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学前教育论文
一、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有限的学前教育主要偏向城市,农村学前教育是个短板。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全国学龄前儿童总数量约为9560万,其中农村学龄前儿童占70%,约6692万人。全国幼儿园共13.8万所,其中农村地区幼儿园园数为10.05万所,占全国总幼儿园园数的72.8%。但农村在园儿童比例偏低,至今仍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前儿童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包括在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由个人筹办的的较小规模的庭院式个体幼儿园以及个别农村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办学力量主要以民办为主,几乎占幼儿园总数的90%。从目前的农村学前教育状况来看,尽管近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因农村学前教育主要以民办为主,在编教师少,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教师对课程的基本认识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仍然制约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布局不合理
在农村,由于各个自然村的人口不等,学前儿童的数量不足以办园,往往几个村子的儿童合并在一个园中,这种集中办园的方法,从表面上来看,规模是有了,但由于过于集中而布局不合理,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学前儿童入园不方便的问题。如:出于学前儿童安全的角度考量,家长需要每天往返接送,从所在村子到幼儿园所在地,一般情况下家长要行程两公里以上,交通不便不言而喻。尤其是遭遇到恶劣的天气,家长、儿童更是苦不堪言。即使有一些条件较好的幼儿园提供校车,也仍然令儿童家长们有所担心。在农村,由于个体和集体开办的幼儿园占多数,资金投入困难,所谓的校车相当一部分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多是社会车辆中被强制报废或接近报废的破损车辆,难以保证乘车儿童的人身安全。
2.教育条件差
农村学前教育设施简陋,教育教学条件较差。一般的农村幼儿园场地是就地农房或是新建的平房,加上一块平地院落作为儿童的室外活动场所,零星散落着跷跷板、儿童滑梯等几种活动器材,硬件设施不完备,各种儿童游戏难以进行,严重影响了儿童的正常活动,束缚了儿童活泼爱动的天性。儿童的活动场地小,常常是孩子们一堆堆玩在一起,显得较为拥挤,即使开展常规的体育活动也因为场地狭窄而受限。这样一来,教师尽量把孩子们安抚在教室里上课学习,保证不了他们正常的室外活动量。
3.管理不到位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对学前儿童教育的管理权限逐层下放,很少或甚至没有专项教育经费投入。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应有的统筹规划与管理,尤其是集体或者个体所办的学前教育,大多存在学前教育行为不规范,随意性大,各种安全隐患严重。如学前儿童的室内、室外活动时间没有统一规定和可参照的时长标准;学前儿童活动项目没有设置;学前儿童自我行为能力没有可参考的基本要求等。即使对某些方面有要求,但由于教育部门监管乏力,落实往往难以到位。如学前教育的规模和人均占地面积有明确要求,而事实上,多数学前儿童处于拥挤状态,正常活动受限。另外,有些学前教育机构存在消防及安全教育措施不力,学前儿童易遭受到多种伤害等问题,让家长深感忧虑,而又无可奈何。
4.教育质量差
在农村,学前教育突出的问题是教育质量较差,不能满足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这一状况和农村学前教育合格的师资严重不足密切相关。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加上农村学前儿童数量较大,很多农村私立幼儿园生师比过高,大班现象比较普遍,这是造成农村学前教育水平较低、教育质量较差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整体表现为素质偏低。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很多只是具有高中或者专科文凭的农村当地的年轻毕业生,她们具备一定的学前教育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但大多缺乏教学经验和耐心,难以解决日常教育的一些突发状况,离合格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仍有一定的距离。
另外,在农村学前儿童的教育过程中,还普遍存在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因为农村教师缺乏专门的学前教育职业培训,教育观念陈旧,科学教育的意识薄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好套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手段,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以及教室为中心的方式来进行学前教育,把读书、识字、书写、计算等技能的培养当成主要的教育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上讲,是让学前儿童提前学习了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这种片面重视知识灌输、揠苗助长的行为,弱化了学前儿童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导致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难以提高,无疑是违背了学前儿童的教育规律,不利于农村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前儿童在未来的小学阶段的厌学现象。
二、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对策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针对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普遍出现的各种问题,把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产品体系,加大对学前公共教育的投入,提供丰富的学前教育资源,应该成为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职责。
1.加强政府管理力度
农村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推进全社会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学前教育发展机制。保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范畴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发挥学前教育的教育补偿功能。促进学前教育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在政府强化监管的条件下,引导各种学前教育机构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合理布局学前教育
2010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在大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据此,地方政府可以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的多种学前教育形式,对于学前教育的选址要以方便农村儿童就近入园为出发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从而更好地弥补当地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不足,满足农村学前儿童的教育需求,体现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完成好农村学前教育这项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
3.改善学前教育条件
农村学前教育由于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没有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面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简陋硬件,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园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前教育措施,完善场地、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农村学前儿童有一个宽敞、明亮、童趣化、资源丰富的环境。
4.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我国农村人口较多,因此,农村学前教育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要从培养和提高学前教师的专业水平入手。首先是稳定师资队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对学前教师的任职要求,建立师资审定和考核制度,对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备现代科学教育知识、儿童观和专业精神的教师,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其次是强化师资队伍成长。在学前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成长,除了依靠职前的教育培养,更需要从立足本职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进行终身的研究和学习。因为学前教育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不断地研究学前儿童在发展水平、能力、认知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促使每一名儿童都能获得成功。在这个教育和研究过程中,教师获得了职业精神的升华,也收获了自我成长的快乐。学前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三、结论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活动的起点,影响人的一生。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时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可见,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智力迅速发育成长的奠基阶段。因此,在我国农村发展学前教育具有极高的社会发展价值。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也是解决我国农村教育问题,推进农村现代化和整个社会共同进步的公共福利事业。
作者:王原璞 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