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电影电视 » 正文

港台的电影关系探讨

2021-4-10 | 电影电视

 

2008年是让沉寂已久的台湾电影界热血沸腾的一年,这一年有一部电影横空出世,为士气低迷的台湾电影带来了一线曙光,这就是《海角七号》。仔细品读《海角七号》,发现它是将写实和娱乐巧妙融合,这不得不让人想到香港电影的社会阅读般的写实和娱乐的特点,那么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是否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这种联系又是什么呢?港、台两地唇齿相依,同宗同祖、同族同根,地理位置十分接近,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也十分方便。纵观几十年来的港台电影史,我们发现,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港台电影就交流甚密,香港电影在台湾电影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引导者、启发者和挑战者的角色,甚至可以说香港电影一直在刺激着台湾电影的发展。

 

一、40年代末至50年代:从“夏语片”到“台语片”40年代末,台湾电影身处严峻恶劣的生态环境之中。

 

从1945年台湾光复,到1949年国民党政府溃败迁台,这四年是台湾电影的荒芜时期(指台湾省的故事片)。除了省营的台制拍摄少量的新闻纪录片外,只有在南京的国民党制片机构派摄制组来台湾摄制新闻纪录片和故事片外景。

 

40年代初国产片在台湾非常流行,如《万家灯火》《一江春水向东流》《松花江上》等影片真实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取材现实,贴近社会生活,具有时代性,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但这却引起了台湾当局的恐慌。1949年春,由梅兰芳主演的内地首部彩色片《生死恨》预定在台北的大世界和台湾戏院联映,但因台湾当局颁布“凡亲中共政权的演艺人员拍的影片禁止在台湾上映”的诫令使得观众无缘一睹大师风采。1949年5月,上海解放,台湾自上海制片公司的电影来源断绝,故转而仰赖香港和外国供应。

 

1949年对于香港来说也是十分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由于受内地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内地的电影人纷纷从上海来到了香港,其中包括电影导演、摄影师、灯光师和制片人等,除了人才之外、他们还将大笔资金和经验带到了香港,加之当时在港拍片的自由环境,由此香港开始了电影事业蓬勃的发展。由于香港电影业各种人才、各种语言和各种文化相互融合的多元特征,使得香港电影长期并存着多种语言制作的电影。1947年,移居到香港的厦门、泉州的戏曲从业者,利用粤语片设备或结合粤语片、国语片的工作人员开始拍摄夏语电影。“夏语片”采用闽南方言,其资金大部分来自东南亚的闽南华人商家,拍摄的地点是香港影厂。起初水准不高,但因语言相通,在台湾、东南亚一带的卖座竟越来越广,题材也从夏语戏曲,到翻版粤语戏曲片、改编民间故事,甚至有将粤语片改配夏语发行者,在50年代末,夏语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主要片种之一,呈现出非常繁荣的发展态势。

 

由于国民党并不反对地方戏曲题材,加上一直在拉拢香港电影界,夏语片在台湾得到了大量进口。1949年末,台湾从香港进口了第一部夏语电影《雪梅思君》。在原本说着外国语、外省语的银幕上,突然出现听得懂的乡音,演出的内容又是民众所熟悉的戏曲故事,这令台湾民众倍感亲切。为了争取认同,发行商索性将夏语电影称为“台语古装巨片”。由于港产夏语电影十分卖座,给台湾电影人很大刺激,认为如果自己出来摄制台语片,会比香港人拍的夏语片更好。于是,在“夏语片”的刺激下,台湾终于有了本土制作的“台语电影”,从此拉开了“台语片”与港制“夏语片”之间的竞争,它们互比高下,争夺市场,也由此举办了第一届台语片的金马奖。不久,台语电影在台湾逐渐取代了港产夏语电影。台湾电影在香港电影的影响下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二、60年代:“国语片”的黄金10年

 

50年代是台语片发展的全盛时期,但到了1959年底,台语片产量直线下降,只拍了42部,比前一年减少了20部,究其原因不外乎盲目追求赢利而忽视影片的质量,造成观众锐减,市场疲软。就在台语片在台湾沉浮未卜之际,60年代,来自香港的黄梅调电影、文艺片、武侠片以及一些雄心勃勃的电影人陆续登上台湾电影的舞台,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人才以及新的电影观念,从此,这个原本被台语片主宰的舞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香港电影再次成为台湾电影前进的新动力。1963年夏,香港邵氏公司由李翰祥导演,凌波和乐蒂主演的黄梅戏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上演,风靡台湾省。这部充满着中国传统戏曲韵味的电影赚足了人们的眼泪,在台湾创下了162映天,930场,721929人次,840万元新台币的空前卖座纪录。台湾由此掀起竞拍国语片的热潮,之前台湾本省也有国语片,但产量低,制作水平也不尽人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巨大成功促使李翰祥带领一批人马到台湾组建国联公司,另立门户。日后正是这支来自香港的电影力量带动了台湾电影的发展,从而创造了台湾电影史上的盛世。李翰祥仿佛像当年下西洋的郑和一般,为台湾带去香港的先进技术、人才、制片观念,将台港两地联系起来,为台港两地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国联起用江青、钮方雨、汪玲、李登惠、甄珍等“五凤”及伍秀芳等演员,开办演员培训班,秦汉即出自其门下。此外,他还提拔了诸多新导演,如朱牧、宋存寿、张曾泽、杨苏、郭南宏、王兴磊、刘维斌、丁善玺以及原来在台语片导演群中颇具才华的林福地等。国联电影公司造就的编剧、导演、演员,美工、灯光、摄影,累计多达一二百人,他们日后多数成为七八十年代台湾电影导演的骨干或某一类型电影的顶梁柱。

 

除了为台湾引进香港的技术、表演、专业人才,李翰祥还将邵氏大制片厂制片概念引进台湾,为台湾建立了新的片厂制度,成立编剧小组,招揽文人、小说家、影评人为创作库,推动明星和宣传概念,使人们对在台湾拍片产生兴趣。很多片商由拍台语片转为拍国语片,民营公司也纷纷成立大规模拍片,这直接带动了台湾制片业,对台湾的国语片有关键性的影响。

 

除了这些技术的、观念的、人员的支持,李翰祥本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追求也影响了一大批台湾电影人。他的电影中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执著、对于中国古典艺术情趣的把握以及后期作品中体现出的现实主义精神都为台湾影人树立了榜样,对提高台湾电影的水准和品质起了重要作用。他与在台湾土生土长或自内地迁台的电影艺术家们共同奠定了台湾电影传统,其中包括戏剧电影传统、现实主义电影传统,在台湾掀起第一波革新电影的浪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