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1.1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人文性
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其认知能力有待进一步发展,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各种能力都有待完善。而大学语文教学重视大学生的时代性和生活化,分析教材中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充分发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毕竟与现代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比较远,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转化成学生熟悉、能理解的内容,体现了一定的人文性。
1.2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人文性
大学语文教师充分运用口头语言传授知识,发挥语言艺术,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问题情境,参杂语文情感,循循善诱,启发诱导,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人文性体现了语文本身的特点,也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更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2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具体影响
2.1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影响学生思想教育
2.1.1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大学语文课程中涉及到很多爱国主义的题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作者的爱国情怀。例如,在教授屈原的《离骚》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逐字逐句理解诗中的含义,体会作者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体悟诗人报国无门、惨遭小人陷害的愤懑之情,从而深刻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课堂氛围的渲染和烘托,使得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提高其爱国主义的理论深度,从生活实际中践行爱国主义思想。
2.1.2关注民生的仁者胸襟
大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将来中国的希望。大学语文教学中会出现诸如王夫之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词句,将君子关注民生疾苦、天下兴亡的情怀一展无遗,把百姓当作国家的根本,胸怀坦荡,有仁者之风,深刻地影响着学生。
2.1.3出世与入世相结合的人生态度
大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儒家的入世思想,积极考取功名,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愿望;当人生不如意时,古人又从老子、庄子、佛家中汲取经验,采取洒脱的出世行为,强调自己的个性发挥,从而成为一代大家。所以,无论是否碰到困难,大学生都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经验教训,做到积极、主动,发挥自己之所长,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2.1.4高尚的人格素养
古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又将修身作为第一要务来抓,认为这是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只有品行高尚、道德过硬才有可能实现天下一统、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课文来学习古人的修身之道,日三省吾身,学思结合,从而塑造出高尚的人格素养。
2.2大学语文教学途径影响学生思想教育
2.2.1课堂教学长期渗透
大学语文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老子的“清静无为”、汉代的“经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等等,为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奠定了基础,在欣赏文学作品的美的同时无形中提高了自身的道德品质。
2.2.2课外教学潜移默化影响
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教师还通过练习、活动来辅导学生学习,定期举办诗词欣赏、朗诵、书法等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为人处世,使其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2.3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影响学生思想教育
2.3.1启发诱导
大学语文教学采用的是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这种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同时,传统的人文性质的教学方法也逐渐回归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影响学生的认知行为。
2.3.2情景创设
大学语文教学中普遍采用情境化教学,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提出一定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语文教学课堂。例如在《子路、冉由、公西华侍坐》这一课文中,教师根据孔子对子路、冉由、公西华问话方式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孔子对每一个弟子的不同语气,从而直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者:王立敏 单位: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