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现状及发展

2021-4-10 |

1、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现状

1.1管理及服务模式

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图书馆均实现了“藏书、借书、阅览”等服务项目的集成化,这种一体化的管理及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了便利,节约了读者的时间,也提升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使用体验。但这种模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以提升信息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以某大学为例,该校明确提出了大流通服务管理模式,该模式在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和扩充图书馆资源为读者提供“大阅览服务”。但这种管理及服务模式从本质上仍未脱离以往的管理思路,读者难以真正获得一站式和一条龙信息服务,服务功能没有实质上的提升,便利性也有待提高。有鉴于此,国内有大学对“信息共享空间”管理及服务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尝试,这种模式致力于为读者提供高度集成化的服务,可取得良好的集成效应,很多高校图书馆争相效仿,希望借此提升自己的管理及服务水平。

1.2机构设置情况

在组织机构设置上,高校图书馆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千校一面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高校图书馆在机构设置上缺乏个性,脱离图书馆的实际发展需要。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发展水平的高校在组织机构设置上的弊端却近乎相似,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首先,在组织机构设置方面,就存在着设置原则不清晰、机构臃肿重叠等现象。缺乏明确的机构设置原则就难以有效控制机构的横向发展,导致机构设置过多,在管理效能上就会大打折扣;其次,高校图书馆各部门权责不清、多头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互相推诿、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部门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难以发挥合力,形成协同效应;再次,各机构职能不够健全,在具体业务中还存在不少盲区,难以满足读者的实际需要;最后,由于机构及其职能重叠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组织的运行效率,部分组织机构职能混乱,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1.3资源布局及信息服务格局

长时间以来,典藏分配管理是高校图书馆的传统管理模式,在学科化信息服务蓬勃发展的今天,这种模式仍然按照文种、类别、学科、载体、出版时间等异同将图书和信息资源分门别类,分散放置在不同的服务网点和借阅室。这样就人为割裂了不同层次和载体的信息服务,也为读者在利用相关学科或类别的信息资源及服务时设置了障碍,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增加了信息利用成本,利用文献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够,导致文献信息利用率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当前,在高校图书馆资源及信息服务布局上,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有的认为应按图书分类布局,有的认为应按载体或学科布局,有的认为应按出版时间或利用方式布局。资源布局及信息服务格局的诸多标准不仅凸显了高校图书馆管理上的不足,而且直接影响了读者使用信息资源的效率,也难以真正发挥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实际使用为例,如读者问图书馆馆员,“请问,在哪里可以找到会计学方面的信息资源?”该馆员往往难以给出确切的答案,通常会这样回答读者:“如果你要找中文纸质图书,请到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室、新书库、中文现刊阅览室或过刊阅览室等书库去查找;如果要找外文纸质图书,可到外文书库、外文现刊及过刊阅览室去查找;如果要查找的是数字化资源,可能会推荐读者去电子阅览室或多媒体阅览室去寻找。”有调查显示,以自然地理学这一学科为例,拥有这一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高校共有四所,这四所高校有关自然地理学的图书或数字资源分布于至少9个以上的库室。读者要想完全满足对该学科信息资源的需求,需要在上述库室去寻找和来回流动。也就是说,读者要想找全该学科的所有信息资源需要辗转于各个实体信息库和数字资源部,这就耗费了读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信息利用成本也随之增加。有统计显示,要在高校图书馆找全某一学科的所有信息资源,需要花费的时间在15分钟以上,而去9个以上库室去寻找相关资源耗费的时间则会超过135分钟以上。在时间及人工成本日益高昂的现代社会,这种浪费无疑是不可容忍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四所高校均拥有情报学和图书馆学学科,但在信息资源布局上却没有任何特色,读者也难以从中获取更多的便利。这表明,以往的库室划分标准是造成资源布局及信息服务格局不够合理的主要原因。

1.4学科化信息服务水平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信息服务也日趋多样化。少数未提供完整学科信息服务的高校也已开始尝试和布局。因此,在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读者基本可以享受到学科化信息服务所带来的便利。现阶段,集中式、分散式管理模式是高校学科馆员的主要管理模式,而挂靠式管理模式所占比例较低。在资源导航方面,多数高校图书馆均以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学科导航为主,而纸质资源导航尚待完善。这样一来,读者就需要通过其他界面或途径获取相应纸质资源。此外,学科导航通常未细分至二级学科,并且仅为高校教)师服务,而未能为学生提供相关服务。而在高校图书馆,学生在学科导航方面的需求量很大,这种基础性服务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多数高校的学科化信息服务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层次较浅,未能提供具有广泛需求的深层次服务。

2、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发展趋势

2.1在机构设置方面的趋势

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也是衡量图书馆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越简单,分工越合理,图书馆的易用性也越强,信息使用效率和效益也会随之提高,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的成本也较低。因此,为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需求,高校图书馆应努力精简和优化组织机构,实现资源和机构的有效整合,通过组建统一管理的信息资源建设部、信息资源服务部及技术支持与后勤保障部等部门来提高图书馆的运行效率和易用性。

2.2改变原有的服务格局,实现资源布局的合理化

高校图书馆的最大优势是拥有馆藏丰富的图书及数字化资源,这些信息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原则和出发点。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和馆员应重视读者诉求,进行换位思考,在实现资源合理布局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工作中应做到以读者为中心,进一步优化高校图书馆的运作模式,积极转变管理及服务职能。从以往的以书为本、以藏为主向以人为本、以用为主转变,最大可能的为读者提供便利。目前,国内已有大学开始尝试按分类和学科属性进行资源布局,部分大学甚至组建了学科分馆,这是一种可喜的转变,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划分标准,避免标准复杂化,努力为最广泛的读者服务。

2.3学科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在学科服务模式方面,主要有岗位型、数字图书馆型、交互型等模式,岗位型明确了馆员的职责和在信息服务中应扮演的角色,数字图书馆型则整合了网络服务平台和数字图书馆等系统,而交互型模式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实时交互使读者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参与者,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嵌入式学科服务方面,为用户构建个性化信息利用平台,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这种嵌入式服务是以学科为导向的深层次信息服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实现学科服务体系的差异化、建立有极差的学科信息服务体系也是学科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可为有不同信息需求的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学科服务。

3、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主要存在着管理及服务模式老化、机构效率低下、资源及信息服务布局不合理以及学科信息服务层次较浅等问题,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应积极转变管理与服务理念,努力适应信息化时代和高校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及服务模式,精简组织机构,提高机构效率,实现资源及信息服务的合理布局,逐步深化学科信息服务,真正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及服务水平,为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作者:李建秀 李建平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