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内涵和理解
加拿大著名学者JaneKnight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国家应对全球化影响同时,保持民族发展特色的积极响应。全球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根本动因,也表明高等教育国际化一般性概念的形成必然基于不同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自适应发展和响应的一个复杂动态过程。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世界范围内掀起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和实践。从相关的文献看来,不同学者、国际组织与政策制定者等总是依据自己所处的民族国家背景与研究旨趣来描述教育国际化的话语,构筑自己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文本性概念框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国际化概念一开始就孕育在早期各种文化交流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因此,国际化话语的个体研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范畴的题中之义,是其之所以成为“国际化”的重要组成基础。同时,这也意味着需要廓清高等教育国际化范畴,也才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认识和推动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对于当代教育国际化概念的理解必须有历史的视野,必须在发展进程中来考察其本质及其规定。Knight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阐释为教育界普遍认可。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她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范畴建立于概念的历时和共时研究基础上。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诠释以及现实中一系列国际化的实践形式充分表明高等教育的国际性不断增强。作为后发国家,且高校体系庞大复杂,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中,我国的高等院校需要审时度势地应对世界性的教育变革,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性地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本文认为,结合我国高校的本质特征,切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层面去思考和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问题更具有实际意义,可以避免笼统化、简单化和片面化的认识。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英语教育
对于培养面向国际舞台人才的高等院校,首先要保证学生经过英语学习和语言培训后能够适应国际活动的语言环境,了解跨区域的社会文化,以帮助顺利完成工作与任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理念以及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欧美代表性国家以语言学习为媒介的对于全球化意识的培养都对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具有非常宝贵的借鉴意义,也势必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对新时代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理念的导向
21世纪,全球化和国际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化带来国际间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是对高等教育的严峻挑战。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使我国高等教育融入这种人才竞争之中。发达国家把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战略。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更需要国际化,这也是发展中国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行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我国已在此过程中做出了战略性的规划,很多高校也已开展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和实践。2010年7月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规划和描绘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纲要》明确提出,“扩大教育开放,重点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以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和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由此可见,“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这也是解决中国高校英语教学目标和定位不够清晰的一个办法。“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定位在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上面。根据这一目标,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要求、教师培训、教学评估等将需要进行革命性的调整。这其实也是大学英语界期待已久的根本性的变革。”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明确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高等教育国际化致力于培养能够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这是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宏观取向,提供了时代的教育理念。支持、适应、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在时代的背景下才能为培养具有开阔的世界视野、国际性意识、跨文化意识的人才创造基本条件。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国际化意识和理解、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需要融入到日常的英语教育中以提高院校英语教育的国际化平台;英语课程需要充分体现通识教育的理念,体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课堂授课、讲座、课外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训、自主学习平台等教育活动的实施需要明确和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际需求和目标。
(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当代,从文化交流来看,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高等教育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因为时发表展赋予了大学新的社会职能,即国际文化交流是大学的第四项基本职能。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掌握一门语言实质上就是掌握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多种实践形式,当代主流形式是由发达国家、经济合作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等主要国际组织所主导,这无疑加大了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筹码。当今,英语是融入国际交流的基本工具,也是了解打开跨文化交流局面的钥匙。英语的学习和教学也应该体现语言作为文化传承和交流工具的特质。在此意义下,英语不再是一门普通的课程。它作为国际跨文化交流工具的特殊本质特征使得它应该与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本身的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语用目的,提高交际能力才能体现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此外,熟悉掌握国际惯例和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解下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素质。高等院校英语教育的目的不仅仅为学员完成大学学业提供保障,更在于通过语言教学满足人才发展的实际需求,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获取知识、扩大视野、培养日常交际和国际交流能力,锤炼心理素质,为今后用英语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只有增加语言的实践机会和跨文化交际策略和技能的训练,才会有效增强学生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理解,调和应试能力和交际能力之间的矛盾。高等院校英语教育可以利用现有有利条件自主创设实践活动,增加培养和提高学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机会。比如,采取形式多样的语言素材开阔和培养学员的国际化情怀;适当、有效地利用国内院校交流、国际性竞赛、国际间参观访问、接待国外来访等机会增进学生与外界的接触,让更多的学员体验国际化的影响,参与到国际化中;在校园环境中,尽可能地创造真实或虚拟环境下的实训机会以提高学员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培养有开放意识、国际意识、跨文化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有益途径。
(三)国际化高级语言课程的发展趋势
简而言之,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三个基本要素:师资的国 际化、课程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由于我国高等院校体系庞大,师资的国际化和学生的国际化条件有限,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高等院校英语教育的重心首先应放在课程的国际化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解下的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也包括熟悉掌握国际惯例和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国际化知识通过国际性课程体现;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根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定义,“国际化课程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在内容上趋于国际化”;可见国际化课程主要是通过英语这个世界通用语来传授专业知识。此外,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一直没过政府实施其全球性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届政府都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以语言学习为媒介的对于全球化意识的培养。1999年,欧盟《博洛尼亚宣言》发布后,德国高校为了与美国、英国等高校抢夺人才,适应国际化需要,逐渐开设了许多以英语为媒介的国际化学位课程。欧美等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做法也反映了语言和交流对成功的课程国际化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等教育国际化后发型的中国来说,选择融合语言和专业知识的高级语言课程是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取得双赢的办法。我国要办成国际一流的大学,高等教育必须要国际化,而以知识为载体的课程的国际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途径。
束定芳认为我国高校的一些重要专业必须开设一定比例的英语课程以就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强调语言、专业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融合并不意味着取消或跨越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阶段;反而将会推进通用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EGP)向专业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EGP)的逐步过渡。课程国际化的发展对高等院校英语教育根本性改革和国际化背景下的创新发展是契机和机遇,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在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关系上存在错误认识,过分重视通用英语教学。通用英语是专业英语重要的基础和条件,但这并不等于学好通用英语就能自然地掌握专业英语。除了为与国际惯例接轨,大学英语课程可以采用国外原版教材,还可以开设其他涉外课程,以增强学生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的认知与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对不同文化的认同感,在通用英语学习结束后需要及时转向专业英语方向,开设以英语作为媒介的学位课程,即采用双语的方式进行专业课学习。这样学生的语言和专业进入双赢的平台,也为未来国际间的交流奠定扎实的基础。高学历学生的专业学习、应用和研究面临的国际交流机会更宽、更多。此外,先进的通信技术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跨越了时空障碍。开放的信息资源是“足不出户”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对于后发型国家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诱人的,因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了与发达国家一流大学共享课程和师资的机遇。如美国耶鲁、哈佛等20所大学把自己的课程搬上网络,让全世界的大学免费共享。这些条件在国际化专业知识和语言方面都在有限时空中无限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为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打下了基础。国际化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缺乏国际化的大学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已成为欧美国家政府和教育界的广泛共识。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应是面向世界的国际型人才,英语教育是引领我国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必须思考和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创新发展。本文期望我国高等院校真正走向国际化,在国际化进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走出自己的特色。
作者:汪静静 单位:湖北海军工程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