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留守儿童论文 » 正文

留守儿童美育教育

2021-4-10 | 留守儿童论文

一、将美育的学科优势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目的,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形式,以潜移默化为方式,引导学生获得以精神愉悦为特征的审美体验,促进学生在多方面获得发展,在修养、气质等方面得到提高。美育对培育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美术教育要改变过去侧重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和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为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教学中将兴趣与精神愉悦相结合

1、提高学生的兴趣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形象是完全直观、明晰的,是可以直接为欣赏者的视觉感受和审美心理所把握的艺术形象,鼓励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美、品味美,培养学生美的情趣。兴趣是成功的基础。我们只要在教学中把握学生纯真、自然的本性,就能够使学生对美术充满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抛弃过去的那种只求按老师指定的所谓的“样板”画做为好的标准,而应采取捕捉学生闪光点的作法。我在2009级3班任教的时候,有位名叫彭超刚的学生,从6岁开始就与父母分离,在家与爷爷相依为命,生活习惯差,上学没有自信,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只离群的大雁。但在教学《粘贴画》美术课上,他拿出了自己在家里做的一幅手工,一幅粘贴画,画面是一只母鸡带领一群小鸡在觅食。这幅作业虽然有点粗糙,但他看着我,眼里放出了光芒,好像在期待着什么,我适时利用机会,将他的作业进行了表扬和鼓励。那节课,他学得特别认真,而且在后面的学校生活中变得更加阳光和朝气了。

2、通过活动和载体,让美术走进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

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薄弱,一般学校除了智育教师之外其他诸如德育、美育教师比较缺乏。教师大多身兼数职,基本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生活指导教师,不能给“留守儿童”更悉心的关怀。“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的缺陷大多在学校表现不积极,性格孤僻成绩较差,很难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一个更需要特殊关怀的群体却也正是学校和老师放逐的对象。就美术教育而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要对这些学生有偏见和歧视,要鼓励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进行表现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一是通过手抄报、校园美术作业展品等活动,让美术走进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我在教学《手抄报》这节课时,先让学生预习,即给父母亲打电话,勾起相思之情,让学生回忆快乐场景,然后抛出主题——我想过年。有了情感的铺垫,学生体验到创作的快感,能将自己产生强烈欲望表达到作业中,这有助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是通过课外兴趣小组等载体,让美育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有集体,不再孤单。另外,改善农村美术教育,让“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是眼下我们教师的责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增强针对性,对“留守儿童”给与更多的关注,弥补他们弱化的家庭教育。可以配备专门的类似心理辅导的老师,解决他们平时生理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学校还可以教育和发动全校学生,积极团结帮助留守同学,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环境。

三、结语

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家庭、学校和政府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应措施,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让他们的精神不再“留守”,进而使外出务工人员没有后顾之忧,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作者:秦笃江 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熊家中心小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