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论文 » 正文

管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2021-4-10 | 家庭教育论文

一、当前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几点问题

1.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随着社会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家长越来越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了应付工作和社会交往上,留在家里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多于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和思想变化。据记者的不完全调查显示,做好家庭教育存在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工作时间忙、缺乏时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越来越疏远,沟通越来越不畅,彼此都不能充分理解对方,最终使得隔阂越来越大,成为家庭中最亲密的陌生人。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家长没有时间,没有心情,没有精力去详细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不能够认真听取孩子对事、物的各方面表达。孩子一旦犯错,只是一味地横加指责、批评孩子的不良行为,而不去认真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其二,家长对孩子采取了相对漠视的态度,这里不是说家长不关心、爱护孩子,而是说家长对孩子的任何行为都采取迁就、讨好的方式,回避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孩子的关心仅停留在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上,对孩子的良好品格和习惯的养成、思想和心理的变化漠不关心。正是由于主观上存在着各种沟通障碍,使得亲子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

2.家长盲目的奖励与惩罚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见过这样一些现象:某个小孩子(大约1-2岁)突然有一天,嘴里冒出一句脏话,其父母、祖辈大为惊奇,继而乐滋滋地大加夸奖“哟!会骂人了呀!说得好!再来一句!”;某个小孩子(大约5-6岁)一天与父母一起遇到了父母的朋友,其爱理不理,毫无礼貌,父母顿觉脸上无光,继而怒气冲冲,大加申斥,大打出手。前者,父母不分是非,盲目夸奖;后者,父母一时气愤,打过了事,盲目惩罚。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其产生的教育效果都不会是良性的。家长盲目地对孩子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大加赞赏,一方面容易使孩子养成沾沾自喜、自鸣得意、夸夸其谈等自尊自大的不良习惯,而且也使孩子不能够接触到他人对他的真实评价,使其接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力大大下降,一旦某一天这些“泡沫”被戳破,他很可能会从此一蹶不振;另一方面,如果所谓的“成绩”根本就是错误的,盲目的夸奖往往会使孩子以为那样做是正确的,是大人赞成的、鼓励的,以后他们还会继续采取同样的行为,如此这般,不良的行为、语言和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另外,现在大多数家长往往喜欢采用物质刺激的方法来奖励孩子,虽然效果显著,但是容易使孩子形成对物质的贪婪追求的拜金主义思想。与盲目的奖励一样,盲目的惩罚也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对未来他们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负作用。

二、管理学知识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1.家庭教育中的“计划”

管理学将计划定义为“对未来所要从事的事业的谋划、规划和打算。”对于孩子的教育,同样应该注意“计划”,也就是说父母应该为孩子的未来进行规划、谋划,包括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具备哪些方面的品格等等。我们不是在说父母应包办孩子的未来。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父母的思想和行为会决定孩子的未来,所以父母应帮助孩子规划他们的未来,为他们描绘未来成长的路径。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家长首先要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与他们共同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每个孩子都有他自身的特点,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出发,更加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与他们共同选择和确定学习目标,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会更好。其次,家长要注意对孩子的学习做好长期安排。学习内容不宜过多、过杂,学习时间不宜太长、太集中,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孩子身体和心理可以接受的范围,安排他们的学习生活,做好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第三,对于孩子的智力学习、品德培养和生活常识的锻炼,要同等重视、一视同仁。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要学会的是如何生存,而在人类社会,除了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及与人和谐相处的技巧。因此,父母应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注重他们道德、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的培养,不同的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工作、学习的习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是否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规划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将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生活和人生,乃至影响我国未来公民的综合素质。

2.家庭教育中的“沟通”

我们常容易混淆“沟通”与“交流”的含义,在管理学中“沟通,是指意义的传递和理解。”交流更多地是强调信息在双方之间的传递,不强调“意义的理解”,因此,交流是沟通的基础,只有在双方进行了充分的信息交流的基础上,信息意义的理解才能够实现。家长应与孩子多做交流,多去观察和了解孩子思想的活动变化,多去熟悉他们关心或喜欢的人、事、物,这样,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就更加容易理解他们,达到“沟通”的目的。家长越能够理解他们,他们就越愿意与家长交流,家长也就越能够掌握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变化,越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扩展学习范围,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越能够增加彼此的感情,形成和睦、良好的家庭环境。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第一,切勿先入为主,以自己的经验或事物的表面现象来判断孩子行为的对错。最好的做法是在没弄明白事情的原委时,不妄下结论,不随意处置。例如打架,本身是不好的行为,但如果没弄明白孩子为什么而打架,就打骂孩子,一味批评孩子,很可能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使孩子产生对父母的不信赖感,使未来的亲子沟通更加困难。第二,语言使用要恰当。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明白自己行为的对错,如果家长使用了不当的语言,很可能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在他的心底留下巨大的阴影,进而影响他的价值判断。例如当孩子第一次偷拿父母的东西被发现时,如果父母说:“你怎么‘偷’爸爸的钱?你怎么好的不学,学做‘小偷’?”那孩子就会明白“原来这就是‘偷’啊!”,认为父母把自己当“小偷”,是坏孩子,甚至孩子还有可能产生自暴自弃的思想。事实上,孩子在做某件“坏事”之前,根本就不知道它是错误的行为,心里也根本没有“偷”、“抢”、“夺”等概念。注意沟通的语言、方式和方法,针对不同情况适时采用恰当的沟通手段,往往会使沟通的效果事半功倍。这是在家庭教育中尤其要注意的方面。

3.家庭教育中的“激励”

在管理学中激励的分类很多,其中一种是将“激励”分为“正激励”——奖励和“负激励”——惩罚。在家庭教育中要善用正负两种激励,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帮助他们掌握正确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方法。“虽然家长爱护孩子是天性使然,但做父母的还是要做到既威严而又慈祥。”“反之,孩子就会养成任性和骄横的习性,就会对父母没有应有的敬畏。”“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做到严慈相济。越是对孩子抱有一颗慈爱的心,就越是要严格要求。”在孩子做正确的事时,要鼓励他,奖励他;在孩子做错误的事时,要批评他,惩罚他,使之明白哪些是对的,是受支持的,哪些是错的,是受抵制。管理学对激励的另一种分类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善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对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需求,可以有效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可以为孩子设立一定的物质奖励,鼓励他们去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但奖励不宜过多、过重,使用频率不宜过高,让他们明白“耐心、恒心、努力和毅力”的重要,明白“任何辛苦都是会有回报的”,明白“不劳而获”、“不学无术”、“投机取巧”都是行不通的,是可耻的行为。

三、小结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想在家庭教育中运用好管理学知识,家长就必须不断学习各种管理知识,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技能和方法。但是,据调查,目前家庭教育存在困难排在第一位的因素就是“缺乏相应的教育技能和方法”。因此,国家应重视对家长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大学,尤其是教育类大学,应注意对此类社会服务的提供,帮助家长教育好孩子,培养好孩子。

作者:李霞 白亚兰 李兰 单位: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