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实验教学目标
经管类本科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金融与经济管理人才。金融本科教育,强调的是“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要实现厚基础,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教学。这些基础知识包括重要的经济理论、重要的经济分析工具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管理类基础知识等。所谓“宽口径”就是强调专业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可选择性,以及专业之间的融合。所谓“重实践”,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践。重视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对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而言,其实验教学的功能定位,无疑应有别于高职高专层次的定位,应以增强学生的决策能力、综合运作能力、创业创新能力为主,以训练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为辅。
实验教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实验是学生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接受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创新源于实践,创新贯于实践,创新终于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目标强调的“验证理论,培养学生多种实验技能”不同,面向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的新的实验教学目标要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突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融合、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下,充分考虑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实验教学目标使学生具有职业胜任、岗位适应、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素质。职业胜任、岗位适应、创新创业不仅要有宽厚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传统精英教育模式下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承的系统与完整、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以学科为本位的学术化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更是难以适应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导致所学不能为所用,人才供应与人才需求产生严重脱节。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开设专门的实验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因此,我们确定“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学”实验课的实验教学目标是:将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学理论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并针对将来从事银行公司业务部的客户经理以及贷款公司的客户经理岗位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知识准备和能力训练。使其具备金融基础知识、相关法律知识、财务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在具体的信贷业务中加以运用,以解决实际业务问题。
2实验教学的改革
2.1教学计划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学》实验课以理论课为基础,但不依附于理论课而独立开设。各二级学院根据各专业的培养计划来安排课程计划,时间为一学期17周,课时量定为34课时。课程安排在学生在校四年的第五或第六学期,以便更好地与学生所选相关课程相衔接,进行必要的知识准备。
2.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实验软件、业务流程和实验对象。应用型实验的精髓是真实性,只要这样,才能缩短业务岗位的磨合期,尽快融入企业。为此,我们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仿真环境,在实验室里再现银行信贷业务的全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去学习、去研究、去感悟。为此,我们着重解决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实验软件的仿真性。在实验软件的选择上,我们没有选择教学软件,而选择了真实的银行信贷管理软件。实验软件作为一个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平台,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开展专业综合技能训练,提升知识转换、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该软件由上海安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已先后在浦东发展银行、上海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深圳市商业银行、北京市商业银行、武汉市商业银行、贵阳市商业银行、深圳市商业银行、威海市商业银行等银行使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银行信贷管理软件,整个系统由客户信息管理、信贷业务管理、人员机构管理、文档管理、项目管理、综合统计查询六大模块组成。其中,客户信息管理模块包含了与客户相关的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财务数据、信用等级评估和相关文档)录入与修改,对客户信息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信贷业务管理模块主要对信贷业务过程中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进行处理,实现电子化审贷流程。通过对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所处行业,结合企业客户的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企业贷款或授信额度的分析,为贷款决策提供帮助,对贷款全程进行管理;人员机构管理实现了对本行下属机构和各机构人员的信息管理和绩效评估;文档管理模块则实现了对全行业务文档的录入和查询的管理功能;项目管理模块实现对全行业务的相关项目进行统一管理,提供项目基本信息、详细信息、项目风险度评估等功能;综合统计查询模块则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了功能强大的业务汇总和明细查询功能。
(2)业务流程的仿真性。有了真实的业务软件,我们按照银行信贷业务的要求和步骤,在软件系统中进行具体的业务处理。学生要熟悉银行信贷业务流程,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同时,在信贷业务流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如《经济法》、《担保法》、《物权法》、《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等的要求,培养学生在业务处理中学会懂法、守法,用法,具备分析和运用法律、法规来处理业务问题的能力。(3)实验对象的仿真性。对于实验对象,我们采用了上市公司的企业资料和财务数据。企业是真实的,不是虚构,虽然无法让学生去企业实地调查研究,但由于上市公司的信息公开,便于学生上网收集企业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判断。
2.3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强调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鼓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体验、理解和思考。以期在知识面的拓宽、动手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有实质性的进步。
3考核方法的改革
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以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上实验课的热情,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方向。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银行信贷管理”实验课程总成绩为100分。由平时成绩60分和期末成绩40分构成。期末成绩为期末考试成绩,采用上机进行信贷业务完整流程操作的形式,要求在两节课的时间里完成。主要看实验流程是否完整;操作内容是否准确;信贷报告的分析是否清晰、有说服力;平时成绩由以下几个项目组成:信贷业务上机操作练习20分;相关知识点的书面考试20分;上课考勤纪律10分;课程结束时实验总结报告10分。考核评价方法完全改变了理论课按平时成绩30分,期末成绩70分的方法,充分考虑到训练在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加大了学习态度和平时训练效果在总成绩中的所占的比重,促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平时实验课程训练,注意考勤纪律,加强练习,提高上课效果。
4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满堂灌”课堂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它已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因此,实验教学首先必须从认识观念上进行创新。
