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学英语论文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课堂互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农村英语教师有一定的课堂互动意识,但互动意识较为模糊,运用积极性不够高
调查显示:农村教师对互动认识达到清楚、一般程度的占36.6%,比较模糊的占到47.5%;认为互动在教学中作用较重要的占15%,认为不重要的29.3%;备课时对于互动很重视的仅占6.7%,不重视的占到51.7%;教师参加师生互动积极性比较高的占12.5%,积极性不高的占到44.2%。可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对课堂师生互动的认识较为模糊,对其作用认识不清晰,重视不足,课堂中运用师生互动的积极性也不够高。此研究结果与岑秀华研究的结果一致,她指出教师们对课堂师生互动的理解还很模糊甚至偏狭。可能的原因在于新疆农村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相对较弱,有的学校是由其他科目教师兼职担任,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培训机会相对较少,严重影响课堂师生互动的开展。
(二)农村英语教师课堂师生互动中师个互动运用最多,其次是师班互动,再次是师组互动,互动方式多样,但各有不足
课堂观察显示课堂教学中,师个互动主要是以问答形式出现。此次所进行的课堂观察,平均每节课中师个互动次数37次,互动时间21.5分钟。可以看出英语课堂上,师个互动较为频繁,但鲜见有学生主动提问。师组互动方式并不是每节课上都有,一般为2次,互动时间为4分钟,互动中教师组织能力欠佳,任务指向不明,小组内部互动效率不高。课堂讨论中教师基本不参与,干自己的事情,或者站在讲台前看着学生;学生参与性也不高,很多学生或者摆弄文具,或者做着自己的小动作,或者无精打采地眼睛盯着某处。师班互动较为频繁,平均每节课互动次数为29次,互动时间15分钟,一般以领读单词、课文的形式来进行的;师班互动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有的活跃分子大声说出答案后,教师就以为全班都已经掌握了,忽略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在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中发现,师个互动占28.3%,小组之间的互动占20.8%,全班的互动占50.8%;一般课堂讨论中主要运用的互动方式是师班互动,比例占到55.8%;但是在师个互动调查中发现,学生的参与性不高,只是单纯的师问生答,比例占到50.3%;师组互动中,很多学生讨论与问题无关的话题;师班互动调查中,出现明显分层,积极地学生总是固定的几个,教师也较为关注他们,一些沉默的学生始终很少举手发言,教师也很少提问他们。以上研究结果与潘馨兰、张丽杰等研究结果大体一致,课堂师个互动出现过多的知识问答,师组互动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师班互动限于参差的学生水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学生观和教师观的落后。有的教师一到课堂上就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很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题,教学活动方面教师过多研究自己怎样教,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缺乏对课堂的有效管理和组织,有些教师不注重与学生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导致师生关系疏远,这种疏远心理影响课堂师生互动效果。
(三)教师言语互动频率高,但多为师问生答,判断性问题居多,缺乏深度,高水平言语互动少
现场观察发现,课堂中言语互动主要是以问答形式出现。教师提出的判断性问题平均每节课31次,占到了全部互动的83.6%,教师提问次数较为频繁,但多数也是提问学生“听懂了吗”、“学会了吗”、“还有问题吗”之类的判断性问题;教师提出的描述性及论证性有难度问题学生回答比较少,同时学生向教师提问的次数也很少,如果有问题,也是自己翻书查找,或小声问同学;学生回答论证性问题更少,平均每节课仅有2次,占到全部互动的5.4%。调查结果发现,农村教师依然习惯性在课堂上问学生“学会了吗”,比例占到50%;而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向老师提出问题的比例与遇到不懂的英语问题经常问老师的比例分别占到13.5%和13%;老师会用口头形式表扬学生的比例占到13.5,较少的占到51%;在课堂上教师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比例占到27.5%,不会鼓励的竟然占56%。可见在师生言语行为互动中,存在表征性互动,欠缺对情感性鼓励式互动。此结果与张丽杰、岑秀华等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表征化的师生互动经常表现为老师一呼,学生百应,如老师说出上半句,学生接下半句,或者是老师习惯性地问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学生甚至可以不去理会教师究竟问的什么问题就机械地回答对与不对、是与不是。这种缺乏深度的言语互动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探索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教师利用非言语互动行为明显不足,情感性互动欠缺
学生调查发现,在英语课堂中,35.5%的教师上课没有面带微笑,仅有20%的教师会积极目光接触学生,这在无形中将会拉大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会竖起大拇指或者鼓掌来表扬学生的仅7%;而36.5%的学生不能理解教师轻敲课桌的提醒意义,44.5%的教师不会运用手势来讲解问题。研究发现,一些教师对非言语行为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状态,而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控制不好自己的非言语行为,把自己的感情总是随意流露到脸上,把自己的不快带到课堂中来,不太注意自己的姿态和举止。此结果与潘馨兰的研究结果一致,她指出一些教师虽然承认非言语行为的重要性,但对非言语行为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在课堂上对于非言语行为的利用明显不足。出现这种原因是由于教师对于课堂师生互动的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足,没有清晰的认识到师生互动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再者是由于教师对于非言语行为的认识有限,没有意识到其重要作用,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非言语行为,调动课堂气氛。
二、建议
(一)加强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树立正确的师生互动理念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思考、经验和知识的重现,从而达到共识、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应加强对教师的理论与实践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信念和自我发展的意识,需要教师树立自我发展意识,自觉进行教学反思,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素质,真正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推动者。
(二)教师应注重提升提问能力,教学设计中严密设计,增多分析性问题、论证性问题,提高言语互动深度和质量教学中常听到教师们抱怨学生课堂中参与性不好,谈论不认真、敷衍了事等问题,学生存在的各类互动中的问题需要教师认真反思其中自身的影响因素,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在于教师问题的设计深度不足,应注重言语互动的深度,增多分析性问题和论证性问题的适用和设计,引领高水平的互动。
(三)教师应该注重隐性互动对学生的影响,多鼓励学生,增强情感性互动教师所营造的积极、温暖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有利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喜欢学英语,乐于学英语,教师课堂中的言行及教学策略的运用无时无刻不在向学生传递着一种隐性的互动信息,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不要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肯定与认可,只需适当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相信会取得老师们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冬梅 陈瑾 殷盼盼 单位:伊犁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新疆师范大学教科院 博乐市第五师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