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学英语论文
一、活动要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具有层次性
孩子个体的发展是不同的,能力也有高低,但每个孩子都希望被关注,收获成功。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以及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发挥评价激励作用,让不同的孩子都能跳一跳摘个桃,都能在活动中感悟、探究、发现和体验学习的快乐。某教师在教学4BUnit6Let’sgobytaxi时,三级练习:一级:模仿课文,邀请同学到本市某地旅游。二级:运用本课所学重点句型,邀请同学到祖国某地观光。三级:新旧知识结合,自编对话,邀请同学走出国门看看。
活动一开始,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学生们像一群小麻雀一样寻找着自己的合作伙伴,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还不时地比划着。他们基本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级别开展活动,有的还不忘用上以前学到的句子,()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最佳位置,都积极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都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对这点,应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在老师有意识的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的听力和学习兴趣均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也会认为,自己能听懂这么多英语,真不简单,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一举三得。
二、活动要关注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具有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2011)中首次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素养,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适时进行跨文化意识教育。
例如:中西方人长期的生活习性,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教师要及时抓住契机,教育学生合理科学饮食,千万不能养成挑食、偏食和饮食无节制、无规律的坏习惯。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谈谈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并适当介绍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和餐桌文化,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教师平时要深入研读教材,善于挖掘文本背后的人文价值和情感教育因素。上面的文化情景,使每个学生感到自己能真正尝尝当演员的滋味,使他们的表现欲得到满足。在表演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可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能促使学生认真、主动参与这一活动,从而评价的结果是激发学生充分发展语言交际能力。四、活动要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具有提升性新课标中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新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从三年级起出现了Project这一新课型。
这个课型不仅是用英语来指导学生制作,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给学生创造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实践能力。3AProject1Myfamilyandfriends,教师可先指导学生理解family单词中每个字母的意义,Project是对前几个单元知识的梳理和整合,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语言,实践语言,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和大胆交流。在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提升了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三、总结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一定要积极创设较为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通过各种有效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作者:陆娴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