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高考声乐教学研究

2021-4-10 |

一、问题背景

如果教师本身没有正确的声乐教学方法和理念,加之学生的现状,教学中就会出现各种难题,事倍功半,有的甚至会出现嗓音疾病。声乐教师面临着如何对基础浅、底子薄的考生进行高效、科学的声乐教学。如何使学生顺利应对考试,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声乐学习打下基础,还需要从练习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方面多思考,多总结。具体包括以下三点:其一,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与发声理念。其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我练习能力。其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音乐审美,增强声乐演唱的情感体验。

二、练习方法与发声理念

正确的发声方法是声乐学习者必须掌握的技能,而正确的发声理念则是指导大脑和发声肌体的思想动力。在一开始的学习中首先要知道,歌唱中如何正确地运用呼吸、什么是真正地打开喉咙、如何让声音有共鸣、如何做到歌唱中全身的协调与放松等,然后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计划有步骤地练习与训练。对于初学者进行声乐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多以自然声区的发声练习为主,根据情况逐步扩展音域。初学者发声状态不稳定,或者不正确,如长时间采用错误的方法练习、盲目飙高音、盲目勤奋练习的情况下,都有可能造成声带过度疲劳、充血,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声带疾病,所以,初学者尽量要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练习。

三、培养学生自我练习能力

每个声乐学生都有不同的音色、声部、性格。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才能有利于学生的专业进步与成长。学习声乐首先要科学鉴定声部,不能单凭教师的经验确定。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声部以及性格来塑造学生的声音形象,选择适合的歌曲,不能用一种模式套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学习声乐是一个复杂、抽象的过程,它要求把人体做成乐器,用人声来诠释整个音乐的全部。由于每个学生生理、心理及个性上的差异,声音音色、演唱表现都有所不同,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在演唱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尽量让自己的器乐发出最好的、有自己特色的声音。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要学会自我练习、自我修正。这就需要学生有很敏锐的辨别能力,知道自己最美的音色和最好状态时的感觉。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获得最佳状态的声音;听觉感觉应当怎样;身体感觉应当如何;什么样的感觉下会有什么样的声音;自己要怎样科学地训练、记忆这些感觉。这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将所学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使其在演唱技术方面得到真正提高。

四、增强声乐演唱的情感体验

对于学生一开始的学习,有教师监督是很有必要的,以免误入歧途、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是,很多学生在有能力单独练习之后还依然离不开教师,教师成为他们“走路时离不开的拐杖”。同时,歌唱的心理素质极差,演唱时稍有一点感觉不好,就会马上影响到整首歌曲的演唱质量,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不过,很少有教师会发现学生的这一心理状态,很多教师只是一味地去要求学生的发声位置,从未在音乐的审美、完整性以及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方面去引导学生。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唱什么,如何去唱,怎么做才能唱好,而是为了回应教师的要求随其盲目地去吼,直到声嘶力竭。因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音乐审美,增强声乐演唱的情感体验成为必要途径。

五、总结

所谓的“以情带声”,对艺考声乐学生是最适合不过了。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所有的技能,在他们已经掌握的声乐技术的基础上,加上对作品的正确理解,对音乐的完整诠释足以应对高考。所以,教师不能只重“声”,不重“养”,只有将二者有效结合,才能让学生感觉到音乐之美,由此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演唱热情,从而完整地诠释音乐。

作者:郭建秀 单位:山西省太原学院应用艺术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