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体育教师教育的异化

2021-4-10 |

1、学校体育异化与体育教师教育异化

新的《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需要体育教师拥有更高的专业素质与个人素养,继而带来的是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在这一进程中,学校体育的发展与体育教师教育是协调统一的关系。《标准》的执行者是体育教师,学校体育工作的执行者也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首要因素。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的指导下,根据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进行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职后研修,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的过程。由此,教师的专业化离不开教师教育,体育教师的专业化也离不开体育教师教育。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师教育更像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体育教师教育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教师资源的支持,学校体育的发展反过来推动了教师教育的发展,其纽带就是体育教师。因此在讨论教师教育的异化现象时,学校体育的异化是影响体育教师教育异化现象的重要因素,而体育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在体育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也是产生异化现象的重要因素。

2、体育教师教育的异化现象探究

体育教师教育的异化,必须清楚学校体育异化的现象,因为教师如果能够在工作中很好的达到学校体育的目的,则说明我们的教师教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正因为学校体育工作中出现了问题,我们才要探究原因,找到教师教育工作中的异化现象,进而提出解决的办法。

2.1学校体育的异化现象

学校体育的异化现象并非都是人们有意识的造成的,许多是因为我们的认识尚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造成了对某些理论或现象的认识偏差,导致了问题的出现。

2.1.1对《标准》认识出现偏差

《标准》的内容与之前的《教学计划》相比,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对于体育教师的要求明显提高,因此在解读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如对“健康第一”思想的错误认识,使得许多体育教师将体育课上成了“活动课”、“游戏课”,偏离了《标准》的轨迹,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2.1.2对新的教育思想出现误解

在《标准》颁布前后,随着人们改革学校体育的呼声的提高,许多体育工作者引入了许多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并在我国学校体育工作中进行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吸引了大量基层体育教师的目光,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推广。但是,由于引进这些思想的都是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其对这些思想的认识远不是基层体育教师所能达到的,并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生产力水平差异较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如有些教师引用“快乐体育”思想,认为“快乐”就是“玩乐”,体育课成了实质上的“放羊课”;一些教师试图将生产劳动与体育课相结合,但是却机械的照搬生活中的情景,将体育课上成了“劳动课”;另有一些教师为了求新求异,不顾学校的实际情况,形成了“萝卜白菜进课堂”的现象。这些情况,都是体育教师对教育思想的误解造成的。

2.1.3师生关系的异化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一直强调了教师的主导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抑制。近些年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个性”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但是其中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应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并不能压制某一方而强化另一方,但在实践中,由于我们主观认识以及教育制度的变化,一旦出现纠纷,往往只追究教师的责任,学生越来越难管,教师越来越不愿意管。在体育教学中,其组织管理难度大幅增加,造成部分教师对学生听之任之,师生关系产生了“异化”。

2.1.4运动安全的极端化造成体育教学的异化

体育运动是身体的活动,伤病的出现是难免的,在教学中,教师按照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降低运动风险,但是并不能完全的消除风险,这是体育运动的自身特点造成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会造成学校与家长的纠纷,无论体育教师是否做好了防范措施,都会牵扯其中,耗费大量精力。这就造成了学校、教师不敢进行稍有风险的教学活动,许多具有很好锻炼价值的项目被取消。造成体育课内容单一、枯燥,不能达到锻炼学生的价值,出现了异化。

2.1.5社会主流意识的“重文轻武”造成体育参与行为的异化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以及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人们往往以文化课成绩来判断学生的优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得不到重视,造成我国学生体质状况连续20年出现下降。近年来,虽然人们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国家也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但由于评价制度的缺陷,人们仍然以文化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在涉及到升学的体育考试时,进行突击,一旦考试结束,则立即停止锻炼,没有将体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反映到体育教师身上,社会地位较低,收入水平较低,学校领导不重视,学生、家长不理解等等情况的出现,均对体育教师的工作造成了困扰,甚至造成部分体育教师的自暴自弃和转行。

2.2体育教师教育的异化现象

虽然学校体育的异化现象不完全是体育教师引起的,但是工作在学校体育工作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专业化发展,逐渐改变自身的工作环境,进而提高自身的地位。这首先需要体育教师拥有相应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就是教师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化的组成部分。在目前的体育教师教育过程中,异化现象的出现阻碍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进程,造成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困扰。

2.2.1教师教育思想的混乱引起体育教师专业化目标的异化

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教育将职前教育、入职教育、职后培训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教师教育链条,有助于教育水平的提高。但由于我国教师教育的研究较晚,特别在体育教师教育领域还存在诸多的争论,体育教师教育的理论体系并不完善,致使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目标出现混乱。例如在职前教育阶段,虽然都是以教师专业化为理论依据,但是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单是技能课与理论课的比例问题就引发了诸多专家学者的争执,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再如对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认识问题,我们的教师教育究竟要培养出什么样的教师,体育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什么方面,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虽然众多的专家学者都在教师教育领域提出教师专业化的思想,并以此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基础,但是这一理论本身的不完善,造成研究领域的鱼龙混杂。一些学者没有真正的结合体育的特点,没有结合我国的国情,简单的用“拿来主义”进行体育教师教育思想领域的改造,是无法真正的培养出优秀的体育教师的,也是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出现异化的根源。

