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风险管理论文 » 正文

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2021-4-10 | 风险管理论文

1、财务风险识别

(1)资金运营风险识别

资金运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链发生断裂,从而导致生产中断甚至无法恢复的风险。资金运营风险的实质问题是资产负债配比的问题。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尽量使得长期资产配比长期负债,流动资产配比流动负债。可供选择的营运资本政策有激进型营运资本政策、稳健型营运资本政策、适中型营运资本政策。识别资金营运风险可以计算流动比率、营运资本存量、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

(2)收益分配风险识别

收益分配风险是指企业在利润分配时产生的风险。利润分配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最后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利润分配通常涉及到向股东发放多少股利,留存多少利润用于再投资这两个问题。以前的观念认为少发最好是不发股利对企业最有利,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繁荣,发放股利可以很好地起到稳定股价,防止管理层将资金投资到低利润项目上的风险。但是同时也要警惕发放股利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因此企业在收益分配时一定要量力而行。识别收益分配风险可以计算股利支付率等指标,并与行业内其他企业加以比较。

2、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在识别出企业中财务风险因素后,下一步就是要做好财务风险应对工作。企业经营过程中必定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存在。收益与风险通常是正相关的,企业获得的收益在某种程度上看也是对企业承担风险的补偿。风险应对其实质就是企业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风险承受等级的过程。风险应对包括风险评级、风险选择、风险转移、风险对冲等。

(1)风险评级

风险应对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风险评级制度。风险评级策略就是针对企业筹资方案、投资方案、资金营运方案和收益分配方案中存在财务风险打分评级。评级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投资报酬率、流动比率、股利支付率等指标,并以行业内成功企业作为对比标准。同时还应考虑整个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生命周期等众多因素。

(2)风险选择

有了每个方案的风险等级,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风险选择。要进行风险选择首先要弄清企业的风险偏好与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偏好是指企业对风险高低进行选择时的倾向。风险承受能力是指企业面对风险发生时自身的承受能力,通常取决于企业的资源及实力。企业进行风险选择时一定要在风险承受能力的范围内,再根据企业自身的风险偏好进行选择。如果不顾企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盲目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最后只能在风险爆发时面临破产的窘境。

(3)风险转移

应对财务风险,也有很多企业选择了风险转移策略。具体的措施就是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风险转移类金融产品,将风险转移给金融机构,如利率互换协议、汇率远期合同、期货合同等。再有,就是向保险机构购买保险。通过对公司资产进行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也是常见的策略。

(4)风险对冲

风险对冲是指采取多种手段,引入多个风险因素或承担多个风险,使得这些风险能够相互对冲,使风险产生的影响相互抵消。常见的风险对冲手段包括战略上的多种经营、多种货币结算、资产组合的使用、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等。风险对冲必需设计风险组合,对于单一风险则无法进行风险对冲操作。

3、内部控制实施基础

(1)内部控制实施的组织建设

内部控制的组织建设是内部控制得以成功实施的组织保障。治理层作为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也是内部控制组织体系中的最顶层的机构,治理层中要加强监事会及独立董事的作用,同时建立内部控制常设机构内部审计委员会。重大的战略决策必须由治理层集体讨论通过。管理层作为执行机构要对治理层负责,接受治理层的监督。管理层中要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同时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结合起来,定期及不定期地加强内部控制审计。

(2)内部控制实施的制度建设

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是内部控制得以成功实施的制度保障[7]。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体系时,首先要制定一套统一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国家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相继出台了多项制度规定,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这些规章制度为企业制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奠定了基础。

4、内部控制具体要求与措施

4.1采购与付款业务

(1)企业应建立集中采购制度及采购人员岗位轮换制度。集中采购制度不仅能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可以提高采购效率。岗位轮换制度可以有效降低采购人员徇私舞弊的风险。

(2)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企业应对市场内主要供应商建立信息档案,根据供应商的信用状况、产品质量、供货时间等情况综合评价供应商。同时,大额采购可以考虑委托中介机构对供应商进行调查与评估。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供应商对企业带来的风险。

(3)企业应建立严格的采购定价机制和验收制度。企业可以采取招标采购、询价采购、谈判采购等手段,不断完善采购定价机制。同时,验收制度中应明确要求验收人员严格验收采购品种、数量、产品质量等内容,并出具恰当的验收报告。采购定价机制和验收制度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采购价高质次产品的风险。

(4)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付款审核制度。企业应明确付款审核人员的责任与权力。付款审核人员应根据采购预算、采购合同、采购审批、采购发票等情况,严格审核采购付款申请。同时,应加强对预付款及定金的管理,涉及大额的预付款项应及时跟踪,确保资金安全。付款审核制度可以有效降低采购付款中发生错误及舞弊的风险。

4.2销售与收款业务

(1)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销售定价机制和客户信用管理制度。企业销售定价应综合考虑市场行情、产品成本、竞争策略等情况,由多部门联合审批确定,不能由单一部门垄断定价决策。同时,企业应建立客户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严格审批赊销。销售定价机制和客户信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产品低价出售及坏账发生风险。

(2)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销售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在签订销售合同时重点关注客户信用、销售价格、结算方式等内容,销售合同应当明确双方权利及义务,重大合同应当咨询法律及财务方面专业人士的意见。

(3)企业应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销售部门应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并实行相应奖惩措施;财务人员应实时跟踪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综合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及坏账发生风险,监督应收账款回收进度,及时办理资金结算。

4.3工程基建业务

(1)企业应建立工程立项审批制度。工程项目立项必须要有完善的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组织工程、技术、法律、财务等部门对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充分论证和评审,并出具评审报告,以此作为项目决策依据。工程立项审批制度可以有效降低项目未经充分论证盲目投资的风险。

(2)企业应建立工程建设招标制度。工程项目应采用公开招标制度,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招标公告要明确技术要求、合同条款,以及开标、评标、定标的程序等。企业应组建评标委员会,委员会应由技术及经济方面的专家组成。评标过程应严格保密,杜绝外界干扰。工程建设招标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发包过程中徇私舞弊带来的工程成本上升及工程质量下降的风险。

(3)企业应建立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部门应明确初步设计概算及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确保概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工程造价部门应实时监控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造价,对严重偏离概预算的要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严重超预算的风险。

(4)企业应建立工程决算验收制度。[10]企业在收到承包单位的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及时编制竣工决算,开展竣工决算审计,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的项目应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具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并编制交付使用的资产清单。重点工程应建立完工评估制度,评估工程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和项目投资收益等,并以此作为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的依据。工程决算验收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发生工程质量不合格的风险。

5、结论

如今,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企业迅速壮大起来,但我们在我们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警惕财务风险的爆发。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及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的可能性。企业管理者应积极进行风险识别,尽可能理清企业所有的风险因素,并对发现的风险做好风险应对工作。同时,企业应建立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具体业务领域的内部控制工作。事实证明,企业只有建立了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才能长久、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

作者:许明 单位:辽宁北方环保集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