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中学体育论文
一、学会质疑
自练质疑具有兴趣性,在体育界,学生一般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项目,当然每个人的性格和爱好都存在差异性,兴趣爱好也不同,从而形成学生的体育活动比较广泛。根据这种现象,学校应当适当提供充足的体育方面的器材和场所,有助于学生对自身爱好上的体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加强培养,从中发现不足之处,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并且帮助学生加以改进,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
传统教育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处于边缘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师生关系是家长制。在课堂上,教师神情严肃,搞一言堂,下面的学生则小心拘谨,被动地接受。课堂死气沉沉令人感到压抑,这种刻板的环境是无法活跃学生思维的,在课堂上,师生关系不仅仅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还是互动关系。古人云“教学相长”看来很有道理。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实现零距离,教师必须蹲下来看学生,走到他们中间去,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尊重学生人格,鼓励学生在与教师平等的交往中展示自己的能力。
课堂中不仅要让学生动脑想、动嘴说,而且要让他们积极动手参与练习,实践自己的想法,说法是否正确,做到说与做结合。给予每个学生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给他们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独立思维的空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形成技能的练习中,变成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练习方式,教师及时组织、启发、引导,使学生的学习锻炼变得丰富而有个性。教师营造这种民主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处于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能力较强,为此我们要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压迫感和烦躁感,诱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篮球一《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引入课后,便提出问题:请学生认真地练习(分成四组),看哪一组做的投篮动作像乔丹或刘玉栋?问题发出后,同学们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都十分地投入练习,讨论,想象。四组分别做出投篮动作后,我再让他们进行交叉评议,之后我才点评,使同学们由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2.激发参与意识,创设求异思维的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体,课堂教学要面向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核心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个性生动活泼地发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主体意识,以极大的热情主动投入学习促进创新能力的产生。而要取得这样的效果,我认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讨论法。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把通过讨论而解决的问题称之为真理的“助产术”。讨论确实是创新的“助产婆”。通过讨论可以激励思考,有助于创造性思维活动、讨论问题时,双方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总会想方设法,积极思考,调动自己的智慧。在讨论中,比方各抒己见,可给人启发,这是思维的互补功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因此,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迪、互相补充,可以启示和诱发一些新的方法和见解,同时有些不易搞清楚的疑难点,通过讨论可以掌握意想不到的好方法。
三、总结
总之,教师应想方设法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营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氛围,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提高我国教育质量。
作者:刘长征 单位:邳州市炮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