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有发表的意识———精品心
没有发表,作文就没有读者,没有读者的作文是“死”的,它也就没有社会功用。有了发表学生才会享受到写作的快感和成就感。有了发表,学生才会知道,作文是有人读的,是有读者的。有了读者意识,学生才能对他的作文精益求精,不断修改,尽善尽美。老舍先生说“: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反复念呢?就是因为写作时,你是作者,写完了,你就要当读者来听一听自己作文中有没有问题,用一个读者的眼光来给自己挑毛病。古代的读书人对于写作就相当严肃。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被反复改了许多次。如果是给自己看的,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知道春风的到来就行了,至于用“到“”过”还是用“绿”又有什么区别呢?我想他就是想通过一个“绿”字,让广大读者感受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他知道自己的作品是要给别人看的,这中间就有一个读者意识、发表意识。有了作品意识学生就会一丝不苟,全力以赴对待写作。当然,发表也并不只局限于刊登在报纸或知名的刊物上。它可以有多种形式:(1)可以由学生在全班读。(2)可以选出张贴在教室里。(3)可以由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在全校读。(4)可以办班级手抄报。(5)当然对于上了一些水准的作文,可以择优向刊物推荐。这样就不会有雷同作文出现了,也不会有生拼硬凑的作文了,因为有了读者监督你了。
二、要有感悟的能力———感悟心
许多学生作文内容枯燥无味,干巴巴的,并不是他们生活本身就枯燥无味,也不是他们缺少观察,而是缺少感悟。如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感悟生活则是写作的生命。文章不仅仅是像镜子一样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更重要的是进入大脑的事物,在作者心灵的湖上激起的浪花。我们要写好作文,不但要用心去观察生活,更要深入地感悟生活。要善于从平凡的人和普通的事中去发现真善美,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发现所蕴含的深刻含义。这样文章就有了灵魂,就会血肉丰满,经得起推敲和品味来。但我们并不是说有事必有感,凡文必有悟,而是要恰到好处。观是悟的前提,悟是观的升华。如果要感悟得好,必须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广博的知识才行。比如,当你到故宫去看一件文物,如果不对以前历史有所了解,对文物背景有所了解,你就是眼睛贴在文物上去观察,也看不出什么东西来。
三、要有敏锐的眼光———敏感心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从吃、穿、住、用、行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与人交往也更密切,我们不缺少素材。同时现在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有许多,比如,书本、报刊、电视、网络、收音机等,我们不缺少词汇。但许多学生就是缺少一颗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发现的敏感的心灵。比如,暑假学生跟着家人去旅游,玩了过山车,逛了动物园。当我们问学生的感受时,学生只说了高兴,似乎就不能说得详细一些了。一个人不长期关照自己的内心,心灵就会逐渐萎缩,心灵的世界会粗糙起来,对事物的反应也会迟钝起来。一个不敏感的人,永远不会进入真正的写作境界。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作文是学生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一个人的主观情感活动,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要想写好作文,必须有一颗敏感而感恩的心,成为一个“多情善感”的人。这样你才会有一叶而知秋的寒意、叶落归根的乡情、春雨贵如油的喜悦。当生活中一个表情、一件小事拨动了我们神经中敏感的部分,我们就要及时地将自己内在的、模糊的、一闪而过的感受、思绪,以清晰的文字表达出来。
四、表达出真情实感———真情心
学生的作文无病呻吟、虚情假意,让人一看就会产生假、大、空的感觉。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这就强调了作文内容一定要真实。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眼观察世界,用心体验生活,写真实的事,表真实的情。这样文章自然就会有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新意,才会感染人、打动人。同时要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不同的人由于所处的环境、成长的经历、心情的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比如,同样面对菊花,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李清照有“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忧伤。教师应该把真实作为习作评价的基本标准,对有真情实感的、不装腔作势的,要大力表扬。对写作基础不好的作文要发现其感情表达的闪光点。
五、有自觉的观察意识———观察心
作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看、去听、去嗅、去摸,亲身感受生活的五彩缤纷和酸甜苦辣,他们就会捕捉到许多习作的信息。同时,观察要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和技巧,否则就会眼中有物而没有内容。首先要在心理上形成观察的“序”是很必要的。比如,观察一株花,可以按照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表及里、由整体到部分等来进行。而在具体写部分的时候可按茎—叶—花的顺序,只有进行有序地观察,我们作文才会做到层次清晰。其次,观察要抓住特点。只有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才能真正认识这个事物。同样观察一株花,就要抓住花的形状、颜色、香味等特点。观察更重要的是要用心,要从肤浅的外在,引向深刻的内心感觉。当观察成为学生一种习惯时,又何愁无内容可写。
六、小结
习作教学,无需教师大刀阔斧地去建构,给予学生太多条条框框的约束,太多所谓的写作技巧传授,而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创作的空间、自由表达的平台,倾听学生的心声。
作者:谢明 单位:江苏省睢宁县岚山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