层面、政治保障层面;院系分党委(党总支)起着承上启下的中间作用,如何将校党委的决策、意图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是它的主要任务,也是师德建设的关键组织层面;党支部作为最基本的党组织单位,主要任务是在实际开展活动层面。
1、充分发挥校党委领导整合职能,构建全校性青年师德建设的工作格局
(1)构建青年师德建设工作体系。
学校党委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统筹部署,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主,工会、团委等其它群团组织为辅,以教师为主,动员学生及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青年师德建设工作体系。
(2)建立青年师德建设领导体系。
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将青年师德建设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来单独组织落实,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分管人事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党委书记亲自抓青年师德建设,每年要为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上“师德课”。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部、后勤处、工会的正职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检查、督促工作,同样要对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投入更多的关注。
2、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分党委(党总支)指导协调的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院氛围
(1)制定符合学院发展实际的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方案。
二级学院分党委(党总支)在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有着重要承上启下、沟通协调、示范带动的重要作用。要把学校党委在青年师德建设方面的宏观决策与学院发展、学科建设情况等相结合,制定符合学院发展实际的具体可行的方案,努力营造相互促进、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学院氛围。
(2)指导党支部和学系的建设工作。
二级学院分党委(党总支)应将支部建设与学系建设、学科建设相结合,实现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协调发展,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支部建在教学科研团队;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增强支部书记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适时将教师支部书记、青年教师骨干纳入到党政联席会中,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指导支部、学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书育人主题活动。
(3)从学院的角度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实际困难。
在高校中,教师的日常管理在学院。因此学院要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实际需求、思想动态,并给与指导和帮助。针对青年教师收入低,负担重的问题,适当向青年教师予以倾斜,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从学院层面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学校党委反映,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4)加强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
教师党支部要针对青年教师入党积极性有所降低,特别是青年教师党员比例呈下降趋势的现状,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发展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有入党要求的青年教师,要进一步改进联系人制度,加强与入党积极分子的沟通、交流,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此外,要特别重视青年学科带头人、高学历青年教师和业务骨干的发展工作。他们是青年教师中的优秀代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带动着周围的青年教师,因此要充分利用影响力,发挥示范、带动和导向作用,注重对他们的政治培养。
作者:苗冬青 沈思言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第三篇
一、师德内化问题分析
(一)师德规范没有得到教师认同或认同深度不够
师德教育没有取得实效的重要原因在于,只是对教育内容、形式及途径等进行科学化探索,但忽略了教师对师德规范的认同。
1.师德规范高度统一,缺乏对教师个体的研究
在师德建设中,师德规范往往停留在指导思想的宏观层面,师德被神圣化了。但是,对于教师个体研究远远不够,缺乏对于教师个体职业生存状态及发展需要的关注,缺乏教师职业理想激励,教师无法在工作体验中感受职业价值,及在职业价值的认同中找到乐趣。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任务,职业道德内涵、目标必然出现差异性、层次性,新时期师德建设也应呈现出生活化、个性化、层次化、互动化、平等化等趋势。要努力激发教师个体的师德意识要求,使其自觉接受师德规范。
2.着重师德规范宣传,缺乏可操作性
当前,在师德教育工作中侧重于对教师的号召、要求,侧重于师德修养自我提高,缺乏可操作性。一是师德规范过多地强调了教师的义务责任,轻视或无视高尚师德与合理利益的一致性,起不到理想感召作用。二是师德规范在内容上过于要求教师思想境界的高尚性,忽视了基本道德规范,缺乏大众性及普遍性。这不但不能激励和引导高校教师,反而因其不可能实现而使高校教师失去信任,甚至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3.忽视师德认同的环境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品德形成更多是无意识、内隐习惯的形成,教师文化、学校氛围、环境和教师培训理念通过教师内隐学习对教师师德培养产生重要影响。师德是在教师教学、科研、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教师师德的培育具有成长性。但是,当前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偏重科研,提拔干部与用人也以论文和课题为标准。这种以学科硬性指标代替师德建设的做法,导致师德内化失去了客观生存环境。
(二)教师行为难以同掌握的师德规范达成一致,知行不统一
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求教师将已形成的师德观念转化为正确的行为,即实现知行统一。知行统一是师德建设的核心,教师的道德风貌、道德水平高低主要是由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来。同时,知行统一是师德建设的前提,教师教育感召力来源于言行一致和严于律己。现实生活中,教师的行为与其所接受的理论经常呈现不一致。研究认为,教师行为受其对事物的认识支配,教师所接受的某种理论在实践中没有得到践行,这是因为教师这一主体未能将职业道德规范及其所涵盖的德性要求内化于心,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不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从人的认识与其行为的关系看,直接决定人行为的不是他对客体的事实性认识,而是其态度。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尽管教师经过系统学习,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了师德规范,并且愿意将它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因而形成了驱动自己行为的态度体系,但不意味着这种态度体系能马上成为支配教师行为的力量。只有当教师有足够的心理动机和能量使之能检索到外显知识时,才能显现出对教师行为产生的影响。因此,可以看出,新态度的最终胜出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逐步超越过程,而在新态度取得压倒性优势之前,原有态度仍会不断影响甚至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导致知行脱节。
二、实现师德内化的有效路径
内隐学习理论为教师师德内化提供了有益启示,不但适应了社会发展变化及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而且为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了依据。
(一)营造师德内化氛围
教师师德内化不可避免的受到内外部客观环境的综合作用。外部环境是师德生成的重要条件,主要指学校之外的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提供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及社会风气等。内部环境主要是指校园文化环境,是影响教师道德水平的直接环境和关键因素,外部环境会通过影响内部环境直接作用于教师个体。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软实力,良好的师德对校园文化有建设、传播、弘扬、净化、美化的作用。当前形势下,高校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需要,为师德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教师师德起到引领校园精神文化、提升校园物质文化、规塑校园制度文化、强化校园行为文化的作用。
(二)强化师德认同机制
师德规范的认同主要是一种价值认同,是对自己所推崇、信奉价值的选择与认定,是教师个体将外在师德规范转化为正确行为的过程。师德规范的认同机制包括外显认同与内隐认同两个方面。其中,外显认同是教师自我明确意识到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内隐认同则是教师未曾意识到但却真实发生影响的认同方式。在当前,深刻认识教师内隐认同机制尤为必要。塑造高尚的师德除了制定刚性措施,严格管理,还要在政治上主动引导、专业上着力培养、生活上热情关心,让教师有职业优越感。此外,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探索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尤其要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重要内容,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
(三)强化知行统一机制
师德教育是要帮助教师培养一定的政治思想信念、道德判断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然而,在实践中,教师言行与其所接受的师德规范往往产生矛盾,即知行脱节。在师德教育过程中,除了加强师德理论学习,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教师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觉行为。强化教师知行统一尤其要注重师德教育的可操作性,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师德规范条文的可操作性,根据高校各自特点制定操作性强的职业规范,以保证教师在职业道德习惯养成上和社会对教师道德行为评价上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对师德规范进行合理分层,理想性和现实性兼备,既有近期目标,又有远期目标;师德教育溶入学校及社会日常道德教育,避免师德教育的简单灌输或空洞说教。(本文来自于《中国冶金教育》杂志。《中国冶金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张艳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