2.2.2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教师教育的异化

教师教育发展至今,教师的终身学习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提出了职前职后一体化、加强职后培养等思想,丰富与发展了教师教育的思想。但是在体育教师教育领域,由于体育课的实践性较强,教师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实践出现了脱节,造成教师的培养与学校体育工作差距较大,不能培养熟悉学校体育工作的毕业生,职后培训工作吸引不了体育教师等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师教育者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闭门造车式的进行教师教育工作,必然会出现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情况。在职前教育阶段,学生应该会什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本该通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后才能确定,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学校仅只是由部分专家的理论研究来确定。无疑,专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并不能取代实际的需求;在职后培养阶段,经常出现台上专家讲自己的,学员回去教自己的现象,这也是由于教师教育者在前期缺乏实际的调查,不清楚体育教师在实践中需要什么造成的。这些异化现象的出现,都是理论没有联系实践的原因造成的。

2.2.3教师教育体制的不完善造成体育教师质量下降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教师培养体系出现了重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中师、高师体系向高等师范、综合性大学培养体系转变,中师逐渐离开了大家的视线。教师的来源由原来的封闭的师范体系向开放的体系转变,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进入教师体系中来。从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这是积极的进步,拓展了教师教育的空间,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到教育领域中来。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对于教师入职阶段重视不够、研究较少,造成教师准入标准的缺失,许多并不符合教师标准的非师范专业学生进入到教育领域中来,无形中降低了教师的质量。体育作为特殊专业,对于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较高,但是在入职阶段,其考核项目却与其它专业基本相同,唯有说课阶段可以考察其专业知识、技能,但区区20分钟时间并不足以完整的考察其专业能力。例如体育教育专业,需要对常用的体育项目进行技术、理论的学习,但运动训练、民族传统等专业,仅只需要选修部分项目即可达到学分的要求,这些情况在入职阶段并不能有效地显现,无疑对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造成了影响。

2.2.4理想与现实的碰撞造成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下降

鉴于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一些学生在选择学校与专业时,完全从“上学”的角度出发,没有考虑个人兴趣、能力与就业形势的影响,造成部分不喜欢体育、不喜欢教育行业的学生进入到职前教育阶段,这部分学生要么在毕业时转行,要么在工作岗位上“三心二意”,不能够很好的完成学校体育的工作。而一些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因为就业的问题,在不喜欢教师行业的情况下,进入教育行业成为体育教师,完全视教师为职业而不是专业,对体育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度较低。一些真正喜欢教师行业、喜欢体育的体育生,在现实中也会遇到种种挫折。就业压力的增大,致使部分学生并不能如愿的进入教师行业,失去了成为体育教师的机会。而部分新任体育教师,在工作中遇到了来自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同事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对体育工作失去信心,工作积极性降低、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同度也随之降低。这些虽与社会、教育制度有关,但也与教师教育中职业认同的教育缺失有关。

3、对策

3.1加强理论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合适的体育教师教育思想体系

培根提出“思想决定行为”,在体育教师教育过程中,正确的思想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而目前我们的教育思想多是引用国外理论,体育教师教育更是根据教育学领域的思想变化而展开研究,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以教师专业化理论为例,教育学领域虽然达成了某些共识,但在体育教师教育领域却出现了诸多的争论。毛主席曾说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提出了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其核心是在“用”上,任何的思想要能够合理的运用,这才是我们的目标。因此,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师教育思想的研究,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建立适合我们的思想体系。

3.2健全教师教育体制、机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就一直处在变革之中,教育领域的变革势在必行。从教师教育领域来说,职前教育的变革已经开展,由高等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联合培养教师的体制已经建立,但是入职阶段的改革才刚刚开始,职后培训的改革也处在实验、摸索的阶段。因此,尽快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模式,建立完善的教师准入制度,是现阶段教师教育的重中之重。体育教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对于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在教师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完善体育教师的准入标准,建立体育教师的职后培养制度,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3.3重视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

虽然对于体育教师“专业”的认识还有出入,但是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是其专业化的标准之一。医生的专业在于“医学知识”,律师的专业在于“法律知识”,艺术教师的专业在于“艺术知识”,因此,体育教师的专业应该在于“体育知识”。但是这里“体育知识”的含义并不仅仅指体育技术,诚然,一个不会打篮球的老师去教学生篮球是一种十分滑稽的现象。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技术、锻炼身体、完善精神的教学能力,也是能够防范危险、促进学生健康的知识能力。这一切的基础,是运动技术、体育理论、体育科学知识的集合体,更是通过教学实践得来的经验。

3.4强调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教育

文艺、科技、体育类人才,大多是由少年时的强烈兴趣引导走向成功之路[3]。周登嵩老师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认识到兴趣对体育教师成才的影响。而进入21世纪以后,更多的学者用“职业认同”这一概念对体育教师进行研究。在体育教师教育中,如果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失去了兴趣,其职业认同感也肯定会下降。因此在教师教育的各个阶段,应加强对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教育,让有兴趣的教师更有兴趣,让消沉的教师重新焕发活力,让没有兴趣的教师产生兴趣,这是体育教师教育应该完成的任务。

4、小结

体育教师教育的任务是为我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体育教师,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体育教师的质量并不尽人意。这也造成了本该避免的一些学校体育的异化现象接连出现,体育教师教育难辞其咎。诚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在这里只是想就力所能及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也许文中出现了很多错误和不妥的地方,这是我今后需要学习、总结的问题所在。体育教师教育的异化,直接的结果就是体育教师的水平不符合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要求,间接的造成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停滞,最终的结果是延误了青少年的身体发展,对国家民族的存亡产生影响。因此,对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与改革应更加深入,应加强实证研究,切实找到提高体育教师教育水平的方法。

作者:时震宇 单位: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