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现实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技巧

2021-4-10 |

其实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大都是一些经典名篇,从体裁来说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文体类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小说,讲课时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进行,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既能体现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使学生对之印象深刻,又能深深吸引学生,使学生对之兴趣倍增。散文讲授时可以找些背景音乐来配合文章的阅读,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去感受散文的优美;也可以选择配乐诵读让学生感受、欣赏。诗歌教学,可以选择配乐朗诵,这是学生非常愿意接受的;还可以教师亲自示范朗诵,这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更可以组织学生以PK的形式参与朗诵,这是学生既乐于参与又有退居心理的一种方式,处理得当,课堂气氛和效果定会出人意料,总之使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诵中体会诗歌的内涵。戏剧教学,可以走出教室,指导学生排练一场生动的课本剧等等。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能极大地适应学生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讲课内容的文字、声音、影像图片等集为一体,化静为动,使很多教学内容能够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一些课本上抒情性、形象性较强的作品,选择相应的音像资料;另一方面播放一些名著改编的影视精品或片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大学生经典作品阅读不足的缺憾。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形成师生交流、探讨的良好氛围。”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多媒体教学模式也有不足,比如教师的讲课内容受制于课件和屏幕演示,缺乏灵活性,缺少直接沟通的人际互动效果,画面和音响在提供给学生形象性的同时又限制了想象空间的扩展等等。本人多次谈过自己的观点,就是合理使用多媒体,使其与传统教学手段互补,扬长避短。有些老师认为理解性知识的掌握才是牢固的,大学生主要靠理解性知识的掌握,似乎不必考虑兴趣了,其实不然,道理很简单,在强烈的兴趣促动下学生会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其效果会更好。其次,教学技巧要适应学生心理。

“对意志心理结构的培育塑造,主要还不在于去培养某种服从遵循外在规范的伦理态度或行为模式,而主要在于去培养自我立志去选择的能力。”大学生正处于生理成熟而心理未完全成熟的发育阶段,他们有比较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构建适宜探究的心理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平台,重视其心理发展需求。“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放下心理负担,引发自觉参与研究的欲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勇于并乐于展现自我,促进研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1902年,爱因斯坦成为大学生哈比希特和索洛文的私人教师,不久以后,他们的讲课就变成一种不分“贵贱”,不拘师生的共同“行动”的讨论会,这种形式深受两位学生热爱。在教学中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放手让学生探索研究,多鼓励、肯定、赞赏学生的研究成果,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树立成功的信心,而且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立志去选择的能力。即使学生在探究过程出现偏差,也不要随意否定,应引导其分析矫正,增强学生抵抗挫折、执著追求、勇于创新的毅力和精神。其次,师生并驾齐驱,比翼双飞。这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教学内容始终处于学生的注意中心,使学生的思路能够和教师保持一致。这样上下互动,互相鼓励,教学相长,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要始终明确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由双方共同完成。

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听,不仅不能引发学生兴趣,也不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第三,课堂上既要给予学生相对的自由,又要给予学生相对的限制,我称之为“带着脚铐跳舞”。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表达、探究、合作、讨论等的自由,最大可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生硬地强迫学生“必须做什么”,一般不要使用命令口吻让学生“不许做什么”等。因为现在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这种斥责往往会带来逆反心理,最后产生的后果可能是,学生虽表面上服从了,内心其实是抵触的,甚至会激化矛盾,产生更坏的后果。但同时因为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过分的自由”有可能偏离教学主题,所以这种“自由”一定是在教师可控的范围内,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比较充分的教学智慧和技巧,科学把握教学节奏,辩证地处理课堂教与学的关系,既要满足学生追求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需求,又要把握课堂节奏和教学内容的分寸,随机应变。再次,教学技巧要贴近学生实际。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如何有效运用教学方法,还必须考虑贴近学生实际。只有贴近学生实际,他们才可能感兴趣,才存在接受的基础。这种贴近学生实际是指教师所采用的方式或所讲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喜欢的,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学生喜爱的方式来解读传统文学经典,激活学生的语文兴趣。应该说大学语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为学生所喜欢的可能性,重要的是需要教师付出心血去挖掘、去设计。比如,将文学和历史上众多的文人逸事、创作经历等串联起来,以其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兴趣。例如讲《寺人披见文公》时我先把晋文公出逃的曲折经历做了生动介绍,当讲到他终于历经波折入主晋国,学生正意犹未尽时戛然而止,告诉学生“欲知后事如何,请看课文分说”,学生很感兴趣,立即进入了课文的阅读。《百家讲坛》节目中无论是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读《史记》,还是于丹的《论语心得》,其“经典解读+励志故事+人生哲理”的模式,都为大众所熟知并接受,这应给我们大学语文教师以启示。其次课堂教学眼界要更加开阔,更多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提高学生对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实现人生更丰富的意义。例如学习《论语》(节选)后结合学生加强个人修养,规范自己言行的实际,我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同学们看过模特走台吗?大家热烈地回答“看过”,然后我总结:T台走步的模特,光芒四射、仪态万方,令人倾倒;社交场合中的礼仪小姐,端庄大方,举止得体,叫人赞赏;外交接待中的仪仗队伍,整齐划一,庄重严肃,让人崇敬。三者身份不同,所处场合不同,穿着打扮和行为举止不同,但都让人觉得美。为什么?因为模特彰显的不仅是华服美饰之美,还有舞台行为之美;礼仪小姐显示的是文明、礼貌之美;仪仗队表现的则是崇高严肃之美。

这些事实启示我们:什么是美?怎样做才美。第三,作业及考核要注重学生实际,要考虑实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设疑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所设问题,有新意,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第二,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所创设的问题有针对性。第三,问题难易适当。所设问题过难,经过努力也无法解决,就会使学生望而却步;所设问题过易,学生就会失去探索的兴趣。”设疑是如此,其实作业和考核等也可遵循这样的原则。例如学习写调查报告时我给学生了两个示例,一个是关于保护环境的,一个是关于网络利弊的,这两个报告让学生学习总结后,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写一份“我校大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调查报告”。对调查的项目内容等做了具体要求,例如调查人数及各年级分布,调查形式的采用,调查项目的具体内容等。对调查项目的具体内容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在公共教室上课时你有没有把自己产生的废弃物顺便带走?你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时有没有随手关掉电灯?你在影剧院或其他公共场所参加活动时有没有随意打手机?在经过文科楼C区时你有没有为了捷径而穿过草坪?你有没有带食物进教室用餐?……这次作业学生积极性很高,完成的质量也不错,本人认为正是因为作业考虑了学生实际,所涉及的问题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同时又有新意,有针对性,难易适度,才有了实效。

作者:赵长慧 王进 王平 单位:湖北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