4.1师生角色的转换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学”实验课是一门以训练学生处理银行信贷业务的能力为目的的课程。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训练,通过受训人亲自实践,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才能成功。因此,师生的主辅角色必须进行转换,而角色的变化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处理好教与练的关系。我们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讲解一般占一次课的1/3时间,最多不超过1/2时间,尽可能多安排学生操作练习的时间,强调训练的重要性。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和检验,采用引导、启发等方法,促使学生按实验要求完成实验。在教学中,采用业务系统操作演示、重要知识点讲解、业务操作流程的阐明及解答学生操作疑问等形式,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脑、投影仪、教学PPT等),形象直观地表达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提高讲授效果。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如在信贷管理业务系统中进行贷款业务流程的分步演示时,联系信贷管理各阶段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来讲授,并结合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教师重视发挥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的引导作用,挖掘学生在分析问题中的闪光点,鼓励学生不断加强实践,提出自己独特见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注重创造才能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开发,不断地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而言,在银行实验室中,他们是主角,是掌握技能、体验业务的主体。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去主动钻研实验操作指导书,在操作中自行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认真思考,亲身体验;遇到问题时,倡导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研究解决。如还不能解决,可与教师探讨解决;教师也向学生提问,了解学生预习和听课的效果。这样,使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施展个人才能,通过自主、互动、研究型的学习方式,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去分析、研究、解决所遇到的业务问题,并且在软件操作应用中,达到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融会贯通的效果。
4.2学生自我角色的转换
为了全面提高实验者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模拟银行信贷业务在银行中的实际运行过程,让学生模拟银行客户经理、审贷员、行长等相关岗位,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的“职业角色”的感觉,体会不同角色在信贷业务中所发挥的作用,深刻理解坚持‘审贷分离、分级审批“信贷原则的意义,让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刻地理解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贷款"三查"的基本内容及贷款整个过程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自己已由“学生”向“员工”转换,而不同岗位的设定,使学生从“员工”的角度,深刻体验这个岗位该做些什么,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需要熟悉银行对借款企业是如何选择、评价、定位的,如大型国企,银行较看重于企业的资产总额、产品的市场份额及市场前景;而对于中小企业,则更侧重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偿债能力和担保的质量。分析这样做的原因和利弊,使学生能通过训练,对银行信贷业务进行体验、总结、思考和感悟。课程结束时,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对自己一学期实验课所学内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收获体会和存在问题等进行总结。
4.3结合岗位,突出重点
在一学期的实验课中,学生要熟悉软件系统,掌握信贷业务流程,即一笔贷款业务从企业提出申请、银行调查、审批、发放到收回贷款的全过程,还要对业务流程中每个环节操作细节的内容把握准确。在整个流程中,要扮演好不同角色,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和要求。使学生认识到信贷工作作为银行货币资金运用的主渠道,贷款的利润,即利息收入对银行经营利润的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要保证利息收入,首先必须保证银行贷款资金的安全,可以说,信贷过程始终与风险相伴,因此,信贷业务过程其实就是风险管理过程。我们要教会学生做的是在整个贷款过程中尽可能地识别风险,把风险降到最低。在教学中,我们把学生将来有可能从事的客户经理岗位的工作内容作为重点来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明白客户经理岗位做什么,如何做,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客户经理岗位的适应能力。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和判断,如何进行诀择。
首先,在贷与不贷的问题上要把好关。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往往是难以挽回的。因此,在贷与不贷问题上一定要慎重,必须把好现场调查与非现场调查的关,搞清楚贷款收回的可能性有多大,借款人还款能力究竟如何,这是最关键的。我们选择一些案例,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否可以贷款。除了符合法律、法规和银行的硬性规定,如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和资产负债率必须达到银行的要求外,大家通过对客户的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和担保情况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甚至进行激烈的辩论,教师则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进行提醒和引导,如比率分析中的财务指标分析,不能单看某一、二个指标的好坏,要几类指标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反映客户真实、完整状况,学会综合、全面地评判。不仅让学生知道要这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其次,在确定可以贷款以后,要解决如何贷的问题。包括三种担保方式的选择,以及应注意的主要事项;贷款金额、期限的选择如何尽量与客户实际需要相一致;签订贷款和担保合同时应注意的主要法律问题;贷款用途的合理性及合规要求等问题上,一定要认真对待,妥善处理。最后,贷款发放以后,不是就完事了,必须加强跟踪管理,密切关注,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催收工作。从思想认识上树立重贷重管的理念。我们还着重教会学生客户经理岗位的工作和研究方法,并逐步使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如熟悉银行如何搜集客户资料,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各种贷款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贷后检查报告的内容要求及如何进行贷款清分(贷款分类)等。尤其是信贷调查报告(或授信报告)的撰写,包括格式要求、必备内容、分析方法,再具体到银行在客户财务因素分析时主要运用哪些方法和指标体系,得出什么结论;在客户非财务因素分析时所应包含哪些内容,能帮助说明什么问题;贷款(或授信)的目的是什么,能否通过贷款(或授信)帮助客户解决什么问题;担保能否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等内容,均要求在文章中阐述清楚,理由充分。上述要求和内容,须按照银行规定来行文,而在资料的搜集与选择、分析方法的运用及文字处理上,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阔思路,写出对问题的认识和研究结果,表明自己的观点意见。
这种教与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一学期的实验课,学生对银行信贷业务有了较完整、清晰的认识,特别是作为未来的客户经理,在知识结构、业务处理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一些毕业去银行或贷款公司工作的学生告诉我,他们在实验课上所学到的内容与他们从事的工作内容较接近,这对他们缩短磨合期,尽快适应工作带来了很大帮助,非常实用。第一次在这里可以零距离接触到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具有很好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由于这些训练的真实感和实用性都很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家在实验室里认真操作,相互探讨问题,并提出自己对问题处理的观点和建议,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结语
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已成为大众教育已是不争的事实,绝大部分毕业生都将进入相应的职业领域,成为普通的劳动者。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并具备宽厚的理论知识,还必须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必要的技能准备。这样的大学生才能在最短时间融入用人单位,才是社会所欢迎的人才。因此,作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的实验教学职责重大,任重道远,对于它在各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吴良 单位:上海金融学院实验教学与教育技术中心